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两会 · 开封声音】驻汴全国人大代表庞国明:在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建立国际中医药贸易城_中医药_开封_医保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列出了“中医药国际贸易促进计划”专项,提出“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在探索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医药国际贸易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国际贸易总额以及中医药行业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建设目标。3月5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庞国明认为,发展中医药对外贸易,是中医药国际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应抢抓机遇全力推进,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步伐。

健康乐谷是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一心四谷两港”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国内自贸区中唯一批准发展医疗版块的开封片区建设工作,庞国明建议建立国际中医药贸易城,以河南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惠民和济药局、开封市中医院等为载体创建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庞国明说,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建立国际中医药贸易城,应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中医药战略为动力,激发释放中医药五种资源的潜力和活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高端、优质中医药产品走向世界为战略目标,实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以技术现代化、工艺工程化、质量标准化、产品规模化,使之成为全国的高端、道地中药产品走向世界的窗口;以国际中医药贸易中的独特性为切入点,传承弘扬大宋中医药文化,彰显河南省药用资源大省独特的传统性、地域性。

庞国明说,开封是宋代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宋代是我国中医药文化最繁荣、最兴盛时期,留下了丰盛的中医药文化遗产,这也是开封建立国际中医药贸易城独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国际中医药贸易城落户开封,将有力促进深度挖掘整理宋中医药文化、大宋名医、名家经典思想,构建《宋医籍文库》,组建国际王惟一针灸学术思想研究会,组织国际《和剂局方》临床今用研究等;不断深入挖掘中医药养生文化,研发中医药养生保健项目及产品,促进健康养生保健品系列化、国际化,打造知名品牌。同时,汇集国际中医药商贾,构建中医药跨国营销网络,让中医药以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助力开封以“古”闻名、以“新”出彩。

普济苍生、厚德怀仁。作为医生,庞国明40多年来精勤临床、专注科研,诠释着誉满杏林的大医精诚。作为人大代表,他更将关注点放在病人的急难愁盼上,持续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提出建议。

针对医保基金共济能力不强、地区之间医保待遇不均衡等问题,庞国明建议在国家层面衔接、完善和统一有关医保政策,尽快完善、实施医保基金全国统筹制度,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基金调剂和风险平衡机制,推动制度稳定可持续发展,以真正实现“人人平等享受医保”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庞国明还根据中医诊疗特点,结合中医思维、特色、临床诊疗情况,提出了在中医医院实施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医保支付方式的建议,充分体现中医药服务特点和优势。他建议,应加大对中医医院的扶持力度,尤其要加大对具有鲜明特色的专科性质中医院加大资金投入及扶持力度。同时,在现有支付方式下应适当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病种的系数和分值,或优先将国家发布的中医优势病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单独支付。

中医药是慢病时代的“中国方案”。针对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庞国明建议制定中国中医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与《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 一2025年)》相互补充,形成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中西医协同防治慢性病的综合防治机制,实现更广泛人群健康质量提升和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延长,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他提出,应尽快组建“国家中医慢病管理专家资源库”,构建发挥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多学科交叉技术结合优势的“慢病管理专业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制定并推广慢病管理与适宜技术标准化方案,将中医治未病与慢病管理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同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以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为主的专业学术组织,牵头落实规划相关工作任务。

开封日报特派北京记者:叶森

值班编委:李蕙君

审核:刘陆军

编辑:李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