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死后,瓦剌为什么不卷土重来?古代官场称谓中,为何会出现“过称”和“僭称”_开封_开封市_明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僭建 瓦剌 开封 开封市 明朝

本文目录

  • 于谦死后,瓦剌为什么不卷土重来
  • 古代官场称谓中,为何会出现“过称”和“僭称”
  • 汴京和汴梁有什么区别
  • 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间,建立过哪些国家政权

于谦死后,瓦剌为什么不卷土重来

我估计当时的瓦剌人看到这个问题一定会表示我们确实想卷土重来去明朝抢劫,奈何有饿虎拦路,实在过不去啊!另外你还当我们是当年统一诸部的“天圣大可汗(也先)”时代呢?现在跑慢点脑袋都难保了!

瓦剌其实没有很多人想的强大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一个事儿,土木堡之变中明朝的局域对手确实是瓦剌,但是整体对手其实应该叫蒙古诸部联军。也先是兵分四路进攻明朝,但东路进攻辽东的是名义上的草原共主、黄金家族后裔脱脱不花(鞑靼)和兀良哈部。而西路进攻甘州的是鞑靼部的阿噶多尔济。

中路那两支军队倒都是瓦剌人,但是进攻宣府的阿剌知院也不是也先的嫡系,他相当于是瓦剌部里的独立军阀。也先真正能掌控的军队就是跟他进攻大同一线的那些,说起来数量并不多。

其实这是草原上的惯性,多数有名的什么什么汗其实就是个盟主,不一定哪天就得被人挂掉。只是土木堡那阵子正好也先是盟主,但他的实力其实并不完全来自本身努力,是爷爷马哈木,老爹脱欢两代人跪舔明朝换来的。

明朝草原部族的实力消长规律

在明朝的中前期其实有个挺好玩的规律,大抵以朱棣晚年做个基准线,往前推的话蒙古诸部谁在东边和南边铁定倒霉。那阵子明朝正好处于上升期,军事力量强大,骄兵悍将见树都想踹三脚,挨着这帮大爷基本就是挨虐。

但是朱棣开始对草原玩平衡战术之后这个局面就有了改变,在永乐年间东南方向的部族属于拼点子时期,可能明朝会跟你做生意扶植你,也可能看你不爽暴打一顿。也先的爷爷马哈木就吃足了苦头,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事儿没少摊上。

朱棣死后明朝开始失去扩张的欲望,草原的局势就又开始发生变化,因为明朝不再频繁出塞作战,这时候在东南边的部族就开始有便宜可占。没重大军事威胁的情况下,离明朝越近做生意就越方便,越境抢劫更方便。到了后来草原诸部彼此厮杀,争的就是谁能占住东南方,想来这也挺黑色幽默的。

作死的也先

明白了草原部族实力消长的问题,咱们也就知道瓦剌为什么能够崛起,归根结底他们的实力是来自明朝,明朝大量的物资输出成就了他们。然而土木堡之后也先同学干了一件很败人品的事儿,把所有人都给惹毛了。

首先他把名义上的老大脱脱不花给收拾了,可又没杀死人家,于是黄金家族的老大跑进了兀良哈的地盘,这两家暂时合流了。然后他在景泰四年告诉明朝找到了元朝的传国玉玺,老子要自己当大汗,你们把衣服器具给我准备好。

这下他算彻底捅了马蜂窝,他不明白汉人对于正统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于祖先遗志的尊重程度。那个传国玉玺正是朱元璋拼了老命都没拿到手的东西,引为平生三大恨事之一。你过来抢劫明朝可以叫入贡,你杀了官员明朝可以装不知道,甚至你俘虏了皇帝明朝也可以叫北狩,唯独你拿了那玩意儿不行!

崩裂的瓦剌

面子问题大过天的明朝君臣终于被也先气疯了,回书拒不承认也先的地位,把跟他的一切生意全给停掉。还顺手和也先的副手阿剌知院眉来眼去,准备给瓦剌来一次战略再平衡。

于是也先同学就开始悲剧了,他当上大汗以后突然发现四面皆敌,外面鞑靼、兀良哈和明朝都关系险恶,内部大儿子和副手又虎视眈眈。没等一年过去阿剌知院就开始造反,1455年(也有资料显示是1454年)还派人暗杀也先。

失去了共主的瓦剌瞬间就分崩离析,也先的长子、次子和阿剌知院三方争斗不休,还没等分出胜负的时候那边鞑靼又出兵了。孛来带着新立的黄金家族大汗杀了阿剌知院,又一步步把瓦剌诸部打出了蒙古东部,赶去西北边喝风,曾经强大的瓦剌帝国就这么完茄子了。


总结起来吧,1457年于谦被害时也先最起码都挺尸两年了,瓦剌也被打的接近不了明朝边关。别说他们没实力再卷土重来,就算有实力也得先过鞑靼那关。事实上之后多年袭扰明朝边关的都是鞑靼部,明朝也习惯性的把鞑靼的可汗称为小王子。扯淡完毕。

古代官场称谓中,为何会出现“过称”和“僭称”

在古装剧中,经常出现什么张大人、李大人的一通乱叫。在真实的古代官场中,哪怕是初出茅庐的进士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这不仅仅是错误,而且会得罪一大群人。古代官场的称呼非常有讲究,是不是自己阵营、关系是否亲近,从称呼里就能听出来。那么,在真实的官场中,应该怎么称呼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中国自古有个传统,官场上称谓往往喜欢往大里叫,拿现在来说比如对于“副职”,下属们在称呼上往往都不会刻意的加上一个“副”字,像副局长一般场合下也叫局长。如此叫法理论上也不错,一来表示下属对上级的尊敬,二来也是封建时代的文化遗留。

官场称谓“泡沫”现象主要形成于唐代,只要虚衔高于实职或荣于实职,就以衔称代替职称,再加上那个时期虚衔泛滥,结果便导致了称谓“泡沫”的不断增长。

唐肃宗时,张巡在雍丘抗击叛军令狐潮。占地一县,兵员不过千人,其原职也仅是个县令,却因屡屡以少胜多,不断加授虚衔,部下也水涨船高,称大将的就有六人,“官皆开封特进”。对朝廷来讲,成本不过就是多发几纸告身而已。

晚唐五代,王纲败坏,九羊十牧,官场称谓虚涨,至有“捉船郭使君,看马李仆射”的民谣传说,是说连艄公、马夫都有了使君、仆射的荣衔。可以印证的事例很多:如李茂贞领凤翔节度使时,滥授官爵,军乐队演奏员也称为司空、太保。

虚衔毕竟也是朝廷授予的,虽然没有实权,但这样称呼也没多大毛病。比这更离谱的就是“过称”,俗话讲就是往大里叫。副职称正职,次官称长官,低品称高品,小吏互称押司,军将互称太尉。宋真宗时,为了杜绝这种现象,还特地发了一个《重定内外官称呼》的文件,由御史台等部门向各级衙署严行告谕,违者治罪。

官场上“过称”泛滥,社会上还有“僭称”,就是许多官称被广泛用到了民间,如医生叫大夫、郎中,剃头修脚叫待诏,茶馆跑堂叫博士,卜卦看相叫衙推,各行工匠叫司务,等等。据

汴京和汴梁有什么区别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汴京和汴梁有什么区别,其实区别还是比较简单的,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话说答案估计你会意想不到哦,真的是非常的有意思的。

汴京和汴梁的区别在于他们的叫法不一样,大家看到名字没?名字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两个地方倒是一个地方。

汴京就是今天的开封,宋代时期,开封称为东京,因为有汴水流经,所以又叫汴京。汴梁也是今天的开封,汴梁,是元朝至明朝初期对于开封的称呼。 元朝初,沿袭金朝,仍称为南京路,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 “汴梁”始而得名。

开封的历史沿革:

开封的先民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开封市祥符区万隆岗遗址和尉氏县洧川镇断头岗遗址,发现了数处新石器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其发掘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开封市域内就已经有人类活动。

五帝之一的颛顼早年因辅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阳镇),故又号称“高阳氏”。

夏朝,自帝杼至帝廑在开封一带建都217年,史称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国都里村),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

大禹为避商均而居阳城(今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之东。

商朝,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张。

春秋早期(公元前8世纪),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战国魏惠王六年,魏国君主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公元前334年称王)迁都于大梁(今开封市鼓楼区)。魏国迁都大梁之后,引黄河水入圃田泽(今郑州管城区)开凿鸿沟、引圃田水入淮河。水利既兴,农业、商业得到极大发展,日趋繁荣。他还修魏长城、联诸侯,国力日盛,乃得称霸于诸国,使大梁成为当时繁华的名都大邑之一。公元前225年,秦国战将王贲堵截黄河大堤,引黄河水入鸿沟,淹没大梁城,致城毁人亡,成为一片泽国。

秦,设大梁县,属砀郡,郡治睢阳县(今商丘市睢阳区)。

西汉,境内设浚仪县,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西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县改名为开封县,这便是“开封”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

东汉,浚仪县仍属陈留郡管辖。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改司隶部为司隶校尉部,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开封县属之。

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孝静帝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等三郡。

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由县治改为州治,失落了近百年的开封又逐步地恢复了元气,开封也成为北魏对南部各朝作战的水运线上的八个重要仓库之一。

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和天保十年(559年),分别建了著名的建国寺(即大相国寺)和独居寺(今开封市铁塔一带),佛文化的发展对后来的北宋都城东京汴梁文化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前期的基础。

隋朝置陈留郡于浚仪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后改陈留郡为汴州。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两千多千米的大运河中段是联通黄河与淮河、贯穿汴州的汴河,大运河黄河至淮河段又称通济渠。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设汴州总管府,下辖汴州、洧州、杞州、陈州。武德七年(624年),汴州总管府改为汴州都督府。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设河南道,道治浚仪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汴州一度改设为陈留郡。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李唐的宗亲李勉到汴州任节度使,增筑汴州城(今开封市祥符区)达22里。

兴元元年(784年),李希烈占据汴州城,僭即皇帝位,自称国号“楚”,建年号为“武成”,以汴州为大梁府治。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后梁定都开封十七年,时间虽短,但国家的租赋较轻,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同时,后梁定都开封,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从河洛地区的洛阳转向豫东平原的开封地区,对中国古代的都城转移及政治中心转移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923年,后梁灭亡,继起的后唐定都洛阳,于开封置汴州。

936年,石敬瑭灭唐,建立后晋,又从洛阳迁都到开封。947年一月十日,契丹军攻克后晋首都开封,后晋灭亡。

947年二月,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开封为南京,改汗称帝,定国号为“大辽”。

辽军北撤后,后汉立国仍定都开封。951年,郭威发动澶州兵变,灭后汉建后周。郭威勤政爱民,大力改革使后周出现了新的气象。

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柴荣在郭威的基础上,整顿朝纲,改革弊制,在内政、外交和军事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他三次征伐南唐,夺得“淮南十四州”的土地,并恢复了江淮漕运,使开封经济进一步提升。955年,他又发动10万民夫在原汴州城(今开封市鼓楼区)外筑外城。

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在开封城北40里的陈桥驿(今属新乡市封丘县)发动“陈桥兵变”,以“宋”为国号,建立宋朝,建都东京开封府,历经9帝、168年。大宋王朝是开封历史上和中国封建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经济文化发达、社会生活繁荣,开封城内人口达一百五十万。(《宋史 地理志》记载崇宁年间,开封有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户,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口。” )大宋东京城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当时大宋都城开封的繁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东京开封城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灭北宋后,改东京称为“汴京”。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迁都到中都大兴府,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成为金陪都。正隆六年(1161年)初,完颜亮南下侵宋,一度以“南京开封府”为前进基地。贞祐二年(1214年),完颜珣为避蒙古军锋,迁都“南京开封府”。天兴二年(1233年),完颜守绪在开封被蒙古军围困下,逃出汴京开封,迁都到归德府(今商丘)。

元初,沿袭金国称呼,仍称为南京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为河南江北行省省治。元朝末年,“天下义军共主”小明王韩林儿率领的红巾起义军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龙凤四年(1358年)红巾军占领汴梁,并从亳州迁都于此。龙凤五年(1359年)开封城被元军攻破,韩林儿逃至安丰。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徐达带领北伐军攻取河南,此时许多人向朱元璋建议定都汴梁。四月,朱元璋来到汴梁城考察。五月,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将开封县并入祥符县,至此两县合一,置河南中书分省,省治开封府。同年八月,以开封府升格建为北京,位居陪都,重建开封城,改土城为砖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河南中书分省为河南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河南行中书省为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领州四、县三十。洪武十一年(1378年),罢北京称号。 封第五子朱橚称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命朱棣就藩于开封。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冬,朱橚因擅自离开封地到凤阳而获罪,被太祖下令迁往云南。朱元璋不久改变决定,留朱橚在首都,由世子朱有炖理藩事。朱橚在两年后获准返回封地。崇祯十五年(1642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诸部围攻开封府,不久攻破。九月十五日,明军(一说起义军)为解围决黄河,水灌开封城,城中建筑大部分被毁坏、淤没,人口大量溺亡。

清军入关后,基本沿袭明朝行政区划。省、府衙署均因开封城淹没而寄驻邻县理事。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开封府城。康熙二年(1663年),诸衙署陆续迁回城中。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在开封设立驻防满城。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开封府改设豫东道。祥符县改名为开封县,开封为河南省省会、豫东道治所。民国三年(1914年)6月,改豫东道为开封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冯玉祥将开封、商丘、沁阳定为自治模范县,筹办地方自治。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豫东道。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成立开封市,开封市、开封县同城不相属。 民国十九年(1930年),开封撤市。 5月,中原大战爆发,31日 蒋介石令河南建设厅长张钫暂代河南省政府主席,省会设署商丘。10月1日,蒋军入开封,6日 河南省政府由商丘迁回开封,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刘峙为河南省政府主席,张钫为民政厅长。 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17日,国民政府批准撤去开封、郑州两市。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1日,中共河南省委在开封成立。6月6日,日军攻陷开封(省政府事先已迁驻南阳,1939年10月5日又由南阳迁至洛阳)。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3月1日,日伪国民政府在开封市成立伪河南省政府。 1938年豫东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豫东人民建立了水东抗日根据地,开封地区在水东军分区领导之下 ,1945年8月19日,国民党军进驻开封,9月,河南省政府迁回开封。

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6月22日第一次攻克开封,攻克后即撤离。同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攻克开封,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省会地位不变。12月23日,改为开封市。1949年3月,开封改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5月10日,根据中原临时人民政府第二次政府委员会议5月8日决定,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开封成立,吴芝圃任主席。省政府下辖开封、郑州两市及陕州、洛阳、郑州、陈留、商丘、淮阳、潢川、确山、许昌、南阳等10个专区。 开封县治所迁驻市郊朱仙镇,9月又迁往黄龙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封市仍为河南省省会。 1952年6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陈留专区并入郑州专区。 1954年10月,河南省会由开封市西迁至郑州市(1951年经政务院批准)。 1955年1月,郑州专区公署驻地由荥阳县(今郑州市荥阳市)迁至开封县(今开封市祥符区),改称开封专区。1958年,开封市委托开封专区管辖。1959年10月,开封县(今祥符区)划归开封市领导。1962年,开封市恢复为河南省辖地级市。 1983年9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开封专区,原属专区的杞县、通许、尉氏、开封、兰考五县划归开封市管辖。 2014年9月,国务院批复开封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开封县,设立开封市祥符区,同时还撤销金明区,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龙亭区。

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间,建立过哪些国家政权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主要便是指从东汉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位东汉灭亡,到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攻灭南陈天下重归一统期间,长达三百七十年的乱世。按照天下形势,又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三国时期(220年至280年)、两晋十六国时期(280年至420年)和南北朝时期(420年至589年)。

在此期间,中原大地上先后诞生过多达四十多个或统一、或割据的政权,其中仅是实力较为强劲的,便多达三十个。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国家。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主要便是曹魏、蜀汉和东吴三个国家,此外在辽东还有一个公孙氏建立的燕国,不过存在感相对较低。

1、曹魏(220年至266年)。东汉末年乱世,曹操于军阀混战之中势力逐渐增强,先封魏王,后封魏王,就此奠定曹魏根基。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曹丕继承丞相、魏王之位,改元延康。同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接受汉献帝禅位称帝,定国号为“魏”,史称曹魏,也称前魏、先魏。曹魏共传五帝,历四十五年,于咸熙二年十二月(266年2月)因司马炎篡位而亡。

2、蜀汉(221年至263年)。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夺取荆南四郡,又夺取益州、汉中之地,创下一片基业。得知曹丕篡汉建魏后,刘备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定国号为“汉”,史称“蜀汉”。蜀汉共传二帝,历四十三年,最终于景耀六年(263年)被曹魏所灭。

3、东吴(229年至280年)。东吴政权,乃是东汉末年孙坚、孙策、孙权两代人在长江以南所创立的基业。孙权早年与刘备结盟对抗曹操,后因与刘备就荆州归属产生矛盾,又名义上依附于曹魏,被册封为吴王,后又临江拒守宣布独立,并改年号为黄武。黄武八年(229年)四月,孙权于武昌称帝(后迁都建业),定国号为“吴”,史称东吴,也称孙吴。东吴共传五帝,历五十一年,于天纪四年(280年)被西晋所灭。

两晋十六国时期

两晋十六国,顾名思义指的便是西晋、东晋以及北方曾经存在过的十六国割据政权,而除他们之外,实际还存在过前仇池、后仇池、宕昌、邓至、冉魏、谯蜀、桓楚、翟魏、代国、宇文部、段部、吐谷浑等割据势力。

1、西晋(266年至316年)。西晋是继三国后的短暂统一王朝,由三国末期曹魏权臣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人所奠定。司马昭去世后,其子司马炎于咸熙二年十二月(266年2月)接受曹奂禅位称帝,定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西晋灭吴之后,结束分裂乱世,使得中原大地重新一统。司马炎去世之后,其子司马衷即位,皇后贾南风乱政,随即引发“八王之乱”,胡人趁机发动叛乱,共传承了四帝五十一年的西晋,最终于建兴四年(316年)八月被汉赵所灭。

2、东晋(317年至420年)。“八王之乱”期间,司马睿南迁建康,西晋灭亡之后,司马睿于建兴五年(317年)在建康重建晋廷,仍沿用国号“晋”,史称东晋。东晋共传十一帝,历一百零三年,最终于元熙二年(420年)被刘裕所篡,东晋灭亡。

△320年形势

3、成汉(304年至347年)。西晋末年,益州蜀郡巴氐族领袖李特率领难民起兵反晋,后李特第三子李雄并于西晋太安二年(304年)十月称帝,改元建兴,定国号为“成”。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故史称“成汉”。成汉共传六帝,最终于东晋永和三年(347年)被东晋所灭,其残余势力则于两年后彻底被消灭。

4、前赵(304年至329年)。前赵为西晋晚期匈奴贵族刘渊所建,其早年随西晋藩王参与“八王之乱”,后公然起兵反晋,并于西晋太安二年(304年)十一月以“兄亡弟绍”复汉为名,即汉王位,改元元熙,定国号汉。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十月,刘渊于左国城正式称帝,改元永凤。“平阳政变”后,刘曜于赤壁称帝,改元光初,次年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也称汉赵。前赵共传九帝,最终于光初十二年(329年)被后赵石虎所灭。

5、前凉(318年至376年)。前凉政权为西晋凉州刺史张轨所建,西晋灭亡之后,张氏虽表面向东晋和前赵称臣,但实际上已经形成割据政权,史称前凉。前赵光初七年(324年),汉赵封张茂为凉王,建兴四十二年(354年),张祚称帝,废弃晋愍帝年号,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史称前凉。前凉共传九位君主,最终于东晋咸安六年(376年)被前秦所灭。

△338年形势

6、后赵(319年至351年)。后赵政权为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所建,石勒早年在刘渊麾下,后被前赵封为“赵公”、“赵王”,从312年起逐渐发展为割据河北、山东的势力,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石勒脱离前赵,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太和三年(330年)九月,石勒正式称帝。后赵共历七帝,享国三十二年,最终于永宁二年(351年)被冉魏所灭。

7、前燕(337年至370年)。前燕政权为慕容鲜卑所建,东晋咸康三年(337年),慕容皝一统慕容鲜卑各部后,自立为燕王,定国号为燕,史称前燕,东晋被迫予以承认。东晋咸康八年(342年),在击败后赵之后,慕容皝建都龙城。慕容皝去世后,其子慕容儁则于元玺元年(352年)十一月正式称帝,建年号元玺,迁都到蓟城(后又迁都邺)。前燕共传三位君主,最终于建熙十一年(370年)十一月被前秦所灭。

△前秦曾短暂统一北方

8、前秦(351年至394年)。前期政权为氐族首领苻洪所建,乃是十六国中最为强大的一个。苻洪早年先后投效于前赵、后赵和东晋,后趁着后赵内乱之机,苻洪于东晋永和六年(350年)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但不久便被后赵石虎旧将麻秋所毒死,其子苻健代统其众,率众占据关中,并于次年自称天王,定都长安,两年后称帝。前秦共历六帝,期间曾短暂统一北方,但在“淝水之战”后又迅速崩溃,太初九年(394年)前秦末帝苻崇在进攻西秦的战争中被杀,前秦灭亡。

9、后燕(384年至407年)。后燕为前燕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所建,“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慕容垂遂借机脱离前秦控制,于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在荥阳自立为燕王,定都中山(后迁往龙城),建立后燕政权。后燕历七位君主,共二十四年,最终于后燕建始元年(407年)被北燕所取代。

10、后秦(384年至417年)。后秦政权为羌族姚苌所建,“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原降于前秦的古羌军阀姚苌在渭北叛秦,并于晋太元九年(384年)自称万年秦王,史称后秦,定都北地,次年擒杀苻坚,并于太元十一年(386年)在长安称帝。后秦共传三帝,最终于永和二年(417年)在东晋刘裕的北伐中被灭。

△390年形势

11、西秦(385年至400年、409年至431年)。西秦政权为陇西鲜卑所建,“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乞伏国仁趁机于前秦建元二十一年(384年)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改元建义,建都苑川,定国号为“秦”,史称西秦。太初十三年(400年),西秦被后秦所灭。但九年后乞伏乾归却重新复国,迁都苑川,乞伏炽磐时又迁都枹罕。西秦两次立国共历四主,最终于永弘四年(431年)被大夏所灭。

12、后凉(386年至403年)。后凉是前秦都亭侯吕光所建,苻坚于“淝水之战”大败后,前秦迅速崩溃,吕光遂消灭凉州刺史梁熙,占据姑臧、一统河西,并在苻坚死后割地自立,先后自封酒泉公、三河王,后于龙飞元年(396年)自称天王,定国号“大凉”,史称后凉。吕光去世之后,后梁陷入内乱,在传承五位君主后,于神鼎三年(403年)在后秦、南凉、北凉的围攻之下灭亡。

△402年形势

13、南凉(397年至414年)。南凉政权为秃发鲜卑所建,吕光自立为天王后,本想拉拢秃发鲜卑首领秃发乌孤,但秃发乌孤却于后凉龙飞二年(397年)自称大部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年号太初。南凉共传三位君主,最终于嘉平七年(414年)被西秦所攻灭。

14、南燕(398年至410年)。南燕为前燕慕容皝幼子慕容德所建,后燕永康二年(397年),后燕在“参合陂战役”中被北魏击败,都城中山被攻破,后燕被一分为二,驻守邺城的慕容德遂于次年南迁滑台,自称燕王,史称南燕。北魏天兴二年(399年),滑台也被北魏攻占,慕容德又率众向东逃亡,攻取青州兖州,入据广固,并于次年称帝。慕容德去世之后,其侄子慕容超即位,在位期间又遭到东晋进攻,东晋义熙六年(410年),刘裕攻破广固,南燕灭亡。

15、北凉(397年至439年)。北凉为后凉建康太守段业所建,趁着后凉内乱之机,段业于后凉龙飞二年(397年)自立为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建元神玺,建都骆驼城,两年后改称凉王,改元天玺。天玺三年(401年),沮渠蒙逊夺取北凉政权,仍称凉州牧,改元永安,继承凉州王霸之地。沮渠蒙逊之子沮渠牧犍在位时,北凉最终于北魏太延五年(439年)被北魏所灭。

△420年形势

16、西凉(400年至421年)。西凉政权为北凉敦煌太守李暠所建,北凉天玺二年(400年),晋昌太守唐瑶反叛北凉,向敦煌、酒泉、晋昌、凉兴、建康、祁连六郡传发檄文,推举李暠为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建初元年(405年),李暠改元建初,迁都酒泉,定国号为“凉”,并向东晋称臣,史称西凉。西凉共传三代,于永建二年(421年)被北凉攻灭。

17、北燕(407年至436年)。后燕建始元年(407年),冯跋发动政变灭后燕,拥立后燕惠愍帝慕容宝的养子,高句丽人高云(慕容云)为帝,定都龙城,仍沿用燕国号,史称“北燕”。但仅仅两年后(409年),慕容云便被部下离班、桃仁所杀,冯跋平定政变后即位于昌黎龙城。北燕共传慕容云、冯跋、冯弘三帝,最终于太兴六年(436年)被北魏所灭。

18、大夏(407年至431年)。大夏是南匈奴屠各种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所建,早年曾在后秦任职,后于义熙三年(407年)背叛后秦自立,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元龙升,他认为匈奴是夏启的后代,故定国号为大夏,又称胡夏、赫连夏。元嘉二年(425年),赫连勃勃去世,太子赫连昌即位,但在位仅三年,北魏便于元嘉四年(427年)攻破统万城,赫连昌之弟赫连定又在平凉僭称帝号,最终于元嘉八年(431年)彻底被北魏所灭。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则主要是分为南北两个方面,其中南朝主要是指刘宋、南齐、南梁和南陈,而北朝则主要是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而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个曾附庸于北周的西梁国,不过存在感稍低。

△445年形势

1、刘宋(420年至479年)。也称南朝宋,乃东晋末年权臣刘裕所建。东晋末年内忧外患,刘裕以军功起家,对内平定孙恩、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对外攻灭南燕、后秦、仇池等国,一跃成为东晋末年绝对权臣。元熙二年(420年),刘裕接受晋恭帝禅让而自立,国号“宋“,史称刘宋。刘宋共传四世,历经十帝,最终于升明三年(479年)四月被权臣萧道成所篡。

2、南齐(479年至502年)。也称南朝齐,乃刘宋末年权臣萧道成所建。萧道成在宋明帝时期曾任右军将军,宋明帝去世后,受命辅政的萧道成开始逐渐攫取朝中大权,并掌握禁军。元徽五年(477年)七月,宋后废帝刘昱被杀,萧道成拥立刘准即位,被封为齐王。升明三年(479年)四月,萧道成接受宋顺帝禅位称帝,自立为帝,建立南齐。南齐立国仅二十三年,便于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被萧衍所篡。

△479年形势

3、南梁(502年至557年)。也称南朝梁,乃南齐末年权臣萧衍所建。萧衍本为南齐宗室之后,因此入仕后很快便做到了雍州刺史的高位,后因兄长萧懿被萧宝卷所杀,遂率众杀死萧宝卷,改立萧宝融为帝,开始独揽朝中大全。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衍在群臣的拥戴和萧宝融的默许下,建立梁朝,史称南梁。南梁存国五十五年,后于太平二年(557年)被陈霸先所篡,其位于长江上游郢州的残余势力则于北周武成二年(560年)被北周所灭。

4、南陈(557年至589年)。也称南朝陈,乃南梁末年权臣陈霸先所建。陈霸先于南梁末年入仕,因解救萧映而备受梁武帝器重,后又参与平定“侯景之乱”、抵御北齐进攻,得以位居司空。南梁末年乱局中,陈霸先杀死王僧辩,废黜王僧辩拥立的萧渊明,改立萧方智为帝,朝中大权则全部落入陈霸先之手。太平二年(557年)十月,陈霸先接受萧方智禅位,建立南梁。南梁传五帝,共历三十二年,最终于祯明三年(589年)被隋朝攻灭。

5、北魏(386年至534年)。北魏政权由拓跋鲜卑所建,乃北朝第一个王朝。前秦于“淝水之战”后崩溃,拓跋珪遂于前秦太安二年(386年)纠集旧部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同年四月又改称魏王。皇始三年(398年)六月,拓跋珪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并于同年七月迁都平城。此后,北魏先后攻灭后燕、大夏、北燕、北凉、等国,于太武帝拓跋焘时统一北方,又于孝文帝拓跋宏时迁都洛阳。“六镇之乱”和“河阴之变”后,北魏皇室大权旁落,最终于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535年形势

6、东魏(534年至550年)。北魏末年,尔朱荣于“河阴之变”后掌握朝政,后魏孝庄帝元子攸杀尔朱荣,但随即又被尔朱荣侄子尔朱兆所杀,尔朱兆又改立元恭为帝。太昌元年(532年),原尔朱荣部将高欢在河北大族支持下,消灭潼关以东尔朱氏势力,杀元恭,改立元修为帝。永熙三年(534年),元修因不愿受高欢控制,遂逃往长安投奔宇文泰,高欢便于同年十月改立元善见为帝,仍沿用国号“魏”,史称东魏。武定八年(550年)五月,东魏被高欢之子高洋所篡。

7、西魏(535年至556年)。西魏政权由北魏重臣宇文泰所建。永熙三年(534年),元修逃入关中投奔宇文泰,但同年十二月十五日(535年2月3日)便被宇文泰所杀,宇文泰改立元宝炬为帝,改元大统,仍沿用国号“魏”,史称西魏。西魏共传两代三帝,历二十二年,宇文泰于魏恭帝三年(556年)病逝后,其侄宇文护掌权,次年魏恭帝被迫禅位,西魏灭亡。

△557年形势

8、北齐(550年至577年)。东魏政权由北魏末年权臣高欢及其子高澄所奠定,高欢去世之后,高澄承袭其位,但不久便被家奴刺杀身亡,其弟高洋又继承其位,并于武定八年(550年)五月,迫使孝静帝元善见禅位,自立为帝,定国号为“齐”,建元天保, 建都邺城,史称北齐。北齐共传六帝,享国二十八年,最终于隆化元年十二月(577年1月)被北周攻灭。

9、北周(557年至581年)。北周政权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去世,其子宇文觉继承天王、周公之位。次年初,宇文护废西魏恭帝,拥立宇文觉为帝,定国号为“周”,建都长安,史称北周。北周共历五帝,享国二十四年,最终于大定元年(581年)二月被权臣杨坚所篡。

△589年形势

如上,从东汉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丕篡汉建魏,就此拉开魏晋南北朝乱世序幕,在此后长达三百七十年的岁月中,中原大地虽然曾在西晋时短暂统一,但基本处于战乱之中,直到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朝攻灭南陈,天下才重归一统。

而在此期间,先后诞生过大量或统一、或割据的政权,而以上三十个只是其中实力较为强劲的而已。除了他们之外,还曾短暂存在过燕国(三国时公孙政权)、前仇池、后仇池、宕昌、邓至、冉魏、谯蜀、桓楚、翟魏、代国、宇文部、段部、吐谷浑、西梁等割据政权,这些政权要么存在时间较短,要么长期沦为附庸,因此并未将其列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