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前期履历一般的杨士奇为何能有那么大的成就
- 名臣杨士奇趣事,杨士奇为人如何
- 杨士奇曾力主明朝放弃大片国土,为何仍被称为贤相
- 杨士奇做了哪些见不得人的事
- 杨士奇为何历经五朝而不倒
- 明朝“三杨”辅佐三朝皇帝,其子孙为何被杀被贬
- 长大之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前期履历一般的杨士奇为何能有那么大的成就
罗家祭祖,杨士奇却偷偷祭奠杨氏祖先,被继父罗性发现后,大为称赞。
杨士奇从一个穷书生最终成为一代名相,正如那句歌词所唱的: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杨士奇的身世非常可怜。
一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古代,都跟天塌了一样。
他的母亲迫于生计,只好改嫁给德安县的同知罗性。
而杨士奇也随即把姓名改为罗士奇。
杨士奇的母亲是什么时候改嫁到罗家,史无可考。
不过,罗性被授德安同知是在1371年,而杨士奇是出生在1366年。
也就是说,杨士奇改姓的时候,至少已经是一个六岁的孩子了。
在古代,已经到了开蒙上学的时候了。
换句话说,已经懂事了。改姓,在宗族观念很强的年代,一定在小杨士奇的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不然的话,在罗家的生活水平肯定比孤儿寡母的时候要强很多。
要是换做别的孩子,亲生父亲早就去世,能不能记住自己是老杨家的子孙都不一定。
但是,杨士奇却做出了惊人之举。
老罗家在祭祖的时候。他却跑出去,偷偷用土做了一个杨氏祖先的土像,独自祭拜。
作为老罗家的继子,这算是大逆不道,至少对老罗家来说有点忘恩负义的感觉。
不过,幸运的是,他的继父罗性发现他的举动之后,却大加赞扬。夸他有志气,老杨家有后!
并支持他复宗,又改回了杨士奇。
都说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继父罗性对杨士奇的宽容和鼓励,给了杨士奇以足够的勇气面对接下来的艰难困苦。
是的,他的继父罗性因考满,到京赴任,却因为枣木染军衣的事被贬到西安戍边。
七十岁,在戍所去世。
杨士奇只好陪母亲回到德安,四处游学,以开馆授徒,或给人当私塾先生为生。
不用怀疑他的学问,本身他的继父罗性就是位博学的人。
在西安戍所,当地的宿儒有好几十人,江苏人邹弈就曾经感慨:我们这些人合起来读过的书,都赶不上罗先生的一半多!
可见杨士奇家学渊源,打的学问底子深厚。
而且,他随母亲回德安后,虽然生活非常困苦,却并没有放松自己,反而是学习更加刻苦。
所以,当建文元年,建文帝朱允炆要修《太祖实录》的时候。
杨士奇被曾经在德安县任教授的翰林院编修王书英以有“史才”而推荐,被顺利征召入翰林院任编纂(zuǎn)官,也就不奇怪了。
这时候,让我们回头看一下这位三十四岁的翰林院《太祖实录》编纂官的过往。
就会发现,他从学问知识积累,到人生阅历积累,已经做好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来开始他的宦途。
机会很快就来了。
建文帝命令吏部对进入史馆的诸位儒生们进行考核。
吏部尚书张紞(dǎn)看到杨士奇的策论部分的答卷大为惊奇。
认为这可不是死读书的儒生能够写出来的东西。
当即把杨士奇定为考试的第一名。
所谓策论,是宋朝以来科举的必考内容。
通俗来说,就是考生们给国家献计献策的文章,必须有个人鲜明的论点,也必须切中时弊。
这对跟着继父罗性历经宦途,又游学四方接触过民间疾苦的杨士奇来说,显然是驾轻就熟,能够写出贴地气符合实际的建设性意见。
杨士奇因此得到了他的第一个官职:吴王府审理副。
所谓王府审理副,就是隶属于各王府长史司,防止诸王干犯国纪的审理所的副职,是正七品官。
不过,这显然是用来给杨士奇加一份俸禄的,类似于宋朝的“记禄官”,杨士奇仍在翰林院任编纂官一职。
这也是吏部惜才的表现,待在翰林院这种清贵的地方,显然比去朱允炆的弟弟朱允熥的吴王府长史司,受老朱家子孙的窝囊气要好得多。
这样说来,建文二年杨荣以二甲第二名,杨溥以二甲第十八名进士出身进入翰林院任编修,非得和杨士奇作一番比较的话。
杨士奇除了那个进士出身,比杨溥和杨荣也差不到哪里去。
毕竟,吴王府审理副是七品官,这就是在吏部挂了号,有了官身了。
靖难之役,明太宗朱棣登基,杨士奇被留在翰林院的好处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吴王朱允熥被朱棣降封为广泽王,搬到漳州去了。
杨士奇被朱棣改任为翰林院编修。不久,就和改名为杨荣的杨子荣一起被朱棣选入刚刚成立的内阁。
从翰林院简拔人才到内阁值班,并不是朱棣的首创。
本身在朱元璋时期,翰林院和东宫属官就有帮朱元璋看奏折,提供批注意见的责任。
只不过,那时的内阁还没成型。
而到了明太宗朱棣,登基之初,就已经基本形成以杨荣,杨士奇,解缙,胡广,黄淮,胡俨七人为主的内阁,参赞机务。
看来难伺候的明太宗朱棣,很欣赏杨士奇,没过几个月,杨士奇升任翰林院侍讲。
而杨士奇并没有因此就骄傲自满。
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
公务上的事,就是公务,出了衙门就一个字都不提,包括他的至亲都没有从他的嘴里得到只言片语。
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但是同僚们犯了点小错,他却能帮助遮掩过去,典型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广东布政使徐奇回京述职。弄了些土特产送给京中的官员们。
有人,大概是锦衣卫一类的人物,把徐奇送礼的名单搞了来告诉了朱棣。
朱棣是最讨厌朝臣结交外臣的了。
所以他对这份名单格外重视,也想看看朝夕奏对的几位阁臣有没有在名单上。
结果,找来找去,谁都有,就是没有杨士奇的。
这朱棣,有,他生气,没有,他还好奇。是真难伺候。
不过,无论是生气,还是好奇,朱棣可不是那种憋在心里不说出来的主。
他立刻让人把杨士奇叫来询问原因。
这杨士奇在朱棣面前,从来都是举止恭谨,擅长和朱棣聊天应对,而且每次都能切中问题的本质。
这次也是一样。
说实在的,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
朱棣不是个善茬,无论是对建文遗臣的处理,就能看出他的狠辣。
杨士奇作为当值的阁臣,要是趁机表态是因为不与别人同流合污,所以徐奇才没给他送土特产。
那么,虽然当时能够获得朱棣的好感。
但是,朱棣一定会严厉处分徐奇及收受土特产的官员。
而事后大家一定会了解到,是朱棣见了杨士奇之后做的决定,那杨士奇这辅臣也别当了,一定会寸步难行。
怎么办?
杨士奇回答得真是巧妙!
他说,可能是以前送徐奇出京赴任的时候,同僚们都去了,而且,纷纷赋诗赠别。
正巧那天他病了,就没去。
如果要是那天他也去了,那这份名单上,会不会有他,就在两可之间了。
如果说到这里,杨士奇就闭嘴了,那也只是把自己摘出来了,还是不能消除后患。
所以,杨士奇又说:再说了,看记录,徐奇真的送的都是土特产,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应该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正常的走动而已。
要说这杨士奇是真的摸准了朱棣的脉搏,知道他最担心的是什么。
果然,朱棣听了杨士奇的奏对之后,想了想,就把这份名单给毁了。
这可算是送了杨士奇一份天大的人情!
皇宫,就是个四处撒风漏气的地方,徐奇和这份名单上的人知道了这件事,能不感激杨士奇?
当然,也一定会感激朱棣的宽宏大量,皇恩高厚吧。
说起来,朱棣这事也做得挺不厚道的,
纯粹是没有问题却制造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这不是典型的无事生非吗?
不过,要是想想解缙在朱棣不在京中的情况下,只是见了太子朱高炽一面,就被关到诏狱里去,就不会这么想了。
也就更能感受到,杨士奇这番话,费了多么大的心思,背了多么沉重的压力了。
这就是所谓的君心难测吧。
正因为如此,杨士奇的所作所为,颇受朱棣认可,在永乐二年,给太子朱高炽选择宫僚的时候,杨士奇成功入选。
并升任左中允,永乐三年,升为左谕德。
都知道唐朝的太子是个危险的职业,明朝朱棣的太子,同样不好当。
而太子的东宫属官,更是一份高危的职业。
不过,《中庸》有句话说得好: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这句话可不是说什么都不做,听天由命才是君子。
而是让我们保持温和中正的心态,做好手头的事,机会来了,才能抓得住。而不是靠小概率的冒险去所谓的“搏一把”。
杨士奇在辅佐太子时,就是一以贯之的态度。
太子有错,一定立刻指出。而当朱棣听到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的挑拨,对太子产生怀疑时,又能公允评价太子且抓住朱棣的心思,为太子解围。
最危急的情况,就有两次。
第一次是永乐十二年,朱棣北征归来,结果太子迎驾来迟,让朱棣怒火万丈。
随即把怒火转移到了辅佐太子监国的东宫僚属身上,杨溥,金幼孜,金问,黄淮等人皆下诏狱。
所谓诏狱,就是不经三法司审定,皇帝直接下令就可以把人关起来的地方。
解缙就死在诏狱里。而杨溥一关就是十年。
要不是靖难功臣金忠求情,太子这次就会被废了。
只有杨士奇,因为有事晚到,幸免于难。
但是杨士奇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反而向朱棣求情,认为太子对朱棣的“忠敬”之心,从来没有改变,这次迎驾来迟,全是他们这些东宫僚属的错误。
虽然最后因为其他大臣的参奏,杨士奇没能免了牢狱之灾。
但是,很快就被朱棣放出来了。
可见杨士奇确实在朱棣心中是位不可或缺的重臣。
第二次是永乐十四年,朱棣听说了汉王夺嫡的一些过分的行为,想知道实际情况。
先问吏部尚书兼太子詹事蹇义。
蹇义不敢说。
又问杨士奇。
杨士奇的回答非常精彩,总结来说,就是只说自己知道的,但是就是他知道的这些事,也足以让朱棣做出了决定。
他说,他和蹇义都是东宫属官,汉王如果有过分的事,别人一定不会告诉他俩。
这一句话,立刻给蹇义的不说话解了围。
接着,他又说,您两次让汉王就藩,汉王就是不去。这次听说您要迁都,他却要求留守南京。
惟陛下熟察其意!
您好好想想汉王到底存的是什么心思吧!
这话厉害了,但是,真的是什么个人的臆测都没有,完全陈述的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留守南京,这不是夺嫡的问题了,这是要再来一次靖难啦!
再对比一下太子始终的“忠敬”之心,还难以做出选择吗?
朱棣这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派人了解了汉王的所作所为,削掉了他的两卫护卫,打发他到乐安洲就藩去了。
可以说,杨士奇的一番话,最终结束了汉王和太子之间的夺嫡之争,甚至可以说化解了有可能发生的第二次“靖难之役”。
对朱棣,对太子朱高炽,对整个大明朝,居功至伟!
同时这也奠定了仁宗和宣宗两代君王重用杨士奇的基础。
所以,他在仁宗朝升任礼部侍郎,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在宣宗朝与杨溥,杨荣一起形成内阁三杨的格局。
所谓:
士奇有学行,荣有才识,溥有雅操,皆人所不及云!
共同开创了仁宣之治的盛世格局。
所以,看似杨士奇在前期履历一般,实际上,这恰巧说明了杨士奇踏踏实实,一以贯之的作风。这正是他之后能有那么大成就的基础和根本。
名臣杨士奇趣事,杨士奇为人如何
明朝初年从洪武到永乐年间,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可以说是海内清平,万邦来朝,从明成祖到明英宗,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都是历经四朝的宰辅重臣,明史有云:“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并且把他们比作唐朝的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姚崇和宋璟。杨士奇在三杨中年最长,,身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被时人称为西杨。
杨士奇幼年丧父,成年后在湖北湖南以教学为生。建文帝在位期间,被推荐进入翰林院,成为明太祖实录的编纂者之一。某一天人事部门对负责史书记载的官员突击考试,杨士奇的卷子受到主考官的青睐,得了第一名。他虽然是寒士出身,但是文章可以说冠绝当时,王世贞就把他和宋濂李东阳王守仁相提并论。
杨士奇的政治智慧并不比他的文学成就有所逊色,甚至可以说既老辣又圆融。成祖朱棣起兵的时候,汉王朱高煦在战场上表现的非常优秀,朱棣曾经承诺会立他为太子。后来朱棣又宠爱幼子朱高燧,虽然不喜欢太子却始终没有换继承人的意思。
于是这两个后备干部就在底下搞小动作,给太子下绊子,打小报告。后来汉王夺嫡的图谋越来越明显,朱棣询问杨士奇,回答说,陛下两次派遣汉王前往封地,汉王都不肯赴任,现在您打算迁都北京,他马上请求留守金陵,他的本意到底是什么呢,希望您认真考察一下。朱棣听完一句话都没有,几天之后,削去了汉王的护卫营,把汉王安置在山东的乐安。
宣德初年,朱高煦谋反,明宣宗御驾亲征平定了叛乱。回师途中,有大臣提出,赵王朱高燧与汉王一样有谋反的嫌疑,应该乘势突袭,抓起来以绝后患。杨士奇坚决反对,认为即使怀疑,防范就可以,不应该再起战争。宣宗认为他的建议可行,把群臣的奏折送给赵王,赵王上书献出护卫的军队,赵王的谋反言论就此消失。
杨士奇的情商也很高。杨荣与他都是内阁同僚,为人坚毅,敢做敢为,多次跟随成祖北征,熟知边疆军事,喜欢接受馈赠,每年都会受到北方的好马。明宣宗知道了,就问杨士奇,他回答说,杨荣对边疆军政的了解,不是我们所能及的,您不应该因为小小错误而责备他。宣宗就说,杨荣可是曾经在背后说你的坏话呢,你怎么替他说好话呢?杨士奇说,希望陛下像我一样包容杨荣。
可惜的是,在政坛上叱咤风云了数十载的杨士奇,在家庭里,并不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的长子杨稷就是一个仗势欺人的官二代,横行乡里,最后闹出了人命,虽然朝廷给了杨士奇面子,但是有人继续深挖杨稷的黑材料,而且越挖越多,杨士奇不得不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辞官。不久就去世了。
这就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但是作为政治家 , 杨士奇为仁宣之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史书上把他比作贞观和开元盛世那个时候的名相。
杨士奇曾力主明朝放弃大片国土,为何仍被称为贤相
杨士奇可称得上盛世能臣的典范,超长待机不说,而且每朝均有建树,从建文帝、永乐、洪熙、宣德加上正统初年一共五朝,在内阁四十三年,创造了大明王朝从政时间最长,实权最大的内阁大臣,内阁四十余年,为历任皇帝所倚重。并且辅佐了大明史上唯一的一个盛世,仁宣之治。
说杨公力主放弃大片领土,大概指的是当时的交祉,现越南。
明太祖朱元璋曾在洪武二十八年颁布十五不征之国,里面就有这个交祉国,老爷子深谋远虑,参照古今,这些地方虽在历史上一时为中原所统,但均不长久,且治理颇耗力气,于是为了警示自己的子孙将来万不能走了隋炀帝的老路,最后落得国破家灭。
朱棣这小子觉得自己得位不正,需要大功绩才能遮住自己夺亲侄皇位的事实,所以想挑战一把他老子。你朱老小子牛逼,打得交祉臣服,俯首做儿子,可是没想过儿孙的负担啊,以下摘自百科,大家可了解缘由:
自明成祖攻占交阯(现越南)并设置交阯布政使司后,该地区屡次叛变。明朝屡次发兵征讨均战败。交阯黎利派人伪请立陈氏后人。明宣宗也厌恶兵战,预备答应其请求。英国公张辅、户部尚书蹇义等大臣以下数人都称:“赐其无名,反而只会示弱于天下。”明宣宗于是召见杨士奇、杨荣商议,两人力言称:“陛下体恤百姓,不是无名之举;汉朝放弃珠崖郡,史书都以此为美谈,不是示弱。请许其方便。”于是明宣宗下令命选择使者出使交阯,蹇义推荐善于口辩的伏伯安。杨士奇则表示:“善于言辞的人不忠信,虽然交阯是蛮貊之邦也不可派遣。伏伯安是小人,去的话只会辱国。”明宣宗赞同其言,改派他人。从此,明朝放弃交阯并罢兵,每年省出军费上亿两。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杨公无愧千古。
杨士奇做了哪些见不得人的事
杨士奇这个明朝内阁首辅还是蛮有才能的,尤其是人家那小楷写的,堪称古今一绝!如果说他干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无非就是他喜欢“护犊子”,无形之中助纣为虐了!
把这件事给记录下来的,就是一个非常有名气叫李贤的人。这个人很有性格,他到山西出差时,就连杨士奇想见他一面,都没给面子。不但没给面子,而且还把老杨护犊子的事儿写进了他的《古穰杂录摘抄》一书里面,代代传了下来。
说这个杨士奇告老还乡以后,老了老了,偏又多了一个毛病,那就是溺爱他的儿子,而且溺爱的过了头,没了边。那么,杨士奇把他的儿子溺爱到了什么地步呢?据说,杨士奇硬是把原来的“十佳青年”,给一手培养成了一个“十恶不赦”为害乡里的大恶棍,目前,已经是“人命数十,恶不可言”了。
杨士奇这么一惯养犊子不要紧,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不干了!纷纷表示:你要是不严加管教你那个王八犊子官二代的话,老子们就去最高层上访,扯着横幅告你去!
可这个时候,杨士奇却天真而执拗地认为:他的儿子那可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儿子,国家未来的好公务员!老百姓为什么恨自己的儿子?那还不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太过于优秀了,所以才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嘛!
古人常说,惯子如同杀子。终于,杨士奇前脚刚走,他那个无恶不作的儿子也旋即被砍了脑袋。于是,在干坏事排行榜上,杨士奇也因他的溺爱式的“伟大教育”而光荣上榜。
杨士奇为何历经五朝而不倒
历史上,“三朝元老“无多。而杨士奇能在职历经五朝,实属罕见。
客观原因是: 建文帝和洪熙帝在位时间很短。更重要的是,杨士奇凭自身本亊与修为,站稳朝堂。他在宣德帝和正统帝时期便已属朝廷重臣,协助皇帝做大事,抓住了出人头地之机遇: 一是主持修撰《太祖实录》,顺利进入官僚集团;二是在永乐帝时期,积极辅佐,成为太子幕僚。
明朝“三杨”辅佐三朝皇帝,其子孙为何被杀被贬
所谓三杨,自然就是历仕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四朝的三位姓杨的大学士,名字分别叫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中有人甚至还辅佐过建文帝朱允炆,所以基本可以说是“五朝元老”,“三朝”之说是说少了。但是要说他们的子孙被杀被贬,还真不能证明明朝皇帝真的就是那么刻薄寡恩——这是题主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即使是清朝人编的史料,也没说三杨的子孙都被杀被贬,而且正史表明:明朝的皇帝对三杨的子孙太好了,甚至好到了包庇纵容的地步。
有人之所以认为三杨的后代子孙受过处罚,可能是看了那本畅销书,直到有一个姓杨的内阁首辅后来混得挺惨,但那位内阁首辅叫杨廷和,并不属于三杨之一。而且杨廷和和他的儿子杨慎在“大礼议”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他们不让嘉靖管自己的亲爹叫爹,跟道德正义无关,更主要的是向皇帝示威并证明自己的存在。后来杨廷和光荣,杨慎被嘉靖发配云南,成了当世第一学者,看来生活过得很不错,杨廷和的子孙有好几位又当了官,但却没有一个被杀的。
三杨,也就是杨士奇、杨荣、杨溥中,杨荣、杨溥的子孙不但没有一个被皇帝杀的,就连被贬的也没有。只有杨士奇那个败家儿子杨稷,本应凌迟处死挫骨扬灰,但是却在皇帝庇护下逃脱了应有的惩罚。最后是杨士奇死掉了,有关部门才敢判了杨稷死刑——本应凌迟处死,却多活了许多年。
在《明史列传第三十六》里明确记载,杨士奇老了以后,变得比较昏聩,不但拿死太监王振没犯法,而且拿自己的不孝儿子杨稷也没办法:“振(王振)势益盛,大作威福,百官小有牴牾,辄执而系之。廷臣人人惴恐,士奇亦弗能制也。士奇既耄,子稷傲很,尝侵暴杀人。言官交章劾稷。朝议不即加法,封其状示士奇。复有人发稷横虐数十事,遂下之理。士奇以老疾在告。天子恐伤士奇意,降诏慰勉。士奇感泣,忧不能起。九年三月卒,年八十。赠太师,谥文贞。有司乃论杀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皇帝和杨士奇对残杀数十无辜百姓的杨稷,一起进行了包庇。这时候我们不但能推翻“三杨辅佐三朝皇帝,其子孙被杀被贬”的妄想,而且还要看到很多权臣的子孙横行无忌,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这时候再以“他们是名臣名相”子孙为理由对他们“宽宏大量”,岂不是奴性太重了?
长大之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器”指人才。意思是说一些优秀的人才大都出自北方,南方不如北方多。我认为这样说是不妥当的。某一时期,某一范围出现偏多的现象是有的,这是有原因的。
一般讲某一时代,有文化影响力的地方、起事创革命的地方,人才多些。如刘邦的重臣,大都是他的老乡或童年朋友,还有朱元璋,也是这样的情况。因为这些人最早跟刘邦、朱元璋打天下的,立了战功。也不能说别的地方没有这样的人才,原因是他们没赶上这个机会。孔子的成名弟子,大都齐鲁人,别的地方的学生他们没有做孔子的学生的机会,不如孔子的弟子有名气。清军入关,汉人做官的机会少了;洪秀全在南方创革命,太平天国的官员大都南方人,北方人就没有这个机会,道理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人才到处都有,不能肯定绝对说哪多哪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