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吃了舞伴醋,争吵不断难相处,夫妻相处要注意“排他性心理”_丈夫_跳舞_两人

近年来,广场舞风靡全国,不少老年人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她们痴迷于广场舞,乐此不疲地跟着节奏跳,跳出最美的动作。有人说:舞蹈给我带来快乐和激情,它让我活得更快乐、更自信。虽然有时感觉有点累,但还是很有趣的。

跳广场舞,有人为了打发时间,有人为了强身健体,还有人从舞蹈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但凡事都有两面。广场舞在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激情的同时,也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纷争,甚至导致一个家庭分崩离析,夫妻从此形同陌路。

1、妻子因为跳舞而责骂丈夫,使矛盾升级。

河南梁先生被妻子狠狠训斥,I女士忍无可忍,拿着剪刀和水果刀回家,威胁要与妻子断绝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

梁先生说,当时他拿着刀是为了吓唬妻子。见他说的如此轻松,众人也是十分意外。吓唬老婆能解决问题吗?

要知道刀枪是没有眼睛的。任何跟老婆吵架、动刀子的男人都不值得同情,甚至会让人感到害怕。这样的人物,也太粗暴了,太不可思议了。毕竟是他的第一任妻子,怎么就不能好好说话呢?

梁先生说,他现在的妻子一直在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他喜欢什么,妻子都反对。

展开全文

原来孩子不在家,夫妻俩在家实在无聊,于是选择和老哥们跳广场舞打发时间,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却没想到,他的妻子赵女士却对他的舞蹈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赵女士说,她骂丈夫是有原因的。那天她发烧在家,她给丈夫打了几次电话都没有接听。她不识字,家里没有药,孩子也不在身边。,她生病的时候骑着电动车去广场,骂丈夫:“你不回家干嘛跑到这里来?”丈夫下不了台,骑马回家后丈夫持刀威胁她。

梁先生说,那天广场上喇叭声很大,妻子生病了,他没有听到电话。作为丈夫,他怎么能不心疼呢?然而,当天赵女士一来到广场,二话不说就骑着电动车朝他跑了过来。后来,她不听解释,不肯放他走。无奈之下,他顾不得妻子的情况,转身离去。向上。

两人之间的矛盾还真的没有到生死攸关的地步,但是从两人的行为来看,他们做事非常偏激。没想到一个年近七十的人,还像个孩子一样莽撞。

两人问题的症结在于沟通不好,双方互不理解,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如果妻子身体不舒服,她可以用不同的语气和跳舞的丈夫说话,也许会是另一种方式。

理解和包容是夫妻相处的关键,但梁先生表示,妻子这次以生病为由生他的气,其实是借口,真正的目的是是为了阻止他跳舞。

二、妻子反对丈夫跳舞只是出于“排他心理”

广场舞是一种运动,一种运动,一种疏通经络的舞蹈。广场舞现在是很多老年朋友喜欢的一项运动。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让你在跳舞的时候心情愉快。为什么赵女士如此反对?

赵女士说,看到丈夫摸女人,她不高兴。因为丈夫跳的舞是双人舞,她需要有舞伴的帮助才能完成。一开始,她并没有反对,因为丈夫每次跳舞都会带着她。不知为何,梁先生不肯带她去广场跳舞。赵女士认为丈夫可能另有想法。独自离开家,孤独的感觉让她感到委屈,内心的不平衡让她的愤怒无处发泄。

在心理方面,赵女士犯了“排外心理”。排他性也称为“任意”或“专有”。这种排斥心理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可以说,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一个重要特征。

排他心态的人对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乃至交往环境都有很强的排他性和排他性,不愿意与他人分享。

所以,赵女士将丈夫视为贴身物品,不喜欢丈夫与其他女性的亲密接触,所以她想成为丈夫的固定舞伴。这种一味的排斥,只会让自己越来越与时代脱轨。也限制了丈夫的人身自由和选择舞伴的权利,最终导致夫妻反目成仇。因此,这种排他性是不可取的。当你坚持排他时,你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甚至背叛你的亲人。

事实上,排他性的另一个含义是对他人的不信任。赵女士之所以排他性,是因为她对“跳舞”的真谛陷入了误区。她害怕被丈夫孤立和抛弃,因而失去安全感,变得多疑、不可理喻。追究其原因,梁先生无可厚非,正是他对妻子的粗鲁行为,让她没有了安全感。

梁先生解释说,他有空就跟谁跳舞,有时没有舞伴就在广场等着。他除了老婆没有固定的舞伴,因为老婆跳舞马马虎虎,配合的时候老婆记不住动作。时间长了,为了惹恼梁老爷子,还要训斥他老婆几句,于是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赵女士说,她想快点给丈夫学跳舞,但丈夫不耐烦,当众大喊大叫才教了她几次。他认为她愚蠢无礼 左右摇晃使她非常生气。丈夫的行为伤害了她的自尊心,让她对跳舞失去了信心。

我们都知道跳舞的男女需要默契。只有当他们心心相印地跳舞时,他们才能步调一致,跳舞时才会有节奏感。 .

其实广场舞爱跟风谁跳谁跳,这是正常的舞姿,刘女士表现得就像一个即将出征的士兵,充满了愤怒和怀疑。她跳广场舞的目的并不单纯。一方面,她想掌控丈夫的行踪,监督丈夫。另一方面,她心不在焉地跳舞,惹得丈夫生气。由于种种原因,刘女士心里很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不在丈夫的心里。只有当你受到重视时,你才会做出不正常的行为。

两人真正的矛盾是在跳舞时发生的摩擦,一直没有解决。所以梁先生最后才不肯带老婆去跳舞。而梁先生当着众人的面骂老婆,让她更加尴尬,自尊受挫,丈夫对他的冷嘲热讽和不尊重,让她难以平衡。看着丈夫来去自如,不顾自己的感受,让她由爱转怨,由怨转恨,由恨转厌,再由厌恶转控制,一时冲动跑到广场上骂丈夫他的过分行为。

都说,结仇不如散散,更何况是睡了几十年的夫妻。从心理上讲,人是有报复心理的。你让我为难,我会让你更不开心。恶性循环,让两人在将近70岁的时候,活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这是不值得的。

在调解员的劝说下,双方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梁先生真诚地向妻子道歉,两人重归于好。

三、夫妻利益不同,爱面子又丢面子

1、两人利益不同,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一个人的兴趣不同很重要。梁老师因为对舞蹈感兴趣,自发参加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是人们有意识地想知道某事并从事某项活动的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项活动或某事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人们的兴趣通常是基于需求的。

于是,在跳舞的过程中,梁老师从打发时间变成了对它的兴趣,所以他在跳舞的时候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但赵女士不同。她主要以丈夫为主,学习舞蹈只是为了配合丈夫,心理上是被动学习。她的兴趣是根据丈夫的意思,所以精力和专注力都不一样,跳舞也不那么专心。

因为兴趣是成功的一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是点燃成功的烟花,促使人们在兴趣领域不断发展。重点放在身边的舞伴身上,舞技不好也在情理之中,矛盾在所难免。

2、要想有面子,就要学会尊重别人

而且两人都说对方不给自己面子,那么面子是别人给的还是自己赚的?

脸是一个人的脸。中国人很爱面子。甚至有人认为面子比生命还重要。俗话说,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面子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社交,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为了面子而坚持错误是最无耻的事情。卡耐基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需要平衡,就像大自然需要平衡一样。不尊重别人感受的人,到头来只会招来别人的反感和仇恨。

再来看看赵女士和梁先生。因为跳广场舞,夫妻反目成仇。一个拿刀,一个开电动车打人。其实这样做看似是在委屈对方,让对方吸取教训,但到头来却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外人看到的是,夫妻二人互相指责、呵斥,像跳梁小丑一样出现在众人面前。他们失去的是他们的面子和尊严。回家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这种相爱相杀不亚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真是得不偿失。

所以,两人都说是对方让自己丢脸,给别人面子,其实都是自己的错因此,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底线,也是人生的亮点。我们的尊严不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而在于我们知道什么。

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别人尊重你,首先要尊重自己。可见,作为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尊重自己,才会懂得尊重他人。至于他们二人,更是放纵自己的言行,无视最基本的做人道德准则。妻子不尊重丈夫,丈夫鄙视妻子。

一定要记住,面子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来的。就像过自己的生活,如果总是为了面子牺牲自己的内在面子,把脸打肿看胖,到头来只能是为了面子受罪。

3、丈夫对妻子要有耐心,妻子要树立自信心

舞蹈因爱而生,舞步因爱而更加动人。梁老师根据老婆的理解一步步教老婆跳舞给老婆讲解,跟不上节奏一定要耐心讲解,注意用词,不要被针对,尴尬你老婆在众人面前,她就是你的老婆,是你生儿育女的人,晚年的幸福生活全靠你给,所以你要多体谅一下老婆的难处。学会以情动人,激发妻子学习舞蹈的兴趣,使两人同频共舞,创造优美的节奏。

希望赵女士能够冷静下来,理解年轻夫妻相守晚年。跳舞是为了让晚年的生活更加充实和舒适。你可以自由选择你的舞伴,你也可以跳你喜欢的广场舞,没有必要把两者绑在一起。

无论做什么,都要树立自信心。如果你想跳舞,不要怕你跳不好。有句话说得很好:想跳就跳,就算没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能勇敢地欣赏自己。

祝愿夫妻俩洗去前嫌,晚年幸福美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