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情报站(4-01期):一周绿色资讯梳理_运输船_甲醇_建造

政策&风向

● 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统筹推进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与海上风电建设,形成海上风电与油气田区域电力系统互补供电模式,逐步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 为适应船舶全电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中国船级社(CCS)编制了《船舶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检验指南》(2023),该指南将于2023年5月1日生效。

LNG/LPG

● 3月24日,沪东中华造船为中远海运中石油国事LNG运输项目建造的第3艘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昆仑”号命名交付。这是我国今年交付的首艘大型LNG运输船。

● 3月29日,韩国造船海洋旗下现代三湖重工正式获得1家大洋洲船东2艘大型LNG运输船建造合同,合同价值约6749亿韩元(约合5.19亿美元)。

● 3月25日,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4000立方米内河LPG运输船“新通达”下水。该船除可载运常规LPG货品外,还可载运液氨(无水氨),是国内首艘内河液氨运输船。

● 3月27日,日本川崎重工宣布与新加坡船东Kumiai Navigation签订1艘8.67万立方米LPG/液氨运输船建造合同,预计2026年交付,这是川崎重工今年收获的第3艘LPG/液氨运输船订单。

甲醇

● 3月24日,马士基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协作实现马士基在建甲醇双动力集装箱船舶于2024年交付后的绿色甲醇燃料港口船-船加注作业。

● 3月29日,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与招商工业签署2艘9300车位甲醇新能源双燃料滚装船订造协议,同时,签署4艘9000车位级甲醇新能源双燃料滚装船买方选择权协议。

展开全文

● 日本商船三井将与包括其子公司商船三井内航、田渕海运公司、新居滨海运公司、村上秀造船以及阪神内燃机工业公司等5 家企业合作建造日本国内首艘甲醇燃料内航油船。

氢/氨

● 挪威HAV集团旗下氢能源系统供应商HAV Hydrogen公司的集装箱式船舶氢能源系统近日获得船级社原则性批准。

● 荷兰政府计划在北海建造一个大型生产设施,将风能转化为氢气,该项目计划产能为每年500MW绿氢,预计将于2031年投入使用。

CCS/CCUS

● 由中集海工牵头“船用膜法碳捕集装置及膜技术研发项目”在深圳前海深港创新中心举行签约暨启动仪式。该项目旨在为远洋船舶及各类海工平台,提供燃烧后烟气净化和碳捕集技术方案,减少有害物排放。

● 3月28日,日本三菱造船建造的全球首艘用于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的液化二氧化碳(LCO2)运输试验船下水。预计这艘新船将在完成舾装工程和海试之后,于2023财年下半年交付。

海工

● 3月26日,我国第一座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进行海上安装与调试。它是我国第一座工作海域离岸距离100公里以上,水深超过100米的“双百”漂浮式风电平台。

END

中国船检独家文章,转请注明出处“中国船检或国际船媒”,违者必究!

你们的每个点赞和在看,我们都喜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