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萧皇后历经六个帝王,为什么李世民还要接她回家
- 隋炀帝死后,他的后代是什么结局现在还有后人在吗
- 历史上的后隋是怎么回事
萧皇后历经六个帝王,为什么李世民还要接她回家
萧皇后有名,是因为她是帝王之女,又当了皇后,看视风光无限,结果一生大喜大悲坎坷。
她出生在南北朝时期,是南朝第三朝梁分裂出的南梁皇帝皇后之女,由于出生日辰不吉利,被寄养在宫外吃百家饭长大。隋统一了南北朝后,她被隋文帝选为儿媳,成为晋王杨广妃,夫唱妻和,圆满了一段美满婚姻,还辅佐成就了杨广的帝业。后来隋炀帝杨广被杀,萧作为皇后被叛军俘获,她作为战利品被几经转手,在人间颠沛流离,最后辛酸凄凉的去了东突厥草原安身。
李世民灭了东突厥后,接回了已64岁的萧皇后,仍以皇后礼仪善待。萧皇后终于老有所依所养,以81岁高龄善终,被合葬在扬州杨广墓地。
李世民为何这样做?道理简单;尊重隋炀帝遗留皇后,让她回到她原来的家重拾尊严生活,这就堵住了隋残余复辟势力的嘴巴,隋唐是一家(况且还是亲戚),让他们无法在鸡蛋里挑刺;这样做,对萧皇后原南梁娘家的众多臣民,也是极大的安慰;这是一举两得的统战策略;也彰显李世民仁爱厚道的博大胸怀。
无可否认,李世民,少有的明君!
隋炀帝死后,他的后代是什么结局现在还有后人在吗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他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次子,本来隋朝的太子是长子杨勇。不过杨广并不甘心只当个晋王终此一生,故此开始了夺嫡活动,最终他成功的让父母废掉了大哥杨勇,自己成为了新的继承人。
杨广当上皇帝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大的变革,但是他的这些变革由于太大太多超乎了隋朝国力的承受,再加上他本身贪图享乐,故此很快统一的隋朝呈现出分崩离析的状态,各地起义不断,地方官员拥兵自重。最后杨广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隋炀帝杨广有后人,他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
女儿后来嫁给了李世民,并且生下一子李恪,后来被长孙无忌逼死。
四个儿子中幼子夭折,因此杨广后来只剩下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杨昭,次子杨暕,三子杨杲。
杨昭是杨广的长子,母亲为萧皇后。他在开皇四年被册封河南郡王。仁寿元年,因为父亲被封为皇太子,他接替父亲成为晋王。
大业元年,以嫡长子的身份被册立皇太子。
杨广不喜欢长安,他继位后大力营建东都洛阳,自己也随之迁居洛阳,而杨昭被留下镇守长安。
第二年,杨昭前往洛阳朝见父亲,想留在洛阳多住这时候,但是杨广却不同意,任由杨昭恳求都不行,因此杨昭心情十分郁闷,回到长安后不久就去世了,享年二十三岁。
杨昭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杨倓、次子杨侗、三子杨侑。
因为杨昭早逝,杨广将他的三个儿子全都封为王。
杨倓被封为燕王,杨广很喜欢他,特意将他带在身边,由于杨广此后没有再立太子,而此前确实有嫡长子去世长孙继位的传统,因此如果隋朝没有发生动乱,杨倓极有可能继承爷爷的皇位。隋炀帝出巡江都,特意带他前往,但是在江都爆发了叛乱,杨倓也一同被废,年仅十五岁。
杨侗是杨昭次子,父亲死后,被爷爷封为越王。
杨广出巡江都时,杨侗被留下镇守东都。杨广在江都被杀后,被占据东都的王世充拥立为帝,年号皇泰。不过他是王世充的傀儡,没过多久被王世充杀害,年仅十六岁。
杨侑是杨昭三子,父亲死后被封为陈王,后来改封代王,被杨广任命镇守长安。
天下大乱后,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起兵攻下长安,杨侑作为傀儡被拥立为皇帝。
杨广在江都被杀后,他被迫退位李渊登上帝位建立唐朝,他被囚禁在长安,第二年死亡,具体是病死还是被杀没有记载,年仅十五岁。
杨暕是杨广的次子,母亲也是萧皇后。他最开始被封为豫章王,父亲继位后封齐王。
杨暕并不受杨广喜爱,他为人骄横,亲近小人,做事不守礼法,追寻求声色狗马。
而且杨暕有野心,大哥死后,他认为自己应该被立为太子,同时因为大哥有三个儿子,于是暗中行巫蛊诅咒侄子早死。这件事被发现后杨广大怒,因此剥夺了杨暕的权力,同时把他带在身边防止他发动政变。
江都事变时杨暕也在江都,他连同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被杀时年三十四岁。
杨暕有三个儿子,两个大儿子和他一起在江都被杀,因为杨暕才三十四岁,故此这两个儿子应该也就十多岁。
杨暕还有一个儿子,是遗腹子,宇文化及杀了杨广后,带着萧皇后等人北归时出生。
宇文化及被杀后,杨政道等人被窦建德俘获。
因为隋朝和东突厥有姻亲,故此东突厥可汗派人将杨政道等人接走,并且拥立杨政道为隋王,从此杨政道等人一直生活在边境一带。
贞观四年唐朝将领李靖率军攻打灭亡东突厥,萧皇后和杨政道投降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杨政道为员外散骑侍郎。
因为隋朝已经灭亡,唐朝统治已经巩固。所以杨政道彻底断了复兴隋朝的心思,而唐太宗也不再担心杨政道有恢复隋朝的野心,故此杨政道得以在高宗永徽年间去世。
杨政道有一个儿子名叫杨崇礼,本名杨隆礼,因为避讳唐玄宗名讳,改名崇礼。
杨崇礼很早就做官了,在武则天时代,就当了天官郎中。中宗时代在地方任职先后出任洛、梁、滑、汾、怀五州刺史。
唐玄宗继位后,开元初年,被任命为太府少卿,主管财政。
杨崇礼为人严谨,而且清廉。凡是出入库财务必须亲自核对,务必做出没有差错,在职二十年没有出过纰漏,而且“每岁勾剥省便出钱数百万贯”,让唐玄宗十分信任。因此他被升为太府卿,加银青光禄大夫,封弘农郡公,最后以户部尚书的职务退休。最后活了九十多岁去世。
杨崇礼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杨慎矜杨慎名、杨慎馀。
这三兄弟中都十分出色的,并且同父亲一样精于理财,。其中杨慎矜后来接替父亲出任太府卿,但是他为人耿直,不肯依附李林甫,而且因为才华太出众得罪王鉷,被他们共同陷害,因为他是杨广后代,故此被诬陷企图复辟隋朝,三兄弟被抓,最后全被赐死。宝应元年,唐代宗宣布这是冤案为杨家三兄弟平反。
杨杲是杨广三子,大业九年被封为赵王,杨广很喜欢他,因此出巡都带着这个儿子。在大业十四年,江都事变后,他被宇文化及所杀,时年十二岁。
至此在史书中记载的有关杨广后代全部结束。
不过杨广肯定有后代传承下来,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当官,也没有被记录在史书上,全部都作为普通老百姓在民间一代一代平静的生活。
历史上的后隋是怎么回事
隋朝灭亡后,有一支残余势力迁居到北方边境地区,在突厥人的庇护下重建王朝并存在十年时间,这便是史上的后隋,而后隋的“当家人”,正是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那么,杨政道是如何组建起后隋政权?他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杨政道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齐王杨暕的遗腹子。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大将宇文化及率领禁军在江都发动兵变,杀害隋炀帝及宗室、外戚,杨暕及其二子遇难,杨政道此时尚在母亲腹中,经祖母萧皇后向叛军求情才得以幸免。不久,宇文化及率军十余万,裹挟着秦王杨浩及萧皇后等人北上,声称要返回关中,杨政道便出生于途中。
宇文化及早蓄篡位之心,在北返途中便公然霸占炀帝的后妃团,衣食起居跟天子没有两样(“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养,一如炀帝故事。”见《隋书·卷八十五·列传第五十·宇文化及列传》),俨然已把自己当成皇帝。等到被瓦岗军首领李密击败、退居魏县后,宇文化及自知已是穷途末路,便想着在临死前过一把皇帝的瘾。
宇文化及说干就干,在同年九月,便废黜杨浩并派人将其毒杀,随即自称许帝,建元天寿,并署置百官,公然在一个小县城内窃号自娱。宇文化及僭号后,随即率众北上突围,想占据魏州作为根据地,失败后又逃奔聊城,但不久便被河北军阀窦建德俘获,随即被押至河间处决,时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闰正月,距离宇文化及僭号称帝仅半年时间。
宇文化及兵败被杀后,萧皇后、杨政道等人再度沦为窦建德的俘虏。好在窦建德对他们相当客气,不仅公开替炀帝发丧、尊礼萧皇后,还把襁褓中的杨政道封为郧公,待以外国君主之礼,算是给足了面子。萧、杨等人在窦建德处停留了一年时间,此时东突厥处罗可汗在妻子、义成公主(隋朝宗室女子)的建议下,派人索要萧、杨等人,窦建德不敢得罪东突厥,便将他们礼送至突厥境内。
处罗可汗的父亲启民可汗一度失去位子,幸好有隋文帝的支持才得以复位,由是对隋朝非常感激。处罗可汗因为隋朝对突厥有大恩,加上义成公主的关系,所以对萧皇后、杨政道等人非常礼遇。杨政道到达突厥后,处罗可汗便将他迎立为隋王,并把留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百姓万余人配给其管治。
杨政道驻屯在定襄郡(治所在今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并在此地组建起小朝廷,史称后隋政权(“突厥处罗可汗迎杨政道,立为隋王。中国士民在北者,处罗悉以配之,有众万人。置百官,皆依隋制,居于定襄。”见《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八》)。
处罗可汗把杨政道扶上位后尤且不满足,又打算南下进攻唐朝,夺取并州以安置杨政道,可惜还没来得及发兵便因病去世,时在武德三年(620年)二月。等到处罗可汗去世、其弟颉利可汗即位后,虽然仍优待杨政道,但对他的支持力度大不如昔。就这样,杨政道尴尬地居住在定襄,这一待就是十年时间。
颉利可汗虽然没有支持杨政道夺取并州,但并不妨碍他扶持其他傀儡政权对抗唐朝,并屡次南下入侵,成为中原最大的祸患。唐高祖在位期间忙于统一,没精力、实力跟突厥对抗,但等到太宗即位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贞观三年(629年)秋,唐太宗派军神李靖为主帅,名将李勣、苏定方、柴绍、薛万彻为副,率军十余万分道讨伐东突厥,一举将其击灭,并俘获颉利可汗,彻底解除其对中原的危害。
东突厥灭亡后,寄居在定襄的杨政道失去了庇护,剩下的便只有投降一条道可走。贞观四年(630年)正月,萧皇后带着杨政道向唐军投降,随后被送往长安,存在十年的后隋政权正式覆亡。唐太宗对这帮降人还算优待,不仅没有要他们的命,还封杨政道为员外散骑侍郎(“及突厥灭,归于大唐,授员外散骑侍郎。”见《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四》)。
杨政道后来又担任过尚衣奉御(为皇帝管理衣物,为正五品官,多由皇亲国戚担任),虽然官阶不大,但深得皇帝信赖。杨政道一直活到唐高宗永徽初年才去世(“贞观中,位至尚衣奉御,永徽初,卒。”见《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其子杨崇礼、孙杨慎矜皆至显官。
史料来源:《隋书》、《北史》、《资治通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