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郑国的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话逻辑上是不是有问题
- 烛之武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语文老师把这篇课文强调的如此重要
郑国的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话逻辑上是不是有问题
谢邀,郑国的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话逻辑上是不是有问题?
烛之武作为郑国说客,奉命去劝说秦穆公,在逻辑上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当时,晋、秦相约夹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就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把当时的利弊都说清楚了。
大概意思就是,郑国被灭了,秦国就要直接面对强大如日中天的晋国,晋国吞并了郑国的土地,就会变的更强大,晋国强大了,秦国就会变弱,所以说,秦助晋灭郑是没有好处的,虽然晋文公是你秦穆公扶持起来的,但秦之前也扶持过“晋惠公夷吾”,结果晋国以秦国出现荒年趁人之危发动战争来报答秦国。
总之,烛之武的意思就是,晋秦灭郑,唇亡齿寒的道理你秦穆公不是不懂。
哪提问中所述,就是有个疑问说:秦国助“夷吾”做了晋国国君,晋国反而恩将仇报。说晋文公重耳毕竟不是晋惠公夷吾,晋文公还是守信用的,烛之武的离间计应该是行不通的。
其实如果这么想就威胁了,秦穆公毕竟是一国之君,郑烛之武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秦穆公可能也考虑到“重耳”回国之前,秦国和楚国对“重耳”的恩是最大的,重耳做了晋国国君后,为了成为霸主,对恩国楚国开了战,且以退避三舍报之。
同时秦穆公也想到,晋约秦灭郑,以割地报之,那割地之后呢?
所以,秦穆公从晋文公对有恩于他的楚国尚且,也就知道了“晋文公”是什么样的人,所以烛之武劝秦穆公成功了。
秦虽失信于晋,但对国之利弊要算得了什么。
我想秦穆公更懂的以史为鉴,才决定退兵。
但我还是想在这里多说一句,历史上的“宋朝”咋就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犯了两次同样的错,一次联金灭辽。一次联蒙灭金,最终把个宋朝也葬送了。
烛之武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语文老师把这篇课文强调的如此重要
烛之武,虽然对现代中国人称得上是家喻户晓,可在历史上,他的地位却并不高。所谓“烛之武”,意思是“烛地(今河南新郑西南)名叫武的人”,他的真实姓氏却没能流传下来。身为郑国大夫却只留名而不知姓氏,烛之武在郑国有多么不受重视,可想而知。
然而,长期默默无闻的烛之武,却在郑国遭遇危机时突然出名了。
公元前630年,因为在城濮之战中郑国加入了楚国阵营,晋文公联合秦国前往伐郑。这次伐郑,晋文公是老账新账一起算了——当年晋文公流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这次也是要对他进行报复。
秦穆公时,秦国国力正处鼎盛;晋文公虽然刚回国数年,但晋国“作爰田”、“作州兵”改革已积累了十来年,再加上城濮晋国战胜楚国成功称霸,当前也是如日中天之时。两大强国携手前来围攻,已堕落成东周二流的郑国肯定无法与之相抗衡。对郑国更加不利的是,因为郑文公当年得罪晋文公太深,现在就是想主动求和,晋文公也不会轻易答应。
生死存亡之时,究竟该怎么办?
这时,郑国大夫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了一个人:“国家危险了,如果能让烛之武去见秦国国君,秦师必定会退!”佚之狐,意思就是“佚地名叫狐的人”。与烛之武一样,他也是位没有留下姓氏的郑国大夫。可从这句话得知,早在烛之武走上历史舞台之前,佚之狐就已规划好了化解这次危机的思路了:先分化秦、晋同盟,劝退秦师,再单独来应对晋国。一位同样不受重视的大夫,在关键时刻能给出有效解决办法,可见郑国从来就不缺乏人才,只是缺乏任用人才的机制。
可佚之狐要能得到完美实施,首先就得劝退秦师。谁才能胜任这一艰巨任务呢?
佚之狐所信任的人,正是烛之武。
佚之狐、烛之武,都是郑国大夫,却长期都被边缘化了。如今危机来临之时,郑国却只能依靠两个边缘化人物来解决危机,这真是个绝妙的讽刺。
面对大国围城,郑文公这时也不敢再托大,赶忙派人召来了烛之武。由于长期不受重用,烛之武也有些心灰意冷,拒绝道:“下臣壮年时,都不如他人,如今老了,恐怕就更难有作为了!”烛之武称“老”,那么他的年龄约在五、六十岁;这年是郑文公执政四十三年,也就是说烛之武壮年时正是他在执政。听了烛之武这番颇带怨气的话,郑文公倒也没有责怪,安抚道:“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时刻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可如果郑国灭亡,对您也有不利啊!”亡国奴的下场,虞公与百里奚就是榜样,烛之武当然不想落到这种地步。因此,烛之武很快就答应出山了。
从两人这番话可知,郑文公并不是不知道烛之武。烛之武年轻时,肯定颇有贤名,却很有些傲气。可能正是因为烛之武的这股傲气,郑文公才从未重用过他。可当前局势下,不用那些有真才实学之辈实在是无法化解危机了,郑文公不得不做出了让步。
不过,虽然烛之武答应出山,但能否说服秦穆公还是个未知数。
自从晋文公被秦穆公送回国以来,秦、晋两国关系就进入了蜜月期:公元前635年,为报答秦穆公,晋人协助秦国征服了鄀国,帮秦国占领了武关道在南阳盆地的出口;公元前632年,秦国加入晋国一方,在城濮之战中帮晋人战胜了楚国。在秦、晋两国正处在联合双赢的蜜月期时,郑人凭借什么来离间他们?
不管如何,如今郑国的命运就系于烛之武一人身上了。当晚,郑人趁夜色偷偷将烛之武放下城墙,把他送到了秦国大营……。
见到秦穆公后,烛之武显得极为坦率,开口就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人知道迟早必将亡国。如果郑国灭亡有益于秦国,那么就有劳君王属下将士了!然而,跨国去占领边鄙之地,君王您也知道有多困难,怎么还会灭郑国以伴邻国?邻国厚实了,君王您的国家可就单薄了!”
从秦国到郑国,其间不但隔有晋国,还隔着周王畿。即便秦、晋两国商议好,在灭郑之后共分其地,郑国土地也无法与秦国相连。因此,秦人想占有郑国土地,原本就困难重重。反倒是晋国,因为拥有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大量土地,前几年刚刚与郑国成为邻国。一旦灭亡了郑国,晋人可以轻松地来往于郑地。如此而言,灭亡郑国对谁有利,不就显而易见了吗?烛之武提及这点,是提醒秦穆公认清这一现实。
然而,要让秦穆公放弃灭郑,就得先给他许诺一些好处。
因此,烛之武接着提出了有利于秦国的另一选项:“如能放过郑国,作为秦国在东道接待的主人,那么在秦国使者往来经过时,遇到资粮不济时郑人就可供给,对您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害!”如果郑国不灭,郑人就承诺向秦国进贡,对秦穆公来说这是一项无风险的收益。
不过,此时秦、晋正处蜜月期,秦穆公或许还不相信晋文公会独吞灭郑之利。为彻底说服秦穆公,烛之武寄出了杀手锏:“君王您曾经给晋国许多恩惠,晋人也许诺将焦(今河南三门峡西郊)、瑕(今河南灵宝西北)给您作为报答;可晋人早上刚渡河,晚上就在这两地修筑城墙来防范秦国了!晋人哪有满足的时候?既然他们向东夺得了郑地,将来必然会向西扩张;如此一来,不攻打秦国,将从何处取地?请君王您仔细地考虑一下吧!”
这番话道出了秦、晋是一对天然战略对手的现实——无论秦穆公对晋人再怎么好,两国都在战略利益上存在必然的冲突:秦要想东扩,就必然要过晋;晋国当前的扩张空间,不是向西就是向北,秦国终将成为晋人未来的目标。况且晋人向来崇尚权变——晋惠公当年答应送秦焦、瑕之地,一回国就反悔——这就是前车之鉴。
当战略利益出现冲突之时,晋文公会不会是另一个晋惠公?
在烛之武的循循诱导之下,秦穆公的心理防线终于被彻底突破,当场答应撤军。不但如此,为防止晋军继续攻城,秦穆公还留下一支军队来协助郑人防守!
郑国虽已堕落,但毕竟实力犹存。单凭晋国想攻破郑国都城,实力仍显远远不够。因此,在秦穆公撤军之后,晋文公也不得不主动撤军了。趁着晋人泄气之际,郑人又赶紧主动向晋文公示好,迎回公子兰来作太子,顺便向他求和。公子兰是郑文公之子,早年间被郑文公赶走而逃到了晋国,深得晋文公喜爱。现在郑人将公子兰迎回来做太子,也就意味着郑人从此投向了晋国阵营——晋文公还能不顺势走下台阶?
所以,秦军撤退后,实力不济的晋文公也被迫答应了郑人求和。
从整个过程可见,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师是化解郑国这次危机的关键一步;如果秦穆公不退师,郑国即便想求和,势必将付出极为巨大的代价,甚至还有可能灭国。
烛之武的厉害之处在于,面对处在蜜月期的秦、晋二国,他能深入地分析利害得失,诱导秦穆公意识到灭亡郑国对秦国不利,最终成功地分化了秦、晋同盟。要做到这点,不光需要勇气,还需要足够的智慧,以及深入地去了解秦、晋二国隐含的矛盾与利益冲突。
可烛之武虽然厉害,规划了危机整体解决方案的佚之狐就更加值得称道。虽然不是卿士,佚之狐能提出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案,还举荐了解决危机的合适人选,这充分证明他有相国之才。
遗憾的是,无论这次危机前还是危机解决后,都不见郑人再重用这两人。郑国走向衰落岂非必然?有人才而不用,郑国怎么能在动荡不安的东周走得更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