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浙江长兴县水口乡中心小学,学生进行眼保健操比赛。拍友谭云俸摄
教育部日前印发《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工作计划》),全面部署年度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明确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引发了舆论关注。
近视眼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之一。青少年的“小眼镜”问题,已经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为此,相关部门多次出台方案,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个部委共同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就提出拟将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2019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近视率等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但《工作计划》并非简单重申。2018年八部委实施方案的提法是“拟纳入”,并没有说马上实施,而《工作计划》已经升级为“将纳入”,已经表明要动真格实施了,其意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近视率等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传递了整治青少年“恶视力”的态度,如何执行才是关键所系。
防范近视,需要从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减轻课外学习负担等入手,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更是重中之重。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儿童每周多在户外玩耍1小时,其近视患病风险将降低2%。
换言之,对于青少年的“小眼镜”问题,不能把目光聚焦于表面,更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孩子有更多户外活动时间。而这就触及了评价机制等深层次的问题。为此,《工作计划》明确提出,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确保落实“双减”政策,继续指导各地落实课后服务、作业管理和考试管理的要求,加强大数据监测,防止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反弹。这些针对性极强的举措,可谓切中肯綮,有助于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导向。
此外,近视率等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还需要进一步细化问责措施。《工作计划》明确,要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督促和确保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视力监测制度,及时把视力监测结果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按规定上报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系统。用数据说话,追责到相关责任人员,才能防止考核被虚化,倒逼政府发力构建健康视力综合保障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整治青少年“恶视力”,还要对鱼龙混杂的近视市场动真格。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所谓控制或者治疗近视的产品,“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营销宣传满天飞,这些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会误导家长和孩子,甚至滋生近视可以治愈不用太担心的错误观念,对近视的防范不以为然。呵护孩子的视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
(来源:潮新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