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的解析?《忆秦娥 咏桐》 李清照 翻译(不要赏析)_李清照_惊起_日暮

李清照《如梦令》的解析




  【北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①日暮,沈醉②不知归路。
  兴尽③晚回舟,误入藕花④深处。
  争渡,争渡⑤,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①溪亭:临水的亭台。
  ②沈(chén)醉:大醉。
  ③兴尽:游兴得到了满足。
  ④藕花:莲花。
  ⑤争渡:怎么渡;争:同“怎”。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迷醉那种快乐而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但是却错误地划进了莲花塘的深处。划呀划,划呀划,划得太急促了,惊得这满滩的白鸥和白鹭,都飞起来了,此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忘返。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沈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是李清照回忆外游时所作。
  【作者简介】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现山东章丘)人,宋朝杰出的女词人,也是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女作家。

《忆秦娥 咏桐》 李清照 翻译(不要赏析)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登上高高的楼阁,看见楼外的乱山平野都蒙在一层薄薄的烟光里。)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烟光越来越暗,乌鸦归巢了,黄昏的天空中传来隐约的号角声。)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本来熏着香喝点酒想抵御晚来的寒气,岂料香断酒残反惹得情怀落索,就像西风加速了梧桐叶的凋零,使人更伤感了。)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梧桐零落,这还是秋天的一瞬,还是寂寞的一瞬;这难熬的秋色难奈的寂寞,何时才是尽头啊!)

李清照的词“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全文是什么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出自《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全文是: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译文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的鸥鹭。

2、注释

  •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 溪亭:临水的亭台。

  • 日暮:黄昏时候。

  •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 兴尽:尽了兴致。

  •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 回舟:乘船而回。

  • 误入:不小心进入。

  • 藕花:荷花。

  • 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en),怎样才能。

  • 惊:惊动。

  • 起:飞起来。

  • 一滩:一群。

  •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3、作品简介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全词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它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4、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