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诗词特点(李清照的词有什么特点)_李清照_词中_侍女

李清照的词有什么特点

李清照(1081~1144),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作词,是宋词作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者之一。

李清照的词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善于营造氛围,刻画丰富的内心世界。如《醉花阴》一词,作者抓住秋天最鲜明的具体景象与感觉:“薄雾“、“浓云“、“凉夜“以及秋日的“黄昏“、“暗香“、“西风“、“黄花“,以“愁“冠起,以“瘦“承接,让其言尽而意永。

二点语言明白如话,较少粉饰。如《声声慢》,连用几组谁都看得明白的迭字,借用平易的口语,宣洩了一个漂泊落拓而又失爱情的人的内心苦闷。

三是既具“婉约派“的清新,又兼“豪放派“的阳刚。易安的词,珠圆玉润,委婉清空,但也不乏豪放之气。如《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虽然这不是词,但确表达了她鞭挞南宋不抵抗政策的阳刚之气。

李清照诗词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种“大丈夫”气概

颇欣赏李清照早期作品中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是通过作者与侍女寥寥数语的对话,委婉曲折地表达了易安惜春怜花的心情,反映了她少女时的悠闲、且风雅的生活情趣。

词中所述那是一个暮春之夜,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接着又骤然刮起大风,作者怜花惜景,夜不能寐,便(索性)借酒消愁,须臾才眠,一早却又久睡不醒。直至卯(时)后才起,急问侍女园中花情。但侍女的回答却又是那么漫不经心。?形成一种有心问和无心答的尴尬场面,这也恰如其分的体现出清照内心的一种惜花怜人的凄婉之情!…?…

《蓼园词选》中对易安此篇作了激评:“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凉中酷隐'丈夫'气概,且妙在含蓄,于短幅中包蕴无数曲折。”…?…

这首词,猜摸清照或许是受至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意之影响,学步所创,但在构思与表现手法上,清照比孟浩然则更为灵慧愫馨,新颖俏偲,又妍嬿婧嫕。尤其是末尾二句,既简洁凝炼,又形象生动,美不胜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品读这首李清照的词之后,发现古代文人也并非都是(全数)悲秋,春天对于他们来说,也略含着部分的凄惘。他认为越是美好的东西,或会叫他们萌生无限的怜惜,且由这无限的怜惜而派生出无限的愁绪、乃至悲恸,在这如花似锦的春天里,他们更多的会是伤春?!…?…?…

北宋诗人林逋,许是他感怀于岁岁春来的芳草,总是杂乱易萎;又或是他赏佩于晚唐诗人杜牧笔下的《金谷园》,即诗中的怜花惜美(绿珠),林逋他也遂写了《点绎唇》,亦颇有滋味。上阕为<“金谷年华,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金谷园”是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别墅。征西将军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他祭酒饯行,此词为送别时的一幕场景。“乱生春色”指春天刚临不久就杂草蔓乱,意指离别凄楚,“谁为主?”进一步说明这个送别的地方,这个曾经的金谷园想来早已荒芜无痕了!其二就是杜牧笔下的“落花犹似坠楼人”之意,杜牧认为绿珠、她仅仅是权贵们的玩物而已,她为石崇而死(跳楼自杀)是毫无意义的,但她的不能自主的命运、不是同落花一样令人惋惜吗?…?…?…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是说一场春时的烟雨,就能“轻而易举”把园中的花儿摧残殆尽。更是加强了词中的送别氛围。…?…?…

另外,对秦观的一首《行香子》,也属久日潜衷,嗟为激赏。?全词为:<“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就简扼些“笼统”剖析吧!诚望见谅?。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春时的田园风光,作者乘兴闲游、欣赏明媚春光之下的愉悦心情。

上片写春天里农家的静态之景:绿树环绕村庄,池塘的春水涨满了近堤岸边。少游漫步小园,顿觉满目春光闪烁,有红艳艳的桃花,雪白雪白的李花,金黄金黄的菜花,这鲜明的色彩,浓郁的香味,组成了一幅绚丽多采的“春花繁茂图”。且又充满生机!…?…

下片移步换境,从眼前的小园转向远处的茅堂与小桥。远处是一带逶迤缭绕的围墙,墙内隐现出茅草覆顶的堂屋。墙外呢,在小桥流水的近旁,飘扬着乡村小酒店的青旗。瞻周,又泛现另一番春景:黄莺鸣啼、燕子乱飞、蝴蝶双双。这几句是动静相间,如画翻显,而且那隐现的茅堂和词中掩映的青旗等,进一步引伸出本词的含蕴及读者的无穷遐想。甚至,或会联想到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妙句:“竹外桃花二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呢?!…?…?…

回到主题,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首小令,总共才六句,33个字。她写自夜及晓,竟然没有一字“傻”写“过程”,只择取“浓睡酒慰”为全词中的心绪构筑妙境。然后用一个“卷帘”点破日曙东升,又以问答卷帘人的笔墨,烘托出海棠的“问题”,这一连串的明暗交代,便是易安在婉约词中的独树一帜的出格风范!?所谓(海棠)花儿,即喻人与人品也。世间,凡一切美的事物与年华,都囊括在此间的痛与惜的情怀之中…。而且,泛泛人生,或真会碰上易安式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抑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恳望(清照)此词,能予之“醍醐灌顶”呗!谢了!…?…?…?…?…?…?…〔“?”〕

如何看待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的说法

很敬仰这位才华横溢,人生坎坷的南宋女词人!笔端写尽闺妇怨思,女性特有的细腻造就了许多传诵千年的佳作。不过我更喜辛弃疾一些!——求大圣饶了我,本人不过一小妖,实在不值得您留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