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在演唱会忘词尬笑,粉丝反而更爱他?-尴尬自救手册_尴尬_情绪_个体

古灵精怪的陈奕迅开了一场很浪漫的线上演唱会。

演唱会的主题是“朝朝暮暮”,日出和日落各有一场。深情款款的励志曲目,非常治愈。

但就在最后一首歌,陈奕迅突然掉链子了,有一句歌词总是想不起来,最后只好尴尬地笑。

这样的情况发生了3次,对于一个颇有名望的歌手,貌似非常“不应该”。

但Eason对此事倒是挺看得开,他说“这首歌从来没试过会这样”,然后又笑了。

人都会有遇到尴尬的时候,尴尬也是一种独特的情绪,我们该如何和尴尬做朋友呢?

让我们先来认识下“尴尬”。

一、你的尴尬从哪里来?

尴尬情绪是个体因处于公众注意焦点、失言或棘手情境时,而产生的一种别扭、紧张、懊恼、难为情、不知所措的情绪体验。

展开全文

就如陈奕迅面对700万的在线粉丝,整个音乐团队,他就是想不起“情人游天地”这句词,他感到紧张、不知所措,他的微笑是带着尴尬的。

人为什么会感到尴尬?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分别是:

1.自尊降低说。

当个体认为自身行为不符合规则或标准时,会对自身感到失望并表现出自尊降低,进而引发尴尬情绪。

这就好比,一个女孩子去参加聚会,其他人都穿了正装,甚至是很隆重的礼服,她却只穿了T恤和牛仔裤,她就会觉得非常的尴尬。

2.社会评价说。

这种尴尬来自他人对个体社会角色的消极评价。当个体感觉自身行为威胁自身理想社会角色时,源于一种与社会群体保持和谐的本能会诱发尴尬。

就好像《乘姐》中的蓝盈莹,她的激进引起了其他姐姐的负面评价。比如吴昕说自己感到愤怒和无助,蓝盈莹却认为她只是累了,这让她非常尴尬。为了和其他姐姐保持和谐,她也做了让步。

3.交互作用说。

当个体对当下情境中自身行为缺乏确定性时,很可能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进而引发个体尴尬。

比如有个女孩在国外吃自助早餐时,差点吃了沙子。她不知道原来这个盘子是放鸡蛋的,沙子垫在下面保温,而恰巧那天鸡蛋被别人拿完了。被人制止的时候,她超尴尬。

二、 你的尴尬又去了哪里?

当发生了尴尬的事,通常人会怎么面对呢?突发状况既考验人的应变能力,也和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的尴尬会引发以下三种行为:

1.幽默的补救

该理论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出发,认为个体因为关注他人对自身印象的看法,出于保留面子和避免尴尬的目的,会采取一些策略修复可能受损的个人形象。

不同情境下,个体的补救方式有所不同,比如违反规则引发尴尬的个体通常会道歉,而因为意外引发尴尬的个体则通常会采用幽默的方式。

比如,国外首相麻生太郎赴联合国演讲,当他用英语演讲完,用日语演讲的时候,同声传译的机器却发生了故障,他讲了足足4分钟,才得知机器坏了。麻生太郎并没有气恼,而是说“这个机器不是国外产的吧?”,他的幽默化解了尴尬。

2.温和的安抚

该理论从进化论和机能说的角度提出,认为尴尬的情绪其实是为了解决人在社会中遇到的问题。

研究发现,个体尴尬时表现出的脸红现象有助于个体获得他人对其违规行为的谅解,进而使得他人减少、甚至取消惩罚。

电影《罗马假日》中,安妮公主骑着电瓶车撞翻了小摊,和记者一起被抓到警察局。他们骗警察和店主自己是新婚夫妇,并表露出尴尬。此时,他们不仅得到了原谅,还被祝福和亲吻。

3.陷入反刍思维

动物会通过反刍来储存粮食,而人类通过“反刍思维”思考。反刍思维 ( rumination) 通常被定义为对负性事件和它背后的意义、原因、后果的反复思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比如有的人精心准备了面试,却因为过度紧张讲得磕磕巴巴,最后失去了机会。他会一次又一次地去想自己出错的环节,反复责怪自己,陷入恶性循环。

但反刍思维带来的自责只是对自己的二次伤害,有可能还会陷入抑郁。

当我们陷入窘境,希望自己能够原地消失的时候,别人又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呢?

三、尴尬是一份包装过的礼物

优秀的人会让大众产生好感,并期待他的表现。当他表现得完美无缺时,一般人就会感到他不够真实,难以亲近。但如果这个人偶尔犯错、出丑,不但不会影响他的吸引力,反而会让他更具魅力!

这就是心理学家阿隆索提出的“出丑效应”,也叫“仰巴脚效应”。

在《乘姐》的初选中,万茜就在大众面前失误了,她弹错了吉他,并要求重来。没有人觉得她的失误很糟糕,她的耿直反而让她成为了团宠。在后几期的录制中,她的观众人气也一直很高。可见,出错反而会给人加分。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尴尬作为一种适应性情绪,可能带来一些消极的观念,但也是给自己反思的机会。

是不是自己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

情况是不是也没有那么糟糕?

当一些心结始终无法解开,甚至在脑海中形成循环,那就需要做一些认知层面的梳理。

四、请收下这个自我情绪急救箱

人类是唯一会陷入无用思考的物种,有时候人也会不小心变成情绪的奴隶,感受到痛苦,并希望改变。

当尴尬让自己产生了挥之不去的负面情绪,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有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帮到你:

将事件重构、客观全面的评价负性体验。

从多个角度看事物,避免被负面情绪占据头脑,客观地评价自我,并积极寻找突破口。

比如上文中那个面试失败的人,他可以告诉自己,自己其实是有能力的,只是面试技巧不够。他可以多面试几家,积累面试的经验。当他的面试技巧提高了,就会找到理想的工作。

把负性体验理解为暂时性,而不是永久性的。

尴尬的确会让人很沮丧,但是要告诉自己,不开心的感觉是暂时的,不顺利的情况也是暂时的。千万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给自己贴上了“永远不会成功"的标签。

例如有个男孩子,因为不知道怎么和女孩子聊天,经常冷场尴尬,被女孩子嫌弃后,就不敢再谈恋爱了。这就太绝对了,一次恋爱失败,并不代表他下次不能成功。

善待自我,欣赏自我。

《哈佛幸福课》的Tal教授说过“我们要允许自己是人。”当我们陷入了尴尬,我们会焦虑、内疚、自责,情绪低落。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很失败,很没用,恰恰证明我们有旺盛的生命力,有丰富的感受性。我们要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接纳自己的脆弱。

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记得自己的优点和能力,经常肯定自己,欣赏自己。因为自己的闪光点是不会因为一次失误而消失的。要相信自己总会达成目标,尽快放下眼前的失误,大步往前就好。

写在最后:

生活是无常的,今年的幺蛾子更是满天飞。

我们能控制的事情有限,出错更是在所难免。我们能控制的是,在尴尬发生的那一刻,是用机智的幽默大而化之,还是陷入负面思维的漩涡,一遍又一遍地折磨自己。

陈奕迅的演唱会非常成功,粉丝们对于他的失误甚至表达了感谢,他的忘词是温暖的。

我们总是过度放大消极的事物,而忘记了,大部分的情况是顺利的。

我们总是为失去的东西懊悔,却忘记了自己拥有的是多么可贵。

别再害怕出错,试着让自己一笑而过吧!

别人并没有那么在意你的错误,而偶尔露出尴尬的你,也挺可可爱爱的 。

参考文献:

1.《情绪自救》

2.《尴尬情绪——回顾与展望》,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我是: 用心理学看世界的

@听楚沛冬说

,专注心理科普,愿你被温暖治愈。

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评论、关注三连!

作者简介:

10年+外企内部沟通经验,国家动作心理咨询师,中智EAP热线专员,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心理专家,自由撰稿人。希望写出更多暖心的心理科普文,让更多的人收获真正的快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