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竹是怎么死的?他早已面露死相,他的贴身侍女梅兰竹菊说出答案_丐帮_武功_段誉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从蒙古的金刀驸马逐渐成长为镇守襄阳的“北侠”,最终战死在襄阳。

《神雕侠侣》中,杨过从一个街头混混成为“神雕大侠”,金庸虽未写明他的去向,但后来登场的黄衫女子却证明杨过多半是与小龙女在活死人墓终老一生。

金庸向来都会将那些主角的结局写明,而《天龙八部》中的虚竹却是个例外,甚至与他身处同一部作品中的萧峰及段誉都被写明了结局,为何金庸始终对虚竹的结局闭口不谈?莫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虚竹剧照)

其实你若细品原著就会知道金庸早已暗示过虚竹的结局。

一、天龙三兄弟的结局

当《天龙八部》的剧情发展至宋辽大战结束时,早已读过“射雕三部曲”的金庸迷们恐怕已经在幻想着《天龙八部续集》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了。

毕竟从金庸赋予主角三兄弟的能力来看,他们虽有一身神功,但仍处于上升期,三人皆在当打之年,若要将故事继续往下编,也大有文章可做,而且刚好还可以结合独孤求败、黄裳等角色的故事,让剧情与“射雕三部曲”的关联更加紧密,然而金庸却没这么写,他直接给萧峰判了死刑,令其以断箭自行了断,一代英雄就此落幕。

而段誉虽然尚在人间,但似乎金庸却没打算让他的余生变得更精彩,仅仅只是给他安排了个大理皇帝的身份,就将他“困死”在大理了。

(萧峰、段誉剧照)

展开全文

而新修版书末则提到这么一句:“据大理国史籍记载:大理(史称‘后理’)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

如此看来,段誉的余生多半是与“武林”无关了,他最终是在大理圆寂。

尽管萧峰和段誉的结局都谈不上有多好,但至少是被交代清楚了,而虚竹的结局则成了谜,同为主角的他为何连一个结局都不配拥有?

二、虚竹与梦姑

之所以会有人好奇虚竹的结局,是因为金庸在新修版的金庸故事中将各部作品之间的世界观打通了,所以“射雕三部曲”中也多次提到虚竹和萧峰的大名。

比如《倚天屠龙记》第三十三回中就提到过这么一句:“丐帮神功‘降龙十八掌’,在北宋年间本为二十八掌,当时帮主萧峰武功盖世,却因契丹人身份遭驱除出帮,他去繁就简,将二十八掌减了十掌,成为降龙十八掌,由义弟灵鹫宫虚竹子代传,由此世代传承。”

这也是奇怪的地方,后世武林中还流传着关于虚竹的传说,他的事迹早已深入人心,但别说《倚天屠龙记》时代了,虚竹的灵鹫宫势力甚至都没能传承到《射雕英雄传》时代,而他本人也的确是下落不明了,这该如何解释?

关于虚竹的去向,最主流的一种说法莫过于“虚竹随梦姑一同回西夏去了”,这倒有几分道理,毕竟虚竹娶的可不是个江湖女子,他的妻子是西夏公主,照理说,他的确是该回西夏去,但问题在于书中也并未强调他们有心回西夏。

(虚竹、梦姑剧照)

正如新修版《倚天屠龙记》中说的那样,丐帮的绝学是由萧峰和虚竹传承下去的,而关于此事,新修版《天龙八部》最后一回也明确提到过,原著道:“过得多年,丐帮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为人稳重能干,人缘甚佳,群丐公议,推之为主。各人尊重萧峰原意,送此人去灵鹫宫,先由虚竹考核认可,再传他‘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这少年帮主不负所托,学得神功,又将丐帮整顿得蒸蒸日上,竟尔中兴,丐帮自此便视灵鹫宫为恩人。”

这里有几个细节,虚竹传功丐帮少年之事发生在《天龙八部》正篇故事结束多年之后,而丐帮也一直视灵鹫宫为恩人,等于说这里就否定了虚竹与梦姑同回西夏的说法,他们是一直在灵鹫宫的。

那为何后世武林再没提及灵鹫宫?

只有一种解释,虚竹死了,而且事发突然,甚至不太体面,而金庸早已借梅兰竹菊的视角展现过虚竹的死因。

三、梅兰竹菊的见闻

梅兰竹菊作为虚竹的贴身侍女,虚竹在成为灵鹫宫主之后,就连沐浴更衣这种事都是由梅兰竹菊来帮忙完成的,比如当年他与段誉喝得大醉,吐得满身污秽,便是梅兰竹菊帮忙清理的。

可以说她们四人是除了梦姑之外,最了解虚竹的人。

(虚竹、梅兰竹菊剧照)

不过读过原著的人应该知道,梅兰竹菊并没有一直跟着虚竹,在宋辽大战之后,他们就被虚竹托付给了段誉,后来段誉则将那这四女赐给了几位家臣的儿子,此后多半是与虚竹无缘相见了。

不过虚竹之死早在他刚成为灵鹫宫主之时就已经有了伏笔。

当时三十六洞与七十二岛的人中了童姥的生死符,虚竹有心解读却无力回天,梅兰竹菊便带着他去灵鹫宫后殿石窟寻找破解之法,那里果然藏着灵鹫宫最精妙的武功,于是虚竹果断修炼之。

书中提到过这么一句:“石壁上天山六阳掌之后的武功招数,虚竹就没学过。他按着图中所示,运起真气,只学得数招,身子便轻飘飘地凌虚欲起,但似乎什么地方差了一点,以致没法离地。”

虚竹此时是练得入了神,直至梅兰竹菊因内功不足而晕倒,他才停下来,可见虚竹还是有心习武的,这一点其实从后来萧峰选择传功给虚竹而非段誉也能看出来,正是因为段誉无心习武,虚竹与他不同。

(梅兰竹菊剧照)

而扫地僧说过,一个人的武功越高,就需要越精深的佛法来化解体内的戾气,否则就会有一身病痛乃至走火入魔,这一点在萧远山、慕容博以及鸠摩智身上都得到了证明,扫地僧所言非虚。

而虚竹后来也一定会强练武功,他虽出身佛门,但书中强调过:“虚竹所习的少林派禅功已尽数为无崖子化去,定力全失。”他早已没了佛性,又执迷习武,怎能不死。

只怪梅兰竹菊离开虚竹之前没提醒尊主莫要执迷于修炼那石壁上的武功,以至于虚竹后来走火入魔而死。

而这样的结局对于一位主角来说自然是不太体面的,金庸对其避而不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