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价越来越高会不会出现很多人都选择回老家发展了呢?大家对996工作制度,有什么看法是支持或是反对_深圳_美国_美元

本文目录

  • 深圳房价越来越高会不会出现很多人都选择回老家发展了呢
  • 大家对996工作制度,有什么看法是支持或是反对
  • 深圳宜居吗
  • 白岩松向来是正能量公知,一番关于“躺平”的言论,缘何遭到了公众的不满
  • 深圳35岁程序员失业了,可以卖房带400万回长沙买房找工作么
  • 给你一千亿,你会去干什么
  • 100万用来买大盘基金,年收益用来当生活费,能不能做到一辈子不工作为什么
  • 对美国这次疫情印钞有好奇:美国会不会在浑水摸鱼地收割世界呢
  • 为什么东北没有南方那么多的工厂
  • 为什么轻工业大都喜欢在南方,不喜欢在东北

深圳房价越来越高会不会出现很多人都选择回老家发展了呢

很多人已经从深圳回老家,并且不会再去深圳发展了。而且深圳现在也不需要低端的人,以前只要你进入到深圳,就会发现,整个深圳都比全国任何城市生活节奏要快得多,人山人海,到处处于沸腾状态的烟火味,然而这两三年来,深圳城中村逐渐被推倒重建成高档社区,低端人群无法再生存,只能撤离深圳,深圳变得冷清了很多,这是事实。再者,深圳月薪2,3万的硬软件工程师据我所知,都无法在深圳买房,因为房价太高了,基本上都回到老家附近的小城市买房,只是在深圳租个小房窝居,不知道这样对深圳发展会不会带来好处,因为深圳已经没有那种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氛围,反而显得冷清了很多,这跟很多人回流老家有很大的关系,并非这些人不想在深圳发展,而是深圳已经不想再容纳这些人了。

大家对996工作制度,有什么看法是支持或是反对

最近对996的讨论很多,看朋友圈,基本上对996的态度泾渭分明。

站996的,是老板;反996的,是打工族。

这可真是“亲不亲,阶级分”。

对996制度不想说太多,只是贴上马克思对工资本质的论述。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构成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一部分主要用于劳动力自身能力的持续再生。
二、维持劳动者家庭人员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价值。这一部分主要用于培养新生劳动力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源源不断的需求。
三、劳动者获得教育和技能培训所需的费用。这一部分主要是用于对劳动者的教育和技能培训,从而确保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无论是不是996,你的工资,只是够你生存+繁衍后代+不那么快被淘汰罢了,本质上你以及你的子子孙孙仍旧是资本家的人肉电池。

深圳宜居吗

深圳是一座宜居的城市。

首先,深圳因是南边靠海的地方,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常年空气质量好,很多北方人来了都不愿易离开。

其次,深圳市政市容等建设非常成熟,正是因为深圳是座新城市,交通建设规划都更先进,全国几乎到处是堵城,尤其是一线城市都特别堵。而深圳虽堵,但因为道路规划合理,情况相对好很多。

深圳的绿化环境非常好,街道上四季花草不间断,为城市增添了很多风景线。深圳的公园也是非常多,山林绿地面积很大,深圳的市容市貌在国内大城市里相对是最好的。

深圳的人文环境也不错。作为一个移民之城,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聚居在鹏城,造就了这里的人包容性很强,而来的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让整体市民素质明显拉升。各地的美食也随着各地人的到来汇聚深圳,在这里可以吃到全国美食。同时,深圳政府对教育文化及体育方面的发展规划也很重视,在深圳每个区都建有大型图书馆和体育中心,在任一个居民居住社区就近都有相应配套的公园,图书馆,体育馆。包括购物的商场,商超,餐饮等配套设施都非常完善。无论是生活还是出行都非常便捷。

白岩松向来是正能量公知,一番关于“躺平”的言论,缘何遭到了公众的不满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白岩松老师做为社会精英,怎么能真正体会我们这些社会底层的绝望,但凡有点希望,谁愿意自暴自弃,谁不想让自己活得精彩点,要不是努力了,奋斗了,依然看不到末来,谁会选择躺平呢?白岩松老师本意是好的,只是他没看清楚这种现象的背后有多少无奈与绝望。

深圳35岁程序员失业了,可以卖房带400万回长沙买房找工作么

你可以先来长沙试试,目前长沙程序员的工作收入在15000每月,都是一些小型的科创公司,大企业不多,可能互联网直播型的科技公司比较多,也需要程序员。这些公司基本都位于河西的麓谷和河东的马栏山文创基地。

如果你能接受这个收入,技术能力也还不错的话,是可以回老家发展的,毕竟年龄在深圳已经没有了优势,更多的是“人肉干电池“而已。长沙生活节奏没深圳那么快,物价低,房价低,也还能能养老,最关键的是你这35岁了,都没找到老婆,有点说不过去。那就更得来长沙了,这边未婚女青年一把一大把,前提条件是你得有房有车。

如果你龙岗的房子能够卖出去的话,是可以来这边买一个。

现在长沙房价最火的片区是滨江,梅溪湖,洋湖,谷山四个片区。

200万总价要买这四个片区还是带装修的有点难,你衣锦还乡了,肯定是要买改善户型,这四个片区里好一点的改善户型大约是在300万左右,当然你也可以考虑买洋房和别墅,目前长沙的洋房和别墅都没有涨起来,300多万都能在市内二环里买一个毛坯别墅了。

如果你有了别墅、再买一个汽车,去麓谷里找一份程序员工作,在本地相亲市场上大概率是香饽饽。

不知道是否对你有帮助,如感觉可以,给我点赞,谢谢!

给你一千亿,你会去干什么

我书读太少,如果真有这么多钱放在我面前我可能数都数不清了。我会先买套房子,再给孩子找个好点的学校。让老父亲什么也别做了跟着我享福,身边的亲人如果遇上困难了,我也有能力帮忙

100万用来买大盘基金,年收益用来当生活费,能不能做到一辈子不工作为什么

很遗憾,不行。原因很简单,目前国内最优秀的公募基金能做到的长期投资回报是20%,如果你非常有运气正好买到这个基金,每年可以获得20万生活费。但是20万的费用在国内大中型城市作为年消费,如果不包含房贷和小孩的费用也许勉强够,只不过多数家庭是要承担这些费用的,所以不够了。

更大的问题是,绝大多数的基金是做不到20%的年化收益率的,时间越长收益率越低。目前普遍管理年限大于10年的基金能做到的年化收益率都在10%以下,甚至还有相当大比例都是亏损状态。综合来看能平稳做到5%年化收益率的都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如果你想用100万买基金,再用收益来当生活费而不工作,你除了要买中最优秀的基金,同时还要没房贷不养孩子......

对美国这次疫情印钞有好奇:美国会不会在浑水摸鱼地收割世界呢

美国一直在收割全世界,从未停止过。

但是,收割不收割的,其实只是个主观感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候的工人也经常加班每天干活十多个小时,感觉是在会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今天的很多人,即便是每天只工作八小时,也依然认为自己正在被资本家剥削和收割人肉电池。

美元是事实上的“世界币”,美国掌握了世界币的印钞权/铸币权,确实收获了大把的利润和实惠。但是,权利和义务对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等,从来都会客观真理和规律,宇宙间从来就没有只拿好处而不承担副作用或反噬的事情。

美国掌握铸币权这个事情,也有很大的副作用或者说是反噬。

在二战后,美国一度信心膨胀,直到在朝鲜、在越南都吃了大亏,由于军费开支一再超过预算而面临严重的财政赤字,这时候的美国开动了印钞机大肆印钞,以至于引起世界各国对美国的黄金挤兑。各国纷纷不信任美元,去美联储要求将美元换成黄金,最后导致构建美元纸币与黄金划等号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这是美元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过度印钞的反噬。

纸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币值高低,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各国的国际贸易地位和综合国力。而衡量美元币值的美元指数,从二战后最高164超长期的走下行趋势,到现在跌到了89,2008年金融海啸达到了71最低。这是一个漫长的贬值过程,也是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美国人自己建立的国际贸易结算体系:要维持美元世界币的国际地位——就需要全世界都使用美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就需要不断将美元洒向全世界,让各国手里都有美元——这就需要美国不断的印钞、不断的从世界各国进口商品——所以不断印钞、不断的洒更多的钱到全世界就决定了美元注定是长期贬值——印钞印得越多、越快,美元贬值的速度也就越快。

当量变积累到质变的那一刻,就是美元失去世界币国际地位的时刻,各国就不愿意持有美元了。那样以后,美国单方面印钞就只能造成他国内通胀,而再也收割不到全世界了。

而人性的贪婪,注定让美国人会越来越依赖用印钞解决经济问题,也就注定会持续的货币超发,积重难返之下,结局就是必然。

开动印钞机就能轻松继续吃几年肉的事情,干嘛要勒紧裤腰带清心寡欲的还债疗伤呢?

为什么东北没有南方那么多的工厂

行者曾经在东北生活过一段时间。在情感上讲,行者是很喜欢东北这块地方的。那里的环境、人和事,都让行者感到很舒服。至于东北为什么没有那么多工厂?我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我认为是历史遗留问题照成的。东北至今已国营工厂为主。在改革开放前,东北就是中国的工业基地,石油、钢铁想当年,东北都佔了很大的份额。那时的东北,可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

改革开放以后,民营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而南方又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南方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民营经济也逐渐成为了市场主体。他们的工厂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就这样几十年下来,东北与南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我认为不仅是东北,包括山东、河北一带。以前国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都多多少少受到老思想的禁锢。

但我相信这只是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在经过几年或者几十年后,我们的东北地区一定能够放下包袱轻装前行,也肯定可以迎头赶上。

为什么轻工业大都喜欢在南方,不喜欢在东北

因为轻工业适合于南方,首先南方交通发达,陆、海、空等交通运输工具,货物运输快捷,人口稠密,用量大于北方。北方人口少,虽用量差,南方人口多,虽用量大。南方气温高,工作时间较长,北方冬天气温低不适用于手工业。北方只适合于重工业,因为能源多,重工业能增加温度的原因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