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男童失踪3天曾与两陌生女孩玩:与村里人相处和睦,没有矛盾_孩子_妈妈_父母

23日下午,男童的一名亲属向记者介绍,王梓航一家长期生活在上海。春节后,王梓航跟随爸妈回到了曲靖的外公家,后来孩子的爸爸返回上海工作,王梓航和妈妈继续留在外公家。 2月20日下午3时许,王梓航跟着外公进山捡柴时,在路边和两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玩耍。“当时孩子离外公捡柴的地方也不远,也就几十米的距离。”该亲属说,约二十分钟后,外公返回梓航玩耍的地方,却发现三个孩子都不见了。

该亲属表示,事发后,家人、亲友、当地政府和蓝天救援队工作人员寻找了周边的可能区域,但没有任何线索,周边监控也没发现踪迹。孩子失踪的地方与外公家相隔不到两公里,他们家平时与村里人相处和睦,没有矛盾。 “很奇怪的一点是,那两个小女孩到底是谁?当时是周一,按理说,那么大的孩子应该在上学。我们去学前班和小学问了,当天没有这样的小女孩请假,周边村民也都不认识这两个小女孩。

”该亲属说。 另一名亲属则告诉记者,事发后,王梓航的爸爸从上海返回了曲靖。“离失踪地点二三百米的地方有一个水库,但那里路很难走,孩子不可能走过去,那个水库也找过了,没有发现任何线索。”该亲属介绍,王梓航虽然个头比同龄的孩子稍高,但有时走路还不稳当,说话偶尔也不太清晰,但知道爸妈的名字。

这个事情笔者知道一点,利用儿童拐骗儿童。人贩子团伙的构成:由人贩妇女带一个人贩儿童(经过训练的),以及不远处负责接应的人贩子和车辆。主要手法是: 1.首先物色由妈妈或老人带着在外面玩的孩子作为目标; 2.人贩妇女带着人贩儿童出场,上前与目标妈妈或老人搭讪闲聊,人贩儿童则与你的孩子一起玩耍; 3.边聊边玩,边玩边聊......看家长聊得正嗨,麻痹大意了。这时人贩儿童以附近有好玩的好吃的为诱饵,诱骗你的孩子跟他走,带到人贩子事先准备好的接应区域,把孩子强行带上车拐走; 4.过一会儿,那个人贩妇女以找孩子为名脱身。 这种所谓新型骗局利用大人对孩子不设防的漏洞,让你麻痹大意、放松警惕。这种骗局尽管没见诸报道,但仍然需要注意和防范。

民警朋友告诉我说,在研究了2000多起案例之后,(排除被人贩子蓄意诱拐,)日常生活中这几种情况最容易丢孩子: 1父母玩手机 父母玩手机而导致孩子意外的新闻,我们已经是见到不止一两次了,不论是之前暑期被溺亡的双胞胎,还是我在文前提到的这对夫妻,基本都是因为看手机,家长疏忽了对孩子的照看。 孩子天性活泼,好奇心强,常常被好玩好看的事物吸引。而对于孩子来说,专注力往往也是不够的,一旦关注力在其他事物上,就没办法注意到父母的情况,所以走丢的几率太大了。 其实,我们也不乏看到很多孩子“吐槽”父母老师看手机的新闻,

在我们一直烦恼为什么孩子老是着迷手机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想想是我们更爱手机还是孩子。我相信,当我们放下手机,专门陪着孩子的时候,孩子是不会想起来手机的。 生活中没有放不下的手机,但陪孩子的时间却是一去不返,何况这还关系到孩子的安全。 2为了教育孩子而吓唬孩子 我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假扮人贩子吓唬孩子,却不料孩子真的不见了》,程女士想教育孩子,想找一个朋友假扮“人贩子”去吓吓孩子,让孩子长记性。 没想到“假戏”还没上演,的手机恰好没电了,朋友联系不到她,独自在街上等候的孩子却真的不见了。

展开全文

心急如焚的程女士不得不求助警方。就在警方四处寻找时,有市民报警说在附近一个地下车库,发现了一个没有大人陪伴的小男孩。警方立即赶往现场,经确认,孩子就是程女士的儿子。 妈妈教育孩子的本意我们可以理解,但孩子不是成人,应急能力和其他能力都比成人弱很多,找不到父母更多的是慌乱、恐惧、不知所措,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是容易走失、发生意外的。 所以,想要锻炼孩子防走失的能力没有错,但是贸然就来一个“实地演练”是不可取的。 3父母吵架 我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接到老师电话,询问是否有某一位同学的消息,说是晚上这位同学不见了,原因是父母双方激烈争架,却没注意到不能忍受的女儿自己开门出去了。 我的这位同学后来在附近一个小公园的亭子里找到了。

当时已经是深夜凌晨了,据说当时公园里有不少流浪汉,有好几个还不怀好意的在她身边晃悠,找到人的时候,她已经吓得说不出话了。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这位同学都变得特别胆小,如果下午有活动放学稍晚,天微微暗下来一点,她就变得特别紧张,必须有人陪着一起才行,差不多成年了才好一些,其父母每每回想起这件事,都很后悔和后怕。 我这位同学当时已经6、7岁,还是具备一定自救的能力了。如果更小的孩子走失,可能后果不堪设想。 4单独带孩子上厕所 民警朋友告诉我说,带孩子上厕所而孩子走失的几率特别大。

很多地方规定,5岁以上的孩子都不能跟异性父母进入厕所,很多妈妈单独带着儿子,爸爸单独带着女儿时,去厕所就很不方便了。 有时候父母会让孩子在厕所门口等,但是要知道对于孩子来说,独自等待父母还是挺害怕的,一旦稍微时间长一点就会紧张害怕,可能就原地呆不住了,乱跑的几率就比较大。 我记得曾看到过一个妈妈写的丢孩子的经历:火车站的厕所有两个出口,妈妈在前面一个门口等着,谁知孩子顺着人流从后面一个门出去了,出去没有见到妈妈,非常着急,到处寻找,反而离在前面等着的妈妈越来越远。

这位妈妈发现孩子不见之后也几近崩溃,找了好久,最后在乘警的帮助下才找到,当时孩子误以为妈妈已经上了火车,正准备登车。如果当时孩子已经登车,火车开走的话,孩子会遭遇些什么简直不敢想象。 所以单独带着孩子出门玩的时候,尽量选择有家庭厕所的地方,这样更安全。 5单独带孩子结账、取钱或安检的时候 结账、取钱、安检等等情况,都是因为妈妈没办法随意走动,但孩子却像小兔子一样跑来跑去,妈妈这边忙着付款或者收拾东西,但转眼孩子就跑不见了。

之前就有报道说,老人在银行取钱,孩子往外跑,就是等着ATM机吐钱出来这么一点时间,孩子跑到街边被摩托车撞伤了。 这样精力容易分散或者不方便走开的时候,妈妈一定要牢牢拉住孩子的手,实在忙不过来,可以请在场附近的工作人员帮忙拉住孩子,以防孩子跑丢或发生意外。 6游乐园、公园等人多的地方 去年国庆期间,西湖景区仅在2号一天,就帮忙找回7个孩子。有的是因为家长忙着拍照,有的是孩子好奇,到处跑来跑去,但因为人多,孩子个子小,淹没在人群中,很难找到。

在人多的地方,可以给孩子穿一些颜色鲜艳的衣服,大一点的孩子一定要随时留意,有条件可以佩戴儿童手表等等定位装备,小一点的孩子可以背上防走失包、防走失手环,热闹欢乐的气氛可以带孩子去体验,但是因大意把开心的事变成一场恐慌就不好了。 另外一个比较容易丢孩子的,是在淘气堡这样的大型游乐城里面,有时候因为各种设施的遮挡,或者多个滑梯多个出口的原因,孩子可能找不到在场外等候的父母,就会跑出游乐城,导致迷路走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