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古人打仗必先攻城池,为什么不绕开呢
- 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是怎么攻占坚固的城池的
- 古代为什么一定要攻城绕着走不行吗
- 穆弘为什么能进三十六天罡
- 明末的周王朱恭枵为何如此勇猛,能抵挡李自成的几次攻城,最后全身而退
-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句话到底怎么讲现代战争有用吗
- 古代打仗主要是攻城,老百姓是不是都生活在城里
- 古代的攻防战中,攻城部队得是守城部队的多少倍才能攻下
- 为什么古代攻城不先炸了城门
古人打仗必先攻城池,为什么不绕开呢
俗话说的好,打蛇打七寸,城池是一个地方的交通、政治、经济中心,攻下城池,何愁攻不下其他的小地方。
另外一方面,古代的城池都有官员带兵守护,只要攻下城池,就可以直接控制这些官员,从而更加方便快捷的控制整个城池。这就是政治手段。
还有一方面就是城池粮草充足,攻下还相当于有了一个粮仓,可以随时给军队补给。
还有一方面就是城池一般都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占据重要的交通位置,可以更快的打赢仗。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城池很多都是易守难攻的。占据有利的话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手段。
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是怎么攻占坚固的城池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虽然创造了战争神话,但其征服各国的手段却不怎么光彩,尤其是在蒙古骑兵遇到坚固城池的时候,这位战争奇才总会采用一些不那么常规的手段破城。这也是他在战争经历中一步步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蒙古草原的统一战争中,大部分部落的兵种与作战方式相差不多。但在蒙金战争时,成吉思汗开始遇到坚城堡垒的困扰,可以说蒙金战争为他的战略思想和战术选择带来了转变,这个转变也被用在了西征途中。
蒙金战争中的成长
众所周知,蒙古人擅长骑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是靠着骑兵的高机动性和冲击力,这些骑兵在草原上的野战大多停留在“回合制”的战术思想上。但成吉思汗的军事天赋并没有让他选择野蛮的战斗模式,他的迂回战术、两翼包抄战术都为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要说唯一一个另类的部落当属乃蛮部,这个部落并非是草原式的栅栏、大帐做营地,而是拥有一些砖石磊起的“城墙”,这就是成吉思汗第一次遇到“攻城”战,按照《史集》的记载,蒙古人攻打乃蛮部时,并没有攻城器械,而是损失了大量士兵,强行爬上了墙头,这可以算是成吉思汗第一次面对“城池”时的战争案例,显然很不划算。
很多人认为是成吉思汗时期就完成了对金人的征服,其实蒙金战争是成吉思汗发动的,木华黎主导的,窝阔台完成的长期战争。蒙古人用了四个阶段才完成了对金人的征服,且是利用了南宋的帮助,由此可见蒙古人起初对于城邦式国家的战争难度有多大。所以说无论是乃蛮部,还是金国,蒙古人的攻城都不是很顺利。
比如蒙古人与金人作战的第一阶段,这是从成吉思汗统一草原的第六个年头开始的,1211年春,蒙古军在野狐岭以少胜多,10万骑兵击溃了金人的45万主力军。这场战争蒙古人胜利在野战,而遇到坚固城池时真就没什么办法,像是乌沙堡、乌月营这类旷野防御,蒙古人可以凭借铁骑冲击力压制,但到了金中都,蒙古人围城二十余日也未能攻下,值得撤围。
这说明蒙古人还没有学会如何攻打坚城,但成吉思汗硬件设施不足,并不等于软件不够。他的手下哲别,在围攻东京(今辽阳)不克后,假装退后500里,致守军松懈,然后哲别利用蒙古骑兵的高机动性杀了个回马枪,趁夜幕爬上了城墙,才攻下东京。再比如成吉思汗攻打西京(今大同)时,围而不攻,只打来援的金军,旨在消耗金军有生力量。这些都是以战术来弥补攻城硬件不足的方法,但这掩盖不了蒙古人攻城的困难,后来成吉思汗在强攻西京时中箭受伤,选择了退兵,一军统帅能在攻城时被射中,说明蒙古人真没有攻城的有效手段,只能是统帅于阵前鼓舞士气。
第二阶段的战争中,成吉思汗也是被居庸关挡住去路,是哲别走小路迂回南关,才夺下了居庸关,后来若非胡沙虎发动政变,成吉思汗想进入中都就么那么容易了。而成吉思汗在金中都最大的收获就是耶律楚材成了他的部下,这也是蒙金战争中蒙古成长的缩影,大批的金人和汉人工匠被成吉思汗收编,成了蒙古军事实力提升的关键。在第二阶段战争结束后,蒙古人就已经开始生产制造云梯、投石机、火箭、床弩等攻城工具。所以到了第三阶段,成吉思汗敢于留木华黎对付金人,自己率军西征,这都是军事实力提升后的自信。
(耶律楚材剧照)
“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惫,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元史·本纪第一·太祖》
而蒙古人的优点在于,即使有了硬件的提升,他们也不会放弃战术上的灵活性。比如木华黎征金的第三阶段,凭借攻城器械更加轻松的攻打坚固城池,但他也会采用离间、策反的方式不战而胜。再比如第四阶段的联宋抗金,是以大迂回的方式,避开金国的坚城堡垒,这也是成吉思汗临终前留下的遗命,他要求绕开潼关重镇,实行大迂回战略。这也反应了硬件对于蒙古人来说并非首位的,成吉思汗的战争思想永远是战略第一,战术第二,硬件只不过是服务于战略战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成吉思汗的灵活手段
“你们必须知道,你们都犯了滔天大罪,所以必须加以惩罚。你们一定会问,我有什么证据,证明你们犯罪。我告诉你们,我就是上天的灾祸,如果你们没有犯罪,上天为什么派我来屠杀你们?”——《中国人史纲》
成吉思汗在攻陷花剌子模王国的重镇不花剌城(乌孜别克布哈拉市)后,准备屠城,在此之前他把居民召集到祈祷场,向他们宣布了上述史料中的话。原因是成吉思汗的军队在这个中亚城邦外,受到了顽强的抵抗,成吉思汗决定用屠城来惩罚他们,也为了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后边的城池,让那里的人民和守军产生恐惧,从而主动献出城池,减少蒙古大军的损耗。根据《蒙古秘史》的记载,成吉思汗在中亚战场上,如果扎起了白色营帐,就是告诉城里,大军正在等待守城将领的主动投降,如果换成了红色的帐篷,则表示蒙古大军已失去了耐心,如果换成黑色帐篷,则代表蒙古人将要发起进攻并准备屠城了。
屠城本就是战争形态下,对对方心理威慑最大的方式,成吉思汗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他将人心的恐惧利用在了战争中,很多城池就是不攻自破的。如果你认为这就是残忍的手段那就大错特错了,蒙古人在中亚战场上利用投石机攻城并不像中原一样,他们投出去的不是石块,而是病死的牛羊、敌军的尸体。这也可以理解为心理战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将疾病瘟疫投进城内,达到不战而胜的效果。除了向城内投抛病死尸体,蒙古人还会在围城之后,在城内的水源中投毒,扔进病死尸体。尸体的作用还有提炼尸油,这是投石机抛投燃烧液体的主要原料,这种液体带来的也是疾病和心里上的恐惧,以及燃烧带来的杀伤。
蒙古人在西征途中,将俘虏区别成三六九等,只要参与过战斗的男子会被处死,没有参与过战斗的男子中,工匠特殊人才是会留用的,高级的有木匠、铁匠、医生等,低级的手工业者和农民则成为劳役,而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则成为战争中的炮灰。也就是说,当攻城战真正打响后,蒙古骑兵是原地待命的,那些举着攻城器械往前冲的都是俘虏,蒙古人让他们将攻城器械推进城墙边,让他们消耗城中的弓箭和火药,一旦有人退缩,则会被蒙古人射杀,等到时机成熟后,蒙古人才会参与到战斗中。
这也是成吉思汗心理战的一部分,比如1220年的撒马尔罕之战,成吉思汗连续三天派炮灰攻城,撒马尔罕的守城士兵不忍同胞被杀,决定出城与蒙古人决战。这正是蒙古人希望看到的场面,当撒马尔罕里的5000塔吉克步骑兵出城摆开阵型后,成吉思汗下令蒙古军一边射箭一边撤退,将这5000人引出郊外,使他们失去城墙弓弩手的依托,然后在野战中将其歼灭。就这样,蒙古人扔尸体,以屠城威胁劝降,以俘虏攻城,然后出城了还被歼灭,城里的守军仅仅五天就失去了意志,大部分士兵选择投降,只有少数人还躲入围城堡垒中抵抗。
综上,成吉思汗是战争天才,他并不拘泥于一种战争形式,即使遇到了坚固城池,他会以各种方式诱歼城内士兵,以各种方式消耗守城军队的水源、医药、武器弹药,以各种心里战摧毁城内军民的抵抗意志,强攻只不过是最后的手段。今天很多人将成吉思汗评价为恶魔,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在战争中的手段过于残忍,或者过于“不道德”。但蒙古人口少,生产方式粗放,这就决定了成吉思汗的战争模式一定是打破常规的,否则他也不可能创造横跨亚欧大陆的战争奇迹。
古代为什么一定要攻城绕着走不行吗
绕着走,不是不可以,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很多次。
战国初期,魏国大将吴起为快速占据秦国河西地区,就绕过函谷关,从山西龙门渡口(山西河津县)渡过黄河,进入关中,继而占据临晋、元里等地。
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因祁山堡久攻不下,所以诸葛亮就绕过祁山堡,留少许兵力牵制,而后他自己则亲率主力攻打陇西。
魏灭蜀一战,钟会在攻打汉中时,因汉、乐二城久攻不下,钟会就用小股兵力牵制住二城蜀军,然后自己亲率主力部队绕过二城,只趋阳安关口。再之后,因姜维坐镇剑阁,魏军无法直入成都,就在两军陷入胶着状态时,邓艾险中求胜,率精锐部队绕过剑阁,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直扑成都。
西晋末年,前赵大将刘曜多次绕过函谷关,从蒲津渡口西渡黄河进入关中,最终攻破长安城,俘虏晋愍帝,灭亡西晋。
明朝初期,靖难之役时,因朱棣无法攻克由明将铁铉镇守的济南,遂决定留下少许兵力牵制于他,然后亲率主力北上,继而破东阿、汶上、邹县。
明朝末年,皇太极曾绕过宁远、锦州等地,率军从蒙古突入中原,攻打明都北京。
如上所述,历代还是有很多在战争过程中,绕过城池,去攻击另外一些城池的情况。
但是,从历代绕过城池的战争来看,要想绕过城池,去进攻其他的城池,这必须要满足以下一些条件:
第一、实力够强。这是想要绕过城池的第一条件,如若实力不够强,就想绕过城池,他必然会腹背受敌,到那时很大几率会陷入全军覆没的结局。魏灭蜀一战,钟会为何敢绕过汉、乐二城?还不是因为魏军的实力要远远强于镇守二城的蜀军,当时钟会统兵10余万,而蜀军仅万人,因此钟会这才敢绕过二城,直扑阳安关口。
第二、粮道无忧。历来战争,将领们不敢绕过城池,而是选择一座一座去打,其原因除了害怕腹背受敌,就是因为害怕粮道被断。古代战争能赢的一方,无外乎兵源、粮草要比敌方充足,可以说粮草的供应至关重要,若粮草不足,则势必军心不稳,而一旦军心不稳,则无需敌方动手,其内部就会自行崩溃。而若想粮草充足,除了本国的粮草筹集要及时,最为重要的就是粮道,只要粮道不失,粮草就能源源不断的送到前线。
如此,对于一个敢绕过敌方城池的军队来说,他要想饶过,就必须保证粮道不失,而若是他们敢绕过,其必然就是能够至少八成的几率保证自己粮道不失。魏灭蜀一战,钟会敢饶过汉、乐二城,除了实力够强,就是因为这二城早已被钟会团团围困,他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后方的粮道会有被切断的可能。
第三、敌方可调动的主力被牵制。历代绕过城池的军队,其目的就是想借着绕过城池,去进攻其他防御薄弱的城池,继而取得更大的战果。因此,试想,如若敌方可调动的主力依旧还在,且还能自由的去支援任何一个地方,那这绕城池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此,要想完成饶城池的操作,其还要做的就是地方的主力部队被牵制,其无法自由的去支援其他地区。
魏灭蜀一战,邓艾之所以敢绕过剑阁,直扑成都,其原因就是蜀汉的主力,即姜维的部队,被钟会的部队给牵制在了剑阁,无法去支援其他地方,这才有了邓艾绕过剑阁,奇袭成都,灭亡蜀汉的壮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敢绕过城池,去进攻其他的城池,其所需具备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就是实力要比敌方强,二就是粮道要确保能始终被自己所控,三就是敌方的可调动的主力部队要能被自己的军队所牵制。
同时,一般情况下,会绕过城池的,其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直取敌方的都城,继而俘虏敌方皇帝,如邓艾绕过剑阁,是为了取蜀汉都城成都;朱棣绕过济南,是为了取京都北京。其实想来也是,如若在有足够的实力能够有机会只取敌方都城,俘虏敌方皇帝,这谁不愿意去试一下呢?如若成功,那就可以极大的减少自己一方的伤亡,并且还可以再最快的时间占据敌方全境。
当然,纵观历朝历代,其绕过城池,去进攻其他城池的战争,还是少之又少的。历代战争,多数情况下,还是以占据敌方城池,及要地为主的,而非亡其国,因此不太可能去绕过城池,去进攻其他的城池,毕竟如若后方的城池没被占领,即使你能占据其他城池,这城池还是有一天会被敌国重新夺回的。
此外,不是每次战争,进攻方都有强于防御方数十倍的实力的,也不是每一次防御方都能被进攻方压制的死死的,甚至是主力都被牵制。而如若做不到这些,他们即使是敢绕过城池,也要时时刻刻面临着粮道被截,腹背受敌的威胁。
首先,如若没有绝对的实力能够去牵制所要绕过的那座城池的部队,那么一旦其绕过这座城池,去进攻其他城池,其结局很有可能就是在进攻这座城池时,后方那座没被占领的城池突然带兵袭来,而后与这座城池的军队对其实施两面夹击,如若到那时其结局恐怕就只有全军覆没了。
其次,当敌方的主力部队没被牵制之时,而后方敌方城池的军队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其所面临的另外一个威胁,就是粮道被断。而如上文所说,一旦粮道被断,其粮草供应势必就会成问题,而粮草有问题,用不了多久,其军心就会崩溃,等到那时,敌方不用进攻,其就会自行崩溃。
因此,中国历代战争,多数时候,进攻方多不会去绕过城池,进攻其他的城池。其主要原因有二点,其一没必要,多时候战争就是以争夺城池为主,完全没必要绕。其二就算饶了,也没有多少成功的机会,一是粮道可能被断,,陷入自行崩溃的局面,二是可能被敌方主力部队包抄,陷入全军覆没的结局。
穆弘为什么能进三十六天罡
穆弘必定是要进三十六天罡的,不需要武功本事,也不需要多大的功劳,更不需要宋江这层关系,都必须在梁山天罡系列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是因为,梁山好汉排座次不论本事、功劳、出身、财富,更不讲人情关系,而是按照“人物——绰号——星号——座次”的对应关系,在梁山大聚义时,一百单八将自动对号入座。这是梁山好汉排座次的大规则,穆弘就是凭借着这样的规规则稳居三十六天罡的第二十四把交椅,无人能够撼动。
那么,穆弘又是怎样符合梁山好汉排座次规则的呢?这个人到底有什么故事,是什么来头呢?
施耐庵为何给穆弘改名
《水浒传》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有三十八人有蓝本原型。这三十八人中的三十六人进了天罡系列,孙立、杜迁(杜千)却被打入七十二地煞。除了这三十八人外,托塔天王晁盖也是出自蓝本,只不过施耐庵没有把他写成道家的星煞,晁盖在《水浒传》中是佛家的毗沙门天王。
晁盖的事不在本回答的讨论范围之内,按下不表。但是,晁盖却与穆弘有很大的关系。在《大宋宣和遗事》中,晁盖带着吴加亮(吴用)等七人劫了生辰纲,因为宋江报信而上了梁山砾。然后,派燕青去太行山联络这里的强人入伙了梁山。
太行山的强人总共十二个结义兄弟,包括关胜、林冲、杨志、徐宁、孙立、王雄(杨雄)、卢进义(卢俊义)、花荣、张青、穆横。这些人都有绰号,这些绰号大多被《水浒传》采用,其中,穆横的绰号就是“没遮拦”。
另一个人物蓝本,就是南宋人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这个蓝本中没有林冲、公孙胜,却有“没遮拦穆横”。这个蓝本中有四句诗描述穆横:“出没太行,茫无畔岸。虽没遮拦,难离火伴。”这四句诗很直白,龚开笔下的穆横是一个没头没脑的莽撞人。假如离开了伙伴,恐怕都会从太行山的畔岸掉下去。
虽然《水浒传》对穆横进行了改写,但“没遮拦”的绰号却保留了下来,对穆弘的印象不好,认为他没有进入天罡的资格,恐怕也与这个绰号有关,这样的读法却与《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暗合。但是,施耐庵却没有这个意思。究其原因,就是《水浒传》中把蓝本中的“穆横”改成了“穆弘”,虽然还是“没遮拦”,但意思却有云泥之别。正是这一改,“没遮拦穆弘”便稳进天罡而无疑了。
那么,施耐庵为何要改“穆横”为“穆弘”,这一改为何又能够“保送”穆弘进入三十六天罡呢?
穆弘竟然是“霹雳大仙”的老爸?
《水浒传》“开篇引首”写的是赵匡胤出世,施耐庵说他是“霹雳大仙”下界。这个大仙下界后,“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施耐庵对这朝皇帝还是很赞的。但是,写着写着就变味了。霹雳大仙得了四百座军州,惊动了华山修仙的陈抟老祖。
这个半仙式的人物这天骑着毛驴四处闲逛,道听途说了这样一句话:“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这个以下棋赌赛,从赵匡胤手中赢了华山的老祖听到这个消息,喜欢得从驴背上滚了下来。这一幕,其实暗写的是“雍熙北伐”时,赵光义乘驴车逃命的大宋糗事。因而,施耐庵写霹雳大仙也就没有什么好话了。
几乎所有的读者朋友都没有留意陈抟老祖道听途说的那句话,其实,这是一处“错写”。赵匡胤在后周时,官至殿前都点检、检校太尉,《旧五代史》便简称为“点检”,赵匡胤是“赵点检”。而施耐庵却故意颠三倒四,写成了“赵检点”。
施耐庵这样写,是针对《旧五代史》以及后来《宋史·太祖本纪》中的一则记载。这则记载说的是柴世宗北征契丹途中得到一枚竹简,竹简上写着五个字:“点检做天子”。回到汴京后,便撤掉自己女婿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职务,改由赵匡胤担任此职。这就意味着,柴世宗有意禅位与赵匡胤,从而抹杀了陈桥兵变的历史。
《旧五代史》虽然是赵匡胤诏令编修的,但历代都不乏良史,在秉承圣旨编修历史时,暗中“醒门子”,如实记载柴世宗先撤掉了张永德的职位,任命赵匡胤做了殿前都点检之后,柴荣才得到了这枚竹简。这样一来,柴荣就没有禅位的故意了。
施耐庵故意错写,其实是指责赵匡胤编造历史,颠倒黑白,把陈桥兵变篡位美化成柴荣禅让。因而,《水浒传》的立意就是皇帝假称天命,其实都是谋朝篡位,破坏天下太平的妖魔。这一处“错写”揭露的是“点检做天子”就是假称天命,由此,便改“穆横”为“穆弘”,穆弘就是“赵检点”的老子,也就是霹雳大仙的老爹。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穆弘姓穆,霹雳大仙姓赵,如何又变成了赵匡胤的老爹了呢?
赵匡胤涉嫌伪造推背图
岳珂在《桯史》中,记载了这样一则野闻,说五代时期流行唐朝传下来的神奇预言书。宋太祖对此很不安,要查禁此书。宰相赵普出主意,与其查禁不如篡改,混淆视听,让预言不灵了,自然就没有人相信了。赵匡胤准奏,于是,这部所谓的预言奇书也就渐渐地被民间遗忘了。
《桯史》的这段野闻不知从何而来,但这部惊天伪书是北宋时期才出笼的,却是有正史记载的。《宋史》中就列出了这部书的书名,但却没有任何文字。这就意味着,所谓的推背图有可能如“点检做天子”那样,是赵匡胤为掩盖谋朝篡位而炮制的假书。
翻看这部伪书,赵匡胤的“预言”是最华丽的赞诗,书中所涉及到的帝王,包括唐太宗李世民都不及这朝天子,赵匡胤把自己打扮成了千古第一帝。而在其中一个版本中,有这样一条“预言”,说的就是赵匡胤秉承天命,该得天下,这条预言,说的就是“穆弘”。
“此帝生身在冀州,开口张弓左右边。自然穆穆乾坤大,敢将火镜照心悬。”
这则赵匡胤伪造的预言,说的就是他的老子赵弘殷,其中第二句,就是赵弘殷的“弘”字。而后面那句中的“穆”,与“弘”组合起来,就是梁山好汉穆弘。赵匡胤打下四百军州之后,便追谥老子为宣宗,最后一句的“悬”与宣谐音。而“火镜”,就是《宋史·太祖本纪》中所记载的“(建隆元年,960年)定国运以火德王”。现在影视剧中所演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帝所承之运,就是类似于“火德王”这样的天命。
那么,《水浒传》又是如何对待那些妖魔皇帝所称的天命的呢?这个疑问也隐藏在“没遮拦穆弘”的身上。
火德王坠落水浒,无法遮拦
“没遮拦”一般指的是“口没遮拦”,乱说话瞎喷,或者口中藏不住事。“开口张弓左右边”,口开着必定说话,弓张开,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这句伪造的预言,本来就是“没遮拦”。但是,施耐庵的用意远非于此,“敢将火镜照心悬”中的“火镜”,最终坠落在了梁山,谁也拦不住。
赵弘殷、赵匡胤父子曾经一同掌管过禁军,赵弘殷死后被柴世宗追赠太尉,所以,这父子二人都是误走妖魔的洪太尉(弘太尉)。而且,赵弘殷还是最高阶的洪太尉,他误走了霹雳大仙这个妖魔。故而,佛魔大殿地穴打开时,响起了“十万军中半夜雷”,震塌了半个殿角。雷,就是霹雳,半个殿角被震塌,意味着大宋断送了半壁江山。
这个情景又在梁山大聚义时再现,公孙胜如张天师那样做七天七夜罗天大醮,到了第七夜时,霹雳大仙又降临梁山。随着一声裂帛似的巨响,西北乾方出现了一只大金盘,这只大金盘裹着一团火块,钻进了梁山正南地下。这个场景,同样象征的是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而且,是霹雳大仙自己钻进了地穴之中,熄灭于“水浒”、水泊。
《大宋宣和遗事》中,记载了赵匡胤的《咏日》诗,总共两句:“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大金盘就是赵匡胤自己,《大宋宣和遗事》中说:这只大金盘“后来以为应大金破汴梁之谶”。也就是说,赵匡胤自己预言了北宋的灭亡,这不是很讽刺嘛。
《水浒传》的主题就是“评议前王并后帝”,揭露的就是皇朝天命的伪言,大金盘、火德王运熄灭于水浒之中,是历史的必然,谁也无法遮拦。而穆弘又是这只大金盘的老爹,他不进天罡谁进天罡。
梁山大排名时,穆弘上应天究星,其中的“究”是地穴中藏着“九”,北宋不多不少恰是九代皇帝。这九代皇帝,不都是“穆弘”的后代吗?所以 ,穆弘背后的隐喻对应上了“没遮拦”这个绰号,又对应上了“天究星”星号,三十六天罡原本是有固定位置的,就是第二十四位,穆弘对号入座,哪里需要什么武功本事和关系呢?
小结:穆弘家有打麦场
写到这里,又有朋友要质疑了,施耐庵是明朝人,写北宋灭亡,又何必这样煞费苦心地设置诸多谜团呢?这个疑问,还得从穆弘身上找答案。
却说宋江发配江州途中,在揭阳镇得罪了穆弘的兄弟穆春,不敢在镇上住,便来到了穆弘的家中借宿。吃过晚饭,宋江与两个公人出来净手,观察了一番穆家庄的地形:“看见星光满天,又见打麦场边屋后,是一条村僻小路”。
这个细节中,出现了《水浒传》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符码“打麦场”。书中除了穆家庄有打麦场外,史家庄也有。王教头私走延安府时,在史家庄借宿,施耐庵写道:“转屋角牛羊满地,打麦场鹅鸭成群”。王教头进了庄,又穿过打麦场,把马拴在了打麦场的柳树上。
鲁智深从五台山前往大相国寺的路上,经过了桃花村,这里也有打麦场。小霸王周通、打虎将李忠进村时,都像王进那样,把战马拴在了打麦场的柳树上。
那么,《水浒传》中的打麦场是什么寓意呢?这其中的寓意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是一段“仙缘神话”。这段神话说的是朱重八母亲有一夜梦见自己在“舍南麦场”遇到了一个神仙,这个神仙送给她一粒白色药丸,“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气”。第二天,朱重八出世。这朝天子出世之时,也是“红光满室”。
到了夜里,邻居看见朱家起火了,便赶紧来救火,走到近前,朱家却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水浒传》“引首”写霹雳大仙降世时的“红光满天”,其实出自《明实录》的这段神话。
所以,“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不止赶散了残星,还赶散了“明”月。也就是说,宋、明两块大火团都因“金盘”的出现而熄灭于水浒之中。王朝的灭亡谁又能阻挡得了呢?
最后,交代一句,穆弘上应天究星,其“究”也隐藏明代九大塞王从地穴中放出,九大塞王中有燕王朱棣。燕王“奉天靖难”而夺取了皇位,其实也是假借天命的谋朝篡位,同样要被重新打入地穴之中。
明末的周王朱恭枵为何如此勇猛,能抵挡李自成的几次攻城,最后全身而退
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三月初三,河南开封周王府,周世子朱肃溱的嫡长子出生了;在时任周王、婴儿的祖父朱在铤奏报朝廷并得到肯定答复后,这个小孩按照两百年前太祖皇帝所立下的字派、被赐名为:恭枵,这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末代周王朱恭枵。
万历十四年(1586年)五月,周敬王朱在铤去世,朱恭枵的父亲、周世子朱肃溱承袭了周王王爵。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十岁的朱恭枵被册立为周世子,成为周藩的继承人。
天启元年(1621年),四十二岁的朱恭枵从父亲周端王朱肃溱手中接过周王王爵,正式成为大明周藩第十一代、第十三位亲王。而他不会知道,自己就是最后一代周王。
自天启元年(1621年)至崇祯十三年(1640年),这二十年里,虽然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此起彼伏、声势浩大,使得大明朝廷陷入风雨飘摇、内外交困之中,但是地处中原腹地的开封因为远离动荡区域,还能基本保持稳定,封国于此的周藩也得以安稳度日,凭借天潢贵胄的身份安享荣华富贵。时任周王朱恭枵在这个平静的封国内当了二十年太平亲王,优哉游哉,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像之前历代周王那样,富贵一生、平安老死于开封,最后把王爵传给子孙,延续周藩的传承。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起义军攻克洛阳,俘获并处死了就藩于洛阳的福王朱常洵,将福藩所有财物一扫而空;二月,张献忠起义军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襄藩宗人大部分都死于非命,逃出生天者寥寥无几。
洛阳、襄阳都在中原腹地,这些之前较为安全的地方,如今都被农民军攻克,藩王们也被斩杀。严峻的形势,不得不让就藩开封的周王朱恭枵提高了警惕、会同开封驻军守将加强防卫,以防备可能到来的农民军。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攻克洛阳不久的李自成得到了开封城驻军薄弱、防卫吃力、且粮草兵甲都不完备的消息后,立即亲率三万大军,自洛阳疾驰东进,三天就到达开封郊外,准备一鼓作气,攻破开封,再次沉重打击摇摇欲坠的大明朝廷。
和颟顸无能、又庸懦吝啬的福王、襄王所不同的是,周王朱恭枵在当时的宗室藩王中算得上是一个聪明人,眼光长远且慷慨大方。在得到李自成军即将抵达开封、预备攻城的时候,周王立即会同驻守开封的文武官员:河南左布政使梁炳、右布政使蔡懋德、开封知府吴士讲、河南巡按高名衡、分守道梁壮、管河同知桑开第、开封府推官黄澍、祥符知县王燮、河南副总兵陈永福、游击高谦、张德昌等,安排布置防守作战,加固城防。
之后又主动从王府内拿出超过五十万两的白银,一面“买米麦,日夜造饭屑面,犒赏守陴者”,一面重金悬赏,以求杀敌:“斩首一级,赏五十两;守城射死一敌,赏三十两;伤一敌亦赏十两。”
如此高的赏格,使得开封守军顿时士气大涨,不但士兵们得到有力的鼓舞,就连开封百姓们也为了获得奖励而自发制造武器,争先恐后地登上开封城墙,史称“百姓挈弓矢刀槊登城者,纷纷恐后。”
周王朱恭枵为了鼓励守军全力守城,特意向劝慰他稍稍留意花费的王府属官们训示:
“城垣既陷,身且不有,而况于金乎?城苟得保,何患乎无金!”
表明了不做吝啬鬼,重蹈福王覆辙的坚定立场。他的这番表态,更加使得开封守军免除后顾之忧,全力展开守城作战。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十二,农民军在李自成的率领下抵达开封,即刻对开封展开攻击。农民军使用“剜城”、“挖城”的战术:让士兵用门板、大车之类竖立起来,抵达城墙下,遮挡城上打下来的箭石,然后趁机凿下城表的砖石,向内部掏挖成一个洞,人躲进洞中,然后继续挖掘,使得城墙逐渐被挖空、坍塌,农民军得以乘势进入城内。一时间驻军不能破解,局势危急——“匿洞中,矢石不能加,昼夜筑掘,无法可退,合城甚危。”
这时候,开封城内一个名叫张坚的秀才设计了一种悬楼,用厚柏木制成,长度跨越三五个垛口,伸出城墙之外,悬楼里装载的士兵可以向下抛火罐或者射箭,打击城墙脚的农民军。开封推官黄澍检视之后,觉得可行,于是命工匠连夜赶制五十座,布置于城墙之上。果然在此后的战斗中对于城下“剜城”的农民军打击很大,就此消除了挖城危机。
之后农民军再次以云梯进攻开封,又被驻军用大炮连连击毁,伤亡惨重,此时河南巡抚李仙凤也率军从河北赶回救援,进入开封,守军增添了力量,驻守更为坚固。
二月十七,李自成亲自督战,站立城下,指挥农民军攻城。守军也不甘示弱,纷纷以大炮、弓箭回击,战斗陷入焦灼中。混战中,开封守将陈永福的儿子千总陈德见李自成站立位置距自己不远,于是暗中发箭,不偏不斜,正好射中了李自成左眼。这突发事件大大打击了农民军的意志,于是纷纷惊拥而退,并于二月十八黎明向西撤退,至日落前农民军全部从开封城下撤走。历时七天的第一次开封之战结束。
崇祯十四年(1641年)十二月,李自成联合另一支农民军罗汝才部,接连攻克了河南南阳、洧川(今尉氏西南)、许州(今许昌)、鄢陵等十余州县,擒杀了明唐王朱聿镆,于是携大胜之际第二次攻打开封。周王朱恭枵如同之前一样,又再次发布悬赏令,号召开封军民抵御农民军攻城,并且派周王左长史李映春率王府护卫巡查城内,大声呼喊:“有能退敌解围者,赏银十万两。”
同时,周王额外增给已升任河南巡抚的高名衡、升任河南总兵的陈永福五万两白银,让他们紧急增派人手,加固城墙、增添兵甲火药,严密防守,以抵挡农民军进攻。
十二月十四,李自成、罗汝才号称五十万的联军展开对开封的第二次进攻。农民军首先击败了明督师丁启睿的援军,隔绝开封外援,再使用了炸药来对开封城墙进行攻击。守军则以干草、火油、金汁等堆满外墙,以火墙阻隔农民军用炸药炸城墙。
十二月二十七,一部分农民军好不容易接近城墙东北角,埋放炸药点火轰击。不料城墙坚固,点火引发炸药后砖石四散迸发,将城墙附近的农民军杀伤无数,导致之后农民军不敢再以火药轰击城墙。攻势渐渐显颓。
当时正值隆冬,天气寒冷,农民军驻扎城外,处境艰难,而开封驻军又乘虚出城,偷袭并焚烧了农民军的粮草大营,使得农民军后勤补给不利。另外明保定总督杨文岳也率河北援军前来救援。在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开封守军顽强抵抗之下,农民军腹背受敌,不得不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撤围西返,放弃攻击开封。开封守军再一次打退了农民军的进攻,历时一个月的第二次开封之战结束。
得到开封守军第二次击退农民军、保全城池的消息后,远在京师的崇祯帝欣喜不已,对坚守开封城的文武官员大加褒奖,并亲自致书给周王朱恭枵:
“此高皇帝神灵悯宗室子孙维城莫固,启王心而降之福也。”
高度赞扬了这位远房族兄的清醒头脑和慷慨举措。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初二,在拔取了开封周围西华、郾城、襄城、睢阳、陈县、太康、商丘、宁陵、考城等三十余城、使得开封断绝外援成为孤城之后,李自成和罗汝才联军第三次进攻开封城。这一次,农民军吸取了前两次的失利教训,不再强攻,而是以一部分兵力长期围困,另以大部分兵力围点打援,准备消灭来援的明军。
五月二十二,农民军在开封西南的朱仙镇大破来援的明督师丁启睿、保定总督杨文岳及总兵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等部十八万明军,收降明军数万,马匹七千余,直接摧毁了援救开封的最重要力量。获胜后,李自成命投降的明军向开封城内喊话,以迫使开封守军投降。
但是,以周王朱恭枵、河南巡抚高名衡、河南总兵陈永福为首的开封文武官员坚决不投降。周王朱恭枵更是倾其所有,把周王府历年积藏全部拿出,用于支持守军坚守城池。
至九月初,开封历经近四个月围城后,依旧没有投降,但因农民军割去城外庄稼,并断绝上游水源,导致城内粮食断绝,饮水不济,再也不能坚守了。
崇祯十五年(1642年)九月十五,开封城北的黄河大堤被掘开,汹涌的河水灌入开封内城。至于是谁掘开的大堤,史书中记载是农民军掘的马家口,开封驻军掘的朱家寨,这里就采用农民军与明军不约而同的掘堤放水,以水淹对方这一说吧。
黄河决堤后,滔滔巨浪汹涌入城,导致开封城全城被淹没,城中军民溺死达数十万,城外农民军也被淹死了数万人。河南因此经历了惊天浩劫,黄河也由此改道,河南、安徽以下等省都被殃及。
在滔天洪水中,河南巡抚高名衡、河南总兵陈永福乘小舟前往周王府救援周王及其家眷。周王朱恭枵在大水中几乎丧失了全部家产,和家人随同高名衡、陈永福坐船避难于开封城头。当时又逢大雨滂沱,一片泥沼,饮食几乎断绝,周王和诸文武官员七天不得食物,几乎饿死于城内。
幸好水势稍退后,驻在河北的山西明军监军王燮冒险用小船越过黄河,抵达已成泽国的开封,才将周王、高名衡、陈永福等救出,而开封同知苏茂灼,通判彭士奇等则经不住饥寒交迫,饿死于城头。周王等人也是最后一批离开的守军,他们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才被迫撤离开封。
在明军撤离同时,农民军也乘舟进入开封,不过此时开封全城被淹,没有了驻守价值,所以不久也撤离开封,向河南西部转移。
周王朱恭枵被救出开封后,于风雨之中逃亡到开封郊外,由陈永福属下的军士护卫,在树林中躲避藏身良久。李自成退兵后,才返回开封。不过此时开封都被洪水淹没,周王府宫殿房屋全部倒塌或者没于水中,不能居住。周王的家产也在三次开封之战中或用于赏赐守军、或被大水吞没,坦然无存。周藩上下生计无着、陷入困顿。
崇祯帝得知周王的窘迫后很是挂念,赐书慰问,并赐内帑金帛及物料,以抚慰周藩。由于开封藩地历经大战已经残破不堪,不宜居住,所以崇祯帝特别下旨,让周王及其家眷可以离开封地,前往彰德府寄居,稍做安顿。
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两年守城作战,年过六旬的周王朱恭枵身体大受打击,再加上洪水破城后家产被涤荡一空,更加摧垮了周王的意志和信念,在寄居彰德后不久,心力交瘁的周王朱恭枵就罹患重病,卧床不起。
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民军自陕西向京师进发,并出兵攻取河南,周王只得再次离开彰德,向南方躲避。三月二十一,就在崇祯帝于煤山自尽后的第三天,六十五岁的周王朱恭枵于南逃途中病薨于淮安附近所寄居的舟船上。
因为当时国势混乱,明中央朝廷已经覆灭于李自成农民军,所以周王身后的赐谥、赐祭、承袭等典仪无人承办,均没有来得及进行。直到当年五月十五,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成为南明弘光帝后,才以“平生忠弗屈、孝尽已”的赞誉名义追封朱恭枵谥号“孝”,称“周孝王”。而后清兵南下,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周王朱恭枵的子孙被迫随继立的隆武、绍武政权南迁,最后在广州被尾追而至的清军杀死,周藩传承断绝。
周王朱恭枵在明末诸藩中,算得上聪明灵活,也能顾全大局、趋利避祸,和其他蠢笨贪财、至死也一毛不拔的庸碌藩王相比,绝对是出类拔萃的清醒者。他懂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也深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含义,所以在面对李自成农民军大举来攻之际,他倾其所有、大力支持乃至赏赐守城军民,致使全城上下齐心,坚决抵抗,使得农民军费劲周折也没有彻底控制开封城。
开封的城墙远远比不上洛阳、西安、太原等大城那么坚固、高耸,但面对农民军的进攻却坚守时间最长,这和藩国在此的周王朱恭枵尽散帑金、重赏守军、凝聚军民意志是有着莫大的关系的,他慷慨大方、尽散家财以犒守军的举动在守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虽然朱恭枵在坚守开封过程中的实际表现不能用勇猛、强悍来形容,只能说尽到了自己作为守土藩王应尽的义务,但是和其他明末藩王在同样局面下的小气吝啬、颟顸浑噩、贪生怕死情形作为对比,他已经算是识大体、顾大局、深谋远虑的优秀藩王了。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句话到底怎么讲现代战争有用吗
【苏联解体是美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美国上兵伐谋的经典是海湾战争。】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孙子兵法》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中国2500年前的兵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被西方称为东方兵学之祖;西方德国200多年前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称为西方兵家之祖。《孙子兵法》比《战争论》早2000多年,谁先谁后不言而喻,客观的说,《战争论》是在《孙子兵法》基础上发展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孙子兵法》和《战争论》,无论成书时间的早晚,还是内容的继承发展,《孙子兵法》无愧是世界的兵家鼻祖。
对于战争的含义和表述,《孙子兵法》高度概括:“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论》用了八个章节,三万多字叙述“战争”的含义,其中只有一句话准确而概括:“战争是迫使对方服从我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孙子兵法》中“兵者”的“兵”,就是指战争的意思,是国家的大事,死亡或者生存所在,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战争论》用三万字解释战争,谁能够有耐心记得住呢?
战争是人类生存竞争的产物,战争是优胜劣汰进化的组成部分,战争也是有规律的,战争也是有交战法则的,这就产生了研究战争规律的人,由此诞生了诸多的兵法。《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用一个字表达就是“谋”,“谋”必须有所依托,用两个字表达就是“势”。简单的说,“谋”就是策划、运筹,谋的是“势”,“势”就是力量、实力。
战争的目的就是战胜对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那你怎么才能战胜对方呢?这就是兵法研究的内容。《孙子兵法•谋攻》曰:“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或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前一句话,不打仗而让敌人屈服,是政治家、军事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后一句话,是统帅、兵家的纵横捭阖,是战争的制胜法宝。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句话是从国家的战略层面说的,打一百场战争都胜利,并非最好的战略结果,战争总是会死人的,还会大量的死人,歼灭敌人三千,自己也会损失八百人。不使用战争的手段,而通过非战争手段:政治较量、军事对抗、经济制裁、外交斗争、舆论宣传、策反瓦解等等,让敌人、敌军、敌国最终崩溃,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以往的解释是:“用兵的上策是和敌人比拼谋略,其次是和敌人进行外交斗争,再其次是对敌人发动战争,最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市。攻打敌人的城池,是最后不得已的选择。”自古以来,大多都是这样解释的,今天的很多军事理论家也是这样解释的。这样的解释,不能说就是错误的,但是并非是完全正确的。
在《孙子兵法》中,“谋”字在不同章节、段落中有不同的含义,战略、谋略、战术、计谋等等。冷清先生个人认为,上兵伐谋的“谋”,在这里是战略部署的意思,并非通常人们认为的对敌谋略。当战争不可避免的时候,国家必须展开全方位的战略部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舆论等等,都得围绕打赢战争而部署动员,展开强大的外交攻势而孤立敌对国家,战略部署完成后对敌国展开全面军事打击,战争进行到一定程度必须攻打敌人坚固的城市。战争中攻打敌人的城市,也是不得不进行的军事行动。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国家层面全方位的冷战对抗,时间漫长资源消耗巨大,策反和瓦解对手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最终将敌国、对手拖垮、耗死;上兵伐谋,是军事层面的战略部署和军事打击,歼灭摧毁敌人的军事力量,用战争的手段达到某种战略目标。现代或者当代,《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仍然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现代运用孙子兵法最成功的是伟人毛泽东,并且还有独创性的发展;当代学习运用孙子兵法最成功的是美国人,以往我们都小瞧了他们。美苏冷战、苏联解体,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1991年的海湾战争,就是美国应用“上兵伐谋”的典范。
【美苏冷战45年苏联解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
二战结束伊始,美国领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领导的华沙条约国组织,就开始了全方位的对抗,这就是后来历史定义的“冷战”。三八线、柏林墙是东西方冷战的地缘性标志,根据二战期间的“开罗宣言”“雅尔塔宣言”“波斯坦公告”,剥夺了德、意、日轴心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法获得的利益,划定了美苏两大集团的势力范围。在西方,德国被一分为二,西德是美国的势力范围,东德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德国首都虽然是苏联独自攻克的,根据协议柏林也被一分为二。东方以朝鲜半岛的三八线为界,划定了美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对日宣战后遵守了协议规定,进军到三八线就终止了,朝鲜半岛南北成立了两个国家“北朝”和“南韩”。
两大阵营对抗的两个领导者美国和苏联,他们一开始制定的整体战略是相似的,尽可能地避免两个“核大国”之间发生战争,以免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美苏之间的冷战对抗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舆论、影响力、意识形态、势力范围等等诸多方面。尽管美苏两个核大国没有直接发生战争,代理人战争却贯穿冷战全程。代理人战争的实质,是两大阵营维护各自的势力范围,渗透蚕食对方的势力范围而爆发的。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1965年的越南战争,四次中东战争,1980年的两伊战争,1981年的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
军备竞赛是美苏冷战的一大特点,双方生产、储备大量的军事装备,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超越对方的军事力量,以期达到威慑压制对方的效果。美苏两霸都是“核武器”大国,谁也不敢轻易地和对方开战,因为核武器是毁灭性的。军备竞赛的结果演变成“核武器竞赛”,美苏两霸生产装备的“核弹头”均在万枚以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军备竞赛的触角,升入到太空领域。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目的就是引诱苏联跟风,拉垮苏联的经济。
《孙子兵法》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注解是这样的:“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必以全争于天下”是文眼要点,不使用战争的手段,全方位的和对手敌国冷战,这才是正确的战略方法呀!美苏冷战当然也就少不了间谍战、舆论战,美国有中央情报局,苏联有克格勃,他们是干什么的,就是偷取敌人的情报,散布谣言动摇军心、民心,瓦解策反敌人中立场不坚定者,从而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
美苏拼国力民心的全面对抗,真的是一场持续时间很长的拉力赛,就是一个从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过程,是不容许出现重大失误的。美国苏联都出现过失误,美国的失误较少而苏联的失误较多。朝鲜战争中国参战后,美国被中国打回三八线,战争打了三年从原点又回到原点,美国总统杜鲁门突然醒悟,中美打成这个样子,苏联还没有出手,决定结束战争。一个美国将军说了著名的那句话:“在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同样的,1975年,美国终止了打不赢的越战,1979年美国和中国建交,卸下了两线为敌的包袱。
反观苏联,赫鲁晓夫主导“中苏交恶”,把自己的盟友变成对手。“古巴导弹危机”虎头蛇尾,出兵捷克斯洛伐克,让同一阵线的小兄弟们很不满意,波兰统一工会上台,意味着华沙条约解体。出兵阿富汗陷入战争泥潭,军备竞赛搞垮了国家经济,政治腐败导致意识形态垮塌,戈尔巴乔夫的“休克疗法”,直接把苏联政治、经济都搞崩溃了。1990年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戈尔巴乔夫竟然默许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为苏联全面解体开创了先例。1991年苏联轰然垮塌了,美国取得全面的胜利,中国成为最大的赢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海湾战争是美国学习《孙子兵法》,使用上兵伐谋的取胜的典范】
两伊战争以前的伊拉克面积43.7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盛产石油。海湾战争以前的伊拉克,在中东、中亚地区绝对是一个强国。拥有常备军一百多万,民兵接近二百万,军用飞机2000多架,其中战机700多架,坦克一万多辆。伊拉克也是久经战阵的国家,两伊战争打了八年之久,当然两伊战争也可以称为代理人战争,正是因为两伊战争的缘故,伊拉克从富庶国家变成了债务国家,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主要债权国。
1990年8月1日,伊拉克和科威特债务谈判破裂,萨达姆借口科威特一百年前是伊拉克的附属国,悍然发动对科威特的入侵,20多万军队、2000多辆坦克开进科威特,占领了科威特全境。第二天,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发表声明:“伊拉克发动对科威特赤裸裸的侵略”,第一时间表明了美国的态度。既然是侵略,美国警察就要管这个事情,很快美国高层就确定了美国的国家战略,维护石油美元、维护石油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是美国义不容辞的责任,美国必须发动针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
美国针对伊拉克的国家战略确定以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舆论全方位的国家战略部署、动员即刻展开,核心任务是全面的军事动员和部署。政治、外交层面把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用成熟、详实的报告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审议,安理会通过第660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撤军,以及达成一致谴责和制裁的11个决议。美国动议通过第668号决议,确定了对伊拉克动武,规定1991年1月15号,是伊拉克撤军的最后期限。众多的联合国决议,让伊拉克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方面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美国动员并部署军队的同时,凭借联合国的多个合法决议,动员了37个国家出兵,组成38国组成的“多国部队”。美国及多国部队向海湾地区部署了100万军队,其中美军73万之多,10个航母战斗群、9个两栖打击大队,数百艘舰船,一万多架作战飞机,数百万吨军事物资。美国白宫任命美军四星上将“施瓦茨科谱夫”,为海湾战争前线总指挥。施瓦茨科普夫四星上将,在制定具体作战计划的同时,紧急印刷了一万多本《孙子兵法》,参战美军连级以上军官“人手一册”。
由于美国的科技太强大,美军的装备优势太明显,战后人们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海湾战争还是《孙子兵法》的胜利。美军在五个月时间的部署当中,从来没有间断对伊拉克的侦查和轰炸,而萨达姆在五个月当中,也从来没有发动过大规模的反突击,从而打乱美军的军事部署,判断美军将来发起进攻的方向。五个月时间,美军和多国部队有条不紊的部署,美军在小规模的侦查活动中,只有一名女兵被伊拉克方面俘虏。
1991年1月17日,由于伊拉克拒绝从科威特撤军,美军主导的“沙漠风暴”行动开始,每天出动两三千架战机,对伊拉克、科威特境内的军事目标进行轰炸。伊拉克军队则消极防御,把主要的军事力量隐藏在地下,并用萨姆导弹攻击以色列,试图引诱以色列反击,从而争取阿拉伯世界的支持,以色列为配合美国表现的相当克制。在沙漠风暴行动期间,伊拉克军队完全是消极防御,没有组织任何大规模的地面反击行动。
1991年2月23日,美军及多国部队展开“沙漠盾牌”行动,出动了战机十万架次,投掷了十万吨炸弹,发射战斧导弹288枚,发射空射巡航导弹35枚。24日4时,美军及多国部队在500公里的正面战线上,从沙科、沙伊边界发起进攻。其实,美军和多国部队正面攻击,只是美军为了吸引伊拉克的注意力。施瓦茨科普夫按照《孙子兵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思想,命令美军精锐的第十军团十几万人,上万辆装甲车辆,秘密的横穿在沙伊沙漠地带,横跨300多公里的伊拉克沙漠,意图包抄伊拉克前沿巴士拉地区,切断伊拉克驻守科威特的30万军队的后路。
26日,苏联间谍卫星发现了美军横穿沙漠的行动,苏联方面通知给萨达姆,萨达姆命令驻扎在伊叙边境的伊拉克第三军司令,紧急出动堵截美国横穿沙漠的第十军,这一切都已经晚了,第三军团距离巴士拉近千公里,远水解解不了近渴,萨达姆宣布停火,命令科威特的伊军全线撤退。20多万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拥挤在伊科公路上,完全成为美军和多国部队空军的靶子,几百公里的公路上留下数不清的伊军车辆和装备,28日,美军停止军事行动,海湾战争结束,伊拉克完败。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崭新的历史军事史实,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公众号。
古代打仗主要是攻城,老百姓是不是都生活在城里
中国古代打仗,攻城很关键。
有谋略的大将,首先派探子、或买了解城内情况的人,摸清底细,然后派兵围住城的四门,列阵布防,再用箭发信于城内守将,要缴械投降。若城内守将坚贞不屈,懂谋略的守将,不会开城迎敌,守住城池,与城共存亡。
古代攻城用的火器、土炮,威力也很大,将城门功破,城内准备的擂木滚石拒攀梯而上的军士,功城方会造成很大的伤亡。城内的拒敌武器用完后,功城军队入城,有智者的大将不会乱杀无辜,若遇穷凶极恶的士兵,会将守城之士和城内居民赶尽杀绝。
古代城内,一般是居着豪富的人,守城将士的家眷,不存在有种田的老百姓。
古代的攻防战中,攻城部队得是守城部队的多少倍才能攻下
你好,我是凉夜寒塘,历史爱好者,很荣幸能回答你的问题。
在古代,攻城战通常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要进行,因为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意思就是,“用兵的基本法则在于,如果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如果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如果兵力是敌人的两倍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如果兵力与敌人相等就要设法击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撤退,如若实力不如敌人就一定要避免战斗”。
这段话里的十倍、五倍都是一个约数,不是精确数。因为实际战争中不单单要考虑兵力这一因素,天时地利人和都会影响一场战争的走向。
但如果就兵力这一点来讨论,在双方战斗力相当的情况下,攻城部队起码是守城部队的五倍才能顺利攻下城池,但牺牲兵力估计也是巨大的。拥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意味着掌握了一场战争的主动权,敌人自不会主动迎战,而是会选择守城防御。
在拥有五倍于敌的兵力时也不可轻举妄动。
《孙子兵法》中曹操注: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五倍于敌只是刚好达到一个攻城的及格线,这个时候是不宜采用正面强攻的方法的。曹操认为,此时应该分五股兵力,三股兵力正面攻城,两股兵力出奇袭方略,这样做也是为了既战胜敌军又降低损耗。
其实在古人的战斗中,攻城战是极少使用的。
如果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优先的选择一定是围城,把敌军的粮食供应与外界联系全部切断,这样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大胜。攻城战进攻的一方绝对会损失惨重,如果没有各方面绝对的优势,很可能会把一手好牌打烂,古代带兵打仗的人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解答题主的疑惑欢迎留言,更多精彩,关注@凉夜寒塘以上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为什么古代攻城不先炸了城门
谁说古代攻城不轰城门的?但凡能轰得开,古人第一时间就会先轰了它。
很多人认为,古代的攻城战,往往是进攻一方扛着长长的梯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墙头后,再展开进攻。
因此,就有人觉得古人在军事上“智商堪忧”,干嘛不拿炮火先轰了城门,这样攻起城来,不就顺畅多了?
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并且还错得十分离谱。
古代人打仗,不管是轰城门,还是翻墙头等攻城方式,均会雨露均沾,只要能达到预期结果,古人绝对会用上各种方式。
所以,不存在古代攻城不轰城门这一说,只不过,因为城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轰开,因此才会在攻城战中,多采用爬墙这种方式。
要说明这个问题,就需要先来看看古代的城门到底长什么样。
受不少古装电视剧的影响,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古代的城门,大致是由两块并不算厚的木门组成,虽说看着高大磅礴,但若是真心想破坏它,好像并不是什么难事。
甚至还有人认为,只要有几把利刃,用力劈砍之下,就有可能将其破坏掉。
当然,用利刃劈砍有些夸张,不过在很多电视剧中,倒是出现了另外一幕攻破城门的场景,那就是一队士兵抬着一根粗木柱,使尽全身力气撞向城门,在木柱的猛烈撞击下,不一会城门就被撞开了。
如果你认为古代的城门真的是这样,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都知道,城门是一座城池最要紧的防线之一,因此古人对于城门如何防守,是会下很大功夫的,远不是弄两块在中看不重用的大木板就了事。
一般情况下,古代的城门采用的是千斤闸结构,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城墙上设置固定的凹槽,并在凹槽内放置闸门,用闸门的起落来控制人员的进出。
而闸门的起落,则是靠着设置在城墙内侧的绞车,需要打开城门时,士兵转动绞车升起闸门,而遭遇敌情时,就把闸门落下来。
那么说,这道闸门就十分保险吗?难道它就不会被粗木柱甚至是炮火轰开吗?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个闸门并不轻,通常都在千斤重以上,并且,为了防止敌人撞破,这道闸门在制作时,都是采用铁皮包裹实木的方式。
换句话说,这闸门整个从里到外,都是实心的,并且外面包裹的还有厚薄不一的铁皮,以及密密麻麻的铆钉。
实心木、铁皮、柳丁,再加上高大的体积,综合下来,一个城门的重量,少说也有千斤重。
而在古代,可没有什么现代化机械,要想凭借人力和传统的方式毁掉这城门,怕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那么,有人会说,没有现代化机械,但是有火炮啊,宋朝时不就已经发明了“霹雳炮”,明朝时火炮的技术更是上了好几个台阶,用火炮去轰,任他千斤闸还是万斤闸,估计都得化为碎片。
道理确实不错,但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想用火炮轰城门,那就必须让城门处在火炮的有效射程内。
并且,古代由于技术的限制,火炮的准头很差,如果离得太远,那最多也就是吓对方士兵一跳而已。
简单来说,就是让火炮离城门近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火炮的最大威力。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才能把火炮放的离城门更近一点?要知道,敌人城墙上站的都是士兵,不是稻草人,他们不会眼睁睁的任由你把火炮放到他们眼皮子底下的。
你敢放火炮,我这边就有各种弓箭、弩等远程武器招待,甚至,在某些城池的城墙上,还设置有弩车、火炮这样的反攻城装备。
在这种远程装备的加持下,你想把一门火炮放到对方城门不远处对着轰,无疑是痴心妄想。
就是因为古人知道用火炮轰城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受到了很多条件限制,比如城门太厚,再比如不容易接近等,因此,才在攻城战中很少对着城门去轰。
除了上述这些限制之外,还有就是轰开城门后,会面临更痛苦的局面。
假设一队攻城士兵,在运气逆天的情况下,轰开了城门,并把城门毁坏,为后续部队进城提供了条件,但这并不代表攻城战就成功了。
他们会在轰开城门后,遭遇到几样噩梦般的军事设备。
第一个先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造型奇怪的大型车子,这个车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正面插满了锋利的刀刃。
没错,这就是在攻城战中,让攻城一方吃尽苦头的守城神器---“塞门刀车”。
说是大型车,其实塞门刀车的整体构造很简单,只有两个轮子,其余部分就是实木包裹铁皮制作的框架,框架的总体宽度,一般都和城门宽度接近或者相同,把它推到城门前,会刚好堵住城门,因此就叫做“塞门刀车”。
另外,既然叫做刀车,那肯定有刀,根据史料记载,古代的塞门刀车,一般会在正前方装有 24 把钢刀,有的还会更多。
这种塞门刀车的用途有两个,其一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敌人弓弩、石块之类的远程攻击,而另一种,就是能够阻止敌人进入,并杀伤敌人。
只要在使用时,将它推到城门处,把城门口严严堵死,那么就能让敌人付出极大的伤亡。
你不是想进城吗?那好,先过了塞门刀车这一关再说,而要想过这一关,那士兵就得顶着明晃晃的刀子冲,这一冲就是死。
并且,有时候冲得太猛,第一排甚至第二排士兵,就会被直接推到刀车之上串死。
假设进攻一方人数足够,将帅也狠心,士兵也愿意送死,硬是拿人命把这塞门刀车给破坏掉了,城门处也畅通无阻了,那是不是就等同于攻城战成功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还有一个更让进攻一方崩溃的地方出现了。
这个地方叫做瓮城,何为瓮城?是指在城门连接处,所建立的防御性设施,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在城墙内部再建了一道城墙。
这个瓮城的特点,首先是内部空间有限,毕竟他是和外城墙连接在一起的,所以两者之间的活动空间十分局促,尤其是相对于成群的士兵进攻的时候。
另外,在瓮城之上,守城一方往往会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也就是说,进攻一方将会再次遭遇在第一道城门的全部噩梦经历。
并且,还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受到守城一方密集的攻击,想象一下,只要守城一方武器充沛,那基本上进攻一方在瓮城里是有来无回。
更让人称奇的是,古人在经历的无数次战争之后,也在瓮城的建设上积累了不少实用经验,比如,瓮城的城门,与外城墙的城门,往往不会设置在一道直线上,之所以这样做,就是防止进攻一方用攻城槌等重型武器破坏城门的。
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规模也最大的瓮城,是南京明城墙的内城南门聚宝门(今中华门),其结构之复杂,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
在聚宝门这个瓮城中,单是城门,就有一主三辅共四道,每一道均采用了包铁门和千斤闸,另外,在瓮城内部,还设有二十七个藏兵洞,每个洞能藏兵一百人有余,二十七个就是近三千,而这三千人,就是等敌人进入瓮城后的大杀器。
只要敌人进入瓮城,后方派兵一堵,前方厚重的千斤闸又让他们一时半会无法攻破,进退不得的情况下,就会让敌人成为“瓮中之鳖”,这就是瓮城的最大,也最厉害之处。
并且,瓮城除了能够应对敌军进攻以外,还能够在遭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一定程度上抵挡洪水过境,最大程度上保证城内人的安全,真的可谓是一城多用。
一个是插满利刃的塞门刀车,一个是设施完备的瓮城,这两样就是古代人在守卫城市上的最大依仗,而这两样,在古代没有现代化武器的情况下,一般是很难单凭人力攻破的。
这也就是为何孙子兵法中,为什么会说“攻城为下”这句话了,不是不想攻,而是着实不易。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如果城门不好轰,那么用大炮轰城墙会不会就能成功进入城内呢?理论上,如果火力密集,且不间断的情况下,什么城墙都能轰开。
但问题是,古代的大炮威力有限,且持续性不强,更重要的是,城墙却超乎想象的结实。
受技术限制等原因,古代的火炮或者是大炮在威力上要远低于现代火炮,并且射程较低,若是想轰开城墙,那就必须在很近的距离开炮才行。
这还是问题之一,另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持续性,由于古代火炮在设计时缺陷较多,一门能够攻城的重型火炮,往往一天才能放几次,这样的效率,明显无法大面积毁坏城墙。
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十五世纪的时候,东罗马的君士坦丁堡防卫战中,进攻一方的奥斯曼苏丹用来轰城墙的巨炮。
这种巨炮可以说代表了当时火炮技术的巅峰,不管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是如此,但效率低下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并且,在当时,奥斯曼苏丹一方,为了克服这个问题,采用了“以量变产生质变”的方针,提前设计了几十门的巨炮,同时还准备了充足的炮弹。
为了拿下君士坦丁堡,奥斯曼苏丹的士兵,前后累计发射了五千多枚炮弹,但最终的结果,也就只是把城墙轰了几个缺口而已。
最后,君士坦丁堡陷落,据说还是因为一道小门忘了关才导致的。
除了火炮威力有限和效率低下之外,攻城的不易之处,就是城墙实在是太结实,在最早的时候,城墙一般都是采用土夯筑成,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更多材料的应用,城墙也越来越抗揍。
根据史料记载,在东晋时,就已经出现了用砖砌成的城墙,而到了唐、宋时期,除了传统的砖包城墙之外,还在其中加上了大量的条石、块石等坚固的材料。
明清时期,城墙更是添加了糯米石灰浆,并在建筑时,采用桐油拌合石灰胶结而成。
这样的城墙在坚固程度上,并不次于现代的混凝土结构,当然,再坚固也架不住大炮硬轰,因此,古人在设计城墙时,往往都会设计异乎寻常的厚。
这种厚度,只要实地参观过古城墙就会有直接体验,像西安的古城墙,目测厚度就足足有四五个车道那么宽。
如此之厚,就算用大炮轰,顶多也是轰几个缺口,要想全部轰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这还不直观,那么在抗战初期,日本人 进攻太原,重炮加飞机连续轰了三天三夜,也没轰出来个所以然。
最后还是用坦克开道,掩护着重炮直接开到了城墙下,硬顶着城墙轰,才勉强轰开了一个缺口而已。
并且,太原在古代的行政地位,可要比西安低一些,即便如此,城墙都如此难轰,若是轰西安的古城墙,其难度可想而知。
再往更远的地方想一想,那些古代的边境要塞,由于常年抵御外敌,城墙就必须修得更厚更坚固,这些地方若是用古代技术水平低的火炮去轰,那纯属是浪费炮弹而已。
所以,综上所述,古人在攻城战时,并不是不想先轰了城门和城墙,而是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实在太大,毕竟古代没有现代化那种威力巨大的远程武器,因此,才不得不得出了“攻城为下”的这种结论,转而采用爬墙的方式攻城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