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公考路:一场“巡考”一场“梦”_考试_考生_上岸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漫漫 考试 考生 上岸

漫漫公考路:一场“巡考”一场“梦”

原创2023-04-24 13:06·济南时报-新黄河

4月中旬,李悠回到学校准备毕业论文,几个月的巡考让她身心俱疲;两个月内,赵文报名了七场公务员考试,除去未能参加的两场考试,她在五场笔试中通过四场,并幸运地在浙江选调考试中“上岸”;留学归来的刘凡也在各地奔波赶考,四场笔试全部通过,正在等待面试……

在公考人的话语体系中,将考试后被录取称为“上岸”。多名考生告诉新黄河记者,只要是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除少数人“一把中”,大多数人基本都会在多地进行“巡考”。

“上岸”的考生们,喜欢开玩笑将胜利归功于自己的好运气,赵文和刘凡感叹自己运气不错,“巡考”失败的李悠,抱怨着自己近几年一直“走背字”。

有人将公考“上岸”当作梦想,一年又一年地考下去,将此视为唯一目标。有人在奔波的公考路上饱受挫折,“上岸”梦醒,删除所有公考的资料信息,转头走向另一条路。

成功者在喜悦之余,感慨着这份工作就像围城。失败者决定彻底放弃公考,“总之希望人生还有别的路可走,再也不想参加公考。不过,现在想什么也都没有用,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奔波的赶考路

公考失败后,在疲惫的毕业季和心情低谷期,李悠不得不面对走向社会的现实选择。她不想再考公,甚至不想再参加任何考试。

过去的几个月,李悠经历了四场考试。2022年12月,她到江苏参加省考,2023年1月在江西老家参加国考,年后赶到北京结束考试后,又回到江西参加最后一场省考。“非常折腾,每场考试的准备时间只有半个月,浪费了很多金钱和时间成本。”

李悠的心路历程

采访中,李悠多次提到,她确实没有好好准备,无法像网络上那些每天打卡刷题的考生一样努力。“像完成任务一样,我只能学到这种程度了。”几分的差距让她久久感到意难平,“想想都睡不着,这几分就改变了我的命运。当然现在都释怀了。”

展开全文

赵文同样奔波在路上,2022年11月13日,江苏名校优等生,11月26日,云南定向选调,12月18日,浙江选调,12月31日,重庆选调,2023年1月8日,国考。她还报名了湖北省和广东省的考试,最后没有参加。

第一场考试,赵文还没来得及学习申论就上考场,“做得稀烂”。行测题型变化较大,勉强能够做完题目。成绩还算可以,考察没过但接到了递补电话。临近过年,她参加了国考,这是她的最后一场考试。“心态很平和,9点考试,8点15分才出门。”提前半小时答完卷,她开始数窗外居民家的香肠有多少节。

考生最怕的是各地的考试时间重合,赵文在各地的巡考没有“撞车”,让她苦恼的是花销问题。“浙江的选调考试在杭州开考,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两千元。”

去年秋天,刘凡从英国留学归来。从小在北方小城长大,他向往着南方的温暖。“公考报名和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感觉有些相似,只要符合条件就能报,多尝试几次,总没什么错处。”

刘凡参加过国考、京考、广东省考和深圳市公务员考试,为了“保底”,他还在南方多地参加了事业编考试。“如果广东省和深圳市的两场面试都没通过,还有一份事业编的工作等着我,总归不至于‘掉空里’。”

刘凡在深圳等待考试时,拍下了街景留念

四场笔试全部通过,刘凡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效率高,基础不错,还有点走运。”他认为考公并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难,“用心准备的话,起码笔试还是可以通过的。”

几场用来“练手”的考试

公考巡考团中,有的考生会将部分考试当作“练手”。

李悠说,除非对考上的把握特别大,基本上没有不选择几场考试“练手”的人。公考的过程漫长,通过名单在笔试后一两个月才会公布,等到真正参加面试还要等待一个多月。“这几个月的时间内有那么多场考试,为什么不多试试呢?”

在考生的规划里,很多人都会参加国考。“可以自主选择城市参加考试,节省了路费和时间。”在“巡考”中挑几场考试用来“练手”,赵文的身边有不少这样的同学,特别是组织送考的考试,考生几乎不需要花费任何成本就能参加笔试和面试,可以熟悉考试氛围,学习掌握考场情况。

刘凡参加的广东省考考点

不过,在刘凡看来,国考中较为优质的岗位有基层工作经验方可报考,对于学生而言并不算友好,因此,应届生大多将国考当成“练手”,用来学习如何把控考场时间。“尤其是在国外留学多年的考生,很久没有参加过国内的考试,考试流程肯定需要走一下,找找感觉。”

与这些考生不同,每一场考试,赵文都是抱着想上岸的想法去的。“复习不复习没啥,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云南的定向选调考试笔试时间充裕,她在这场考试中的体验感不错,虽然成绩不理想,没有进面试,但绝不是一场只为了“练手”的考试。

不想去的城市和岗位,赵文从未报名。“‘练手’的考试如果考上了,是去还是不去呢?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赵文接到了重庆选调考试的面试通知,回到家乡工作,是父母的期盼。但这种不定岗的选调就像开盲盒,在确定入职后还需等待分配工作地点。一路努力读书进入大城市,再回到小县城工作,她不太甘心。这种不确定性打败了她。

“考公不异地,异地选发达城市”,在各地奔波的赴考中,赵文坚信这句话。李悠也只选择了省会城市或发达地区的岗位,即使有的岗位发展前景不够明朗,她也尝试着报名。

“不要为了上岸而上岸。”报考前,赵文仔细考虑工作岗位、居住环境、发展情况等因素。在她的工作设想中,体制内的工作大多是要干一辈子的,“一辈子,听着还挺沉重的,更要谨慎对待。”

权衡之下,她最终选择去杭州。

这是赵文在“巡考”中收到的第一份offer。她喜欢杭州,工作单位与专业对口。后来考上的或者递补上的,她都放弃了,“有一个面试是在我写毕业论文焦头烂额之时,还有一个面试在我写完论文只想休息的时候。”

毕业季的常见选择

“对我来说,考公也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

备考期间,赵文参加了秋招,投递了很多企业。“合适的工作真难找,各方面都要符合要求。学历、专业、甚至家庭情况都存在着鄙视链。”

第一看学历,包括学校的排名,“都是明码标价。”第二看专业,作为985高校经管类专业的硕士生,赵文和同学们有些羡慕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相较而言,感觉他们找到对口专业工作的机会更多。”她的室友在沈阳跑了几个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们投了很多企业,包括银行,简历筛选都过不了。金融、计算机,还有一些理工类毕业生,很多都去了银行。”赵文说,银行的福利不比公务员差,工资也高,年薪一般20万元起步。一些待遇高的银行,年薪能达到有30万元左右。她认为,部分企业在秋招中要求过高,只看得上第一梯队的高校,一定程度上导致她们难以求职。“结果人家第一梯队的高校毕业生,手握七八个offer,最终当然会选择待遇更高的,这些企业只好在秋招中草草收场。”

赵文以平常心看待公考。“体制内工资待遇不高不低,好在稳定。”

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报名确认人数达到了194.8万人,实际参考人数为152.5万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1∶1。

悬殊的报录比,让大多数考生注定成为“陪跑人”。

“辛苦‘巡考’一场,最后一无所获,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在的毕业生都会去尝试考一下。”李悠将考公看作毕业季的常规性操作。“也没有指望一定能考上,就是很难,所以全心全意考公,一份简历也不投的人比较少。”

巡考中,李悠遇见过一些“考神”,他们已经通过多个地方的笔试,纠结于哪里待遇更高,他们放弃的面试名额是李悠和其他落榜考生梦寐以求的。“没办法,人家就是考得上。”

应届生身份在考公中具有一定优势,这也是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各地“巡考”,谋求增加“上岸”可能性的重要原因。刘凡认识的一名考生,为了保留应届生身份,在本科毕业后又修了第二学士学位,今年再次以应届生身份考试。

“只有应届生才有报名选调的资格,所以这是个很好的机会。”相比于国考和省考中不乏准备多年的竞争者,赵凡觉得选调考试竞争较小。“虽然选调考试的竞争者质量很高,但大家的水平差不多,高考千军万马过来的,学习的时间相同,谁也不比谁差多少。”

“上岸”之外,还有更多可能

赵文说,她的“巡考”经验算不上丰富。考试看中发挥,运气占比很重。李悠形容她的最后一场考试“运气太差”,这场预期稳过的笔试以4分之差宣告失败,她在家里哭了一整天。

李悠报考的是家乡的岗位,只允许她所就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报考,她原本对这场考试期望值很高。“各方面特别合适,当时觉着考上的可能性达到80%。”经过前面多场公考经验的积累,她的答题节奏更快,写得顺手,且只有15人报名,“可以冲一把。”她的同学只做过三套模拟卷,本打算随便考考,最终却以高分“上岸”。后来,她分析过失败原因,“思维模式可能与考公答题思路有分歧,也实在是不走运。”

多名考生认为,考试本身好像是种“玄学”。“需要碰运气,才能撞上一个岗位。如果撞上了就去,大家都有这种心态。”李悠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自己能在哪次考试中撞大运进面试,“但事实证明,越努力的人越幸运,或许这就是我的结局。”

“考公,和其他工作一样,都是优缺点并行。”成功“上岸”的赵文说,“现在体制内的工作除了稳定,其实和其他工作无异,也需要加班。”

刘凡自诩拥有“服务型人格”,公务员工作稳定,能在一座城市里扎下根,待遇也还可以,几乎符合他对于工作的所有期待。李悠有很多长辈在体制内上班,从小耳濡目染,让她觉得体制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才去参加公务员考试。不过,李悠对于进入体制内并没有执念。

一些应届毕业生在求职的黄金期,将精力全部放在考公这件事上,孤注一掷,他们不敢尝试别的。考公,对赵文而言却只是一种求职选择。赵文身边的同学,几乎没有一心一意只找工作的,大部分是两手抓,只有少数毕业生坚定地只想着考公。“巡考是为了更多的机会,就像海投企业一样。”

有些考生备考多年,为了执着于“上岸”放弃所有可能,李悠无法理解这种做法。她身边就有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工作,连续八年全职备考的考生。刘凡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人,随着多地放宽考公的年龄限制,一些本打算就此止步的34岁考生,或许还会继续考下去。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系主任朱飞教授分析认为,考生“巡考”反映出如今在年轻人的就业观中,“稳定”和“实惠”成为重要倾向,新生代大学生普遍在就业过程中考虑更为现实。赵文身边有没能“上岸”的同学,最终签了企业。“这也是不错的选择,考公之外,还有很多条路可以尝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专家熊丙奇对媒体表示,一些考生“巡考”是盲目赶考,而不是理性赶考。高校应该引导毕业生理性定位,在评估自己的实力之后,确定适合自己的择业目标,不能把择业的希望维系在考公这一条道上。

在社交平台上,三人的“巡考路”帖子已经完结。“不论是否‘上岸’,理性看待这份工作。”赵文对还在路上的考生说:“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现实情况,去选择吧。”

(本文受访者均为化名)

新黄河记者:刘瑾阳 剪辑:阎小雨 编辑:孙菲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