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西楚霸王项羽,为何乌江自刎)_南京_明朝_于谦

本文目录

  • 西楚霸王项羽,为何乌江自刎
  • 历史上,嫡长子是双胞胎怎么办
  • 赵匡胤陈桥兵变的过程很顺利吗当时为什么没有人反抗
  • 明朝两京制度,两个朝廷不乱吗
  • 刘备为什么不救汉献帝
  • 明朝的于谦是愚忠吗
  • 为什么孙权当吴王的时候有年号
  • 为什么委内瑞拉有两个总统,而国内军事政治却相对和平
  • 赵武灵王,英明半生为何老来昏聩,自动退位为主父,最后沙丘之变被活活饿死
  • 为什么古罗马会被文化程度低的日耳曼灭掉

西楚霸王项羽,为何乌江自刎

谢邀。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连小学生都会背诵的诗是李清照从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的项羽的肯定。

一、后世对项羽失败不肯过江东大概有两种认知,一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个人性格刚愎。二是项羽见大势已去,刘邦大业已成,不想再回江东重启战争,连累百姓。这与司马迁《史记》上说的“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以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为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段话一致。“子弟散”,一方面符合他说的“天之亡我”,一方面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原因。项羽即便过江,败局已定。因而,他选择了不渡乌江。

二、后世历代诗人咏项羽诗作很多。如唐代诗人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着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项羽的。但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以政治家的角度认为民心向背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以项羽的性格和不会用人,即使力拔山兮,盖世英雄,也难以改变历史发展进程,所以他英雄末路,只能自吻乌江。

三、毛泽东晚年读《历代诗话》,从杜牧的《赤壁》说到其《题乌江亭》一诗,评诗者认为:“项氏以八千渡江无一还者,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毛泽东读至此处,批了四个字:“此说亦迂。”“迂”在何处?杜牧诗的评者没有超出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心理局限,并以个人的“面子”问题来揣摩江东父老对暂时失败的英雄的态度,从而把一场声势浩大的楚汉相争的成败完全归之于个人的声誉。在毛泽东看来,彻底的革命者除了善于把握历史趋势、分析社会时事以外,还必须具备韧性的战斗精神。一切都事在人为。项羽以拔山之力、盖世之气,突起于陇亩之中,没有任何凭借,很快就摧毁了暴秦的政权。于是宰割天下,分封王侯,号称“西楚霸王”。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如果胸怀宽广,“包羞忍辱”,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回到江东,为什么不可以卷土重来呢?在这里,毛泽东对项羽失败后的错误选择,生出了深深的感慨和叹息。

历史总是成为王候,败为寇。“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不修仁政枉谈兵,天道如何尚力争。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这是蔡东藩先生对悲情英雄项羽楚汉争霸失败、不肯过江东的评价。历史总是由英雄人物改写的,由于项羽不会用人,不谋策略,性格刚愎自用等原因失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其历史结局注定是悲情英雄,为后世留下千年一叹。

历史上,嫡长子是双胞胎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但不管是不是嫡长子,只要是双胞胎,哪怕是一前一后出生,也有大小。一般常理,大的就是大,小的就是小。这个是不会混淆的,无论他们再相像,其父母亲还是分得出来的。分娩的那一刻,嫡长子就是嫡长子,次子就是次子,名分就已经确定了,这是不该怀疑的事。

但有趣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再加上周朝近千年的历史,在近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的历史中,出现了五百左右的帝王,西周十二位天子,春秋十四位,战国十二位,共计三十八位天子,其后宫佳丽众多,不要说嫡长子没有双胞胎的记载,就是其他妃嫔也没有此记载。

如果再算上数不清的诸侯王的情况,也没有见到双胞胎的记载。

在《甄嬛传》中,甄嬛因为产下了双胞胎,而更加受到了宠爱,但在正史中却没有这个记载。

这个情况绝对是不正常的,作为嫡长子是双胞胎的情况,的确概率较小,但几千年的历史中没有出现一例,就奇怪了。

瑞典一家医学机构研究认为,女性服用叶酸怀上双胞胎的几率,比没有服用的女性高出一倍。1994年,该机构研究分析的数据表明,2569名服用叶酸的女性,每100名中就有2.8人生育了双胞胎,而没有服用叶酸的女性,这一比例为1.5.

也有资料介绍,怀上双胞胎的基因主要在母亲这边,母亲是双胞胎,再次生育双胞胎的概率是1.7%。而父亲是双胞胎,再次生育双胞胎的几率就小很多。

这些都是局部的,不是普遍的统计数字,但至少说明了双胞胎出现的大致概率。

但在几千的历史中,居然没有一例记载,这不免让人怀疑。

要说清这个问题,恐怕要说到古代的习俗。

在古时候,双胞胎被认为是不吉祥的。两个孩子在腹中就开始抢夺养分,生下来之后,还不继续争抢食物、财物吗?

更何况是帝王之家,为了帝位,岂不争夺的更加厉害呢?

在民间普通百姓之家,一般遇到这个情况,为了避免非议,往往是把一个孩子送人,或者送到寺庙,甚至是仍到路边,让他自生自灭。

民间尚且如此,何况是皇宫呢?

如果妃嫔生下双胞胎之后,不仅不会像《甄嬛传》中那样,更加得到宠幸,反而是一个祸害。如果是皇后生下了双胞胎,恐怕也会处理掉一个,不会全部留着。

因此,也就不存在嫡长子是双胞胎的情况。这恐怕也是漫长的历史中,没有双胞胎记载的原因吧。

没有史书记载,一切都是在猜测,但的确是个有趣的问题。

赵匡胤陈桥兵变的过程很顺利吗当时为什么没有人反抗

自问自答

公元907年,矗立200多年的大唐王朝轰然倒塌,平衡被打破,中国又进入了大分裂时代,出现了五代十国:

北方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而南方是个较小的数个割据政权,中国大地烽烟四起。

公元960年,即后周显德七年,周恭帝继位,年仅八岁,当年大年初一,百官朝贺皇帝,普天同庆,但是这庆祝还没结束,边境就传来消息:

皇上,北方契丹南下兵峰直指都城(开封)。

皇上,北汉东进,北部告急。

这八岁的皇帝能处理什么事啊,而且太后二十多岁,更可惜的是我这刚当皇后没几天,我老公周世宗就驾崩了,我也这么年轻,我能处理得了什么军国大事啊。

于是在此时两位托孤大臣,范质,王溥,就出主意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吗?派禁军都点检赵匡胤出兵御敌。

赵匡胤也知道啊,这两路大军来势凶猛,契丹更是不好对付,你派我去送死,况且这今天还是大年初一,还让不让过年了,但是皇命难违,不去现在就得死,那就出征吧。

后周的军队分为:禁军 和牙军,就是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的区别

其中禁军节制牙军

禁军又分为:侍卫司,殿前司(赵匡胤最高统帅)

可以说赵匡胤此时在后周掌握着军队大权。

就在赵匡胤出征之前,京城就有流言,也就是古代的段子了,也不是道哪位段子手编了一句:将以出兵之日,策点检为天子。

赵匡胤此时就是点检啊,意思就是出兵的时候,赵匡胤就要自立门户了,自己皇帝了,五代十国的时候真正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但是每换一次皇帝,百姓可就遭了殃,兵荒马乱的,逃走算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段子风靡京城,但是皇宫之内的人可能都比较高雅不听段子,所以皇宫之内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

于是,我们的后周禁军都点检赵匡胤在接到命令后的两天,即正月初三就出兵了,其实正月初二已经派自己的副将已经出兵了,一路上军纪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

正月初三赵匡胤大军出城,到陈桥驿就驻扎了,毕竟这打仗送死的活,跑那么快干嘛,刚出城四十里就停止进军了。

当日部队谣言,说一人夜观天象,“日下复又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意思就是天有二日,相互搏杀。

中国有句古话“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你这什么意思啊,天有二日,难道国还有二主吗,

对,这个意思,你们赶紧改投门户吧,中国古代造反总得弄点奇观吗,如汉高祖斩白蛇,说明是天命。

当晚赵匡胤的部队将领聚集,决定另立天子,按他们的意思:我们这些人舍命打江山,抛头颅洒热血,这八岁的皇帝也不记得我们啊,等到他长大了我们也老了,退休了,那这一辈子不白忙活了,于是就决定另立点检做天子。

管理仪仗官员李处耘,一听这个消息就立即告诉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赵光义),后来又告诉了赵普(就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位),当时是归德军节度使。

此时赵匡胤在睡觉。

那些个将领们商量好了就来和赵普商议,但赵普也不是傻子啊,你说让点检做天子,万一你们哪个中途变卦,跑去告密,那我们不全完了,随即说道:

“太尉赤忠,绝不汝赦”,意思就是点检赤胆忠心,向他这么浓眉大眼(不信的的话下面有图为证)的像是造反的吗?他醒了绝不会饶恕你们。帐内可谓吵得热火朝天。

此时我们的主角赵匡胤还在睡觉。

赵普这一番话把这群武将哄了出去,但是几位胆大的武将又叽咕了一阵,说道:另立天子的话一旦出口谋逆大罪,没有退路,不行赵匡胤必须当皇帝。

但是赵普这边还是不同意啊,这些个武将就不耐烦了,拿刀逼宫了,其中一个拿着黄袍就往赵匡胤身上披,赵“固拒之”,坚决不同意。

赵匡胤黄袍加身

我们的主角赵匡胤终于醒了。

眼看部下这么支持,赵匡寅也不好意思说道:让我当皇帝可以,但是约法三章

1,得凌辱太后和小皇帝,

2,不得伤害大臣

3,不许抢劫百姓,

否则灭三族,大臣们没意见啊,都听你的,只要你当皇帝。

可是造反毕竟是个危险系数极高的职业,万一失败,我家人可还在都城,他们肯定先拿我家人开刀。

没关系你的铁哥们石守信,王审琦已经上线,已经将你的家人保护好了,只等里应外合。

进城之前,正月初四,派潘美(与杨家将结梁子的),向百官宣布消息,哎咱们换皇帝了啊,那个小皇帝就别拜了,来拜见新皇帝赵匡胤。

百官一片哗然,之前派赵匡胤出兵的两个宰相道:“仓促遣将,吾辈之过也”

范质握着王溥的手,紧紧地抓着,紧张的几乎抓出血。史书记载“爪入溥手,几出血”。

有怕的但是也有反抗的,禁军统领侍卫司军官韩通,听闻消息立即组织抵抗,但是一出皇宫就被赵匡胤的人发现了,骑马就追,韩通拼命往家跑,刚下马来不及关门被一刀砍翻,全家被杀。哎,真惨。

于是赵匡胤从开封东门进城,兵不血刃,和平演变。

京城的一群吃瓜群众看着赵匡胤正月初三出兵,初四就回来了,还当上天子了,但是对待百姓却秋毫无犯,也就踏实了,卷好铺盖准备逃的也不走了,搬起凳子准备看皇帝的禅位大典了。

这边武士压着那两个宰相来到赵匡胤面前,赵知道要想摆平百官得先先摆平宰相。

于是说道:“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我被迫当的天子啊,我不当士兵就要杀我,你说我怎么办。

这两位宰相以为赵匡寅是来杀他们的吓得直哆嗦,听到这句话,明白了,王溥比较机灵立即跪下来大呼万岁。

好了这百姓,军队,大臣都摆平了,那就当皇帝吧,做事要讲究效率,今天就让小皇帝禅位,于是正月初四,禅位登基,改元建隆。

一天之内当皇帝的手续全部办完,效率可是够高的,你要是说你没准备鬼才信啊。

于是赵匡胤登基称帝,史称宋太祖。

浓眉大眼宋太祖

我们怎么评价这个时代,其实五代十国是一个君臣义绝的时代,官员把自己当打工仔,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况且我还官位不变,俸禄不变,待遇不变,而且还成了开国功臣。

另一方面这个时代不讲出身,就像陈涉起义时喊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当时也有一句话叫做“天子宁有种也,兵强马壮者为之尔,不信天命”。意思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谁实力强谁当。

大家怎么看这段历史呢。

明朝两京制度,两个朝廷不乱吗

一辆汽车五个轮胎,影响行使么?当然不影响。

明朝施行两京制,虽然一南一北两套机构,但并不代表明朝有两个朝廷。

永乐北迁之后,明朝的朝廷只在北京,南京虽然机能完整,却只是个摆设。

这就好比你有两套装修好了的房子,一套真正居住,另外一套虽然设施齐备却长期闲置,只是当做备用而已,根本不影响生活。

两京制度由来已久,明朝的情况比较特别

说起古都,很多人的直接反应就是长安与洛阳,的确,这两个地方是历史上最出名也是最兴盛的两座古都,其地位是其他古都难以相比的。

而有趣的是,古代很长时间里,长安与洛阳其实都是相互倚仗的关系,定都长安的王朝,通常都会将洛阳作为东都,用以营建河洛平原一带。

不过大多数时候,以往的双都并立,都是主次分明,一个是正都所在,另一个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而已,彼此之间上下区分很明显。

明朝的两京同立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南京与北京,都各有一套完整的朝廷机能架构,北京有的南京也有,甚至于南京的紫禁城里,还保留着太医院等等内廷部门。

可以说,明代的两京之对等程度,是以往施行双都两京制度的王朝,从来没有达到的程度,以前并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

明朝建立之初,定都应天府,也就是如今的南京,在洪武初期,朱元璋曾将汴梁作为北京,但没多久就将其裁撤,所以这时候明朝的两京制并没有形成。

直到靖难之变后,由于朱棣夺位之时大量抽调北方精锐,使得明朝北疆大幅后退,且防守愈发空虚,加上其他各种因素影响,朱棣最终决定迁都北平。

朱棣以应天为蓝本,在北京建设皇城,此后正式迁都,改应天府为留都,称作南京,在永乐时期,北京还被称作是“行在”,也就是天子临时驻跸之地,尚未获得真正的名分。

毕竟,应天府是朱元璋定下的都城,朱棣也不敢随便乱改,此后仁宗登基曾想迁回南京,结果仁宗在位时间太短,没来得及行动。

英宗正统六年,太皇太后以英宗名义颁诏,正式确立北京的正都地位与南京的留都地位,明朝的两京制度正式确立形成。

毕竟南京曾是明朝的正都,所以保留了一整套完整的机构,连皇宫都比北京的大出近一倍,虽然成了留都,却也仍旧被保留着,只不过普遍闲置。

北京有的衙署机构,南京都有,北京的朝臣是几品,南京的也同样是几品,北京有六部、国子监与翰林院,南京也一应俱全一个不少。

甚至于,南京的这些机构可不是空着没人的,南京的六部尚书、诸司诸署的官吏也都是在任状态的,就连南京太医院都有太医存在。

南京都没有皇帝与朝廷了,还养这么多人干什么,当摆设么?答对了,就是当做摆设,南京的机构人员有职有俸禄,但普遍不管具体事务,真正的是拿钱不干事。

明朝两京,分别具体承担什么职能

明朝有北京南京两个京城,北京作为正都自然很好理解,正常都城应该有的职能它都要履行负责,是明王朝的真正核心所在。

但北京履行了所有大事的同时,这并不代表南京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南京的诸多衙门机构,虽说权柄与真实地位不如北京,而且说是说全都是闲人,但也并非真的完全什么都不做了,还是会做些事情的。

北京有六部,南京也有六部,北京六部执掌全国,南京六部主要管理南直隶,也就是明朝最富有最核心的地区,即如今的安徽江苏两省加上上海市、江西的婺源县。

南直隶管辖着十五个府、三个直隶州,不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与都指挥使司,原本三司的职权全都由南京六部直接管理。

南京吏部

负责南京地方官吏六年一次的京察考功,北京吏部无权干涉过问。

南京户部

征收南直隶与浙江、江西、湖广诸省钱粮赋税,换言之负责着明朝一多半的收入,同时负责漕运与全国的盐引勘合、黄册收藏管理,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北京户部。

南京兵部

负责南京的守备,南直隶诸卫所由其直辖。

南京刑部

负责南京诸司、公侯伯爵府、京卫所的刑名,拥有与北京刑部同等的司法权。

南京工部

职责与北京工部一样,但只负责南京地区。

南京礼部

最闲散部门,因为南京相关祭祀仪式、外宾接待之类的活动几乎没有。

由此其实也能够看得出,明朝在南京留下的机构虽然完整,但是这些衙署,要么不管事,要么只管理南直隶等局部地区,这是与北京的朝廷最大的区别。

除了少数特例之外,南京大多数的职缺都是虚职,根本用不着去管理什么具体事务,担任者也非常清闲,当时这些人也被称作是“吏隐”。

明朝时期,经常有北京地区的官员在年老之后,就会前去南京任职,待遇什么的不变,但工作内容却几乎清空,变成了一个养老的地方。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有些官员被贬到了南京担任同样的职务,看着像是平级调动,但实际上就是被贬被削,以后再想出头,几乎就没有可能了。

整体来说,明朝两个京城,但朝廷始终只有一个,南北两京的机构虽然一样,可负责的具体职能根本没有冲突,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乱套的情况。

其实明朝末期所拥有的条件,比当年的晋朝、宋朝要好出千百倍,完全能够倚仗南京的国家机器,即便不能反击,也能据守东南,只可惜南明并没有把握住机会。

刘备为什么不救汉献帝

观点:刘备作为乱世枭雄,救不救汉献帝需要从收益和风险两方面考量。无论从刘备生涯的前期还是后期来看,营救汉献帝都是一件性价比不高的事情。

刘备前期

1、 汉献帝是香饽饽,值得营救

在三国乱世的前期,汉献帝的政治价值是极高的。谁能够拥有皇帝,谁就拥有了道德和法理上的制高点。曹操一招“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举从众多的诸侯中脱颖而出。所以如果刘备这个时候营救汉献帝,从收益上来看是完全值得的。

2、 刘备实力太弱,风险极高

说完了值不值得,再来看能不能做到。刘备早期一直在颠沛流离,没有固定的落脚之处,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关张二人,甚至一度还要在曹老板手下艰难度日。这样的实力要从重兵守护的许昌把汉献帝就出来,几乎是天方夜谭。就算是发生奇迹营救成功,刘备也只能带着汉献帝四处跑路。

刘备后期

1、 汉献帝已过气,价值太低

到了中后期,这个时候天下局势已经趋于明朗,基本就剩魏蜀吴三家。汉室这杆大旗的作用已经大打折扣,诸侯们将地盘瓜分完毕,一个个实力强劲,早已不再需要用汉献帝的正统身份为自己粉饰。

2、 刘备有野心,舆论压力大

此时的刘备已经不是当初落魄的时候了,坐拥荆州、益州,又在汉中击败老对手曹操,正是声望如日中天的时候。如果此时把汉献帝营救回来,以刘备的野心是不可能还政给汉献帝的,不仅处处掣肘,而且会损害一贯树立的忠于汉室的形象,可谓得不偿失。

所以,从收益和风险来看,刘备营救汉献帝是一件赔本买卖,自然不会去做。

明朝的于谦是愚忠吗

于谦并不是一个“愚忠”的人,若是讲他“愚忠”,可能于谦“愚忠”的对象只有大明王朝和大明的老百姓们。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在《石灰吟》写的这么一句话,而这句话也贯彻了于谦的一生。

正直御史痛斥汉王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二十三岁的于谦考中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反,他的侄子,明宣宗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而于谦被任为御史,就在此次亲征的陪同人员之中。朱高煦投降后,宣宗命于谦数落朱高煦的罪行,于谦踏步上前,面对这位昔日位高权重的王爷,于谦无丝毫惧意,便开始数落其罪状,只见其骂声宏亮,条理清晰,并能配合严厉的表情。而朱高煦这位昔日靖难中的猛将,在于谦的凌厉攻势下,被骂得抬不起头来,而且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

完成这次任务的于谦得到了朱瞻基的赏识,朱瞻基认定了此人将来会成为一名贤臣,于是当即下令派于谦寻按江西。

两袖清风,不与王振便。

宣宗驾崩后,明英宗朱祁镇继位,王振开始掌权,在张太皇太后去世,三杨年老后,王振开始独掌大权,他立下一条规矩,凡是在外归京的官员必须携带礼物,若是有官员不从这一规矩便会遭到王振的迫害。

但于谦不同,他每次回京都不带,还写下一首诗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而王振得知后恼怒不已,将于谦下狱,后来迫于朝廷内外的压力,王振只能无奈的将于谦放了出去。

力挽狂澜,北京保卫战。

土木之变后,明朝三十万大军损失殆尽,随行文武尽皆死于战场,连明英宗也被瓦剌俘了去。而此时的京城得知此消息后,更是人心惶惶,侍讲徐珵(后改名徐有贞)夜观天象,说应当迁都南京。而于谦出来呵斥他,道:提议南迁的人都该斩首!于谦的主战方案得到了吏部尚书王直等人的支持,在向监国郕王报告后并开始实施起来。在一切都安排妥当后,于谦与众大臣上奏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郕王不想做皇帝,便再三推辞。于是于谦大声说道:“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郕王这才受命。

而在于谦的调度下,各路兵马携粮入京,在将一切作战准备安排好后,于谦又下达了另一著名的命令:“将领不顾部队而逃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而退的,后队斩前队。”此令一下,所有将士都知道此战有胜无输,有死无生。所有人都抱着必死的念头迎接也先(蒙古太师 瓦剌统治者)。最后的结果没有辜负于谦,明朝胜利了。

一生忠正廉明,大明国之柱石。

北京保卫战后,于谦的威望达到极点,明代宗朱祁钰加封于谦为少保,并赏赐其大量财物和一套宅子,而于谦拒不接受,并说道:上皇被虏,贼子打到了京城来,“这是做臣子们的耻辱,哪里还敢要封赏。”于谦之高风亮节,正体现于此,虽然朱祁钰还是很强硬的命于谦必须接受,但于谦将这些赏赐的财物全部封锁在赏赐的宅子中,并从未住过。

朱祁钰有多信任于谦呢?朱祁钰每任用官员后,都会在私底下问于谦此人如何,而于谦也是如实回答。许多大事,朱祁钰也会充分考虑于谦的意见再实施颁布下去。于谦曾为在保卫战中有功的石亨求过情,于是石亨举荐于谦之子为官,但这被于谦拒绝,还说了这么一番话:“国家危难之际,臣子挺身而出是应该的,怎能因为这点功劳就为我的儿子谋私呢。”于谦之高风亮节又体现于此。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夺门之变后,英宗朱祁镇重新当上皇帝,徐有贞等夺门之变有功之臣,同样也是非常恨于谦的人,奏请朱祁镇杀了于谦,但朱祁镇知道于谦是忠义之士,便没有答应他们,于是徐有贞又道:“不杀于谦,夺门师出无名!”正是这一句话让英宗定下了杀于谦的心,这句话臭名昭彰的程度是可以和“莫须有”想比的,莫须有死了岳飞,而这句话死了于谦。于谦死后,英宗派人抄其家,结果发现堂堂少保家中总共没有几十两银子,而代宗朱祁钰赏赐的东西还是锁在了房中,上面落满了灰尘,从未动用过。于谦之忠正清廉正现于此。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少时有大志,敬仰文天祥之气节,因怒斥汉王而崭露头角,后于北京保卫战一役中大放光芒,其人铁血丹心,其功居高至伟,使日月不敢争辉。后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于景泰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冤死于小人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三人之手。

在于谦的心中,社稷为重、民次之、而君为轻。他不会愚忠于哪一位皇帝,他只会愚忠于大明,愚忠于大明的百姓们。

最后我借用“当年明月”评价于谦的一段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而于谦不但才能过人,品德上也几乎无可挑剔,所谓德才兼备者,千古又有几人!”

为什么孙权当吴王的时候有年号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改元黄初;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延续汉朝国祚改元章武;在公元222年,孙权虽未称帝却也使用独立的新年号 黄武。

这里大家应该发现了,孙权的黄武年号特别有意思,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取了曹魏的黄初的黄字和蜀汉章武的武字拼凑而来的。至于孙权的黄武年号是不是就是这样来的,我们是不得而知了。

在汉武帝发明年号以前,秦汉时代的几位帝王都是采用干支纪年的方法,具体的就是某王某年,例如始皇帝元年正月辛亥,汉高祖刘邦在世时纪年则用:帝二年三月甲子。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策略后,逐渐将皇权神化,为宣扬天子受天承命统治万民,君权神授开始使用年号纪年,史书记载汉武帝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元,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而清末的宣统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

建立年号,意味着前一个纪年废止,一切走向新纪元。通常情况下,皇帝开国,改朝换代为建元,内部需要改变年号(如新皇即位)为改元。

回到本题,孙权在公元222年改年号为黄武,据《建康实录》记载:冬十一月,权就吴王位于武昌,大赦,改年号为黄武元年。

在使用黄武年号以前,江东内部先后使用建安,延康,黄初等年号纪年。

孙权改年号为黄武,并且在第二年改四分历为乾象力,改元使用新历,是古代改朝换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时候的孙权虽然没有称帝但事实上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权了,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时。

孙权在未称帝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改元使用新历呢?我们翻看史书会发现,在黄武元年前后的时间里,江东政权可谓是脚踢曹魏,拳打蜀汉,夷陵之战将刘备集团打的元气大伤刘备因此病逝于白帝城,随后又挫败了曹丕三路伐吴大军,可谓是一时风头无两。

孙权当吴王有两个阶段,一个是曹丕篡汉建魏之初册封孙权为吴王,此时的江东是魏国的藩属国,孙权的吴王至少名义上是曹魏的地方藩王,这时候他对曹魏交往过程中使用的是黄初年号,江东内部有些地方则继续使用建安年号。

不久之后,陆逊在夷陵之战大败刘备,曹丕三路大军伐吴,孙权正式与曹魏、蜀汉两大集团决裂,遂在武昌登坛受爵,自称吴王并改元为黄武。此时天下三分魏蜀吴,魏国有黄初天子,蜀汉有章武天子,江东则是吴王-黄武。

随着对曹魏和蜀汉军事斗争的接连不断的胜利,江东内部对孙权称帝建国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孙权本人却异常清醒,曹魏称帝名义上是汉献帝的禅让,刘备称帝则是延续汉祚,两家称帝的大义名分都很足,而孙权却并不具备这种条件。

孙权虽然没有称帝,但却用改元和使用新历来向江东的臣子们来表明自己的决心,同时对臣下大肆封赏安抚人心。

直到诸葛亮掌权与孙吴重新结盟,放弃了蜀汉的大义名分默认孙权称帝的事实,同时孙权通过石亭之战打的曹魏大败,此时离汉朝覆灭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人心思汉已经成为了过去时,孙权通过几年的吴王生涯也让江东逐渐认可了吴国这个独立政权,万事俱备的情况下孙权才正式称帝。

为什么委内瑞拉有两个总统,而国内军事政治却相对和平

自瓜伊多2019年自立“临时总统”以来,委内瑞拉存在两个总统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一年多了,然而在这段时间当中,该国却并未发生以往导致分裂的内战,反而通过政治、经济等非暴力博弈吵了一年多的架,却是较为罕见,而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以下两点。

作为决定性因素的委内瑞拉军方未出现明显分裂,立场较为坚定

通常情况下内战爆发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无非就是作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武装力量发生分裂或倒戈,导致政府方缺乏强力手段,进而平息问题。

然而在委内瑞拉却并没有发生这样的现象,虽然在抗议初期发生了极少部分军人倒戈与叛逃现象,但由于委军方利益与马杜罗政府相近,决定了该国武装力量的立场统一,并没有因为瓜伊多的鼓动而分离,所以反对派方面也就没有武装力量作为基础,也就打不起内战。

马杜罗政府在委国内掌握资源远胜瓜伊多,且顾及外部干涉

而之所以委军方能够持支持马杜罗政府的立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委政府掌握经济、政治资源极其丰富,正因为能够为军方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利益,所以成为马杜罗在面临众多内外部干涉下仍然能够坚持的原因所在。

而除了手握政经资源、反对派缺少武装力量等问题以外,还有一个点原因就是顾忌外部干涉。

当一个国家面临内战问题时,该国的武装力量将同时面临来自内外部的压力,作为一个存在众多经济利益的富能源国,显然很容易受到来自哥伦比亚、巴西以及美国的武装干涉,进而导致遭到内外夹击。从这一点来看,既然马杜罗存在对瓜伊多的政治优势,暂时没有必要冒风险采取暴力的军事手段。

赵武灵王,英明半生为何老来昏聩,自动退位为主父,最后沙丘之变被活活饿死

老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纵然赵武灵王贵为一国之君,胸怀驭国之策,以谦虚的姿态学习胡人骑射的本领,从而帮助赵国一跃成为强国。但是面对家族,赵武灵王似乎却失去了理智和客观的处理能力,正由于在家族事务上的处理失当,最终为自己埋下了祸端,为他的人生划上了戏剧性的收尾。

但“沙丘之变”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阴谋,是赵武灵王和儿子们相互角逐的政治斗争的结果。

因偏爱吴娃而生祸端

赵武灵王的原配是韩王的女儿,给他生的长子叫公子章,赵武灵王便把公子章册立为太子,准备继承自己的王位。但是都说男人永远都喜欢十八岁的小姑娘,这一点说的真是不错,原配韩夫人去世后,赵武灵王在一段时间内独守空房,生活过的是相当寂寞。

有一天,赵武灵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少女在他的梦境中歌唱道: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赵武灵王醒来后唏嘘不已,对梦中的少女充满了眷恋和好奇,他找到自己的大臣询问这个梦境的含义,并且向他们描绘了少女的长相。

一个叫吴广的大臣觉得很像自己的女儿,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献给了赵武灵王,赵武灵王也觉得和梦中的少女很像,因此越发宠幸她,时赵人都称她为吴娃。后来吴娃给赵武灵王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何,即后来的赵惠文王。

赵武灵王爱屋及乌,又在吴娃的鼓吹下把公子章的太子之位废黜,改立公子何为太子。随着公子何长到一定年纪后,赵武灵王干脆就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了公子何,他自己号称主父,实际上就是赵国的太上皇,依然享有对赵国在军事战略上的控制,实际上就是二元君主体制。


因为可怜废太子,导致叛乱发生

赵武灵王实际上并不讨厌公子章,他之所以要废黜公子章其实不过是因为宠爱吴娃的同时也施恩于公子何,他废黜公子章以后经常感到内心羞愧,觉得这样做非常的对不起公子章。因此常常和公子章住在一起,和他一起吃饭,还让他使用和赵王何一样的仪仗。

赵武灵王原本打算通过这些亲密的、宽容的举动让公子章的内心得到一些慰藉,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外界看来却是一种敏感的政治信号,朝臣们一看主父和废太子走的这么近,举止又这么亲密,也就不难怪朝臣会揣摩起赵武灵王的举动起来。

而赵武灵王的举动也让公子章感到受宠若惊,另一方面他又隐隐感到自己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所以开始和自己的谋臣田不礼密谋,营建自己的势力。而赵武灵王因为可怜公子章,甚至还打算把赵国的代郡分给公子章,让他也称王,但是这件事最终因为他的犹豫所以没有决定下来。

在沙丘之游中,公子章和田不礼趁其不再国内而发动了叛乱,在公子成和李兑的帮助下,公子章的叛乱被平定,公子章逃到了赵武灵王的行宫中躲了起来,公子成和李兑派兵包围了赵武灵王的行宫,并杀死了公子章。但是由于害怕撤兵以后被赵武灵王怪罪,公子成和李兑干脆把赵武灵王包围起来,活活的饿死了他。


事实真相另有玄机

赵武灵王起初传位给公子何实际上是考虑到为了防止自己遭遇不测,从而导致国内大乱,因此提前把国位传给年幼的公子何,他自己号称主父,但实际上还掌握一部分赵国的权力,尤其是赵国对外的军事战略基本上都是由他来主持。这就是二元君主的体制,让赵惠文王分管政治,而自己分管军事,但是公子何在肥义的辅佐下势力越来越大,赵武灵王的很多命令都已经得不到执行。

眼看着自己在政治上逐渐被边缘化,赵武灵王感到了惶恐,试图重新树立自己在政治上的威信,他打算重新扶持公子章,因此决定把代郡赏赐给他,并让他拥有王号。“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赵武灵王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当初退居二线就是为了防止赵国出现内乱,所以他何必又要册立代王呢?这不是自取其乱吗?可见,赵武灵王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钳制政治权力日渐稳固的赵惠文王,但很可惜的是这件事遭到了肥义等人的反对,所以最终没有成功。

而另一方已经蠢蠢欲动的公子章等人接着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出游沙丘的时候发动了叛乱,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时候肥义已经在叛乱中被公子章杀死,所以由公子成和李兑出来主持朝政,历史上记载由于公子成和李兑担心赵武灵王责罚,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把赵武灵王困在沙丘长达三个月。

但这一点实际上是值得怀疑,因为他们平定公子章谋反是大功劳,即便赵武灵王偏爱公子章,但也不至于怪罪他们,所以他们担心被赵武灵王责罚完全就是托词,其很有可能就是赵惠文王授意的结果。

更可疑的是赵惠文王在三个月里对赵武灵王不闻不问,好像根本不知道赵武灵王被困在那里似的,直到赵武灵王被饿死以后,他的尸体被送回国内,赵惠文王才假惺惺的哭了一场,难道赵惠文王真的这么不堪吗?被公子成和李兑完全给架空了。

从后来公子成以及李兑的结局来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如果赵成和李兑真的架空了赵惠文王,并且专断朝政,困死赵武灵王,那么赵惠文王亲政以后就应该铲除赵成和李兑的势力,并且追究他们困死赵武灵王的罪行,但从后期结果来看,赵惠文王根本就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

赵成得到了善终,李兑后来是因为秦国建立合纵准备攻打齐国,而李兑因为亲近于齐国所以被赵惠文王迫不得已的罢免了相位,最终也没有被追究“沙丘之变”中的责任,可见“沙丘之变”中困死赵武灵王根本就是赵惠文王授意的结果。

即便没有得到赵惠文王的授意,也得到了他的默许,难道赵成和李兑担心被赵武灵王责怪,就不担心将来被赵惠文王追究困死主父的罪名吗?这一点是值得思考的。

从本质上来说,“沙丘之变”就是政治斗争的结果,公子章和赵武灵王由于各怀鬼胎,最终被赵惠文王击败,而赵武灵王自己的小算盘最终也以失败告终,其实我们非但不能说赵武灵王老年昏聩,反而应该说他依然保持了精明,但是他没有考虑到赵惠文王身为新的赵国国君,已然培养起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

为什么古罗马会被文化程度低的日耳曼灭掉

事实上不仅罗马被落后的文明灭亡,还包括盛世大唐,经济经济强宋,甚至明朝也能算在其中!

罗马帝国末期,经济崩溃,境内各民族起义不断,日耳曼民族的进攻,令帝国的孱弱尽显!缓慢的反应,倒戈的雇佣军,不复往昔的荣耀!
盛世唐朝看似亡于藩镇,但连年用兵高句丽与吐蕃,削弱了唐王朝的综合实力,安史之乱后回鹘与吐蕃洗劫京师,令唐王朝威信尽失!

起于东北苦寒之地的女真,与兴盛于漠北草原的蒙古,令先进又开明的宋王朝两次国灭,甚至蒙古铁骑踏入欧洲,成为上天惩戒!

明朝虽亡于起义军,但也是由落后的满清建立政权,统治中原长达两百年,剃发留辫,将辫子视做臣服的标准,至今令国人愤恨不已!

落后的文明通常更具有侵略性,战斗力,强大的动员能力!

面对先进文明带来的富庶与舒适,充满着占有的贪婪与欲望,只要先进文明处于衰退,落后文明便要取而代之!

当冷兵器时代,艰苦环境所锤炼的部族,拥有更强大的体魄和更迅捷的机动力!掠夺又减少了补给的必要性!

所以,并非是某个部族的突然崛起,而是那个时代强盛文明的衰弱,导致无法再压制落后文明,毕竟封建王朝都有历史周期性和局限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