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恶不悛的故事(怙恶不悛出自:《左传·隐公六年》)_怙恶不悛_卫国_郑国

怙恶不悛的故事

怙恶不悛的故事(怙恶不悛出自:《左传·隐公六年》)

春秋初期,郑国在郑庄公的治理下,国家逐渐强盛起来。

于是,郑庄公雄心勃勃,一心想对外扩张。郑国的邻国卫国为遏制郑庄公的野心,公元前725年,联合宋、陈等国准备进攻郑国。

郑庄公得悉后,为了离间陈国和卫国的关系,派使者到陈国去要求和好,并希望和陈国结成盟国。

不料,陈国的国君陈桓公根本不把郑国放在眼里,不愿与郑国结盟。

陈桓公的弟弟、执政大臣五父劝谏陈桓公说:“亲近仁爱,友善邻邦,这是立国的根本。郑国和陈国是近邻,大王应该郑重考虑这件事。”

但是,陈桓公听不进五父的意见,不屑地说:“宋国和卫国都很强大,我们已和宋、卫结盟,怕他们郑国干什么?我们决不和郑国结盟!”

郑庄公听了使者的回报,勃然大怒,立即出兵攻打陈国。陈桓公慌乱整军迎战,结果遭到惨败。

后来,撰写《左传》的史学家对这件事评论说:“有了办好事的机会不可让它失去,出现坏事的苗子不可让它滋长,这是针对陈桓公说的。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改过,就要自尝恶果。”

后来,“怙恶不悛”这一成语,用来表示坚持作恶,不思悔改。

怙恶不悛出自:《左传·隐公六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