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吴军已经占领了楚国都城,为何却草草收兵回吴国?_吴王_楚国_吴国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吴国 楚国 吴王 楚国 吴国

 春秋后期,楚平王给儿子太子建征婚,派宠臣费无忌向秦国请求联姻。秦楚两强联姻不是第一次,秦哀公答应了,派出女儿孟嬴。费无忌因与太子建不睦,见孟嬴漂亮,建议楚平王自己娶。楚平王居然答应了。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做。随后,费无忌污蔑太子因此事有反心。楚平王下令捉拿太子,太子建吓得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国外了。

 随后楚平王立孟嬴的儿子珍为太子。(即楚昭王。)随后又捕杀了太子的老师伍奢、伍尚父子。伍奢次子伍子胥大难不死,逃去找太子建了。

 太子建不讲武德,与晋国里应外合想袭击郑国,被郑国干掉。伍子胥又带着公子胜一路狂奔,最终到了吴国。伍子胥辅佐公子光上位,全心全意辅佐吴王,只为有朝一日伐楚报仇。

 公元前506年,吴军攻陷楚国都城郢城,楚昭王被迫追随贝爷(某探险家、求生专家)荒野求生了。为报杀父杀兄之仇,伍子胥把楚平王从坟里挖出来,一直鞭尸到自己累了为止。吴王坐在楚王宫中好不得意,伍子胥仇人尽死,大仇得报。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却不如吴王所愿。面对救楚的秦军,吴军最后还是收拾行李回家了,楚昭王复国成功,从此励精图治,勤于政事。

 那么,吴军已占楚国都城,为何此时却草草收兵回家?下面趣历史将从吴王和吴军的所作所为以及外部力量的介入再加上吴国自家后院起火的角度分析吴军伐楚为何最终功败垂成。

 一、吴王毁人宗庙、吴军军纪败坏激怒人心

 伍子胥鞭尸楚平王为父兄报仇,可以理解,我支持他。但是他接下来做的事情,就不大对头了。他叫上其他的吴军将领,把楚国大夫们的妻妾全都那啥了。大夫们不全是伍子胥的仇家,给无辜的人送上绿帽子,显然过分了。(因此清人蔡元放评价伍子胥虽然是英雄豪杰,有时却很不理智。)

 而吴王也很过分,甚至想对楚昭王的母亲孟嬴下手。孟嬴怒斥吴王,吴王这才惭愧收手,下令不得惊扰孟嬴。上梁不正下梁歪,吴王君臣尚且如此,吴军士兵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军纪肯定败坏。

 孙武曾经进言吴王,已死的太子建无辜被楚平王驱逐,楚国人都很怜悯太子。现在他的儿子公子胜在吴国,您应该将他叫来,立为楚王。如此,您可以得到楚国的民心。公子胜感念您的大恩大德,也会世代与吴国通好。如此,您其实也相当于得到了楚国。但是吴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听孙武之言,拆了楚国宗庙。

 兵圣孙武

 如果吴王立公子胜为楚王,并且严明军纪,那么在楚国人眼里,吴军就是扫清污秽的仁义之师,自然应当欢迎。可惜吴王没有做到。于是在楚国人眼里,吴军就是魔鬼。楚国人自然用各种方式抗吴救国。楚国毕竟是个强国,如果楚民铁了心反抗,对付起来也是挺难的。

 还有就是吴王阖闾本身就是弑君上位的。阖闾的弟弟夫概因为和救楚的秦军首战不利,给他的脸色不好。夫概见吴秦两军相持不下,就溜回吴国发动叛乱,传承了哥哥的“优良传统”。逼得吴王不得不亲自回国平叛。楚军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乐开了花。

 二、楚国请来秦国救兵、吴国自家后院起火

 伍子胥昔日好友申包胥见国都沦陷,发扬健走精神来到秦国,在秦国朝廷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打动了秦哀公,请来了救兵。

 不过秦哀公出兵,也不全是因为被申包胥感动。申包胥说的一句话很现实:秦楚接壤,吴国灭楚,下一个就轮到秦国了。这句话等于提醒秦哀公唇亡齿寒的道理:救楚就是救秦。秦哀公应该是想到了这句话,加上楚昭王毕竟是自己的外孙,以及申包胥的忠诚令人动容,才做出了出兵的决定。

 还有就是吴国的东邻越国。吴越关系一直都很烂。和秦国同理,越国也知道,如果吴国灭楚,就会空前强大,越国必然倒霉。不如趁吴国国内空虚干扰一波。正好此时夫概发动叛乱,被吴王的儿子据城坚守。也请越国帮忙。吴王也担心越国趁机捣乱,只好御驾亲征。

 夫概打不过哥哥,最后又逃到楚国投降楚昭王。虽然夫概和越国闹得风浪不大,但是秦楚联军因此优势无疑又大了一分。

 孙武劝吴王收兵的评价一阵见血:目前吴军骄惰,楚军悲愤,加上虎狼秦军,胜算太小,还是回家比较好。要是再加上一句越军不讲武德,就更完美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