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最后的结果如何?韩信是如何取胜的?_项羽_汉军_韩信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韩信 汉朝 项羽 汉军 韩信

  韩信,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代名将,接下来66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项羽和韩信 ,一个是力能扛鼎、霸气冲天的王者,一个是料敌先机、用兵如神的兵仙。 秦朝灭亡后的那几年,与其说是楚汉的帝王之争,不如说是项羽和韩信的精彩对决。 一场垓下之战,最终为这段历史画上有力的句号。

  公元前202年9月,大战前夕,刘邦因屡屡战败提出议和,与项羽平分天下,订下“鸿沟盟约”。 项羽依约送还刘邦的家眷,引兵东归;刘邦却在谋士的建议下,撕毁合约,在固陵反击楚军。 结果,项羽霸王一怒,刘邦遭到惨败,只得坚守孤城,再次向大将军韩信求救。

  自汉军出征以来,韩信战无不胜,不仅未得到任何封赏,每次打仗赢得的土地、兵力都被刘邦夺走。 然而胸怀大志的韩信并不计较个人得失,自始至终坚持心中的道义。接到命令时,他不计前嫌,立即挥师十万,南下解围,以雷霆之势一举攻占项羽的都城彭城,逼迫楚军仓皇退兵,解了固陵之围。

  这时,韩信又与其他汉将,相继与刘邦会师。 实力倍增的汉军气势如虹,一鼓作气追击楚军,直至垓下。 刘邦这才将兵权交给韩信,让他全权指挥战事。 韩信曾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这一次他拥有70万兵力,终于有机会真正施展领兵能力,给予楚军致命一击。

  此长彼消,项羽身边仅剩下10万人马,楚汉的力量对比出现根本性的转折。 神勇无双的楚霸王,虽然后悔一次次轻视了韩信,但斗志依旧。 回想当年的巨鹿、彭城之战,项羽都以极少的兵力大破五六十万敌军,现在他仍有作战的资本,仍然有机会创造战争奇迹。 但这一次,他面对的是真正的对手韩信。

  再看汉军这边,韩信手握重兵,对项羽这样的末路英雄仍不敢小觑,像以往作战那样精心部署。 他这次的计划是兵分五路,合围楚军。 他本人率30万兵为前军,刘邦率大军居中,另有左路、右路及后军。 调兵完成后,韩信率前军叫阵,引项羽出战。 一阵激战后,韩信仍以佯败之计诱敌,率兵撤退。

  自负勇猛的项羽一味猛攻,不料追至左、右路汉军的埋伏地,楚军侧翼立刻遭到汉军奇袭。 这时韩信回兵反击,三路汉军夹击之下,项羽被杀得措手不及,折损大半人马,率残部回营坚守。

  韩信初战告捷,却不急于进攻,而是率军从四面包围楚军。 幸存的楚军,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加上严冬时节,处境十分凄惨。 忽然,军营四周传来阵阵楚歌声。 将士们听到家乡的歌谣,瞬间涌上思乡之情,个个斗志全无。

  项羽听到后,也大惊失色,“汉军已经都占领楚地了吗?为什么军中有这么多楚人呢?”这一晚,项羽辗转无眠,在帐中借酒消愁,对身边的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罢,他泪流满面,身边的将士也泣不成声。

  还未出战,士气已被击溃,这就是韩信“四面楚歌”的心理战术。 项羽自知无法战胜韩信,决定带领八百多名江东子弟趁夜突围。 天亮时,汉军才发觉项羽逃走,灌英奉命率五千汉军追击。 一路上,项羽和汉军激战,不断损兵折将,至淮河只有100多人追随;当被农夫误导陷入沼泽时,他身边只有28名骑士了。

  项羽预感自己难以幸免,不再逃跑,对将士说:“我起兵至今八年,身经七十多场战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才称霸天下。今天我被困在这里,是天要亡我,并不是作战的过错。”他又说,如果今天真的注定丧命,他也要决战到底,连胜汉军三军,帮助将士突围。 汉军很快追赶上来,重重包围,项羽镇定自若,把将士分成四队,准备向四方出击。

  项羽与楚军相约在对面山坡的三处地方会合,他高呼一声:“我替你们拿下一员汉将!”便身先士卒冲入汉军军阵,如入无人之境,很快斩杀一名汉将。 他又在军中纵马驰骋,斩杀数十名汉军,三进三出,依约在三个地方与楚军会合。 而身边的楚军,仅仅损失两人。 这20多人,无不佩服项羽的神勇。

  楚军一路逃至乌江,乌江亭长早已乘船等待多时。 他请项羽快速渡江逃生,回到故乡,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项羽却说:“上天要亡我,我渡江干什么?从前八千江东子弟跟着我打仗,如今没有一个人回去,我有什么颜面面对江东父老?”他把多年来保护他出生入死的乌骓马赠送给亭长,又让将士们都下马,与追来的汉军短兵相接。

  混战中,项羽遇到一个老友,对他说:“听说刘邦花重金买我的人头,不如送给你做个人情吧!”说罢,楚霸王自刎而死。

  垓下之战后,诸侯争霸的乱世终于完结,中华大一统的新王朝随之而来。 在这风云激荡的年代里,韩信征战天下功不可没,而项羽气吞山河的豪情也永远为后人铭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