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何评价陶渊明的归隐
- 我想去归隐,这样做算是不孝吗
- 孙武为何在吴国强大后选择归隐,孙子兵法又是如何面世的
-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想要归隐山林
- 为什么有些古代人觉得自己退世归隐的行为很高洁
- 对于陶渊明的归隐你有怎样的看法
- 特别想不工作归隐山林自给自足,是为什么
- 道家为何选择归隐和隐退
- 我想归隐山林,有没有好的地方
如何评价陶渊明的归隐
陶渊明及其所选择的生活道路,就本人所知,自古及今,都是称誉有加、众口一词,没有看到过某人某篇文字中,有非议的言论。
对其弃官而去,归去来兮,躬耕南亩,诗酒自娱的生活,有不同看法者,大约是当今的一些青年朋友。且尚未见专文专著予以论述,只能是言人人殊,见解不同而已。
在我看来,出现不同看法,是对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及对其人其事不甚了解的缘故。
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极端黑暗。就某些方面和局部而言,更有甚于“春秋无义战”的春秋战国时代。
那个时期,不仅有汉民族的内斗,战争频仍。更可怕的是由于汉民族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引起的外部入侵。北方异族政权频繁更迭,造成了历史上罕见的残酷现象。“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到处是野蛮的屠杀。
在当时,出现了一些骇人听闻的残酷人物,发生了一些令人发指的历史事件,读书人死于刀下的比比皆是。如曹魏时期“建安七子”中的孔融,还有杨修、丁仪等。死于晋时最有名的人物就有嵇康、张华、陆云、陆机、潘岳等。
读书人要保全性命,在当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种人生的策略。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于是许多人开始学佛、谈玄,“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陶渊明生于东晋废帝太和四年(369),卒于刘宋文帝元嘉四年(427)。故里在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其曾祖父陶侃,为东晋重臣,曾任侍中、太尉,都督八州诸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进赠大司马,卒谥桓。祖父陶茂为武昌太守,父亲也曾出仕。大概到渊明父辈时,家道衰落,每下愈况。
渊明少年时代,“游好在六经”,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孕育出“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饮酒》其十六)的远大抱负。
同时,他又受魏晋玄学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及隐逸之风的影响,自称“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
这些思想基础,影响了陶渊明的一生,对他的人格、个性以及生活方式和诗文风格的形成,均有很大关系。
陶渊明于二十八岁时,初任江州祭酒,以后又历任桓玄幕僚、刘裕镇军参军、刘敬宣建威参军,最后为彭泽令。在彭泽令上仅八十余天,即赋《归去来兮辞》挂冠归隐田园。
前后十三年,数次仕隐,长则几年,短则数月。其忽仕忽隐的原因,大致有三点:
- 一是家贫,出仕为生活所迫。
- 二是与当时的政治局面有关。渊明也有“猛志逸四海”的抱负和济时救世的夙愿。
- 三是个性与社会的冲突。当官太难了,“要做老爷,先当孙子”。活得越本色,曲意奉承越艰难。他看透了官场,也看透了自已。况且现实又充满血雨腥风,“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选择了不入“伙”,不扎堆,他没有和任何一群知识分子朋友长期待在一起。他在自保的过程中,大多采取自我安慰的方法。他不谈玄,不入佛,不佯狂,不颓废,不食散,不闹怪,尤其是不入“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在是最明智的选择。
他归隐田园,开荒种地,饮酒作诗,使他赢得了喘息的空间,有了表达自己的机会。
他在独往独来的状态中活了下来,还留下了一百多篇字字珠玑的优秀诗文。
他在逃离中完成了自己,有尊严地活着,成了魏晋之际一个活生生的标本!
他是苏东坡最为崇拜的人,提到他,东坡永远是学生的口吻:“渊明吾师”,“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他的每一首诗,东坡在晚年的贬谪生活中都唱和了,并要弟弟苏辙给这些诗写一篇序言。他对苏辙说:“然吾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人,实有感焉。”
苏东坡觉得自己与陶渊明的为人也颇为相似。东坡先生评价他说:“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隐士,但像陶渊明这样长期躬耕,坚持己志而终老者,绝无仅有。
我想去归隐,这样做算是不孝吗
如果你是一位长者,少小离家,且年过花甲,在各种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远离都市,归隐故土,去享受大自然的清静与悠闲,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养老去处。
相反,年纪轻轻,则看破红尘,见到困难就让路,为逃避一切选择‘’归隐‘’…这种行为,一是自私;二是对家人不负责任,大逆不道,言重一点,有遗弃之嫌。
孙武为何在吴国强大后选择归隐,孙子兵法又是如何面世的
古人所追求的是立功、立言、立德。孙武辛苦的以兵法上位,训练出强军。然后以3万吴军千里歼灭25万楚军,威震天下之时,孙武却似乎看破红尘,突然急流勇退,选择了归隐山林。
对于孙武的归隐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总结起来大概是这几项。
1,打完伐楚大战,吴国已经很疲惫。孙武认为吴国需要休养生息,反对继续对外用兵。
春秋首位霸主齐国,背靠产马地燕国、有鱼盐之利、有大片农耕发达的地区。齐国的富裕、人口规模、土地面积,都远超吴国。以齐桓公、管仲的雄才大略,举倾国之力也只训练了3万常规军。
吴国地处偏僻的南方,交通不便,贸易几乎是零,工、农业的规模也很小,也不产马匹。训练军队的钱粮、购买拉战车的马匹,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打造战车、兵器、盔甲的原材料同样需要购买。以吴国的财力,想要和齐国一样训练3万强军,并要这3万大军以脱产的状态,常年训练、备战,绝对是竭泽而渔。
对吴国伤害最大的,是拉走3万壮丁后。整个社会上除了官吏、地方上的维稳驻军,几乎只剩下妇幼老弱。没有劳力,经济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吴国以倾国之力,出动3万大军,先是南征越国,然后伐楚。接着,吴国又经历夫概的反叛,越国的入侵。
等孙武指挥吴军回到吴国,平定内乱、驱逐越军后,吴国的经济已经千疮百孔了。
孙武不是野心家,他是军事家,军事家是要讲究仁慈的。孙武在他的《孙子兵法》中提出,将军应当具备“智、信、仁、勇、严”五大素质。
对自己有严格要求的孙武,是不会不顾吴国人民的惨况而穷兵黩武的。然而夫差要继续进行称霸战争,为了反对夫差,孙武便飘然而去。
2,孙武独具慧眼,看出来夫差不是“仁厚”之君。效忠夫差,就难得善终,于是孙武萌生了退意。
孙武隐退前,找到好友伍子胥,告诉他夫差不可久侍,希望能够一起归隐。伍子胥不信,坚决要创立更大的功业。
孙武见说服不了伍子胥,只好独自归隐山林,逍遥去了。后来,伍子胥果然死于夫差之手。
3,孙武的家国情怀在起作用,不愿与祖国之齐国作战、更不愿与同族作战。
吴国已经攻破楚国,楚国已经不具备威胁性。越国的国力弱小,远不能与吴国相比。所以下一步,吴国的主要作战目标是齐国。
孙武的远祖是陈国公子陈完,陈完到齐国后,繁衍出巨大的田氏家族。后来,田氏的田书因为战功,被齐王赐姓孙。于是,田书改成了孙书,也有了孙这个姓氏。孙书,也就是后来孙武的爷爷。
孙书的后人,是纯粹的将门。孙武就是在家学的熏陶下,才成为一代兵圣的。孙武的家族,有很多人在军中做将领。孙氏将领、田氏将领加起来,占了齐军很大的比例。
孙武如果领军伐齐,难免要与同族的田氏、孙氏刀兵相见。孙武不愿见到同族血撒沙场,只好归隐了。
这三个原因,是比较主流的说法。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流传下来的资料很少,确切的原因已经不可考证了。
不过,事情皆有利弊两面。孙武模糊的归隐,反而增加了他的神秘感。也让我们在读《孙子兵法》的时候,更觉得孙武的深不可测。(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想要归隐山林
谢谢邀请,我的回答如下:
1、第一类人,厌倦了繁华的大都市,空气质量的困扰、工作的强压力、城市的喧嚣、交通的拥堵、职场人际交往、职场潜规则、高额的房价等等原因,所以选择逃离城市,去往宁静的尘土,归隐山林;
2、第二类人,是重视养生之道的人,因为山林里空气质量优,山清水秀,有四季变化的风景,可以亲近大自然,鸟语花香,使人的心境容易平静下来,有助于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3、第三类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受到沉重打击的人,远离城市,会找个安静的地方养心,也算是归隐山林吧!
总之,心灵满足感,经济快速发展,很多人内心却越发空虚和迷茫,这大概也是他们越来越想逃离大城市的原因吧!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呢?欢迎评论留言补充,谢谢大家!
为什么有些古代人觉得自己退世归隐的行为很高洁
真正无心名利的人,品行高洁的人,是不会现世的,也不会名流千古,成为世人所知的隐士。
至于有些踏入名利场的人,而后又退世归隐,个人认为:
1,有些人原本有强烈的名利心,但是也有一定的道德底线,无法接受过于龌蹉无耻的行为,所以干脆退出名利场,以求保全名节,图个清静安逸。
2,有些人自知在名利场上已经没有空间了,所以决定及早抽身,来个见好就收。
3,有些人在功利场上失意,所以心灰意冷,退世归隐。
4,有些人在功利场上处境不太好,所以以退为进,假意退世归隐,却在暗中操作,以图强势复出。
5,有些人在功利场上已经成功布局,为了避免成为他人算计的目标,所以借口避世归隐,将自己隐藏于暗处,对功利场上的利益,进行遥控和长臂管辖。
这样一来,一方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另一方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此种姿态在世人面前是一副隐世高人的形象,在功利场中的人眼中,也是一副德高望重丶神通广大的形象。
如此一来就达成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目标了。
退世高士,不受当权者的忌恨。而且受功利场人士的膜拜。只要有名望,只要有在利名场中掌权的众多门徒。就会有人来拜山。
如此一来,既能拥有名利和权势,又能保住名声和德行。还可以避免很多勾心斗角的烦心事,而且还很可能得一个善终。
个人认为凡是在世上留名的古代隐士,都不是真正的隐士。之所以有些古人认为退世归隐的行为很高洁,个人认为是退世归隐的人,有心向世人暗示,退世归隐的行为很高洁。而个人估计,他们内心可能更多的认为,他们退世归隐的行为很高明。
对于陶渊明的归隐你有怎样的看法
有勇气,可佩服,不必效法。
有这样一种说法:年轻时“不要怕”,年老时“不后悔”。是说年轻人做事,率性而为反而易成大事;人到老年就要坦然面对过去,感谢生活之所赐。
以我的愚见,年轻时“不怕”似乎较容易,而年老了做到“不悔”,恐怕就难一些。
陶渊明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大家所熟知并津津乐道的典故。对于他的弃官,不管是一时冲动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都可看做是他 “不怕”的表现——虽然这一年他41岁,不年轻了。
那么,对于他早年的选择,陶先生晚年后悔了吗?依我推断,有可能。
请看他写于晚年的两首诗:
“……风雨纵横至, 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 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 及晨愿乌迁。在己何怨天, 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 于我若浮烟。慷慨独悲歌, 钟期信为贤。”(《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饥来驱我去, 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 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 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 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 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 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 冥报以相贻。”(《乞食》)
贫困到了如此地步,您说他后不后悔?
再看看他的《责子》诗:“虽有五男儿, 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 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 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 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 但觅梨与栗。”
渊明先生有学有识文采情趣过人,而几个孩子却都粗劣无文——什么缘故?这是不是诗人辞官的后果?
汉武帝的时候,窦婴要全力营救得罪了丞相的朋友,妻子劝止他,他说:“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渊明先生自身遭罪是自酿苦酒自己喝;可是,对于和他一同受苦的孩子,他能坦然地这样想吗?
《水浒传》中武松常以“景阳冈打虎”为一生荣耀。事实上,他当初可不是本着“为民除害”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是赌气上山的——结果,等确信有虎时,英雄好名弄成了骑虎难下之局。好在侥幸杀了虎。陶先生后来在贫困中坚辞朝廷的征召,拒绝江州刺史的馈赠,在我看来都是骑虎难下,有硬着头皮充好汉的嫌疑。
就有俸禄的时候,就有免费的酒喝;不做,就难免挨饿。也许是我的视野有问题,我还没听说过有哪个真正的隐士是幸福的。“桃花源”不过是他们困苦中的幻象,慰情聊胜于无耳!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话应该作为先生的遗言,而不应该在刚要归隐时就轻率地说出来。
特别想不工作归隐山林自给自足,是为什么
谢邀,
特别不想工作,归隐山林自给自足,这是为什么?
关於这个问题不想工作是错误的。有工作能力者为青壮年朋友,应为祖国效力,服务社会,成为祖国之棟粱,何为不想工作呢?
反而之老年朋友到退休年玲,可隐居山林自供自给,享受大自然之美,享受地球之灵气,吸收大地之清新。是老年者养生之道也。
这些点滴望众师友批评指正!!
道家为何选择归隐和隐退
道家只有道与德,得道而行是唯一准则,因此严格地说,道家并无积极消极之说,更无隐退和归隐之说。
道士占山而居,被世人误以为是消极归隐。其实不然,本质是行善生之大道,是大德显世。原因有二,如下:
一、道家尚未得治世之道。五浊恶世,人心愚蠢险恶,求名利失道德,争斗不休,抢夺不止,这不是传统道力所能及的,因此道家不愿参与人间是是非非,事实上也参与不了人世间的事事非非,眼不见为净,还不如退居山林,独善其生,努力建设光辉灿烂的道家文化,以道家文化来教化感化五浊社会,善莫大焉,功德无量。
二、失去治世之道,回归自然是唯一之道。相对人世间之夏杂混浊,大自然无声无息就单纯清净多了,虽然有毒虫猛兽乃至饥荒之威胁。回归自然的困难是身体生理的困难,而精神是清净了,经如法修炼,完全可达无为状态。
三、当社会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达到相当高度时,道佛等文化文明一定会重回社会的,当然是为幸福社会服务,而不是破坏社会和谐。
(蒋荣清,2019.10.9)
我想归隐山林,有没有好的地方
你想归隐山林,建议到汕头礐石风景区的白花尖景点。
这里风景优美,靠山临海,气候适宜花香鸟语,是休闲的好地方,也是隐居胜地……供你考察一下,料你会心滿意足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