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1日,浙江温岭温峤镇实验幼儿园,孩子们正在学做眼保健操。图/IC photo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前,教育部印发了《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全面部署年度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其中,有关将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等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的表述,颇受舆论关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青少年“恶视力”现象令人忧心。据专业人士介绍,我国近视眼的发生有三个特点:小、深、高。“小”是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幼儿园五六岁的小孩就有近视眼了;“高”是患病率居高不下;“深”就是近视度数在加深。近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千万家庭的大问题。
此次《工作计划》提到学生总体近视率等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现了国家层面对预防青少年近视的高度重视,也是对保障国民视力健康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延续。
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专门意见,教育部随即制定《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就保护学生视力提出了工作措施,包括保证睡眠、建立视力定期检测制度、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等。遗憾的是,青少年近视问题至今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人人都想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视力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改善起来殊为不易。为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共同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也就是这一实施方案,首次提出拟将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网课一度成为常态。学生接触电子设备的机会和时间明显增加,给近视防控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一份教育部对各省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在疫情期间视力变化情况的调研显示,2019年年底至2020年6月,半年时间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15.2%。而据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
展开全文
可以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后疫情时代,整治青少年“恶视力”刻不容缓。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教育部印发了此次《工作计划》,并明确近视率将纳入政府考核指标。这并非是对2018年八部委实施方案的简单重申。从措辞上看,由之前的“拟纳入”变为现在的“将纳入”,虽只一字之差,但已从建议转为动真格实施了,其意义不可同日而语,各级政府也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了。
如何防范近视,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之所以难以做到,应试教育无疑是最大的“拦路虎”。为此,此次《工作计划》明确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工作计划》还明确,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只要各级政府部门切实将青少年近视问题重视起来,其对学校的具体考核要求,自然也会作出相应改变。以此而言,此次《工作计划》提出的这些措施,可谓对症下药,找准了问题的要害。
所以,将近视率等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不仅彰显了整治青少年“恶视力”问题的决心和意志,更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牛鼻子”,其治理效果值得期待。
撰稿 / 胡欣红(教师)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