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7天年假,6个真相_满江红_的人_生活

宽窄说

岁月很宽,有热爱就有未来明朗;

生活很窄,有信念才有诗和远方。

和很多在异乡谋生的普通人一样,大疫三年都没有回家过年的我,年前赶回了老家。

实话实说,回家过年的这一周,我没写一个字,没看一本书,但感觉比上班还要累:

这种累,是走亲访友的马不停蹄,也是脱离秩序的混乱无序。

与此同时,我也有6句心里话,很想和朋友们分享——

01、甜过的人,最能识得苦

春节假期,我不管是回婆家,还是回娘家,最直观的感受都是:冷。

我在被冻得龇牙咧嘴、坐卧不安时,忍不住去反思这么一个问题:

我在娘家生活过20多年,在婆家也生活过10年,那时候冬天比现在冷很多,为什么我不觉得冷?

反而是后来,自己辞了职、搬了家、买了带暖气的房子后,反而觉得娘家婆家都冷得无法安坐了?

这冷,有身体的直观感受,怕更多是心理的比较否定:

习惯了温暖和舒适,就无法接受寒冷和不适。

真正处于苦难中央的人,是不会叫苦连天的,因为他已经在苦难的包围中,日益习惯且接受。

就像小时候的我们。

但有一天,我们挺过了苦难和贫穷,得到了甜蜜和富足,再回头看时,才如此悲悯当初苦难之中的自己。

展开全文

02、回到乡村,才看见真实的中国

我过年回家,先回城里的婆家。

城市里已经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模样,到处张灯结彩,到处人山人海,到处热闹非凡。

就连去好一点的餐馆吃饭,都要排队。

大年初二,我回乡里的娘家,到家没多久,就听见远处一阵接一阵的唢呐声,父亲告诉我,邻村又有老人去世了。

而这种告别,在这段时间内,密集到来,令人悲伤。

如今农村娶媳妇儿越来越难,我早就到结婚年龄的堂弟,买了车装修了房子,还是没有找到妻子。

我父亲的亲姑姑,就是我姑奶,身患癌症后,又遭遇新冠,奄奄一息躺在病床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当我年逾70岁的父亲,坐在他年逾80岁的老姑病榻上,哭得像个孩子时,40+的我悲伤得不能自已。

疾病与疼痛,衰老和死亡,告别和失散,如此具体又如此残酷地展现在我面前。

而我,除了摸着姑奶枯瘦如柴的手,偷偷塞给她一个红包外,却无法做更多。

这种绝望和无力,终将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

这也是过年回家的实相之一:

站在风沙和泥土中,于悲欢离合中,审视自己的来处和归宿。

03、人人残缺,没有完美赢家

春节期间,见了三五个谈得来的朋友。

有的朋友,失业后创业,遇到疫情,亏得一塌糊涂;

有的朋友,离婚后再婚,如今生活依然是一言难尽;

有的朋友,天天在朋友圈晒幸福,深聊后发现过得也是一地鸡毛;

还有的朋友,在最艰难的2022年,失去了生病的孩子,也结束了一段婚姻……

放眼望去,那些拿着不高不低的工资,过着不咸不淡的生活,有着也好也坏的伴侣,生了普通捣蛋的孩子的人,是人群中的大多数,也是人群中的幸运者。

上帝的公平和残忍都在于:

它不会齐齐地把所有好牌,全部发给一个人。

它总要在你的生活中,凿开一个缺口,来安放遗憾。

知足常乐,不是一种安慰,而是接纳遗憾后的谦卑修行。

04、离开网络,生活并无增减

整个春节假期,我除了必要的订票和打车,几乎不看手机,不看电脑,不看热搜,不看任何网络平台。

原本总是干涩肿胀的眼睛,得到了有效的疗愈。

这个世界,并没有因为我断网,而缺少一分一毫。

我在俗世的生活里,吃饭,睡觉,逛街,回乡,探亲,晒太阳,和熟悉的人说着毫无营养的东家长西家短,甚至没有看一本书,写一个字。

但我并不觉得自己堕落。

相反,我对世俗又忙碌的生活,充满敬畏。

因为我发现这种不读书不写字,只为生计和人情而活的日子,更辛苦,更劳累,更疲惫。

而我要何其幸运,才拥有这样一份工作,日日坐在安静又舒适的书房里,和书籍文字作伴,去过自己想要的那种不受任何人干扰的精神生活。

离开网络,世界并没有因我而改变。

而靠网络为生的我,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

05、小老百姓,也讲家国情怀

春节档有很多电影,目前我只看过张艺谋的《满江红》。

我不会剧透电影的任何细节。

只分享看这部电影时,最深的感受:

原来,小老百姓是如此看重善恶、忠奸、是非、家国和气节。

小卒、马夫、更夫、妓女,都更有血性和骨气。

越是卑微平凡的人,越看重情和义。

靠着对善良、对忠诚、对希望、对梦想、对情义、对族群、对家国,那点懵懂又无畏的信仰,才有劲头,才有奔头,才有活头。

从这一点儿上来说:

《满江红》并不是致敬写下《满江红》的爱国名将岳飞,而是致敬复诵《满江红》的每个无名之辈。

06、年年后悔,年年都要回

实话实说,因为三年没有回家过年,我这次回家,是充满了很多期待和憧憬的。

但回到家后,见到衰老患病的父母,看到老弱病残的亲朋,听到家长里短的间隙,虽然知道这是生活的实相,但依然会有隐隐的失望。

我停顿了一下,体味这种失望,发现在过往的每年春节回来时,都会有。

这是期望和现实的落差,是相见对怀念的粉碎,是真相对美化的戳破。

是每个出身乡村的穷孩子,放弃外出游玩、旅游过年的机会,也要车马劳顿、昼夜不停地赶回故土,赶到爹娘的身旁,最终必然经历的心路历程:

由希望与幻灭铺就,由逃离和回归编织,由爱恨和纠缠填满。

但下一个团圆之日,依然会不顾一切回来。

这种幻灭的情感,恰如王朔关于人生真相的描写:

“我曾经以为日子是过不完的,我曾经以为未来是另外一个样子。

如今,我就呆在我自己的未来,我知道一切没有任何变化。

我现在的梦想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我已经不打算实现它了。

这是一种很踏实的幻灭,这是一种很真诚的失望。”

一年一度的春节长假,过完了。

好在,春节结束,春天就会到来。

春天来了,我们和万物一起面朝春阳,再揣希望。

亦如《满江红》所写: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