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有哪些特产美食?_东阳_童子_东阳市

#哪样美食是你的家乡回忆#

说来惭愧,我的家乡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 美食,是大部分人都难以接受的。

那就是——

童子蛋

怎么说呢。

大家听到它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觉得恶心了,毕竟童子蛋,童子蛋,顾名思义就是童子尿煮的鸡蛋。

童子蛋在浙江省东阳市历史悠久,主要利用小便的沉淀物结晶——“人中白”的功效,可以滋阴降火、止血治淤。

童子蛋已在2008年入选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现任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龚明伟说,他搜集了童子蛋的相关资料,并递了申请。最后,东阳民间艺术领导小组9位成员一致通过,经过半个月的公示,东阳市政府就正式下了文件,确认童子蛋为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鸡蛋和童子尿一起入锅待煮

童子蛋滋补养身、止血治淤、强身健体,蛋壳含有丰富的碳酸钙,非常容易消化吸收,是补充钙质的最佳来源。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取约2公克的蛋壳研成粉状食用,可预防因钙质不足、骨量减少而导致的腰酸背痛、容易骨折或罹患骨质疏松症。——百度百科

这个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什么。我读幼儿园的时候,我妈就会去我读的幼儿园接来煮蛋。

据她所说,吃了以后春天也不会犯困没有力气。

东阳人到了春天,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幼儿园接童子尿。

不过现在很困难,公办的幼儿园都不能接。街上也没有那么多人去卖,偶尔有,也是会怀疑用的尿是不是真的童子尿。

展开全文

网上有一个流传的段子,就是拒绝以后主人家说那就喝口汤......

不过根据我观察我妈的做法可以得出。

要是真的把蛋煮好,那必然是把尿给煮干。

所以并不存在喝汤这种说法,除非是拿来煮面条......

而且煮干煮好后,一般还会把蛋放在火上烤一下,然后配着粥一起吃。

其实如果没有告知是童子蛋,其实并不会吃出是什么煮的鸡蛋。

因为我从小是在外地长大的,所以这一食物是印象深刻的。周围的同乡也都是习以为常的。

金华火腿

东阳火腿加工业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素有“金华火腿出东阳”之称。

东阳是属于金华的县级市。

金华火腿用的猪,是什么两头乌的猪,我爸说这猪长不了很大,所以金华火腿很贵。

我也没有吃过,不过如果是在家乡做出来的火腿,也能称为金华火腿吧???

香榧

香榧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经济果木,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果实时尚历时17至18个月之久,素有“千年榧树三代果”之称,为干果中之珍品。 东阳市西垣山区,是西垣香榧产地。因此东阳又有“香榧之乡”的美称。——百度百科

香榧很贵,虽然每年过年买年货都会买来。但是在我心里还是没有开心果,香蕉片的地位高。

索面

这个面,不用再放盐!!!

其实还是好吃的,就青菜煮都非常好吃。

不过我吃多了,就怕了。

这个农家很多人都会做的,去乡下都能看见图上这样的场景。

我妈也去买过,然后我就吃怕了。

上卢馄饨

上卢馄饨是浙江东阳的地方特色小吃,选料十分讲究,肉选用猪前腿与头之间的五花肉。五花肉精多肥少,软硬适中。如果选用腿部的肉,无论是后腿还是前腿,均太硬,吃起来干硬,不适合。肉馅中必须添加姜末和胡椒,以增加香味。面皮是手工擀出来的,至于采用什么麦面倒不十分讲究,但必须要手工制作,否则不够韧。——百度百科

这个馄饨就是属于随时可以吃的了,因为很方便。

在上卢可以随时去吃,在东阳市里也有店面。

皮薄馅大。

哈哈哈亲戚就在上卢,所以总是去吃的。

南马肉饼

南马肉饼最早出现于明朝。东阳是教育之乡,很多文人雅士进京赶考,南方人又不喜欢吃馒头,带的干粮很少,常常路上饿着。有一天,儿子要上京赶考,老母亲正好在和面做饼吃,儿子说:“娘,就这样干的饼带去很难咽下去。”老母亲一想,正好家里杀了猪,就把一块猪肉剁碎了包在面里面,这样就好像带了菜了。第二天儿子出发了,同行的还有一些考生。走到一半,大家都饿了,只能干啃馒头,很渴。但是只有他吃得津津有味的。大家就觉得奇怪,要了一些吃了,觉得很美味。

因为那户人家住在南马,所以就给它取名叫南马肉饼。一直延续至今,南马肉饼已经是东阳有名的小吃了——百度百科

这个是现在大街小巷都可以吃到的了,我妈也会!!!

东阳特色沃面

这个面可是在东阳所有面里最贵的面了,可以达到二三十块的价格!但是里面的料也是非常丰富的。

里面有很多东西,什么海鲜肉食都有的。

索粉

这个普通话叫粉干,基本上可以算是外出人员必备的食物了。

是干的,易储存。

拿干菜或者咸菜煮得都非常好吃。

小时候不知道怎么说粉干,就是叫索粉,然后当时被大人笑话了。

谁能想到,现在索粉这个称呼倒是变得正常了起来。

其实还有干菜,但是我想了想,干菜可能浙江很多地方都有,就不算是东阳特产了。

不过东阳应该还有其他好吃的 ,不过我不知道。

毕竟我从小是在外地长大的。

你的家乡有什么好吃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