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的皇帝权利到底有多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66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引语:
我们看古装影视作品,往往会觉得古代皇帝金口玉言,皇帝如果心血来潮,或者想办某一件事,就会喝一声:“拟旨!”然后口授一道圣旨。圣旨写出来,马上就是效力至高无上的法律,谁敢有异议,就是“抗旨”的大罪。感觉皇帝权利巨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假如你相信这是真的,那你就被狗血电视剧带进阴沟里了。
那么古代皇帝权利究竟有多大,我们就从圣旨说起!
圣旨和三省机构:
隋朝举行了两项大变革,一个是将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官制变成三省六部,另一个是实行科举(相当于今天的高考)广纳贤人!这是两项影响中华历史千年的伟大变革!其中三省就是权力的核心所在,即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职能划分就是 :中书省负责起草圣旨,门下省负责审核圣旨的内容,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有权利驳回!审核没问题的交给尚书省执行!
我们以唐宋为例,一份圣旨的常规出炉程序是这样的:宰相机构先将构思写好,早朝大臣们开会商讨获得一致认可,再进呈皇帝授意草诏。然后由中书省(武则天时改称为凤阁)的中书舍人们针对构思各自写一道圣旨(初稿)送给中书侍郎,然后中书侍郎在其中选一道自认为写得最好的,再加以修饰润色,形成真正的圣旨(熟稿),送交给皇帝盖个章(皇帝如果有自己的不同意见的话也可以用红笔写在圣旨的空白处批注,但他理论上没有直接否决圣旨的权力),然后再交给门下省(武则天称帝时将它的名称改作了鸾台)审查盖章。最后再交给尚书省(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执行。
皇帝也有权力直接授意拟旨,但更为常见的情况是中书省写出东西,皇帝只是签字盖章意思一下就行了,也就是说,圣旨真正的决定权是在中书省,皇帝的任务是签字盖章,而门下省如果觉得这道圣旨不行,那他有权将它直接驳回,哪怕皇帝已经盖好章同意了也没用。只有经过以上程序,并且有中书省、门下省、皇帝三方共同盖章的圣旨才是有效的圣旨,否则就是非法的。
如果圣旨内容大臣们都同意皇帝一个人不同意,那抱歉,大臣们会喋喋不休劝皇帝要以天下为重、以社稷为重赶紧给盖章,甚至以罢官,社会舆论、性命相逼,总之你必须签字!
反过来如果皇帝想颁布圣旨,但是大臣们不同意,该怎么办?这就比较有趣了,历史上就有皇帝偷偷自己颁布圣旨,绕开三省机构,比如女皇武则天有一次就只盖上了自己的印章,绕过凤阁鸾台而发布了一道“假圣旨”,结果引起群臣诟病。唐中宗想任用亲信,却又怕宰相们不同意,过不了中书门下这两关,便也开始绕过中书门下而发布“假诏书”,但他毕竟心怯,便在签字时用了墨笔(按规定需要用红笔),在封存诏书时用了斜封的方式,暗示尚书省通融着执行一下,不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后来被人知晓,人们称呼那些被中宗私底下封的亲信为“斜封官”,这连被封官的亲信们都觉得丢脸。
宋代的皇帝也可以绕过中书舍人草诏、给事中审核等法定程序,也不用宰相副署,直接下诏,这叫做“手诏”、“内降”、“内批”。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领导批条子,历史上也不少见。然而,这类私旨不具备合法性,所谓“不由凤阁鸾台,盖不谓之诏令”也;政府也完全可以拒不执行,意思就是凡是没有三省机构审核的圣旨就是一张废纸屁用都没有。宋仁宗朝时,宰相杜衍对皇帝私自发下的“手诏”,一概不予放行,等攒够十来份了原封不动再送回给皇帝,皇帝也拿他没办法,只好称赞他“助我多矣”。这种圣旨一旦出现,必然会背上千古骂名。
结语:
由此可见在古代,皇帝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圣旨也不是随便就能发的,正是由于有这些制衡皇帝权利的机构(换个角度来看也是辅佐皇帝的机构),所以才能让皇帝兢兢业业上班,不敢有丝毫怠慢。也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完善成熟的权力机构,所以万历皇帝将近三十年不理朝政,国家依然被治理的井井有条!在皇帝权利被监管的体制下,文臣的地位逐渐提高。
到了宋代文臣地位达到了顶峰,所以有了唐太宗见了魏征就打怵,宋仁宗被气的一边哭,却还一边称赞大臣,包拯可以拦道与皇帝争辩唾沫星子都飞皇帝脸上了!连皇权很集中的明代,文臣都以怼皇上才能显示自己不畏强权的气节!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但凡皇帝能容忍自己被怼,不会龙颜大怒反而会听进去逆耳忠言,说明就是个心胸开阔的好皇帝!
皇帝权利处处被限制,那些刚直不阿的大臣和“窝囊”的皇帝较量,留下了很多千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