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代皇帝和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66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皇帝与臣子之间的争斗,是否为了礼仪话语权?
虽然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就确定了以法治天下的思想,完全因为种种原因,法律并没有成为规范百姓乃至臣子行为的有利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封建王朝时期的统治者来说,以法治天下的思想过于沉重。
如若推广力度大的话,也会造成相应的隐患,所以这样一来,大多数君王都会采用极为温和的方式来管理天下,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就出现了礼仪制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礼仪制度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若双方发生矛盾,位高权重的那一位似乎就站在了道德的巅峰位置,也掌握了生杀大权,于是这样一来礼仪制度似乎就发挥不了它被给予的功能了。
在明代时期,是各个阶级为了争夺礼仪制度话语权的重要时期。虽然表面上来看,在礼仪制度的规范之下,各个阶级都处在同一地位之上。
但在封建王朝时期统治者才是国家的主宰者,由他所公布的政治政策以及作出的决定是无人可以反驳的。作为统治者,便理所应当地掌握了礼仪制度的话语权,使得权力分配不均匀。
一、礼仪制度
明代之时,争夺礼仪制度话语权的重要纷争发生在公元1521年。当时在位的皇帝正德帝朱厚照因病去世,但奇怪的是正德帝在生前虽然享受后宫佳丽三千,但却没有一个子嗣。换而言之,他的突然离去,也使得明代后继无人。
而在这种状况之下,明代一时之间就陷入到了权力争夺战的状态当中。按照古代之时所制定的皇位继承制来说,如果当今皇帝没有子嗣,那就需要从其同辈兄弟当中选择一位贤德之人来继承大统。
然而正德皇帝只有一个亲弟弟,这个亲弟弟却在年幼之时便离开了人世。于是在无奈之下,朝廷重臣只好在正德皇帝的表兄弟当中选择了一个男丁来继承皇位,这个人便是嘉靖皇帝。
按照常理来说,嘉靖皇帝在继承皇位之后,就需要抛弃曾经的生父来供奉明武宗,然而嘉靖皇帝却是一个特立独行之人,他不顾朝廷重臣的反对,一意孤行要恩赐自己的亲生父亲,于是这样一来,就拉开了明代时期礼仪制度的话语权之争。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嘉靖皇帝并非是正德皇帝亲生,而他如若想要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的话,就需要成为明武宗的养子,以此才能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
除此之外,在封建王朝之时十分注重皇帝子嗣方面的问题,如若当时在位的皇帝子嗣过少亦或者是没有子嗣的话,就会为国家的继承权埋下一定的危机。
而为了能够保证皇室血脉的延续,大多数情况下就会由宗室亦或者是太后与群臣共同商议,在诸侯王或者是藩王当中选出一位才德兼备之人,即成地位。
在整个过程当中,继承皇位之人必须称呼上一任皇帝为生父,并且追封谥号。然而这一制度却在嘉靖皇帝继位之初就遭受到了相应的抵制。
二、嘉靖皇帝与臣子之争
从亲缘血脉上来看,嘉靖皇帝实际上是正德皇帝的堂弟。如若嘉靖皇帝想要继承皇位的话,就需要称呼他的堂兄为生父,这对于嘉靖皇帝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受的,而这也是引起礼仪之战爆发的原因之一。
在嘉靖皇帝看来,正德皇帝在去世之时所遗留下的遗诏,并没有明确表示他必须要以皇子的身份继承大统,换而言之,就算是嘉靖皇帝以兄弟的身份继承皇位的话,也不需要称呼正德皇帝为生父。
然而他的这一说法却遭到了臣子的强烈反对,甚至有不少人认为正德皇帝虽然没有从表面上说明嘉靖皇帝必须以皇子的身份继承皇位,但也没有表明他可以以堂弟的身份继承地位。
所以这样一来双方各执一词,在争辩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而对于那些手握重拳的朝廷重臣来说,虽然嘉靖皇帝继承皇位的身份还没有正式确立。但是他们已经开始让礼部筹备登基大典的诸多事宜了。
嘉靖皇帝在得知此事之后,表现出了自己强烈的反感,表示自己拒绝听从里布的一系列安排,甚至萌生了拒绝登基称帝的念头。
然而虽然嘉靖皇帝的态度如此刚硬,但却在诸多压力之下,在无奈的状态当中继承了皇位。值得注意的是,嘉靖皇帝并没有彻底的低头。
在登基之日选择走大明门,放弃了东华门,甚至在继承皇位的诏书当中明确表示自己是奉皇兄遗旨才继承皇位的,而他的这一举动也彻底激化了皇权与官权之间的矛盾。
登基大典结束之后,双方各执一词,两者之间的关系正式进入了僵持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年仅14岁的嘉靖皇帝在整个朝堂之上,根本没有立足的根本。
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和群臣撕破脸皮的话,也不宜于自己的统治,但显然最后的结果也并非是世人满意的。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发生在正德年间以及嘉靖年间的礼仪之争,从表面上来看是菁纯未了,礼仪制度而爆发的一场矛盾,但实则就是权力之争。
土木堡之变发生之后,明代的皇权就一直处在一个极为卑微的状态当中,而文官集团的势力则得以增长。而这次争斗之后,明代的皇帝再一次站在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巅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