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不为人知的两个天赋是什么?接下来66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大观元年五月二十日,赵构出生在东京开封皇宫,当时红光照遍宫室。八月二十四日,赵构被赐给名字,并且,授官为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他是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之后,他更是成为了宋朝的第十位皇帝,南宋的开国皇帝。
宋高宗虽不是个明君,但是,他也是个文武双全的皇帝。可惜的是:高宗的文武双全都集中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但却并没有身为皇帝该有的文治武功。宋高宗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天赋,有惊人的书法造诣,就连身体素质也非常强,“挽弓至一石五斗”。
其实,宋高宗还有两样不为人知的天赋,那就是:兵器改良与相马之术。
这里,我们先来说说兵器改良。当时。宋朝军队的制式武器为长斧和大刀,此外。一些“特种部队”还配备长枪,如:岳家军。宋高宗认为,作为“特种部队”的岳家军战斗力虽强,但是,他们的兵器存在缺陷,不够“銛利劲决”。
所以,为了改良武器,宋高宗亲力亲为,打造了一柄结实锋利的长枪,并将长枪赐予岳飞,让他依样画葫芦打造一批制式长枪武装岳家军。
而宋朝最出名的装备又是什么呢?
是让金人闻风丧胆的“神臂弓”,这种武器于宋朝,就像是AK-47于俄罗斯,一度成为宋朝的武器象征。金兀术曾如此评价神臂弓道:“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重斧,外无所谓。”
宋人在神臂弓上花了不少心思,不断改良创新。韩世忠在神臂弓原有基础上修改工艺,打造出一批性能更加优秀的“克敌弓”。这种弓的威力比神臂弓更大,甚至,能够击穿敌军身上的盔甲。用克敌弓来射马,只需一箭,马匹便应声而倒,可见,其威力不同凡响。
宋高宗自幼习武,对弓箭一道略有精通,算是个使弓的高手。据记载:宋高宗曾在建炎三年亲手射杀两个“班直”卫士,可见,高宗的射术不一般。一个玩弓的好手,自然清楚弓箭的优劣。当韩世忠将克敌弓拿到高宗面前时,高宗觉得这把弓虽然威力巨大,但仍有改良的空间。
于是,便“筹累日,乃少更之,遂增二石之力,而减数斤之重”。能让弓箭的威力更大,而弓的拉力变小,这不正是每个弓匠梦寐以求的技术吗?高宗改良克敌弓后,其他匠人取克敌弓反复研究,竟发现,克敌弓已趋于完美,以当时的技术根本没有继续优化的空间了。
克敌弓经高宗改良后普及全军,成了宋军克敌的大杀器,后来,南宋在与蒙古、金交战时克敌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里,我们再来说说宋高宗的相马之术。一匹好马是每个武将梦寐以求的宝贝,常年混迹行伍的人或多或少都掌握一些相马技术。但是,宋高宗一届天子,为什么还有如此出色的相马技术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首先,高宗自幼骑马射箭,接触到的都是名马,所以,有一定识别马匹良莠的能力;
其次,高宗登基后,金人不断来犯,高宗大部分时间都在躲避追杀,直到绍兴元年才算安定下来。常年颠沛流离,高宗自然离不开良马,若相马技术不精挑了一匹瘸马,那可是关乎性命的大事!就这样,宋高宗的相马技术在跑路中越来越精,练就了一双识遍天下名马的慧眼。
所以,宋高宗堪称“宋朝相马第一人”,纵观南北宋无能出其右者。
绍兴七年,张浚带着一匹良马进献,并且,向宋高宗请教相马技术。宋高宗连马的样子都没见到,仅凭声音就已判定出马匹的好坏。展现了一身“隔墙闻声”的惊人技艺,让身边的人叹为观止。
相马一途,得从血统、毛色、脊柱、牙口、蹄子分别判定,才能得知马匹的良莠,宋高宗仅凭马的声音就能辨识出马匹的好坏,这是多么惊人的技能啊!就在这一年,高宗与岳飞据“识人相马”来了一场长谈。
高宗精于马术,而岳飞更懂得识人,岳飞以马论人,发表了一番独到的见解,高宗深以为然。岳飞说道:
“看一匹马的好坏不能单看脚力,而是看这匹马的脾性。我有两匹马,它们食量惊人,而且,吃得都是最精细的草料,平时,在战场上它们的速度并不快,但是,等跑了一百里后,其他的马匹逐渐放慢了速度,这两匹马的速度仍不减,还能继续行进两百里,连汗都不出一滴。这两匹马食量虽然大,却不苟且地吃‘嗟来之食’,体力充盈却从不与逞能,这才是能行千里的名马啊!”
岳飞的理论掷地有声,非常在理,可是,岳飞真的是个懂马的人吗?
其实,岳飞论马的典故是出自《鄂王行实编年》之中,在正史中,并未出现关于岳飞论马的记载,元人编写的《岳飞传》则沿用了《鄂王行实编年》的记载,所以,可信度不高。就算“岳飞论马”的典故为真,他的相马技术源于实践,恐怕“隔墙闻声”的高宗更胜一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