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致用:主政两省二十年誉满湖湘,唯一归隐田园务农的副国级干部_致用_岳阳_山水

毛致用:主政两省二十年誉满湖湘,唯一归隐田园务农的副国级干部

1978年3月23日,时任中央军委顾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王建安上将到长沙考察访问,住在湖南宾馆。

王建安将军的秘书正在收拾行李时接到电话,说省委第一书记毛致用同志前来拜访王建安将军,他急忙到楼下迎接毛书记。

当时,湖南省委只有一辆红旗轿车,秘书心想,既然是省委书记来访,那一定是坐红旗车来的,结果他在楼下左等右等,也没等到红旗车开进湖南宾馆的大门。

这时候,王将军的警卫员对秘书说:毛书记已经上楼了,快上来吧!

开国上将王建安

秘书大吃一惊,心想车都没来,毛书记是怎么进来的啊。等他走进宾馆的会客厅,果然见到一个约莫四十七八岁,身材高大,浓眉大眼的中年人,正和王将军喝茶聊天呢。

秘书抑不住好奇,多问了一句:“毛书记,我没见到您的车,您是怎么过来的呀?”

那个中年人笑了笑,回答说:“我是骑自行车来的。”秘书又吃了一惊:这个毛书记跟一般的领导不一样,一点架子没有啊!

吃过晚饭,王将军让秘书送毛致用下楼,二人一路走到自行车棚,只见毛致用从车棚推岀自行车,动作敏捷地骑车离去。

多年以后,秘书在撰文回忆毛致用时还谈及这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幕。

展开全文

70年代和乡亲们一起劳动的毛致用

一、基层干部的意义就是为人民服务

1929年,毛致用(原名毛学丙)出生在湖南岳阳县筻口镇西冲村,父母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当别家的孩子还在田埂村头到处追逐打闹时,小小年纪的毛致用除了帮助大人干农活之余,已经捧着《三字经》看得津津有味了。

等到年纪稍大一些,家里咬牙拿出钱供他上了私塾,但是没过多久抗日战争爆发,日寇入侵湖南,对岳阳进行多次轰炸,兵荒马乱中时局动荡,私塾停办,毛致用辍学了。

虽然条件十分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等学校开课时就去念书,停课时自学,终于断断续续地念完了高小。

在旧社会多数人都念不起书,普通人家的孩子拿到高小毕业证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毛致用的文字功底并不弱于初中生,而且打得一手好算盘。

年轻时的毛致用

解放之后岳阳县成立人民政府,在时任县委书记的华国锋领导下,全县掀起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搞土改就需要人才,要有人懂宣传,懂算账,乡里的党委书记李慧林看中毛致用家庭成分好(属于下中农),又能写会算,于是亲自到毛家请他“出山”做自己的秘书。

出乎意料的是,毛致用家里刚刚分到了几亩水田,生活正有起色,并不打算到乡政府工作。李慧林“三顾茅庐”,好说歹说,总算把毛致用这个秀才“请”到了乡里。

虽然当干部并不是自己的初衷,但毛致用做什么都有一股认真劲,父母从小教育自己做什么都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他打起二十分精神,跑前跑后,忙里忙外,把乡里的土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没过半年,区里听说乡里出了个人才,急忙赶来“挖人”,把毛致用调到区公所任财粮助理、区委秘书,隔年又安排他入了党。

从1953年开始,毛致用历任岳阳县三区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公社党委书记。

50年代湖南土地改革一幕

那真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年代!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傲人的学历,全靠自己的努力,只不过两年多时间就成了党的县级干部。

作为党的基层干部,毛致用始终坚定信念,以带领乡亲们吃饱饭,穿暖衣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他年轻时就是岳阳县里的插秧能手,当了“父母官”之后,每逢早晚稻插秧、收割时节,总能见到他在田间地头和群众一起劳动,而且他插的秧比别人总要快一些,长得也更好一些。

人家好奇地问他:“毛书记也懂插秧?”毛致用总是呵呵大笑:“我当年在县里插秧还得过奖呢!”

随着高级农业合作社在湖南遍地开花,修建具备更强的防洪、灌溉、通航能力的大型水库成了湖南各地政府的共识,1956年开始,岳阳县委和县政府提出修建铁山水库工程。

60年代初的岳阳一角

铁山水库于1957年开始设计,次年7月26日,在公田镇铁山口一幢简陋的土坯房子里成立了“岳阳县铁山水库修建工程指挥部”,时任岳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的毛致用成为第一任总指挥。

毛致用自己也不曾想到,自己为了铁山水库的修建事业竟然倾注了整整22个春秋。

修建铁山水库初期投入的工人达14000多人,堪称真正的千军万马,由于当时根本没有大型施工机械,修水库非常困难,建造大坝也好,挖干渠也好,全靠人力肩挑手拎,一凿一锤地跟大山“过招”,许多人累病了,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

超出预期的困难很快出现了,由于铁山大坝设计高度达44米,设计底长70米,底宽272米,属于当时国内罕见的超高超宽大坝,为了保证大坝本身的牢固和耐久,必须打好根基,这就意味着要在新墙河中心部位修筑一道5米宽的核心墙。

首先,施工队伍必须把河中心淤积的流沙全部挖开,直达河底的原石板,然后再开始浇墙。但是新墙河多年未曾疏浚,谁也没想到淤泥和沙层有5米多深,难度简直是超出了天际。

当年修水库基本全靠人力

随着施工面不断往下,浸水面越来越大,投入抽水的潜水泵也越来越多,由于工作负荷过重,潜水泵也不断发生故障,时值深秋,一直蹲守在项目现场的毛致用每次听到潜水泵“罢工”的消息,都会带头跳进已经冷得有点刺骨的河水里抢修机器。

秋风萧瑟,落叶飘黄,一群挽着裤脚和袖管的湖南汉子,为了湘北几百万人民的生计,在齐膝深的积水里抢修水泵,这是50年代新中国才有的最美画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59年3月6日,因连续数日滂沱大雨导致山洪暴发,引发新墙河河水暴涨,如无数咆哮的巨兽翻腾而下。

更加不巧的是,由于事先对水情预估不足,预先留下的泄洪道过于狭窄,导致洪水直冲即将完工的铁山大坝,已回填的大部土石方被瞬间冲散,大坝工程功败垂成。

当年,全国各地掀起修水利的热潮

毛致用不甘心,也绝不能甘心,但此时已调任中共岳阳县委副书记的他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

二、大灾面前确保群众不饿肚子

从1959年春季开始,一场大范围的干旱席卷西北、华北,并逐渐向华南蔓延。旱魔所到之处赤地千里,农作物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人民生活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

大灾面前,首先要确保人民群众不饿肚子!毛致用的目光落到了岳阳东部的毛田镇。当时毛田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20万亩山地上只有5万亩残林,到处是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

全镇一共4万多亩耕地,还零星分布在大大小小8000多个山头上和5000余条沟壑中,即使是遇上好年景,每亩水稻产量也就是200多斤,大家还是只能吃红薯,往年一旦遭灾,背井离乡的人很多。

毛致用经过长期蹲点考察,确定毛田的出路只能是搞集体经济、实现科学种田、多种经营。

今天的毛田镇,山水如画

在他的鼓励引导下,毛田的乡亲们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了在山上植树、田埂种豆、地里栽棉的发展办法。为此,镇里组织人员到国营林场取经、学习,建成了第一个林场,林场里除了松树、杉树、樟树等木材用树,还种植了梨树,建成了实验梨园。

同时,毛田新建各类的水利工程上千处,将低产田全面改造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田,改一季稻为双季稻。境内条件适宜的河流湖泊,全都利用起来养殖鱼虾。

到1960年,毛田境内到处都是水渠、梯田、果园、茶园,青山环绕,绿水荡漾,生机盎然。

毛田的经验很快普及到整个岳阳县,即使是在三年困难时期,群众也没有放弃,反而轰轰烈烈地大干了三年,“生产年年好,生活步步高。”

1962年冬天,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华国锋来到岳阳县了解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华国锋在湖南

华国锋是个务实认真的人,相比于听汇报,他更喜欢实地走访。他对毛致用点名说要去传统困难地区毛田走访,于是一行人翻山越岭来到毛田。

华国锋白天到群众家里走访,晚上下各乡调查摸底,亲眼看到当地人民安居乐业,家家户户门口窗前挂着的不是腊肉就是腊鱼,与其他地区的困难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不禁高兴地说:“这真叫人定胜天!”

由此,华国锋对毛致用的头脑和能力留下了深刻印象。1963年10月毛主席路过岳阳时,他专门向毛主席汇报了毛田大搞生产建设,困难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降反升的经验。

毛主席听了很感兴趣,问:“毛田在哪?”

华国锋说:“在岳阳。”

毛主席听取华国锋等湖南省委同志汇报

当时从岳阳到毛田100多公里,还有几十里路不通汽车,毛主席心里很高兴,对华国锋笑着说:“给我弄辆牛车,我坐牛车去也行啊!”

1970年,毛致用恢复工作后不久调任湖南麻阳县委副书记,这一年的初冬,他接到群众反映:麻阳的黄土溪水库计划关闸蓄水,为明年“七一”发电剪彩做准备。

这可急坏了毛致用,因为他知道水库一旦蓄水,沿岸快要到手的秋荞将颗粒无收,让老百姓吃什么啊?前两年为了修黄土溪水库,已经牺牲了库底的几千亩稻田,现在库区群众利用水库沿岸坡地种荞麦自己解决了粮食问题,如今又要淹掉?

毛致用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就赶到库区,果然,一眼望不到边的秋荞正在谢花壮籽,要是这一季的荞麦收不上来,让群众怎么过冬啊?

回到县里,毛致用立即找到县委主要领导,力主为了库区群众平稳过冬,水库年前不可蓄水。

今天的麻阳黄土溪水库

反正他也只不过是个刚刚安排到麻阳县、说话做事无关紧要的副书记,有责任他来扛就是了。

最终,县里研究决定黄土溪水库延迟蓄水,乡亲们的秋粮保住了。

三、半生倾注铁山水库,造福子孙后代

1973年,毛致用出任湖南省委书记(非第一书记,相当于副书记),这时已经整整延迟了14年的铁山水库工程再次放到了他的工作日程上。

十四年弹指一挥间,当年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青年如今鬓边也出现了丝丝白发。

1974年下半年,他向省委提出了恢复修建铁山水库的意见,省委于1975年1月开始恢复铁山水库的前期设计和勘察工作。

70年代毛致用给长沙五一大道通车剪彩

就在铁山水库紧锣密鼓地准备恢复施工时,北方发生了某处水利工程劳民伤财,最后不得不下马的消息。有人主观地向国务院领导同志反映“铁山水库是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应当下马”。

经过调查发现,为了修建铁山水库,当时13个大队的群众平均每人负担了38斤粮食,确实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此时已经是省委第一书记的毛致用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上书中央,说明修建铁山水库的利弊得失,在意见的最后他总结性地写道:

“修建铁山水库是一项花钱较少、受益较大、规划比较合理的工程,目前虽有一些困难,但是续建比停建或缓建较为有利”。

当时,胡耀邦同志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他十分重视这项工程,并委托国家农委副主任李瑞山一行到岳阳调研,最终国务院复电同意湖南省继续完成铁山水库工程。

今天的铁山水库

省委和岳阳地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加大机械化施工力度,尽量减少人工,对投入的劳动力,每天补助由0.3元增加到0.7元,相当于工人不用自己承担粮食了。

这一段波折,也使得干部、群众的思想得到统一,大伙的热情和干劲被激发起来,水库工程推进得十分顺利。

铁山水库从1981年初复建,到1982年4月26日胜利竣工并开始蓄水。这座湖南省规模第二大的水利工程的水域面积41.6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达493平方公里,使得新墙河水通过总长数百公里的南北渠道灌溉农田近百万亩,两岸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随后,毛致用和岳阳县委通过多年持续努力,修建了一批发电、养殖、通水、旅游等配套工程。

2000年,已经调职中央的毛致用再次走访家乡岳阳,知道全城还有一半的居民饮用水质量不过关之后,心情有些沉重。

毛致用在田间考察

临走时,他特地嘱咐市委同志,一定要把全市统一供应铁山水作为近几年必办的实事工程来抓。

在毛致用的亲自过问下,2007年水质标准达到国家I类水平的铁山水全面覆盖岳阳城的千家万户,成了岳阳人民的“大水缸”。

岳阳人民喝到的铁山水质量居全省之冠,其水质之优也是全国罕见的!

在铁山库区,现代农业、旅游业、航运业快速发展,“铁山鱼”享誉全省,有力地支持了百万农民群众脱贫奔小康。

从1958年铁山水库开始修建到2007年铁山水供应岳阳全城,一件民生大事前后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也成了毛致用为之付出半生心血的事业。

铁山引水工程工地现场

事实证明,铁山水库的修建是一件福泽子孙后世的正确决策。

四、主政江西:让老区人民尽快过上好日子

1988年4月,已经在湖南省委书记任上干了11个年头的毛致用调任江西省委书记。

当时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而江西作为紧邻浙江、福建的中部省份,地位比较尴尬。

江西境内多山,多革命老区,交通不发达,信息也比较闭塞,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很不容易。

毛致用到任后向老同志和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决心分区建设龙头产业,例如南昌--九江工业走廊,以及赣南和赣东的特色农业等,各地齐头并进,专门政策扶持。

1989年7月毛致用在江西樟树考察

经过三年的持续努力,1991年江西省在遭遇旱灾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丰收,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5%,工业总产值增长14%,财政收入增长103%。

1992年1月小平同志路过鹰潭,听江西省委班子汇报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2元后对江西省近年的工作表示认可。

为了将兴农政策全面落地,从1991年3月开始,毛致用领导重点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求各级基层干部发挥苏区干部好作风,为群众脱贫致富带好头。

在这一号召下,全省涌现了宁冈县葛田村党支部、吉安县大冲乡党委等一批基层组织,他们开动脑筋、发动群众消灭荒山,种植席草、甘蔗等特色经济作物,同时积极对外引进技术,带领大家共同增收。

与此同时,铅山县委引进推广种植特色蔬菜,玉山、广丰等县因地制宜,搞起优质花岗岩石材开采和外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得赣南、赣东的特色产业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任江西省委书记时的毛致用和邓小平同志

同时,省委、省政府连年拨付棉、油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到1994年,全省棉花产量达220-240万担,单产比1990年提高近80%,油菜籽产量达2.2亿斤,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又从1991年的702元增加到1222元,增长了74%。

让人民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这是党的干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为了让江西省的农产品更好地卖出去,让外地的好产品、好技术流进来,毛致用在任期间大力抓基础设施建设。

1993年4月20日,商丘到九江段的京九铁路开始动工,到1996年9月1日全线通车,1995年5月30日,江西境内的浙赣铁路复线铺通,12月25日全线通车。

1992年12月26日,从江西横峰到福建南平的横南铁路正式开工,1998年12月全线通车,至此,江西到湖北、河南、浙江、福建各省的交通动脉陆续全部打通。

1996年京九铁路通车

从1989年到1995年,毛致用主政江西的6年间,江西省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连续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尽管先后担任两省的“一把手”,毛致用却始终保持源于人民,深入群众的本色,到了1990年代初期,他仍坚持骑单车上下班,吃饭到食堂排队,出差自己洗衣服,出行也没什么排场。

没办法,他在麻阳县委、常德地位、湖南省委时家人都不在身边,只好靠自己“自力更生”。

五、归隐山林不忘带领乡亲致富

1998年,毛致用被选为第九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成为副国级干部,在任期间,他仍然奔走于祖国的山山水水,为妥善处理“三农”问题尽心竭力。

早在1995年,毛致用就让家里人在家乡西冲村盖了三间小瓦房,打算退休之后回乡“隐居”。

源于农村,回归农村

地位越高,“官”当得越大,毛致用回家做一个农民的想法却越来越强烈。

2003年他从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职务上退下来,随即带老伴直奔西冲老家,当时还有人觉得毛致用只不过是想回家看看,小住几天,没想到,他这一“住”就是十几年。

副国级干部有国家给的优厚待遇,有繁华大城市的稳定住所,有先进的医疗条件保障,但这些毛致用都不想要。

他自己开辟了鱼塘,菜地、鸡舍,开始养鸡、养鱼、种菜,更夸张的是,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家还自己挑沼气水浇菜,一挑就是几十斤。

乡亲来看望他,他笑称:以前在机关里工作心脏还有点毛病,回到家乡后,喝的水好,呼吸的空气好,吃的蔬菜好,心脏病没了,挑个几十、百把斤不成问题。

毛致用和自己种的果树

五十多年前,如果不是李慧林到家里来“拉壮丁”,毛致用此时就应该是一个老农,如今回家种地,无非是干回老本行罢了。

在西冲十多年,毛致用“义务”当起了村里的政策讲解员、思想辅导员。除了种地,他最来劲的就是和村干部讨论西冲该怎么发展。

有时候家里人不在,有客人来访时毛致用还会自己倒茶、上烟,没有一点首长大领导的架子。

晚年他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深情地写道:

“我出身农民,来自田野。是农村的水土养育了我,是党教育培养我从一个农民成长为党的地方领导干部。不管地位如何变迁,我心中始终保持着与土地、与农民那份天然的亲切与关切。”

“我出身农民,来自田野。是农村的水土养育了我,是党教育培养我从一个农民成长为党的地方领导干部。不管地位如何变迁,我心中始终保持着与土地、与农民那份天然的亲切与关切。”

简单、朴素、低调、务实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服务人民群众,保持朴素本色,不图名利地位,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情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