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大禹治水的成就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称赞,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话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是大禹为了治水,一刻都不曾耽误,途径家门三次都不进去看望一下。
可这件事细细想来却不合道理,再怎么忙于治水,不至于连家都不回一次。所以造成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极大的可能是他不敢进去。
为什么这么说呢,究其原因还是要说一下当时的华夏共主--舜。在正史中,我们都了解,当时的选拔制度是禅让制,所以舜理应是由上一任统领尧传位下来的。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则是: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意思就是说,舜是靠篡位夺得的政权,他将尧囚禁起来,不许尧与他的儿子丹朱见面,以此来逼尧交权。
夺得了政权的舜又以治理不力为由将大禹的父亲鲧杀害了,因为鲧当时虽然没有彻底将水治理好,但是他做的一些水利工程也用处极大,所以在当时威望很大,算是舜继位的最大竞争者,因此舜才将鲧处理了。
由这些事也可以看出,舜也是大禹的杀父仇人了。在鲧死后,舜就让大禹前去接替他父亲治水的职责,估计也是打着以治理不力便将大禹解决掉的想法。所以,大禹的内心是很恐惧的,在没有舜的命令,他也不敢主动与妻儿见面,更不敢主动提出这个要求了。
但是令舜没想到的是,大禹治水成功了。大禹在华夏的威望迅速提升了,舜也不敢轻易的处理大禹了。并且在后来,大禹也取代了舜的权利。禹代舜夺权后,对舜的部下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报复。
由此可看出,正史中所描述的禅让制,可能也只是人们对于禅让制的美好遐想罢了。当权利摆在眼前时,谁又能真正做到所谓的“禅让”呢?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或许曾经在人们的心目中是颂扬大禹一生为公,竭尽全力治理洪水,解除民众受水患所苦的崇高行为。人们用“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来表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但是在现在去细想,肯定是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利益关系导致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