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东汉和西汉有什么分别
- 东汉和西汉哪个历史影响力大
- 西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 西汉、东汉、南汉、北汉、后汉为什么都以汉为国号
- 汉文帝是刘邦的儿子,为什么是西汉第五个皇帝
- 一般西汉透光铜镜大概能值多少钱
- 西汉铜镜透光的原理是什么
- 西汉名臣晁错和唐朝名臣魏征如何评价
- 如何评价西汉名将舞阳侯樊哙
- 西汉皇太后窦漪房的简介,历史上的窦漪房是怎样的
东汉和西汉有什么分别
东西两汉,创造者都是刘家人,但实际上,东汉承接的,已经是一个断绝了一半的汉朝,刘秀本人不是皇帝的嫡传一脉,乃是“宗族子弟”,加上迁都,于是便有了“东西汉”的本质区分。
公元前202年,以代表着天下底层阶级的身份的刘邦最终称帝,建立大汉朝,在秦朝灭亡后,世人眼中承接了六国贵族力量的项羽却是饮恨乌江,此乃是震世之举,而刘邦的“布衣皇帝”之名,远扬皆是来于此。
因为大汉朝统治者阶级出身的缘故,还有他们下辖的绝大部分力量乃是底层力量,都是秦朝时候被压迫的人民和各种职业者,因此西汉之初,一场“阶级的战斗”无法避免,那便是刘邦晚年的诸侯之乱。
幸运的是,刘邦镇压了下来,真正把大汉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不幸的是,为了镇压这场动乱,刘邦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所以大汉开国之初,便以“黄老之学”来开启局面,天下大事,皆以“无为”的态度对待,无为的背后,其实就是统治者阶级不出手,让民间的“阶级洗牌”的一次机会。
穷人拥有了底气,向地主豪强索要自己的利益,而没那么有胆量的,也毫不惧怕地向地主拿回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权益,久而久之,大汉朝回到了正轨。
所以为什么吕后、汉文帝、汉景帝等人能够开辟一个盛世,根本的原因是趁着人数众多、资源占有量在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社会波动极小,以此来获取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在汉景帝、汉武帝时代,中下阶级的寒士能够崛起的原因。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譬如汉武帝之母王娡、汉武帝之妻子卫子夫、大汉朝的战神卫青、霍去病,他们的崛起,都是因为大汉朝这种自上而下的“阶级打通”。
于是西汉的基本盘可以确定,这是流动的,没有那么固化的。
可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不会,因为是人就会变,汉朝的统治者阶级会变,底下的社会也会变。
根据社会生存的“二八定律”,在社会呈现了一定时期的阶级流动后,终究会走向固化,在汉武帝之后,原来那批贫民所蜕变而成的“豪强”,最终也走向了自己成为“恶龙”的道路。
他们巩固自己的地位,这里面就涉及了一定的非法手段,比如掠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利益,在面对朝廷的时候,通过各种关系和利益纠缠减轻负担,或者是转嫁给底下的农民。
同样可惜的是,处在这个时期的大汉皇帝们,没有那种能力和魄力改变局面。
直到王莽出现,这种现象才有了松动的曙光。
但也仅仅是曙光而已。
王莽篡位,实际上汉朝已经灭亡了,新朝,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朝代,王莽深知大汉的问题所在,因此进行了土地国有化、经济国有化的改革,这其实就是汉武帝的“中央集权”的弱化版,但王莽想的是,让底下的人民再次有机会向豪强挥舞锄头。
这一切看似合理,可王莽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社会问题的根深蒂固,他转移国内力量的想法没有成功,却导致了新朝军队的溃败,借着这个机会,豪强们组织起力量,这里面就有绿林军、赤眉军等等,最重要的,是有刘秀。
新朝末年,这是一场地主豪强们组织起来对抗想要社会平均化的王莽的一次大运动。
假若王莽得到了平民们的支持,那么王莽的确有一线的机会,但可惜的是,王莽的根底始终太弱,王莽乃是篡位,和刘邦带着一群人打江山又是不同,经过层层阻碍,王莽还失去了民心的支持,最终王莽溃败。
在昆阳之战中,王莽已经劣势百出,刘秀以少败多,这场人数悬殊的战争,其实说明不了刘秀多么厉害,也说明不了新朝军队真的那么一无是处,真正可以解释的是,王莽已经被大多数人抛弃了。
而刘秀此后还要抗争其他对手,刘秀因此便有了一定的“裹挟性”,便是成为了众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所以刘秀崛起的身份,倒是和项羽有点像,虽然刘秀本身没有项羽那么贵重,可形势如此,刘秀也不得不成为这种人。
公元25年,刘秀在建立东汉,又把都城定为了洛阳,虽然还是“汉”之国,但在本质上、组成上、形式上、地理位置上,已经是和之前截然不同了,东汉已经是一个基本盘彻底颠倒的社会,从一开始,就是豪强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最重要的是,自古以来,非“嫡系”传承者,实则都被视为“不正”,所谓“东汉”,只是对于刘秀之汉朝的一个说法,要是放在西汉人的角度来说,即便让刘邦在世,这也不是一个正统的朝代。
无他,假如在西汉人的礼法角度来看,刘秀这样都算正统,那么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就会崩溃,但实际上,西汉的残留已经殆尽,众人心照不宣,没有人有必要指破这一切,毕竟如果刘家人都没资格的话,那也没有人有资格了。
因此说西汉、东汉是一个朝代的两个阶段,其实这不准确,反而就是两个朝代。
建立东汉后,刘秀削减了三公的权力,在政治结构上也做出了改变,不过这种改变是属于正常范畴,没有与西汉的体系背道而驰,甚至能说是一种适时性的进步,即便西汉的国祚依旧延续,也有西汉皇帝会走出这一步。
虽然说东汉是有着众多地主豪强支持才建立起来的,但刘秀不是个一味讨好贵族豪强的人,恰恰正相反,他知道作为皇帝,应该做些什么,他应该做的,就是制衡豪强,扶持底下的百姓,为的还是前面所说的:
“社会阶级的流动性”。
唯有流动起来,皇权才能被保护,唯有流动起来,社会才能进入快速发展,但可惜的是,刘秀的底子不够,一旦背叛利益集团,刘秀其实就是在对抗自己的力量,属于是“左手打右手”,所以刘秀失败了,均田遭到反抗,这件事他也不敢再提。
就是这样,东汉开国皇帝都解决不了一些事情,后人更不用说了,随着豪强的渗透,东汉出现在外戚干政的局面比西汉要早得多,而且西汉的外戚干政,最起码还是卫家这样慢慢崛起的势力,算不上图谋甚大,可东汉不一样,次次都是图谋甚大。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汉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方式发展下去,再也没有出像汉武帝一样的集权天子,根源就是在于皇帝不能完全说了算,经过多年的渗透,就连宦官都能干政,荒唐至极。
而这样的社会,又有着一个致命的弊端,那就是“阶级固化”,东汉的寒门崛起已经比不上西汉了,一旦有人显赫,那么家族将会显赫将近百年,这百年的显赫里,就是对其他人的压榨,是加固了社会晋升的难度。
到了东汉末年,再像秦朝末年一样民间人才辈出已经是几乎不可能了,即便有人才能突出,所能达到的成就也高不到哪里去,贵族们之间有垄断的共识,而寒士们也默认了这种自卑,东汉构成的社会心理,多少是有点不健康的。
即便如此,东汉一朝也还是支撑了近两百年,时间不短,算是很长寿的一个朝代了,若不是最后曹操撕破脸皮,东汉将会在这种博弈的局面下,皇室继续生存,这就像周代的天子王室,不会被灭,但只能当吉祥物了。
而在西汉的时候,这种事情是完全不可能的。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东汉和西汉哪个历史影响力大
西汉的影响力太大了,我可以说影响力现在还有,如:现在的汉族为什么不叫秦族、隋族、唐族、宋族、元族、明族、清族?秦始皇虽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可是时间太短,没有巩固好政权,而西汉巩固了政权,并且和周边国家、部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在当时是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现在叫汉族、汉语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再说句题外话,在美国有唐人街,可见唐朝也是很强大的,我说唐人街就是汉人街,华人街。
西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看了不少评论,西汉灭亡有归于好儒而亡,有归于外戚,有归于皇帝无能不作为的。我认为西汉灭亡主要在于两个原因:
一、历史周期律的作用。中国作为农业文明的典范,具有很强的历史周期律。西汉从建立到亡国,已经有二百余年历史,周期律到了,体现在土地兼并,体制钝化,贪污腐化等因素综合起来。
二、汉家制度“王道与霸道相杂“的难以为继。汉宣帝和其子汉元帝的一席话,汉元帝认为应该多用儒生,结果汉宣帝大怒,说出“汉家制度”的概念,并说坏汉家制度的必然是太子。这很容易让人认为汉元帝是汉朝灭亡的罪魁。其实不然,汉家制度终归是封建制度,对皇帝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西汉除了武帝宣帝没有皇帝有这样的素质去执行和继承汉家制度,说穿了是孤例却造就极度的盛世。
盛世看似强大美好,却会耗尽封建体制的内在活力,无法推进就往反方向走。汉元帝继承不了,各种势力就会分皇权的蛋糕。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深化,阶级矛盾也因土地兼并加剧而加深。如果没有王莽篡汉,西汉也极大可能被各种矛盾吞没。
西汉、东汉、南汉、北汉、后汉为什么都以汉为国号
哈哈,这个问题用一句秦腔唱词就可完美解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西汉东汉南汉北汉都是一个“汉”!
自西楚霸王项羽把刘邦分封到汉中这个偏远之地后,刘邦经过打拚,一路将这个不怎么值钱的“二字王”变成了“一字王”,直到皇帝,即汉中王一一汉王一一汉皇帝。“汉”这个称呼便烙进了中华民族骨髓,成了“永不磨灭的番号”。
公元一世纪伊始,刘邦创建的大汉王朝被外戚王莽篡夺,汉朝灭亡,“新”朝建立。但这个王莽显然是一历史穿越者,在两千年前大搞国有化等改革措施,老天爷不但不帮忙,反而尽添乱,水、旱、瘟疫横行,短短十五年,“新”朝随即瓦解。
汉王朝后裔刘秀,趁乱而起,重拾“汉”字大旗,夺得江山,重建汉朝。历史学家们为了以示区别,便将刘邦定都长安的“汉”称为“西汉”,将刘秀定都洛阳的“汉”称为“东汉”,而王莽的“新”朝因是篡夺,且十分短暂,不予承认,其纪年并入西汉。后来武则天弄的“周朝”也一样,不予承认,其纪年并入唐朝,是一个道理。
三国后,曹魏代汉,刘备在蜀地,也建了个汉朝,因是小王朝,故被历史学家们冠上一个“蜀”字,称“蜀汉”。
以后,每当天下大乱时,总有人打出“汉”字旗,割据一方,称王称帝。这时,历史学家们就会根据政权地域或性质,给这个“汉”加一字,定个性,以示区别。
后来的“汉”还真是多,五胡乱华时,匈奴人刘渊,也喜欢这个“汉”字,称了一会帝,史称“赵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那个下了“杀胡令”的冉闵,就是“前赵”末代皇帝。
这时,氐族人李特在成都也建了一个“汉”,史称“成汉”。
五代十国时建的“汉”最多,“五代”中的第四代,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开封建了个“汉”,统一了中原,属正统,故称“后汉”。
“后汉”被“后周”郭威灭亡后,残余势力逃到太原,割据一方,仍称“汉”,史称“北汉”,是五代十国中最后被灭的一国。
在现在两广及越南北部地区,唐朝封州(今广州)刺史刘谦在唐朝灭亡后,逐渐统一了岭南地区,其后代在此称帝,也称“汉”,史称“南汉”。
元朝末年,跟朱元璋争江山的陈友谅,其政权也称“汉”,因昙花一现,未被历史学家承认,所以不被人知。
辛亥革命时,也有一些武装,打下省城,短暂建立了“大汉军政府”,难舍这个“汉”字。
现在虽没了“汉”的国名,但我们人是“汉人”,字是“汉字”,说的话是“汉语”,“汉”名符其实的成了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番号”。
汉高祖刘邦真像
汉文帝是刘邦的儿子,为什么是西汉第五个皇帝
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氏是二婚,您没有看错,她的确是二婚!在跟了汉高祖刘邦之前,她曾经是魏王豹的小妾。魏王豹何许人也?姬姓魏氏,是周天子的同宗亲戚、魏国宗室,其兄魏王咎曾经是魏国的宁陵君。在秦一统六国之后,兄弟二人沦为平民。陈涉吴广揭竿而起之后,派魏人周巿攻占了魏国故地。周巿认为应该请一位魏国的宗室出来坐镇魏地,方能收服魏人之心。于是,陈涉相中了魏国曾经的宁陵君公子咎并将其立为了魏王,史称“魏王咎”。
只可惜好景不长,魏王咎在王位上腚都还没有坐热,陈涉在魏地的军队就让秦将章邯(就是后来投降西楚霸王项羽的那个“二五仔”)给打败了!魏王咎困守愁城、走投无路,最终自杀身亡……他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魏王豹侥幸逃了出去、投靠了项羽,并带着项羽给的几千人回过头反攻魏地。不得不说,这位仁兄的运气可比他哥好太多了,杀回魏地不久,章邯居然投降了项羽!不久之后,项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索性将这位仁兄封为了魏王,让他给继续自己镇守魏地。
薄氏的母亲与魏王豹同宗、也姓姬,是魏国的宗室之女。后来虽然沦为了平民,但好歹都是本家亲戚,见魏王豹发达了,于是便将女儿送去了魏王豹那里、做了魏王豹的小妾。
或许是王位来得太容易了,魏王豹着实有些飘了!尤其在听了相士说薄氏“将生下天子”之后,这货就更飘了、真拿自己当“天子他爹”了。于是,魏王豹开始了作死的进程,在刘邦与项羽之间“两头拿、两头卖”,企图从中渔利。结果把刘邦那个无赖给惹毛了,直接让曹参带着人把魏王豹给灭了!魏王豹的小妾薄氏也被“收归国有”、进宫当了宫女。再后来,薄氏被刘邦看中,拉上了自己的床榻……此处省略N个字……不久之后,汉文帝刘恒出生了。
彼时刘邦对薄氏完全就是“一过性雄激素分泌过渡”,提起裤子就把她给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即便刘恒这个儿子是自己亲生的,刘邦也同样是一碗水端不平!跟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被封到了富庶的赵地、跟姘头曹氏生的儿子刘肥被封在了富庶的齐地,可刘恒却被封在了不仅贫瘠,而且还跟匈奴接壤、经常被匈奴人洗劫的代地,就是刘邦的二哥代顷王刘喜被匈奴人吓得逃跑了的那个代地!
刘邦死后,皇太子刘盈继承了皇位,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的生母吕太后开始大肆弄权。刘盈死后,吕太后把刘盈的庶长子刘恭(名字存疑)硬说成是张皇后的嫡子,让他继承了皇位,顺带着把这个孩子的生母给灭了口!后来,随着小皇帝一天天长大,宫中流言四起,小皇帝听闻是祖母害死了自己的生母,扬言长大后一定要找祖母算账!结局可想而知……吕太后未免夜长梦多,索性直接废掉了这个孙子,把刘盈另一个庶出的儿子刘弘推上了皇位,史称“前少帝”“后少帝”。不久之后,前少帝刘恭竟莫名其妙地死了,不得不说、吕太后这个奶奶的确是够狠的!连亲孙子都不放过。
按说两个继承皇位的都是刘盈的儿子、刘恒的侄子,如此发展下去,这皇位跟刘恒基本上没啥关系了。可架不住刘恒同父异母的大哥刘肥家的几个儿子也野心勃勃盯着皇位呢!吕后前脚刚死,后脚刘肥的几个儿子就打出了“剿灭诸吕”的大旗、联合朝中的元老们发动了一场政变!刘肥的儿子刘兴居顺带着一不做、二不休,把自己的二叔刘盈给杀成了绝户——宰了刘盈所有的儿子。
朝中的元老们一看:“刘老大家这几个儿子看来都不是省油的灯啊!连叔伯兄弟都照宰不误,将来还能有咱的好?”于是,几个老家伙一合计,找了个十分牵强的理由——“齐王刘襄的舅舅驷钧不是善类,将来恐再有诸吕之祸”,直接否决了刘襄的皇位继承权。加之刘氏家族的小宗旁支刘交、刘濞等都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刘肥的几个儿子探不出深浅,也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双方妥协,把实力相对弱小的代王刘恒推上了前台。刘恒就这样捡漏成为了皇帝,以至于刘恒自己都不信、以为是圈套!还特地让自己的娘舅薄昭先前往长安试探虚实,再确认不是圈套之后,刘恒才动身前往长安继承皇位。
汉高祖刘邦之后的皇帝是汉惠帝刘盈,再之后的皇帝是刘盈的两个儿子,总共四位皇帝。汉文帝刘恒虽然是刘邦的儿子,但他的前面的不仅有嫡出的哥哥刘盈、还有他的两个侄子当过皇帝,所以刘恒的庙号虽然是太宗,却是汉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不过话又说回来,谁规定太宗就一定是第二位皇帝?明太宗朱棣不就是第三位?
一般西汉透光铜镜大概能值多少钱
西汉透光铜镜,真品常见版式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10000左右;不过也有特殊品种版式。
西汉铜镜透光的原理是什么
历史上对透光镜的描述,最早见于隋唐之际王度的《古镜记》,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透光镜,并推测了其原理和制作方法。在此后的几百年中,通过中外学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世纪的70年代,弄清了其中的奥秘。发生这种现象是由于在铸造冷却和加工研磨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使镜面产生了与镜背纹饰相应的起伏不平,这种现象目测是很难察觉的,更没有手感。当光线照射时,通过光程放大,平整处是折射光,拱起处是漫反射,镜面与文字线条相应不均匀,产生了与镜背花纹相应的效果,导致了类似透光的效果。
中外学者的几种观点
金属不会透光,为什麼这种叫做透光镜的铜镜,当太阳光对著镜面,反射光照到墙上,却会出现镜背的花纹呢?它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国内外学者提出种种假设,归纳一下,不外是两种观点:
一. 镜面各点由於组织结构或成分不同,对光的反射率也不同,因而产生明暗不同的亮影;
二. 镜面各点由於凹凸曲率不等,对光的反射情况不一致,因而产生明暗不同的亮影。
如果观察镜面组织确实可发现与镜的厚薄有一定的关系。镜体薄处(无纹饰)晶粒细,没有明显的α初晶;厚处(镜背有纹饰)晶粒粗,有明显的α初晶。这种镜面组织上的差异是不是古镜透光的原因呢?西汉透光镜表面有一层白亮的薄膜,把整个镜面盖住,即镜面上原来这些组织结构的差异都被这层薄膜盖住了,在阳光下显不出来。由此可见西汉透光镜的透光与镜面组织无关。
为了进一步弄清楚镜面组织的差异与透光现象的关系,在自制的透光镜的镜面上,涂一层透明的硫化锌,再涂上一层金,结果仍有透光效应。若用真空镀膜的办法,在自制「透光镜」的镜面上涂一层铝或银,也显示透光效果。再说如果因厚薄不同造成组织晶粒的差异,而会发生透光现象,那麼凡是有厚薄差别甚至差别越大,透光效果也就越好。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古铜镜,镜背都有凸起的纹饰,特别是唐镜,有的厚薄差别极大,然而这麼大量的铜镜都没有透光现象。所以这种解释不符合实际情况。
那麼,西汉透光镜的透光是不是由於镜面的凹凸曲率差异而形成的呢?可以认为日本的魔镜是由於镜面的凹凸曲率差异而透光的,西汉透光镜的透光与日本魔镜的效果并不相同。日本魔镜在反射光时其图像只是在较短距离内的屏幕上才显示得比较清楚,超过某个距离,反映的图像就模糊;而西汉透光镜随著反射距离的增加,图像的亮度虽然逐渐减弱,明暗部分却逐渐增大。还有,有些魔镜反射图像是空心的,也就是图案的边缘是一条明亮的线,中心仍旧是暗的。而所有西汉透光镜所反射的图像都是明亮的实心。
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几面透光镜来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一. 镜体周围有既阔且厚的边:
二. 镜体非常薄,仅有0.5~0.9毫米;
三. 镜面微凸,镜背与镜面曲率相应,除纹饰处外,整个铜镜厚度比较均匀;
四. 镜背有凸起的环向布置的纹饰,而没有垂直於圆周幅状凸起的线条。
残余应力是铜镜透光的基本因素
正由於西汉透光镜有前述的这些特徵,又由於铜镜在铸造过程中镜体较薄,冷得快;镜环较厚,泠得慢,当镜环还在冷凝收缩时,镜体已经凝固并具有一定的刚性。这时镜环的收缩对镜体起了紧箍的作用。同时,已经凝固的镜体,也对镜环起了一个支撑的作用。铜镜冷定后,镜体与镜环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如图二所示。
镜体在受到径向压力P和弯矩M(M=RMt)的作用时,在镜体内产生残余应力。由於镜体是一凸面体,在残余应力作用下,镜体有拱起的趋势。不过镜体有一定的刚度,只有当镜体磨薄到一定的程度,抗弯的刚度已显著降低时,这种径向压力和弯矩的作用,才使镜体变形而明显地向镜面一边拱起。镜体各处的厚薄不相同(有纹饰处较厚,无纹饰处较薄,薄处的刚度比厚处小,镜体在拱起时,薄处变形就比厚处大,也就是薄处的凸起程度比厚处大。这就形成了透光镜镜面各处不同程度凸起的全凸镜面。铜镜在磨研时,镜体各处的刚度以不同的速率在不断降低,镜体各处变形的差别越来越大。镜面曲率的差异也愈来愈显著,变成越磨越不平的镜子。镜面的这种曲率差异与镜背的纹饰相对应,因此在阳光照射下反映出的明暗相间的图像正是镜背的图像。图三为镜面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采用雷射光干涉法所摄的照片(the laser interfero-picture),可进一步证明以上的观点。透光镜的镜面是一个全凸面,对应镜背无纹饰处的镜面曲率半径较小,有纹饰处镜面曲率半径较大。实际上曲率所造成的势高差异实在太小,起伏仅有几个微米,肉眼根本无法察觉,只有通过光程放大之后,在反射图像中才能看到。从图三中可见,有铭文的厚处曲率较小,没有铭文的薄处曲率较大。当平行光照射到镜面时,曲率比较大的地方反射光较分散,在屏幕上的投影就比较暗,曲率比较小的地方反射光较集中,比较周围曲率大的镜面反射光,投影就比较亮,因此反射图像中有较亮的实心字迹花纹显现出来,这就是透光的奥秘。
日本魔镜的图像是空心的,原因是它采用了刮磨的方法。字迹的边缘正是厚薄交界的地方,刮磨时受力最大,在镜面上会产生相应的凹度,反射光特别集中。由此可见西汉透光镜与日本魔镜都有透光现象,但透光的原理并不完全相同。
在残余应力作用下造成曲率差异使铜镜透光,不仅通过力学理论计算所得的各处曲率与测量相符(计算从略),而且还可用另一试验得到验证。那就是将已磨成的透光镜将它打碎,或把镜环凿去,即将镜环与镜体分离,这样残余应力被释放,就会发现镜体再也不透光了。再有一个简单的试验也可证实上述的观点,就是把透光镜的个别字迹铣去,也就是将较厚处的厚度减少到与薄处一样的厚度。按前述理论分析,被铣薄的地方与原来就较薄的地方都会一样均匀地拱起,曲率变化也将一致,应不再有透光现象了,结果果然如此。
为了进一步证明引起残余应力的弯矩作用效果,可做一个简单的试验。当阳光照射透光镜时,用四指拿住镜环,同时用大姆指镜钮,结果可发现透光的效果更好。
为此又做了另一个试验,把铜镜搁在一个与镜环直径相同的圆环(见图四),在铜钮的中心加一载荷Q,在镜背的厚处和薄处相对的镜面上,分别测出径向和周向的应变值。可以看出这样的情况:随著载荷的增加,薄处的应变值其递增的速率要比厚处快得多。在一个受弯的构件中,应变是随曲率而变化,也就是说应变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曲率的大小,应变能测量,通过应变又能计算出应力,由此就能推导出应力和曲率的计算关系。尽管这种加载方式与实际镜体的受载情况不完全相同,但至少可以说是一个附加弯矩的模拟试验,反映了在镜体上受到模拟的残余应力的作用。加载Q以后,铜镜透光效果提高。这样的试验结果直观地反映了在弹性范围内,镜体在弯矩作用下,能使镜体厚处与薄处曲率差异增大,又一次证明了前述的理论分析符合事实。
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西汉透光镜距今已二千多年了,残余应力能这麼久地保持著而使透光镜仍有透光的效应?经研究,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能,残余应力会随时间的延续而降低,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残余应力的释放降低到某一数值以后,变化甚微。更重要的是,原在应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却转化为塑性变形而固定下来,也就是说,已造成的古铜镜的变形及各处的曲率差异都被保存下来。
磨研是铜镜透光的重要环节
既然具有西汉透光镜相同结构的镜坏,都存在铸造残余应力,那麼是否所有这些镜坏只要磨薄到一定时候,都有透光效应呢?事实上,同样的镜坏磨法不同,就有透光与不透光之分。例如,磨研时用力不均匀,镜面各处受力就不均匀,各处磨削的程度也就不一样。有的地方已经磨薄到不能再磨时,而另外一些地方还没有磨薄到可以透光的程度,当然就达不到透光的效果。而采取正确的磨研方法,镜面在磨盘上磨研,当镜体的厚薄各处的刚度小到一定程度时,镜面就明显地拱了起来,造成镜面的曲率差异,从而具有了透光效应。
但又发现在透光镜被打碎后,如前所说有些透光镜再也没有透光现象了。但是也有些透光镜打破后,仍有微弱的透光效应。那麼,这一事实可说明残余应力的重要作用外,还有别的影响因素。经我们的分析、试验、计算,认为还有一个磨研时造成的附加弹性应力,也能使镜面拱起。
现可简单地用作图法分析一下理想状态磨镜后的结果:铜镣镜坯开始在磨盘上磨研时,铜镜的球面曲率基本上与磨盘一致(见图五),本应磨出与磨盘完全一致、非常规则的球面,磨盘的曲率半径和镜面的曲率半径都该是R。但实际上,磨到一定程度,镜环就翘了起来,或者说镜面凸起来了,此时镜的平均曲率变为r(见图六)。镜弹起时,有纹饰部分较厚,刚性较大,接近原曲率半径R;无纹饰处弯曲起来,曲率半径接近r值,整个镜面曲率不一致,反射光发散度也有了差别,结果就出现了与镜背纹饰相对应的明暗图像,呈现出所谓透光效果。
为了证明磨镜时镜面变形情况,还作了专门的试验,计算出有纹饰处和无纹饰的势高差f(见图七),结果用雷射光干涉法实测的结果基本相符。
西汉透光镜的透光取决於:
一. 它的结构特徵;
二. 在它的特定结构下,残余应力的作用;
三. 一定的磨研技术。
这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曲率有微小差异的全凸镜,镜面在阳光的照射下,不同的曲率所反射光集中和分散的程度也不一样,其明暗图像正是镜背纹饰的图案,因此造成了所谓透光现象。
毛增滇任教於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
西汉名臣晁错和唐朝名臣魏征如何评价
晁错西汉景帝的御史大夫悲惨的忠臣,一生尽忠尽责为保景帝江山巩固皇权力削藩却触怒诸王利益被奸臣袁盎进谗诬陷含冤被景帝冤死屈死九泉,魏征唐太宗的重臣兼宰相之一,助其开创了贞观之治,以刚正不阿犯颜直谏不畏皇权闻名于世,也是大唐开国功臣之一。生前荣耀风光显贵一时,明君贤臣千古榜样也传诵一时。死后无限凄凉,被唐太宗砸碑悔婚明君贤臣的千古佳话也彻底毁于一旦。两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重臣一位含冤屈死,一位生荣死哀。但他们的功勋名望却永存后世,万古流芳。
如何评价西汉名将舞阳侯樊哙
樊哙是西汉开国元勋,著名的军事统帅。他出身寒微,早年从事屠宰行业。后来跟随刘邦起兵,经历了反秦战争、楚汉争霸,最终协助刘邦定鼎天下。
西汉建立后,刘邦开始逐步铲除各路异姓王,作为刘邦心腹的樊哙再度被赋予重任,担任讨逆主将,并先后参与平定了臧荼、卢绾、韩王信等异姓王。由于功勋卓著,樊哙被册封为舞阳侯。公元前195年,樊哙率军打败叛将陈豨,立下大功,刘邦晋升他为左丞相。自此,樊哙实现了古代军人生涯的最高目标——出将入相。那么问题来了,樊哙虽说骁勇善战,在战场上是把好手,可丞相不仅位高权重,而且主要工作是治国理政,与打仗关系不大。刘邦为什么让樊哙这样的一介武夫去担任如此要职呢?其实大家之所以会有此疑问主要还是都有个通病,那就是有对人往往存在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大家认为樊哙屠户出身,又是战场上的一员骁将,所以在潜意识里就默认了这类人应该是有勇无谋,只适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适合当丞相治国理政。可事实上,历史上的樊哙却并非一个莽夫,从两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真实的樊哙其实智勇双全。
樊哙早年随刘邦率先攻入关中,完成了灭秦大业。当时的刘邦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所以他带着手下志得意满地进入秦皇宫。当刘邦看到富丽堂皇的宫室、堆积如山的金银、身姿妙曼的绝色佳丽后,不免心怀荡漾。于是当即表示自己晚上就要睡在宫中。然而樊哙却不合时宜地对刘邦说道:“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沛公(即指刘邦)是想坐拥天下,还是想做个普通的富家翁。这些宫中的奢华物品都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您要这些有什么用!还是赶紧将我们的军队带回到霸上,不要在宫中停留了。
从上述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樊哙是个有大局观的人,绝非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可刘邦却对樊哙的建议不以为然。看到刘邦是铁了心打算享乐,站一旁的张良也忍不住了,他对刘邦说:“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秦就是因为不行仁义之事,所以沛公今天才能站在这里。如今我们为天下百姓铲除暴秦后,应该以艰苦朴素为本,安抚人心。如果您刚进驻咸阳就贪图享乐,那与助纣为虐有何不同。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请沛公采纳樊哙的建议。)
刘邦不听樊哙的话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刻板印象,认为樊哙一个杀猪屠狗之辈懂什么。可张良是个读书人,同样的一番道理樊哙说出来刘邦觉得可笑,张良说出来刘邦就觉得非常受用。于是他马上下令还军霸上,并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这些举措有效安抚了关中地区的人心,也为后来刘邦重新夺回关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之所以要采纳樊哙、张良等人的建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他还面临着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即后来的西楚霸王项羽。果不其然,在刘邦进驻关中后不久,项羽也带着诸侯联军浩浩荡荡抵达关中。项羽知道刘邦的实力仅次于自己,因此想找借口将其除掉。于是就摆下“鸿门宴”请刘邦来喝酒。
“鸿门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项羽想在酒宴上随便找个什么理由除掉刘邦,所以刘邦在席间诚惶诚恐,生怕项羽翻脸。项羽的谋士范增看到项羽举棋不定,于是就安排项庄在酒席上舞剑助兴,趁机刺杀掉刘邦。陪同刘邦出席的张良看到形势不对,于是就把值守在大帐外的樊哙也叫了进来。
樊哙进账后怒目圆瞪,头发都直立起来,一看就是那种战斗力超强的人,连项羽这种战神级别的人物也暗自感到些许紧张。在听说了樊哙是刘邦的侍卫后,项羽命人给他送来一大碗酒和一只生猪肩,樊哙当众就将酒肉下肚。项羽问道:“壮士能复饮乎?”樊哙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还军霸上以待将军。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爵之赏,而听细人之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将军不取也!”(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会怕喝酒吗?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麻,刑罚严苛,所以导致天下百姓反叛。楚怀王与大家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为王’今沛公先入咸阳,秋毫无犯,还军霸上等待将军。如此劳苦功高却不但不受封爵赏赐,反而听说将军还打算诛杀有功之人,这是走亡秦的老路,我窃以为这种做法不可取。)
听了樊哙的这番话,项羽感到非常尴尬,只好命人给他安排了座位。樊哙的言论让项羽更加犹豫杀还是不杀刘邦,就在他左思右想之际,刘邦借口说自己酒喝多了要上厕所,结果一出中军大帐就脚底抹油开溜了。
“鸿门宴”上樊哙的表现不仅证明了他有勇有谋,而且颇具雄辩之才。此后几年时间里,樊哙率军南征北战,无论在军事战术方面,还是内部管理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说他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并不为过,所以刘邦让他担任左丞相也算是量才适用,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
西汉皇太后窦漪房的简介,历史上的窦漪房是怎样的
窦漪房这个名字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如果说窦太后,那我想绝大部分都知道,随着前几年黄晓明的《大汉天子》和林心如的《美人心计》的热播,窦太后也被世人熟知。但是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疑问《大汉天子》的窦太后是一个热衷于权力,并纵容自家的子侄祸国殃民的主,而《美人心计》中的窦太后却几乎就是一位完美的贤后。那么在真正历史上的窦太后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呢?
普通农家女,因缘得以进宫侍奉吕后
窦漪房史书对其生辰并无记载,只知她大概是高祖初年出生在清河郡观津县。其父据说乃秦官,后因秦末动乱选择辞官归隐,但好景不长就其父就因在去河中垂钓的时候不幸落于水中而溺死。之后窦漪房就只得和自己的哥哥窦长君和弟弟窦广国相依为命。
就这样窦漪房度过了复杂而又困难的幼年生活。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独掌大权,而就在数年后吕后为了充实后宫开始在全国大规模征集平民清白的女子入宫。如此窦漪房就得以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入宫为宫女,并被分配到了吕后的身边做贴身侍女。
无心插柳柳成荫,误入代国开启传奇的一生
后在做吕后多年的贴身侍女之后,由于窦漪房并不得宠,所以并被吕太后放到了要赐予诸侯王的那一批宫人中。本来窦漪房是想让主管分配的太监让他帮忙将她分配到离她家最近的赵国。但是谁料太监不知是忘记还是故意,他把窦漪房分配到了要赏赐给代王刘恒的队伍中。
而后窦漪房虽然知道但已无力回天,皇命难违最终她只能走向代国的队伍中。当然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代国不知何缘故,代王刘恒对于窦漪房那是万分的宠爱,窦漪房在代国没待多久就为刘恒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是后世闻名的馆陶长公主刘嫖。
之后在公元前187年更是为刘恒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世的汉景帝刘启。而数年后又生下次子刘武,也就是后世的梁王。不过此时的窦漪房地位并不高,她只是刘恒的宠妾,此时最受刘恒喜爱的还是他自己的那位王后。
文帝刘恒登基,宠妾母凭子贵一跃为中宫皇后
公元前180年独掌大汉数十年朝政的吕后病逝,而随着吕氏外戚最重要的核心人物吕后的去世,曾经被压制数十年的刘姓皇族和忠于刘氏的汉臣们开始了疯狂的反攻。最终吕氏一家被全部诛杀,刘姓皇族重掌汉权。
而后陈平和周勃等人商议决定拥立代王刘恒为帝。公元前180年刘恒登基为帝,在数月后有重臣向刘恒上奏请求立刘启为太子,而后刘恒准其所奏,于前179年立为太子。同时生下刘启的窦太后也因此母凭子贵,被刘恒册封为中宫皇后。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窦氏家族开始崛起
在窦漪房成为皇后后,她失散的兄弟们在风闻她做了皇后,并都来到长安前往认亲。后窦家在经过窦漪房的考验后,终于被承认,而后窦漪房的哥哥和弟弟相继被刘恒赐予了很多的田产和钱财。
在成为皇亲国戚后,窦家的地位是一路攀升,随着地位的上涨,他们的生活随之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接触都是些达官贵人,而且由于他们都从小就没有受到什么教育,所以刘恒还特意让一些德高望重的夫子教导他们。也就是如此最终窦氏的两兄弟大多都成为谦逊的正人君子。
因病失明,渐失宠幸
不过好似老天对于窦漪房有些故意为难之意。中年的窦漪房本可享受着无限的富贵,但不辛的是在某一天窦漪房突然因病失明。而随着窦漪房的失明,她开始失去了刘恒的宠幸。
由于她是太子刘启的生母,再加上朝廷重臣袁盎的支持,所以她并没有失去皇后的宝座。不过她虽然保住了皇后的位置,但刘恒却再也未宠幸于她。
其子为帝,自此权势滔天
公元前157年刘恒去世,窦漪房的儿子登基为帝,是为汉景帝。之后窦漪房由皇后升为太后,而窦漪房的弟弟窦广国封为章武侯,同时窦长君的儿子窦彭祖也被封为南皮侯。自此不但窦太后的权势滔天,窦氏一族也开始权倾朝野。
但是窦漪房虽然因为刘启的存在而变得荣耀无比。但是窦太后喜欢的确不是刘启,而是梁王刘武,在窦漪房荣升太后后,她不但赏赐刘武大量的财宝,更是赐予国土四十余县。而且窦漪房还想在刘启死后让刘武继位。
记得在某一年刘启喝醉酒的时候,他口不择言稀里糊涂的答应了他死后会将皇位传给刘武,而刘武和窦太后听到这个承诺,那是开心无比啊。只是显然这句话只是刘启醉酒所言,他显然不会将皇位给自己的兄弟,但显然话已经说出去了,君无戏言啊,不好好在最后他靠窦婴才将此时糊弄了过去。
但是窦太后显然还不放弃让刘武当皇帝的幻想,她几次三番明里暗里的让刘启答应让刘武日后做皇帝,当然最终都被刘启或者其他臣子所拒绝。
而在晚年窦太后的权势则更为强大,一方面因为她的窦家都在朝廷担任要职,另一方面刘启也十分孝顺窦太后,所以在景帝一朝窦太后的权势都是最大的,当然绝对是比不多吕后的。
太皇太后,因病去世
公元前141年,刘启去世,刘彻登基为帝,是为武帝,而窦太后则又变成了窦太皇太后。由于当时刘彻尚年幼,所以此时朝中的大权几乎都为窦漪房所掌控,在此时她的权力才真正能跟当年的吕后相比。
比如当年武帝想推行新政之时,喜欢黄老之说的窦漪房就强烈反对,最终导致武帝新政失败。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窦漪房权势已是无人可挡。不过此时的窦漪房已是快油尽灯枯,最终在公元前135年窦漪房驾崩于长安。
可以说真正历史上窦漪房这个人不像电视剧说的那么好,也不像电视剧说的那么差。她虽晚年因为想让自己的小儿子刘武做皇帝,有些许的犯糊涂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窦漪房作为辅佐两代帝王的功臣,她对于西汉的贡献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她在的那段期间一直坚持采用黄老之说去治理西汉,因此在武帝之前西汉才能越变越富有。
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份底蕴,最终武帝才有足够的财力去支持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才打出了强汉的名声。最后实际上窦氏一族对于大汉明显是功大于过的,相比吕氏和薄氏外戚,窦氏的所作所为真得就是君子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