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家训合适?2016 年,读了哪些好书求推荐_家训_颜氏家训_玄学

本文目录

  • 怎么做家训合适
  • 2016 年,读了哪些好书求推荐
  • 要了解中国古代史,哪些书值得一读
  • 为什么说何晏是魏晋玄学的奠基人
  • 中国各大姓氏有哪些著名“祖训”,你家的祖训,知道吗
  • 颜氏家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古今有哪些家规家训名言警句

怎么做家训合适

家训,又称家令、家法、家约、家规、家戒、庭训等。历史上,皇家贵族、大家旺族、名人之家,多有内涵丰富的家训流芳百世。比如刘邦的《手敕太子》、东方朔的《诫子》、诸葛亮的《诫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朱熹的《朱子家训》、曾国藩的《致纪鸿书》等,有的在家训中概括了社会的本质,有的是经验之谈,有的是切身体会,有的是对家人儿女的谆谆告诫,有的是封建士大夫的治家之法,有的是训诫子弟立身处世的规则,有的是希望,规矩要求,总之这些无以数计的家训,语言恳切,真情感人,内涵丰富,形成了种家训文化。

怎样写合适的家训呢?纵观历代家训,不同家庭背景,家庭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家训,内容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语气不同,家训方式不同,但总之来看,都有告诚勉励的意思,蕴含的强制性、约束性、训诫性是显而易见的。处于不同地位,不同层次的家庭,家训的着眼点,看问题的高度角度,立场观点,人生目标,要求是不同的。不管那种家训,现在要拟一个比较合适的家训,要侧重以下内容。

一、修身的内容,即努力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过去的家训,注重这方面的内容,说明中华民族历来注意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优良的品德是立身之本。修身是漫长的过程,修身需要艰苦努力,要有恒心,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我们今天作家训,我以为,修身立志,应列为之首,教人如何做人。

二、治家。家国一理,能治家,才有可能治国,不能治家,则万万不能治国。治家是立身之始,是对个人才干的锻炼和检验。如何勤俭持家,如何处理亲邻关系、家庭内部关系,尊老爱幼,勤奋学习,爱好读书,立身处世,做到谦虚谨慎,忍让宽容,勇于上进自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治家的内容,教人如何做事。

三、自食其力,报效祖国,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慎重选择职业,掌握履行职责的能力,自食其力,感恩父母,感恩祖国,讲公德,守法纪,不自私自利,助人为乐,把个人的奋斗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国家的安定繁荣与个人生活的美好幸福结合起来。

在具体写法上,应做到文字简洁通俗,感情真挚,要求明确,真正能起到对家庭成员的规劝训诫勉励约束作用。

2016 年,读了哪些好书求推荐

阿耐的《食荤者》一个人要成长,要立足,不可能回避这个商业社会的普遍游戏规则。“食荤”两字堪透此中奥妙。

食荤未必是吃人,但是一定是钩心斗角,争取最大利益。面对社会,面对生存,面对挑战,有人是主动食荤,有人是被动食荤,有人是被迫食荤,有人更是逃避食荤……

《食荤者》描绘了食荤者的百态,突出表现主角林唯平在成长进取过程中,在尽量不损人的条件下,如何有节制地利己。但是商业社会是残酷的,最后她还是回避不了对他人真心的麻木……

要了解中国古代史,哪些书值得一读

吕思勉的中国通史,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历史,从各个方面介绍,更好的认识中国历史。

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学说,本书从我国几个朝代的政治制度介绍,让我们认识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与不同。

为什么说何晏是魏晋玄学的奠基人

提到魏晋时期的文化,很容易就会想到魏晋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主要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以代替衰微的两汉经学。玄学具有高度抽象的思辨形式,而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他们一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成一时风气。

何晏正是魏晋玄学公认的奠基人之一。《晋书·王衍传》便说:“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亦云:“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也说:“何晏的名声很大,位置也很高,他喜欢研究《老子》和《易经》。……他喜欢空谈,是空谈的祖师。”

影视剧《军师联盟》中的何晏

在学术上第一次将魏晋思想归纳为魏晋玄学的汤用彤先生将玄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而第一阶段“正始玄学”的代表人物就是王弼与何晏。那么,何晏为什么会被视为玄学的奠基人之一呢?

从玄学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以老庄的道家思想来解释儒家经典是其最大的特征之一。而以道释儒的做法正是从何晏开始的,何晏传世的代表作《论语集解》就采用了道家思想来解释孔子的《论语》。

《论语集解》书影一种

举一个例子,孔子在政治上尤其强调“德”的作用,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何晏借用包咸的话解释孔子的这句话说:“德者无为,犹北辰不移,而众星共之。”(《论语集解•为政注》)也就是说帝王为政,不需要什么作为,只要坚持自然无为的原则就可以天下大治了。不难看出,何晏正是以道家无为思想来解释《论语》的,可以说与孔子的原意相去甚远,而这样的例子在《论语集解》中比比皆是。

玄学的另一大特征是好玄虚之学,崇尚虚无玄远的“清谈”,也就是提倡“言外有意”“得意忘言”表达,而这种表达方式也可以说是从何晏开始提倡的。譬如在《论语集解•子罕注》中,何晏解释“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说:“知者,知意之知,知者言未必尽,今我诚尽。”这就是看到了语言的局限性,认为语言未必能反映真相,即“言未必尽”。这正是“清谈”的重要理念之一。

唐 孙位 高逸图(局部) 表现了魏晋名士的“清谈”

总结起来说,何晏引道人儒,把老子无为思想发扬光大,就在总体上奠定了玄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他又引领了玄学主要发展方式——“清谈”的风潮。所以,何晏才成为公认的魏晋玄学的奠基人之一。

参考文献:

陈寿 撰,裴松之 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房玄龄 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鲁迅:《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李淼,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中国各大姓氏有哪些著名“祖训”,你家的祖训,知道吗

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生活信条。如何使一个家族有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是士大夫们考虑的问题。因此,凡有名望的家族,其祖先都会撰写训诫家人、教育子弟的《家训》作为传承家族家风的衣钵。《家训》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积极意义的文化支脉。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许多已经成为经典,三千年前周公旦的《诫伯禽书》是我国的第一部《家训》,之后有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晋武帝司马炎的《命子迁》,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朝李世民的《诫皇属》,北宋包拯的《包拯家训》、欧阳修的《诲学说》、袁采的《袁氏示范》,明末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等等。在众多的传世《家训》中,又以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朱子家训》这三部最为后世熟知。

诸葛亮《戒子书》

今天很多人书房里挂的“宁静致远”,就是出自诸葛亮《戒子书》中的“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了一封书信告诫儿子诸葛瞻。这就是流传后世的《戒子书》。《戒子书》短短八十六字,写出了诸葛亮对于儿子诸葛瞻在学习上的要求。全文虽字字珠玑,却以“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最为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座右铭。

颜之推《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真正称为《家训》的家训,其内容丰富,体系宏大,也是一部学术著作。《颜氏家训》流传至今,它的主要刊本有宋淳熙七年(197年)台州公库本,明万历甲戌(1574年)颜嗣慎刻本和程荣《汉魏丛书》本,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朱轼评点本、雍正二年(1724年)黄叔琳刻节钞本、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卢文弨刻《抱经堂丛书》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今人王利器撰有《颜氏家训集解》,并附各本序跋、颜氏传及其全部佚文,迄今为止,最为完备。

《颜氏家训》中有很多经典名句,如“婚姻勿贪势家。”告诫后人在联姻上不要贪图对方的家族势力,要看对方的家教和个人修养。“巧伪不如拙诚。”,意思是巧妙伪装出来的虚假,不如顺其自然的真诚;“父不慈则子不孝。”是说,如果父亲不慈善,儿子就不会孝顺。告诫人们,即使是父子关系,爱也是相互给予的,尊老必须爱幼,才能维系父子之间的感情。《颜氏家训》中的名句还有很多,恕不赘述。

《朱柏庐治家格言》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5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在本人看来,《朱子家训》是距我们最近的古代家训经典著作,以朴素的语言阐述朴素的治家思想。其中关于勤俭持家,勿求奢华的思想理念最为突出。

其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敬。”“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等金句,体现了朱柏庐艰苦朴素的人生观,这种思想在今天,无论是教育后代,还是对公职人员依然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最近一二十年《曾国藩家书》被后人追捧,但曾国藩最著名的家训戒言却只有短短十六个字,即“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十六个字虽然简短,却告诉人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只有勤快,身体才能健康,只要俭朴家境才会兴旺,又勤劳又俭朴,才不会成为贫贱之人。

总之,家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其内涵始终保持着教育后人,走正道、做好事、勿贪念、弃奢华、思家国,为民族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精神,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精神的传承和体现。今天的人真有必要再读读历代家训。

颜氏家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家训的开山之作,是颜之推一生的经验总结。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的人,距今有一千五百多年。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人讲的话跟你心中所想有所出入,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毕竟连你父亲说的话,你也未必能完全赞同。虽说如此,这本书中很多内容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比如说重视家庭教育、兄弟友爱、勤俭节约、重视学习等等,都是其思想的精华所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对其合理的部分就应该加以学习吸收,对其不合理或者是不合时宜的部分加以摒弃。从这方面来讲,《颜氏家训》中讲得很多道理还是值得我们坚持恪守的。

古今有哪些家规家训名言警句

古今家规家训名言精句:

1、俭以养廉。 2、百善孝为先 。3、毋为财货迷 。4、量器须大,心境须宽 。5、泯躯而济国。6、丈失一生,廉耻为重。7、施恩无念,受恩莫忘。8、黎明即起,洒扫庭除。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1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11、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3、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14、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15、待人要宽和,世事要练达。16、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17、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18、治家舍节俭,别无可经营。19、一念不慎,坏败身家有余。20、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21、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22、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23、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24,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25、尊师而重道,爱众而亲人仁。26,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27,多读书达观古今,可以免忧。2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29、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30、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