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议论,被学校劝退,何晟铭做一个自闭症儿童的父亲到底有多难_自闭症_小雨_孩子

当生命成为谜题,唯有爱是谜底,每个星星的孩子,都会发光发热。

中国首部带援助计划自闭症主题的公益微电影《大海小雨》,由浙江海亮慈善基金会爱心出品,陈东熠执导,著名演员何晟铭零片酬主演,5月17日,在中国第30个助残日上映。

影片上映后,短短三天,全网的观影量就超过了600万,有关电影的很多话题“你离自闭症有多远”、“不希望比孩子多活一天”、“何晟铭 大海小雨”等话题都上了热搜,引起了3000万人次的热烈讨论。

该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人民教师大海和白领妻子丽丽,在生下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小雨之后,生活陷入的困境,妻子曾崩溃到带着小雨自杀,最终,在大海的坚持和努力之下,小雨渐渐好转和慢慢被同学们接纳、融入社会的事。

影片中,小雨的笑声贯穿了整个电影,小雨的笑声映衬着大人的哭声,用非常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自闭症患儿的家庭要面对的巨大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

大海和丽丽努力让小雨融入社会,却仍然被学校一次一次劝退,即使作为老师的大海,也给不了孩子一张学习的课桌。

同事的议论,幼儿园家长的嘲笑,在带着小雨去抽血时,因为小雨不配合耽误了时间,被后面排队的家长批评,生活中的种种,都在一点一点击打着大海和丽丽的内心。

即使后来,大海带着小雨离开了城市,回到自然清净的农村老家,邻居们也会偷偷议论,这么聪明的夫妻怎么生了个傻儿子。

展开全文

在小雨第七次被劝退时,母亲丽丽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终于被击溃,带着小雨来到了湖边,母亲哭着,小雨却笑着。

社会的舆论,往往是压倒人们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这部电影,给了更多人去理解和接纳自闭症人群的机会,让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给予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又被称为小雨人)更多的关爱,用社会的力量给这些家庭更多的支持,让世界更加美好。

除了需要面对巨大的精神,星星家庭还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影片中,大海为了照顾小雨,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回到老家,自己做起了对孩子的特教工作。

也正如影片中大海对小雨的照顾,自闭症孩子需要家长长期看护,这就要求夫妻中的一方放弃工作,在家中照顾孩子,也就意味着家庭收入的减少。

而且,自闭症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干预和康复是自闭症孩子的唯一出路。以上海一个普通自闭症康复机构为例,一节课收费为280元,一节课大约在50分钟到1小时。一天要上满6节课。那么一天费用为1680元,一个月费用为33600元,一年费用保守估计为40万。

这部电影在呼吁公众给予自闭症人群更多关注和善意的同时,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海亮慈善基金会“星援助”计划的上线,正是希望为自闭症急停带来一些希望,为长期专注自闭症救援公益组织、研究自闭症干预与康复的科研机构助力加油。

“星援助计划”包括特困家庭自闭症儿童康复援助计划和支持类项目。第一期计划对武汉、浙江、上海地区12名儿童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康复援助。

如同奶奶说的,鱼缺了一块,但它也是一条生命,凭什么他们都要一样呢?

对于特殊的人群,我们应该怎么去对待,影片给了方向,那就是爱和包容。引导社会去认识自闭症人群,去接纳和自己不一样的生命,虽然任重道远,但我们已经在路上。

据2019年4月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我国自闭症患者已经超过1499万人,14岁以下儿童超200万人,也就是说,每68个儿童里就有一个患有自闭症。

“当你以为自闭症是少数群体时,已经又一千多万中国家庭深陷泥潭;当你以为自闭症离你很远时,孤独感、认知缺陷已经悄然摧毁了你身侧鲜活的骨耳”。

愿我们每个人,通过观看这部影片,对自闭症有更多的了解,给来自星星的孩子多一些关爱。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我的话请关注

@天空的鱼会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