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富婆李宝华:打60万美容针,燕窝当水喝,诈骗30亿后被抓_自己的_富豪_是个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她有一个“珠光宝气”般华丽的名字,也名副其实的曾是身价达到30亿的富婆,这个女子就是出生于厦门一个农村的李宝华。

“贫家女靠自己的努力奋斗终于走出穷山村,实现了人生宏伟目标而变成人人艳羡的成功人士!”不了解她的人或许会有如此“励志”的想法。

但当你知道她只是个包装出来的“名贵诈骗犯”时,是不是顿时有瞠目结舌之感。今天我们就来看这位诈骗30亿逍遥半生的“传奇女性”。

声称“没白活”的她从小个性独特、叛逆

这个打60万美体针,将燕窝当水喝眼都不眨一下的女人,孰能料到她的30亿皆是诈骗所得。

“我这一辈子也是十分划算了,基本将能享受的都享受了一遍,可以说是没白活一场。谢谢你们抓住我,逃跑的日子过得很累,就算现在要我死也是没什么遗憾的了。”

展开全文

当李宝华被警方逮捕时,她如上所说,殊不知她的“没白活一场”是建立在被骗之人的血泪上,也许自她逃亡的那一刻便清楚最终结局如何......

2011年,富婆李宝华突然毫无征兆地消失在大众视野中,在此之前,她经营的一家名为“水晶之约”的KTV倒闭了。

人们纷纷猜测李宝华肯定是因破产而还不清债务,所以连夜失踪,这下她的债主老板们慌了神,愤怒驱使他们打砸了李宝华曾经的“富婆会所”。

此后这桩诈骗资金达30亿元的案件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舆论随即一片哗然,不敢想象这个女人是凭借什么手段来“蛊惑人心”的。

好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12年,身处上海某别墅区的李宝华正悠闲地散着步,未注意到尾随着自己的便衣民警,而后者趁她不注意一个箭步上前将之按倒。

李宝华清楚,自己结束了东躲西藏的“鼠辈生活”,迎来了法律的审判。

警方审讯问她:“你怎么能骗到这么多钱?”

“他们不过都是想赚利息,要多少我给就是了......”李宝华对自己的犯罪行径供认不讳,尔后便说出上头那番“此生没白过”之类的言论,她的脸上先是得意洋洋然后表情逐渐平静,最后只剩下悔恨的神态。

结合她自小的个性来看,李宝华这么“胆大妄为”也是有迹可循的。

1976年某个寻常的秋季,厦门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里头出了门“喜事”,原来是村头卖豆腐的老李家生下一名可爱的女婴,父亲甚是喜欢这个女孩,眉开眼笑地给村民们发喜糖,还特地找了一名算命先生给自己女儿起名。

“这孩子有富贵在身,不如就叫‘宝华’吧!珠光宝气的,寓意也极好”

“先生说的是,她就叫李宝华了!”

家庭条件欠佳的老李很满意这个名字,他觉得取如此大气的名字也算是给自己这个贫寒的家“添添喜气而生活顺遂”了。

渐渐长大的李宝华是个活泼外向的“小人精”,她六岁时就能跟着父亲卖豆腐了,那小嘴儿叫得那个甜:“叔叔阿姨,买点豆腐吧,可好吃啦!”顾及小孩面子的大人不得不为此花钱,可以说这口才天赋似是天生注定的,以致于后期的她能骗到那么多“冤大头”。

人们都夸老李家的女孩儿忒能干,长大了一定像她的名字一样有出息,老李为此也美滋滋的,只叹李宝华要是学习成绩能好些就更佳了。是的,尽管女儿活络能干,可是这学习成绩当真是一塌糊涂啊!

坚持到了初一,李宝华再也忍受不了读书带给自己的痛苦了,年仅13岁的她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不是读书的材料,我要出去打工挣钱。”

“你才多大,我们怎能放心你一个人在外头?”

“可别小看我,你们晓得我的个性,这一路走来可是很有做生意天赋的,放心吧,我会常和家里联络的。”

经不住李宝华的再三恳求,本反对的父母终松了口,让其前往厦门去谋生了......

妄图赚大钱,误入传销被抓亦不悔改

然而现实给李宝华的第一个打击就是“工厂招工得录用满18岁的成人”,彼时13岁的她远远不够格啊。

但方法总比困难多,总是有那些铤而走险用童工的厂子,后在老乡介绍下,她顺利进入一家电子厂工作。

一开始李宝华还觉得哪都新鲜,可长期枯燥的流水线生活令自己逐渐厌倦,她很快就辞职且做起了卖水果的生意——这和卖豆腐差不多,我定能坚持下来的,她是如此安慰自己的。

不得不承认,李宝华确实很有商业头脑,她不仅是售卖新鲜的水果还会把水果榨成果汁,以此满足过路人的解渴需求,因此生意可是做得很红火,这一做就是五年,她也由一个泼辣的小丫头成长为18岁的大姑娘。

其后,李宝华遇到了一个热情的蹬三轮的老乡,对方极尽所能地关心爱护她,甚至愿在凌晨时分陪着她去进货。久而久之,两人产生了感情且很快同居在一起,李宝华之后便生下了两人的儿子。

由于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兼顾生意,加上抚养“吞金兽”需要付出不少金钱,李宝华面对繁琐的生活崩溃了,而此时水果店的生意也由红火变得萧条起来,不仅没有多少利润反而亏损了不少。

穷果然是万恶之源......李宝华如此想着,夜晚的她看着躺在身边的自己那个没能力的男人,不甘涌上心头:不,我不能再这样和他将就下去,我要去赚大钱,而不是一辈子这么贫穷地活着。

说干就干,狠心的她决定脱离底层小市民的生活,遂头也不回地离开自己的男人和孩子,只身一人前往眼里“寸金寸土”的广东。

不停找工作的李宝华突然看到一则诱人的“高薪招聘”小广告,心动的她决定入职尝试下,这也是开启她欲望大门的第一步。

原来李宝华进入的是一个成天喊着“我要挣大钱”的传销组织,看着台上演讲人声情并茂地诉说着极其容易的致富梦,李宝华被成功洗脑,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留下来做事,而她的首要目标便是辨别不清的老年人。

天生的好口才加上有培训出来的忽悠人的技巧,李宝华骗取了很多老年人的养老钱,这些汇聚起来的金额高达上百万!不断发展成功下线的她累积起了自己丰厚的财富,竟轻易就在广州买了房子。

但是他们做的不正之事终引来报应,公安机关迅速破获了这个传销组织,21岁的李宝华因诈骗罪被判处劳教两年,开始了她的铁窗生涯......

换做普通人肯定是痛定思痛,觉得传销组织是个祸害般的存在,可李宝华却是个想不务正业的异类,她竟然在牢狱中思索出新的诈骗手段,即哄骗有钱人而不再是老人。在她的观念中,有钱人均“人傻钱多”,就算是知道自己吃了亏也会碍于面子不敢声张。

于是,出狱后的她卖掉房子筹得一笔资金且准备打进富人的圈子搞诈骗。

以小钱博大钱,成功打入富豪圈

2001年,李宝华用卖房的钱先注册了一家卖饮料的公司,但这不过是她掩人耳目的所谓的资产,其最终目的还是接近富人。

机会终于来临,有一位家境优渥的女富豪进入李宝华视线,她火速与其攀搭上。逐渐熟悉的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而在李宝华听说这位女老板要和闺蜜们去香港旅游时,亦马上办理签证而同她们一道前往。

富豪太太们常逛的地方就是名牌珠宝店了,就在大伙疯狂购物之际,李宝华也“大方”给自己挑选了一套价值十几万的珠宝项链,不过在付钱时她谎称钱没准备够需要借一下,同行的女富豪见其穿戴高档,就权当其也是身份高贵之人,遂阔绰地借给了她。

其实彼时的李宝华有着自己诈骗的小伎俩:她先是将那买回的珠宝打折给卖了,获得一笔钱财后又添上一万块钱,作为感谢费还给那富婆。虽然说自己小亏了一把,却着实为自己树立起极佳的人脉!

“李太太这人出手阔绰还很讲义气!”这件事在贵妇圈内传开了,获得信任的李宝华也成功混入了她们的圈子。

李宝华一步步进行着自己的“庞氏骗局”,首先在2006年打造了诸如“东方明大贸易有限公司”等空壳公司来吸引投资,对外宣称主营投资房地产等业务的她,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建立起的富豪人脉,迅速吸引一堆老板姐妹为之投资。

为让自己的骗局愈发“真实化”,李宝华竟然想编造出一个自己和“李嘉诚私生子”非常熟悉的弥天大谎。

最终她如愿找到一个叫做凌如发的香港托儿,这人也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听闻此事大言不惭道:“只要你开得价合适,我自然配合的啦。”于是乎,包装出来的李嘉诚的私生子“林晓东”就这么出现在李宝华富豪姐妹们的跟前。

在给林晓东假办的接风宴上,他豪迈地给了那些富豪姐妹们一人一个600元的大红包。这下大家对其身份更加深信不疑了,想着李宝华都能结实李嘉诚私生子了,这人脉资源不是一般的强大!

而李宝华的空壳公司为此迎来了更多的入股投资,李宝华不费吹灰之力坐着就能收钱,一来二去,其有钱人的身份地位愈发巩固了。

填不上的“欲望沟壑”,她终伏法

自己发达了当然也要回家乡“秀一秀”,说不定能引来更多的诈骗机会!故而衣锦还乡的李宝华也是竭尽所能地为家乡“做贡献”:不仅花巨资给村里修路、开养老中心,还为丰富村民的娱乐生活给搭建了戏台子......出手阔绰得连乡镇领导都亲自到场迎接剪彩。

骗到钱后她还大手大脚地改善了自家生活条件,不仅给父母盖房让他们老有所依,还给弟弟买了几十辆车来开汽车租赁公司......

当然,她也没亏待自己,在美容投资上更是一掷千金毫不心疼,那60万的美容针和高档燕窝,已然成为李宝华的日常消耗品。

后来李宝华用诈骗到的不义之财开了水晶之约KTV,而时至2010年4月,她接着注册了名为“鑫名媛美容有限公司”的豪华会所,虽然它也不过是个忽悠人的空壳假公司,但其宣传的噱头可不小:凡入会之人定得是名媛且会员价得5000万起步,入会费也要30万一年!

这个会所成了李宝华狩猎有钱人的“魔窟”,她更因此融资30个亿!盘已然做大做强,但这欲望堆叠起的高楼终将崩塌倒下,大肆挥霍的李宝华最初还会用骗到的资金支付高额利息,可接下来的4亿元窟窿是怎么也补不上了,她索性就关闭了高档会所,尔后逃之夭夭。

惊天骗局终被揭穿,法院查封了李宝华所有的空壳公司而警方大范围地对其进行搜捕,而逃匿过程中的李宝华在做些什么呢?

她办理了三张假身份证,拿着携带的巨资到处吃喝玩乐,秉持着“能活一天是一天”的三观不正原则,尽情享受着......

2012年7月初坏人终于落入法网,时年36岁的李宝华因犯诈骗罪等被判无期徒刑,她后半生都将过着枯燥的牢狱生活,不知她对失去自由且面对今后一成不变的人生作何感想?或许有悔恨吧,不过一切晚矣。

她以前半生的潇洒换来后半生的禁锢,只是那些被李宝华诈骗到的人们的钱财,也永远讨要不回来了......于他们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训呢?因为自己无止尽的贪婪的欲望,轻信了一个完全不靠谱的女人,何其悲哀?

现代社会也是物欲横流的一个时代,怎样把持好自己的底线,为己人生负责是我们一直要思索的问题。

千万不要轻易被金钱美色给诱惑进而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之事,人心中的那杆秤,是良知和道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