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如何评价子贡的?子贡和颜回是同学,为什么子贡那么成功却不帮助颜回呢对此你怎么看_孔子_子贡_吴国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子贡 孔子 子贡 吴国

本文目录

  • 孔子是如何评价子贡的
  • 子贡和颜回是同学,为什么子贡那么成功却不帮助颜回呢对此你怎么看
  • 孔子为什么总觉得子贡不如颜回
  • 子贡这个人怎么样
  • 子贡怎么死的
  • 孔子为什么不喜欢子贡
  • 孔子说子贡是器也,是“瑚琏也”,你觉得孔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 《论语》中,子贡评价孔子温良恭俭让您怎样理解温良恭俭让的文化意义

孔子是如何评价子贡的

子贡被誉为“儒商鼻祖“,他做生意的本领连孔子都佩服。

曾有一次,孔子谈到子贡和颜回,不禁感慨说:“颜回真是穷啊,就算去做生意总是亏本;可是,子贡却不接受传承文武之道的天命,喜欢去做生意,对行情变化总能猜中。“

子贡对自己富有而能帮助人常沾沾自喜,孔子也因此劝勉他“好礼“、“不骄“。

子贡有时喜欢高高在上说人长短,孔子则劝他多去好好学习,不要做这些无用之事。

子贡曾做过外交官、相国,其政治成就很高,按理来说,应当是孔门弟子中成就最大的一个,但后世对子贡的研究显然不够,或许是“重农抑商“的政策使然。

总之,子贡是孔子很喜欢的学生,也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学生;而子贡则对孔子非常尊敬,孔子去世后,本只应守三年之丧,子贡却总共守了六年。

子贡和颜回是同学,为什么子贡那么成功却不帮助颜回呢对此你怎么看

颜回跟子贡,都是孔门学生里非常有名的,对于这两个人的贫富差异,孔子也是专门做了比较,《论语·先进》记载: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这里的回就是颜回,赐是子贡,子贡本名端木赐,字子贡。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颜回在道德方面已经修炼得差不多啦,可惜他的饭碗都经常空空如也;而子贡呢,他就不认命,他去做生意,揣摩市场行情(这里的亿通臆,就是揣测的意思),还总是能押对宝。

颜回的生活状态非常凄苦,就像《论语》中所说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反正只要有基本的食物和饮水,只要有片瓦遮身,他就觉得足够了,可是随便换成别人,都是无法接受的。


颜回是没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吗?

并非如此,颜回还是很有本事的,否则孔子也不会最喜欢这个弟子。他学问好、品德高、志向远大,在孔子眼里就是一个五好青年。我们知道,孔门的优秀弟子在离开师门之后,能够在诸侯国谋到很不错的职位。比如子路,先后在鲁国、卫国做官。《史记·儒林列传》记载,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所以,以颜回的名气和本事,假如他肯出仕,那就能立竿见影地跨越阶层,不必再过贫困的日子。

可惜,颜回是一个有“精神洁癖”的人,他的道德偶像是传说中的舜,他希望纷乱的天下能够像舜的时代那样,君王无为而治,百姓安居乐业。颜回曾经说过:

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之丑也;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意思就是假如说没有人来探求治国之道,那是我们的耻辱;但是已经有了治国之道而不被采纳,那就是君王的耻辱。

所以,颜回决定采取不合作的手段,打死不出仕,宁可受穷。


子贡不能帮颜回吗?

回答这个问题,不如先来举一个答主身边的例子。

答主读书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家庭条件很一般,但是每当学校通知申请助学金的时候,他都不去申请,即便有不少家庭条件比他好的人在竞相申请,他也不为所动。答主问过他为何如此。他说,他的父母说了,只要家里还过得下去,就不要他申请助学金,要把钱留给更有需要的同学。。。

这么说吧,不管世道如何,总有些人在坚持最朴素的原则。他们做事情,是按照自己内心的标准,而不是看别人怎么怎么做。

以子贡的能力,想帮颜回改善下生活,总是不难的,但是颜回会接受吗?在颜回心里,错的是这个世界,自己安贫乐道,恰恰是一种斗争的途径。假如自己想升官发财,早就去做了好不好?又不是没有这个本事。

而子贡也是不一般的聪明人,他岂能不了解颜回的性格?硬给这位同窗好友钱,就是侮辱他,就是逼迫他放弃自己的“道”,所以子贡也不会这么做,默默支持颜回的选择就好。

孔子为什么总觉得子贡不如颜回

子贡不是不如颜回,只是孔子在众多弟子当中更赏识颜回罢了!那颜回身上有什么样的闪光点让孔子如此喜欢呢?

我们知道子贡与颜回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

其实无论是在学术、外交方面,还是理政、经商方面,子贡的表现都远远地胜过颜回,可以说子贡是孔门弟子中最为杰出者之一,孔子也是特别器重子贡的。

我们一起来看看子贡到底有多优秀: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孔门十哲之一,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儒商鼻祖,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也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经济支柱。

那么到底为什么孔子更为赏识颜回呢?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的重要身份是先生,重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所以孔子的这段话其实是从两个方面来评价颜回的。一方面是学业。“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在孔子看来颜回去世之后再也找不出比颜回更好学的人了。一方面是品行。孔子认为颜回有“不迁怒,不贰过”的修养,这也正符合孔子所推行的“仁爱”思想。

颜回身上有两个闪光点深得孔子的赏识:一是好学,二是仁爱。其实颜回不仅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也是我们现代人眼看“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子贡这个人怎么样

说到孔子,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其最有名的七十二个弟子,想到其得意门生和孔门十哲,子贡正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由此可见子贡的才能以及其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

1、卓越的政治才能。

可以说子贡不仅能言善辩,而且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遇事“通达”的能力。《论语·雍也》中有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子贡、冉求是否可以从政的记载,孔子认为:“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即子路的“果”(果断)、冉求的“艺”(多才多艺),都是从政必要条件之一,但是,“达”才是从政的人最不可或缺的。从中可以看出子路、子贡、冉求都具有相当的从政素养,因为只有“达”即通达事理的人,才能够驾轻就熟、才能够高屋建瓴,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整体和全局,准确切中问题关键及要害,把政事处理得有条不紊。子贡“善言”而“达”,所以他的“政商”最高,政治才能最卓越。

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子贡每每出席重要外交活动的时候,都能够得心应手,并获得圆满成功,才会获得世人的认可和赏识,先后被鲁、卫等国聘为相辅。

2、超人的经济头脑。

子贡在孔子众多弟子中不仅以“善言”著称,以卓越的政治才能闻名于世,同时,他更具有超人的经济头脑和明锐的商机捕捉能力,他的经商之道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也是巨大且深远的。“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子贡所创立、遵循和遗留后世之“诚信经商”原则及风气,为后世商界推崇和遵循,他也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

总之,子贡一生“通达”不仅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超人的经济头脑,而且能言善辩,其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注:

  1.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瑚琏之器”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子贡怎么死的

子贡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徒弟,他的出身和死因一直备受后人的关注,关于他的死亡,根据史记记载子贡在70多岁时,想路过齐囯去经商,不幸在齐国身染重病,不治身亡。

当然也有一些说法,认为子贡在吴起变法中被叛军伤害了,这么说也可能是为了增加这次改革的知名度吧。

子贡死的时候齐囯的国君非常悲痛,认为子贡虽然没有给齐囯做出什么贡献,但他是当

时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又加上是病死在自己的领地,所以齐囯国君亲自给他写了一篇吊

文。

孔子为什么不喜欢子贡

孔子不喜欢子贡?好象说不过去。有一次孔子生病,听说子贡来了,连忙扶杖来到门口迎接,口中埋怨到:“你怎么才来呀?”。试问:一个病人盼望自已不喜欢的人来吗?在众多弟子中,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颜回。颜回十三岁拜孔子为师,跟随老师周游列国十四年,不幸于四十岁早逝。颜回对孔子的教海言听计从,安贫乐道,受到孔子的夸奖:“贤哉,颜回!”。颜回死后,孔子撕心裂肺地痛哭:“噫,天丧予!天丧予!”。其实,子贡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只不过爱之深,才求之严,责之重。就象艺术家对自已的作品总是求全责备、父母对自已的孩子要求严格一样,他们不是不喜欢,而是希望更高。

(先贤端木子贡之墓)

孔子究竟在哪些方面不喜欢子贡呢?

第一,子贡骄傲自大、目无尊长。子贡原名端木赐(前520---前456年),春秋末年卫国人,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大,曾任鲁国、卫国之相,善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子贡出身于商人世家,二十多岁继承祖业经商。经商虽然获利颇丰,但在当时属于不入流的行业。听说大名鼎鼎的孔子来卫国招生,25岁的有志青年子贡欣然报名,想“学而优则仕”。断断续续学了一年光景,令他很失望:原来孔子的美名只是个传说,他的能耐还不如我子贡!因此,子贡对老师也不是很尊敬。陆陆续续学了两年之后,觉得孔子的能耐跟自已差不多。第三年之后,才知道孔子真有学问,从此爱戴有加,彻底改变对老师的态度。


第二,不务正业,迟到,早退,旷课。

子贡上学不象颜回那样,脱产学习,十四年如一日,几乎形影不离地跟随老师。子贡有生意就去做生意,或者有事就去做事,有空就去听课。这种不专业状态,就免不了迟到,早退,旷课。不过,这还不是孔子最恼火的,最恼火的是他根本就不该经商。商人逐利,无商不奷,这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忌违的。孔子要求学生“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子贡不专心学习孔子思想,从事不入流的商业,自然不被孔子所喜欢。

第三,子贡行善,做好事做过了头。

鲁国有一个规定:凡赎回在外为奴的鲁国人,政府给予全额报销。有一天,子贡看见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处境相当悲惨,于是出钱将他赎出带回鲁国。他为这个奴隶出了一大笔钱,当政府要给子贡报销费用时,他居然谢绝,算是为鲁国节省开支,做一笔好事。孔子知道这事后,不仅没表扬子贡的高风亮节,反而叹息道:“必令鲁人不再赎鲁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子贡有钱,他赎奴隶不要报销可以承受。而一般平民百姓钱很少,如果他们也赎一个奴隶,向政府要钱的话,别人因为有了子贡的比较,会说他没风格、不仗义;不要钱的话,自已贴不起,今后即使见到鲁国奴隶,不如少管闲事,这个局面一旦形成,鲁国的奴隶就没人赎了。

第四,子贡出招,用的不是孔氏招法,而是鬼谷子的纵横术。

公元前483年,齐国权臣田常想要夺位,又忌惮其它臣子,于是提出伐鲁,事成之后,可以提高自已的威望。孔子听说齐国要攻打自已的母国,心里着急起来。他召集弟子要管一管,几个有能力的弟子涌跃报名,孔子都没答应,唯独子贡要去,孔子爽快答应。

子贡首先找到有话语权的田常,对他说:“你攻打鲁国不容易成功。鲁国贫脊,狭小,城矮墙薄,国君昏庸,百姓厌战。你攻打吴国反而容易成功。吴国富有,疆域广,城高墙厚,国君贤明,士兵英勇。”。田常一头雾水地说:“你有病吧!鲁国弱,你说不容易成功;吴国强,你反而说容易成功!”。子贡说:“外忧则攻弱,内忧则攻强”,此语点中了田常的要害,他说:“愿闻其详“。子贡道:“我听说您屡次想升迁,上受制于君,下受制于臣。鲁国是弱国,轻而易举攻下后,齐国领土会增加,国君增加了实力,大臣也立了功,您想要把持朝政就难了。而要攻打吴国,失败的可能性就大,国君就会失去威信,大臣就会受损失,君臣皆弱的情况下,再取而代之就易如反掌。”。田常道:“可是军队已经出发了怎么办?”,子贡说:“您可让将军按兵不动,待我去游说吴国救鲁,您正好名正言顺地攻吴“,田常依计而行,子贡出使吴国。

吴国自阖闾败楚,夫差败越之后,势力大增,已有北上与齐、晋争霸的雄心壮志。见到吴王夫差,子贡说:“现在齐国攻鲁,鲁国危在旦夕,您若出兵救鲁,则赢得扶弱济困的名声,周围弱国都要臣服吴国。”,吴王有心出兵,但恐越国偷袭。子贡说:“我来说服越国随吴出兵,则可消除后顾之忧了。

听说子贡要出使越国,勾践打扫道路欢迎。勾践正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对国际局势相当关注。子贡首先吓了他一下:“吴王出兵攻齐之前,为防越国偷袭,想要先灭越国。“,勾践紧张起来,问该怎么办?子贡说:“如果你们派兵随吴伐齐,表示忠于吴国,也许可以转和。”。勾践害怕吴国强大之后,还是不会放过越国。子贡说:“助吴灭齐之后,夫差会野心膨胀,必然会攻打晋国。我去通知晋国做好准备,到时吴国陷入与晋国交战的泥潭,你再乘机偷袭吴国,则大事可成。“。勾践欣然接受子贡的意见,子贡又往下一站,让晋国作好迎战准备。

勾践派文种领三千兵马助吴伐齐,夫差消除了顾虑,举兵救鲁。如子贡预料的那样,齐国见吴国插手,转攻吴军,结果大败。吴国接着攻晋,晋早有准备,吴军大败。趁着吴军攻晋,夫差伐吴,结果大胜。经过子贡一番游说,鲁国得以避祸,形成了“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的局面。

子贡完成了孔子的任务,但他的招数非本门套路,孔子心中略有不爽。

不过,以上只是细枝末节,不影响孔子对子贡的喜欢。若说孔子不喜欢子贡,为什么子贡是孔子最大的支持者和维护者?如果孔子对子贡没有恩情,为什么孔子死后,子贡在曲阜守孝三年?接着子贡为什么又在孔子坟边结庐守护三年?

孔子说子贡是器也,是“瑚琏也”,你觉得孔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子贡问孔子:(赐也何如?)我这人怎么样?孔子说:(女,器也。)你呀,好比是一个器具。

子貢又问:(何器也?)是什么样的器具呢?孔子说:(瑚琏也。)是瑚琏。

瑚,琏,皆是宗庙礼器。比喻有才能,才华。借指子貢是有才能,可担大任。

以上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

《论语》中,子贡评价孔子温良恭俭让您怎样理解温良恭俭让的文化意义

温良恭谦让”出自春秋·鲁·孔丘(孔子)《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春秋时期,子禽问孔子学生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他老人家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会把政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也是与别人听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温良恭俭让为五德,这是儒家提倡的为人处事君子准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温良恭俭让”是中华先民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识。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也充分借鉴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