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朱棣的儿子朱高燧,诬陷太子并图谋毒死其父,为何最终得以善终
- 历史上顺治皇帝娶董鄂妃的时候,她是已婚的吗究竟如何
- 北宋神童蔡伯俙4岁考中进士,备受太子赵祯的宠信,但后者登基后为何不肯重用他
- 史书中的五帝都是指谁他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 董鄂妃有何魅力,能把顺治皇帝迷得神魂颠倒
朱棣的儿子朱高燧,诬陷太子并图谋毒死其父,为何最终得以善终
朱高燧,明太宗(成祖)第三子,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十二月,生于燕藩(北平),父朱棣时为燕王,镇守北平。生母燕王妃徐氏,魏国公徐达长女。
明宗室制度,亲王诸子,世子外,其余年十岁即封,朱高燧长兄即燕世子朱高炽,次兄朱高煦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高阳郡王;但是朱高燧不知何故,查不到洪武年间受封郡王的资料。而建文年间,燕王已经起兵“靖难”,朝廷自然不可能再册封燕藩宗子。所以,朱高燧一直都没有爵位。
朱高燧是燕王朱棣最在世最小的儿子(朱棣第四子朱高燨年幼早夭),自幼聪明伶俐,能察言观色,又因其相貌酷似燕王妃,所以颇得燕王夫妇钟爱。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高燧祖父-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也是朱高燧的堂兄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
建文帝接受诸文臣建议,针对手握兵权的诸王叔,展开“削藩”策,先后削周、代、齐、湘、岷诸王,最终的目标是诸王之首:燕王朱棣(太祖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均早于太祖去世,四子燕王朱棣为在世最长皇子)。
建文元年(1399年),在朝廷步步紧逼下,燕王被迫起兵“靖难”,对抗朝廷。那个时候,谁也没有料到,将来燕军会击败南军,燕王会打败建文帝夺取江山。燕王的想法,不过是死中求活,就算是最终失败,也算是反抗过,壮烈不屈而死,好过窝囊地被侄子废黜,狼狈不堪度过下半生。
这个时期的朱高燧,因为年幼,无法独立担当重任,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出彩的时候。
朱高燧大哥,燕世子朱高炽,在靖难中临危受命,率领万余人,抵挡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坚守并击退南军,为燕王保住大后方;并且在之后数年里,管理燕军后勤粮秣供应,井井有条,为燕军最终取胜立下大功。同时对于建文帝亲笔来信,以“封王”为条件的投降诱惑,毫不动摇,直接将南使及书信送交燕王处,显示了作为燕王继承人的优秀品质和坚定立场。
虽然他身体不好,无法上阵,实现跟父亲一样的马上战功;但是在治理庶务上,燕王乃至整个靖难集团,都缺少不了他在后方的运转帷幄。尤其是他的燕世子,是太祖亲封,祖制所在,燕王是打着恢复祖制的旗号举兵靖难的,朱高炽的世子地位,稳固不可破。
朱高燧二哥,高阳王朱高煦,虽然性情暴躁、为人粗鲁,但是于军事上,就是燕王朱棣的翻版。在靖难中,每每身先士卒,跃马横刀,交战时冲锋于前,撤退时为全军断后,多次出生入死,勇冠全军。尤其东昌之战,南军包围燕军,四面围攻;燕军大败,主将张玉(日后永乐朝大将英国公张辅之父)战死,燕王本人身陷重围,几乎丧命;是朱高煦冒死杀入阵中,阵斩南军勇将翟能,击退南军,救燕王于危难。所以燕王对朱高煦器重无比,乃至有了手抚其背,说的那句话:“小子,努力!你大哥身体不好!”
这个时候,燕王就有了易储的想法。而父亲的暗示,给了朱高煦无限的想象,从此后,取代大哥,成为贯穿朱高煦整个生命历程的愿望,并锲而不舍地去实施,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至于朱高燧本人,燕藩举兵时,不过年仅十六,于政务没有多少可以施展的地方,于军事更加不可能跃马冲锋。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他在靖难时期的具体作为,但是可以想到,十几岁的少年,至多是在燕王府内陪伴母亲,协助大哥管理好王府内部,或者做一些辅助后勤,鼓舞军士的事情。
但是他也有长处,因为口齿伶俐、酷似徐王妃,而年幼乖巧,所以从小就得燕王欢心。在靖难开始时,局势不明,燕藩人人心里没底,燕王遇事不顺,暴躁发怒,甚至要杀人。旁人皆不敢劝,只有朱高燧,借幼子身份,上前劝慰,才能稍稍平息安抚。所以日后朱高燧因此而恃宠,并逐渐骄横。
当大哥愈发不受父亲喜爱,而二哥心心念念想拽大哥下位,也遭到父亲嫌弃后,自己便逐渐生出别样心思,进而开始觊觎储位。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终于落下帷幕:燕军一路南下,渡江破京师(南京),建文帝大乱中失踪,燕王朱棣夺取江山,成为大明第三代皇帝,即明太宗(成祖)。
之前朱棣还没有起兵靖难,在北平为燕王时,燕藩的继承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朱高炽是嫡长子,太祖钦定册封为“燕世子”,是名正言顺的燕藩继承人。
但是燕王夺取江山后,从一个地方藩王成为全天下的主人,对于自己的继承人,就要好好地考虑一番了:长子、次子,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到底把天下交给谁,是值得深思的事。但是,无论如何,排第三的朱高燧,年幼心性不定,完全不在考虑人选中。
永乐二年(1404年),考虑了两年的成祖,终于下定决心,立世子朱高炽为太子,明确皇统所在。并同时册封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就藩云南,三子朱高燧为赵王,藩地彰德。
汉王朱高煦太子之位落空,恼羞成怒之下,如何大闹撒泼,据不就藩,之前的文章回答:“朱高煦战功显赫,朱高炽肥胖迟钝,为何朱棣还把帝位传给朱高炽”一篇中已经详细叙述,本篇不再复述,着重讲述赵王朱高燧的事情。
赵王不像二哥一样,因为期望没有那么高,所以失望也没有那么大。受封赵王后,奉成祖之命,驻守顺天(北平)老家,当地所有军务政务,官员人等皆先报赵王,审定后,才按王令执行。成祖数次出征漠北,均驻守顺天,而成祖不在顺天时,赵王就是当地最高权威。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大明迁都京师(北京顺天府)前,赵王朱高燧就是这个大明名义上第三重要(中都凤阳名义上第二重要),实际上第二重要的城市主人。
赵王自从掌管老父起家之地后,恃宠而多行不法,对于太子大哥也逐渐不放在眼里,时常伙同赖在京师(南京)成祖身边的二哥汉王朱高煦一起,构陷太子,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几次使太子大哥陷入危险境地。是东宫官员拼死舍身保护,及诸文臣尽力周全,才得以保全。其中解缙被杀,黄淮、杨士奇、夏元吉、杨溥等文臣下狱,夏元吉直到成祖去世,才被释放。
赵王已经身为亲王,是全天下排名前五的尊贵之人,实在没有理由跟着汉王去争夺储位。汉王自己又有亲子,即使真的夺到了大位,也不可能立赵王为皇太弟。朱高燧此举,简直和齐王李元吉伙同太子李建成对付秦王李世民一样,成功了也不见得更进一步,失败了几乎会失去全部,何苦来哉。
同时,在顺天主持军政事务时,赵王独断专行,骄奢不法,胡作非为,朝野多有忿言。其属下官员也依仗其势压迫地方,行事放肆。永乐七年(1409年),成祖在得知赵王近年不法事后,盛怒之下,褫夺赵王衣冠,罚其闭门思过,并诛杀作伥的赵王长史顾晟,以警告小儿子收敛。
还是太子求情,给三弟打圆场,才使得朱高燧得以被赦免。但是他表面上感谢大哥援手,暗地里还是以为是太子指使人向成祖告状,自己才会被罚,所以认为是太子演戏,以后依旧对大哥怀有恨意。
永乐十八年(1420年),成祖正式迁都顺天(京师、北京)。因为之前顺天一直是赵王朱高燧在管理,这下皇帝把都城迁来,等于是变相剥夺了赵王的一部分权力,所以朱高燧心态更加不平衡。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五月,六十四岁的成祖已经步入老年,身体很差,连续数日没有能够上朝处理政务,所以日常朝政,由太子朱高炽处理。
与赵王交好的宦官、司礼监太监黄俨,江保等人,因为之前太子主持朝政时,曾经要削减宫内开支,缩小宦官数目,所以怨恨太子,于是借机向成祖进谗言,诬告太子。成祖不予理睬。
之后黄俨等人不甘心,想到赵王在京师(为什么不想到汉王,因为这个时候,汉王朱高煦早被成祖赶到山东乐安就藩去了),于是编造谣言,说皇帝越来越不喜欢太子,想要易储,改立赵王。
而在宫中谣言影响,及赵王的默许下,常山中护卫指挥使孟贤(常山三卫是赵藩护卫),勾结羽林前卫指挥使彭旭,准备谋反。在同党钦天监官王射成信誓旦旦的“天象有变、帝位更替在即”断言下,他们勾结内宫宦官杨庆,让他的养子(在成祖身边服侍的小宦官)准备毒药,寻找机会毒死成祖,然后伪造遗诏,传位给赵王。孟贤、彭旭等带兵挟持朝中大臣,以伪诏迎立赵王继位。
兴州后屯卫军户高以正,受赵王指使,居中联络,准备实施计划。但他的外甥王瑜得知后,在劝说不成的情况下,向朝廷告发诸人的谋逆,于是阴谋败露。
成祖闻报后,起先不信,说赵王怎么有这个胆子(若是汉王这么做,成祖还觉得像真的)。后来得知详情,目瞪口呆,然后雷霆大怒,不顾病中,在皇宫右顺门亲自审问赵王朱高燧及其他谋逆人等。朱高燧魂飞魄散,面对皇父的怒斥:“是你小子干的吗!”,张口结舌、“栗不能言”。成祖一看朱高燧这个样子,哪里还不知道真伪,一气之下,想就此废黜赵王,甚至处死。
关键时刻,还是太子大哥朱高炽出面劝说:“这都是下面人想要富贵,暗地里作乱,高燧肯定不知道实情。”......帝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大惧,不能言。太子力为之解曰:“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与知。”自是益敛戢。--------《明史·卷一百十八》。
于是,参与作乱的孟贤、彭旭、高以正等人,皆被诛杀,宫内牵扯此事的內官,也被清除。赵王身边那些飞扬跋扈的亲信,自然也一个都跑不了。
至于赵王朱高燧本人,成祖考虑再三,还是因为自己子嗣稀少,加之想起早逝的徐皇后,放过了这个逆子。但是之后,直到成祖北征病逝于榆木川前,朱高燧都没有再得到父亲的原谅,被彻底废弃不管,再也没有翻盘。
自从这件事之后,赵王一蹶不振,再也不复之前的骄横,只得整日里缩在家中,轻易不敢出门。这样也好,无意间躲过了数年后侄子的清算,也算因祸得福。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太宗(成祖)北征途中病逝于榆木川,大学士杨荣星夜疾驰返回京师,密报皇太子朱高炽,并以成祖遗诏示人,奉太子立即即位。而在京师的赵王,在山东的汉王,都没有来得及做出动作,大事就定了,只得臣服于大哥、新君。
皇太子登基,即为明仁宗。仁宗对于两个跟自己作对了二十年的弟弟,还是表现出了一个大哥、皇帝应有的气度:给两个弟弟各加禄米二万石,其他赏赐也多有馈赠。对于汉王的反应,我的文章回答:“明宣宗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里活活烹死”,已有详尽述说,这里不再重复,着重阐述赵王。
赵王朱高燧自永乐二十一年后,已经丧胆(造反作乱这个高技术活,不是一般人就能干的),对于大哥的登基,心里一直担惊受怕,生怕被算总账。得知大哥既往不咎,自己居然没事,而且待遇不降反增,优渥有加后,简直是喜出望外。从此,算是真正地与大哥和解,关系日渐亲密,再也不复年少时张狂的性格了。
洪熙元年(1425年),朱高燧正式就藩彰德。临行前,为了表示再也不和大哥做对的决心,赵王将赵藩三护卫中的常山左、右二卫交还朝廷,以表洗心革面,仁宗十分欣慰,赐诗给他,亲自送至承天门外。
当年,仁宗去世,皇太子朱瞻基继位,即明宣宗。赵王此时刚刚到达彰德,闻讯立即上表,一是向大哥举哀,二是向侄子表明臣服。宣宗为表示亲亲之情,回信抚慰,并赐赵王禄田八十顷。
对于那个远在山东,一直没有死心的二哥汉王,朱高燧收敛了早年的野心,不再过多牵扯,维持正常兄弟关系而已。对于汉王或明或暗的示意,始终保持距离,不再掺和,也算是将来得以善终的回报。
宣德元年(1426年),按捺了近三十年的汉王朱高煦,终于再也不想忍耐了,于山东乐安起兵“定难”,意图重演一遍当年父亲的辉煌。但是他没有成祖的出色才能和坚韧的心性,而宣宗也不是建文帝那种不谙军事的软弱之人。不过区区几十天,在宣宗御驾亲征的军事打击下,汉王叛乱集团被彻底粉碎,汉王及全家被废为庶人,押往京师软禁,而从乱者被诛杀、发配、流放塞外,达数千人。(详见我文章回答:“明宣宗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里活活烹死”)
赵王得知二哥举兵后,还没来得及就此事表态,朝廷平定汉逆叛乱的消息就传到彰德。赵王祝贺朝廷平乱的贺表还没有发出,更加惊人的消息接踵而来:“当年在永乐年因为夺嫡而和自己结下梁子的文臣,在平定汉王,大出了当年恶气后,为了彻底报复,正在怂恿皇帝趁热打铁,自山东率平乱大军直接奔赴河南,顺便将赵藩也一并废除!”
就在赵王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宣宗的使者-驸马都尉广平侯袁容来到彰德,消除了他的忧虑。袁容奉宣宗之命,将诸臣要求擒拿赵王的奏章全部带来给朱高燧看,并要袁容传告:“先帝(仁宗)对于两个叔叔,关怀友爱之情,是天下人都在眼里的。现在汉王自绝于天,谋反作乱,我不敢赦免他。如今我只有王叔你一个亲叔了,你有没有反意,我是知道的。欲加之罪,我是不会做的。这也不符合先帝的仁爱之心。”
得知皇帝的意思后,朱高燧终于是一块石头落了地,之前的小心收敛,终于是得到了回报。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后怕。为了彻底消除侄子的猜忌,于是赵王主动上奏,将仅存的常山中护卫、及群牧所、仪卫司等赵藩护卫统统上交朝廷,以后就做个安乐王就好。
宣宗见三叔如此识趣,于是也没有再找他麻烦,并将赵藩仪卫司返还,让赵王可以保留亲王的威仪。对于侄子的宽容大度,赵王赶紧上疏,叩谢天恩。
此后,赵王朱高燧在彰德低调行事,小心翼翼,终于保全了首领和全家,得以善终。
宣德六年(1431年),四十九岁的赵王朱高燧于彰德薨逝,朝廷赐谥号“简”,称“赵简王”。子朱瞻塙继承王位,延续赵藩传承,直至明末,历时二百一十九年。
而彰德赵藩,也是成祖之下,除帝系外唯一的一脉。朱高燧以后半生的改过,得以全身而退,惠及家族,比他那个一根筋的二哥,可算是强过万倍了。
历史上顺治皇帝娶董鄂妃的时候,她是已婚的吗究竟如何
这个问题问对了。
有人说,董颚妃原是顺治的弟弟博穆博果尔(1642年1月20日-1656年8月22日)的福晋。这种说法目前尚未找到依据。在清史上,董颚妃的生世确实是个迷。只知道,董颚妃是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是中国最后一位独立谥号的皇后。
董颚妃到底是不是博穆博果尔的福晋呢?据《清史稿》记:“”博穆博果尔,太宗第十一子。顺治十二年,封襄亲王。十三年,薨,予谥。无子,爵除。”
博穆博果尔死时不满十五岁,但死前一年被封襄亲王。在清朝皇族子孙封王有爵位后就要选妃。可是,《爱新觉罗宗谱》记载博穆博果尔嫡福晋为博尔济吉特氏,并非董鄂氏。由于博穆博果尔年纪尚小,未参与政务,有关他的记载很少。
据此,董颚妃被封贤妃前已婚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至少没有史料可以说明这一点。
但
董颚妃与顺治夫妻恩爱、相机如宾确是事实。顺治到底有多爱她呢?我们来看看顺治为董颚妃做的几件破格的事就知道了。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清代历史上十分罕见。
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还为董鄂氏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颁诏大赦天下,在大清近300年的历史上,因为册立皇后妃嫔而大赦天下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这一年顺治19岁,董鄂氏18岁。
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欢喜至极,为此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贺(皇四子出生时诸王、贝勒、贝子、公及首辅大臣都纷纷献上马匹、缎帛以庆贺皇帝第一子出生之喜)。举行颁布皇第一子诞生诏书的隆重庆典,之后更是大赦天下(在清一代因为皇子出生而大赦天下的唯有皇太极的皇八子以及顺治的第一子),大有册封太子之意。
董鄂氏薨逝后,顺治为其辍朝四个月,按照礼制,皇后去世辍朝时间也仅仅是五天,为皇贵妃去世而这样的辍朝时间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无法被超越的。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这在有清一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帝、太后丧事中也未见过。
清制中平时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有国丧改用蓝笔,过27天后,再用朱笔。而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之丧,顺治帝用蓝笔批奏章,从八月到十二月,竟长达4个月之久。
顺治亲自动笔,饱含深情地撰写了《孝献皇后行状》,以大量的追悼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的《御制哀册》、《御制行状》的具体实例,展现了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的美言、嘉行、贤德,洋洋达四千言,内容十分丰富。按:《上海县志·文苑传》:“宸字青琱,博学工诗文,由诸生入太学,选中书舍人。时端敬皇后宾天,上命词臣拟撰祭文,三奏草而上不怿。最后属宸云云。寻迁兵部督捕主事。
可见,董颚妃在顺治心中份量有多么重!可以说,董颚妃就是顺治唯一的精神之柱。可是天妒红颜,董颚妃21岁就早早辞世,这让顺治这位人生知己如何接受!后来顺治出家(或天花驾崩)都是董颚妃早逝的直接打击的结果。
北宋神童蔡伯俙4岁考中进士,备受太子赵祯的宠信,但后者登基后为何不肯重用他
蔡伯俙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神童,因为他记忆力特别好,所以很小的时候就在本地小有名气。古代很早的时候就有童子科这种考试,有点曾经火极一时奥数赛的影子,童子科和成人科举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平民家的孩子可以通过童子科获得一官半职,你没看错就是孩子获得官位。
北宋的童子科和前朝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主要就是比前朝多了一项皇帝亲自廷试这个流程,蔡伯俙就是过五关斩六将到了廷试。当时的皇帝是宋真宗,蔡伯俙投其所好在廷试中所背诵的都是宋真宗自己写的诗,小伯俙这个马屁拍得宋真宗甚是欢喜,宋真宗一高兴赐给他个进士出身,并当太子伴读,同时还给了个秘书省正字官职。由此可见古时候小孩子表现突出,还真的可以混个一官半职。
蔡伯俙其实从骨子里就有和珅的头脑,再给太子赵祯伴读期间,蔡伯俙充分发挥自己投其所好阿谀奉承的优势,把赵祯服侍的晕晕乎乎。比如史料上记载皇宫的门槛很高,赵祯跨门槛时很费劲,蔡柏俙就有很有眼力劲趴在前面做赵祯的踏脚石。还有宋真宗出题考赵祯时,蔡伯俙就偷着替赵祯作答蒙骗宋真宗,蔡伯俙在赵祯面前一直是讨好的奴才相。
而一同和蔡伯希和太子伴读的晏殊,却和蔡伯俙恰恰相反,晏殊是个刚正不阿的直谏脾气,对蔡伯希的行为经常直接批评。年少时的赵祯可能对这方面的认知观还没有正确的认识,但成为皇帝之后,赵祯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却和乾隆不一样,他清醒的认识到蔡伯希这样的人不堪重用,所以就一直没有把他放到重要的岗位上。
史书中的五帝都是指谁他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史记》中所说的“五帝”是指五位上古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帝喾、尧帝和舜帝。五帝之首是黄帝,也是中国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我们的共同祖先就是炎帝和黄帝,中华民族的后代亦称作“黄炎子孙”。
五帝属于一家人,准备的来说是一个家族。除了舜帝之外,黄帝、颛顼帝、帝喾、尧帝之间都有血缘联系,同为姬姓,而舜是姚姓(也作妫姓,田氏齐国的先祖便是尧帝的后裔),后来成为尧帝的女婿。尧帝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能,于是将帝位传给了舜(禅让),这便是后来的帝舜。
五帝之间的关系
五帝在上古时期并不称为五帝,他们也没有帝号。当时处于部落时代,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是当时有影响力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受人们爱戴,他们的伟大被流传了下来,后世人们便追尊他们为帝,他们所处的时代也被称为“五帝时代”,大约在公元前3077年至公元前2029年。
- 黄帝
《史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是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是五帝之首,本姓公孙,名轩辕,称“轩辕氏”,后改姬姓,因建都于有熊(现今河南新郑市),亦称为“有熊氏”。黄帝为部落首领时期,天下各国安定,在史料中记载黄帝有土德祥瑞,因此号“黄帝”。
据说黄帝是“有蟜氏”部落首领少典(伏羲与女娲之子,也是炎帝的父亲)和部落女子附宝所生,后来黄帝在有熊建都,其父少典被尊为有熊国君主,也称为有熊氏。
黄帝轩辕氏很重视人才,如仓颉(原始象形文字创造者,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伯高、邑夷(掌管制车)、共鼓、岐伯、隶首(黄帝史官)等人都是黄帝时期的大臣。正是轩辕氏了解并善于任用人才,他们才充分发挥了一技之长,创造出许多发明,如:衣冠、陶器、木器、锅灶、舟车、宫室、音律等等。
在当时还处于非常原始的时代,这些发明创造都给人们带来了便利,提升了生活质量,甚至其中一些发明至今都还在造福我们,因其伟大,在战国时期被尊为五帝之首。
- 黄帝和颛顼是祖孙关系
《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一曰玄嚣,其二曰昌意。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黄帝的正妻嫘祖生下两子:长子玄嚣(也称为少昊,东夷部落首领)和次子昌意。昌意之子颛顼因辅佐少昊有功,被封高阳,因此称为“高阳氏”,少昊去世后,高阳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高阳氏聪明敏慧,有智谋,在即位后,继续严格遵循祖父轩辕氏的政策行事,并教化百姓,使部落安定,天下太平,而且他具有至高道德,因此高阳氏在民众有很高的威信。并且他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期,地盘扩大了很多,他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各部落之人的热情接待。他的事迹流传了下来,也被后人追尊为帝,成为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 帝喾是黄帝曾孙、颛顼帝族侄
《史记》记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颛顼之族子。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颛顼帝去世后,他的儿子穷蝉没能继位,而是传位给了侄子姬俊,姬俊继颛顼帝成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因姬俊曾辅佐叔父颛顼帝有功,被封于辛,故称为“高辛氏”。
高辛氏的父亲是蟜极,没能继位。蟜极的父亲是黄帝长子少昊,所以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高辛氏自幼聪明好学,又能干,在少年时期便享有盛名,继位之后,广施恩惠,常为百姓着想,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并修身养心,提升自我,威严又不失仁德,因此深受部落人们的爱戴。
高辛氏根据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出四时节令,指导百姓部落之人按照节令劳作,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农耕文明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后来关于高辛氏的传说流传了下来,后人追尊帝号,因高辛氏当年曾改元为帝喾元年,故称为“帝喾”。
帝喾和族叔颛顼帝都是黄帝的后代子孙,是五帝中的第三位和第二位,上承炎黄始祖,下启尧舜二帝。
- 帝尧是黄帝玄孙、帝喾次子
《史记》记载:“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帝喾去世后,他和正妻姜嫄所生的嫡长子后稷(本名姬弃)没有继位,根据《山海经》中的记载,在他年少时就被母亲多次抛弃,因此取名为“弃”。继位的是帝挚和次妃娵訾氏族之女常仪所生的长子姬挚,不过帝挚继位后,不善于管理部落联盟,九年后禅位于仁慈爱民的弟弟尧(帝喾庶次子)。
尧姓祁,本名放勋,可能有人会问,尧的父亲帝喾是姬姓,为何尧却是祁姓?这是因为尧从小在姥姥家长大,而姥姥家居住于伊祁,尧因为封地的原因是祁姓。后来被兄长帝挚封为唐侯,又称为“唐尧”。
尧继位时,当时并没有国家概念,还处于部落联盟时期,因为松散,并不利于统一管理,于是尧在积累了一定的执政经验后,逐渐开始建立基本的国家政治制度,此举为后来的奴隶制社会奠定了基础。
尧在位时,又重新修订完善了历法,让大臣身居各地,准确记载天时,最终规定三百六十六天为一年,每过三年设置一闰月,用闰月来调整历法,以及四季时节的变化,使每年的农时更加准备,因为唐尧时期的农耕文化有了飞跃的进步。
并且在军事上,唐尧征讨四夷,统一了华夏诸族,不再只是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而是成为部落万国联盟首领。尧虽然是联盟首领,但他为人简朴,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被百姓广泛爱戴,因此被后世儒家奉为圣明君主的典型,被后人追尊为五帝之一,故称为“帝尧”或“尧帝”。
帝尧到了年老时,准备选一个接替他的人,但是他认为儿子丹朱凶顽,不能承担治理天下的大任,众人便推荐了虞舜。
- 虞舜是帝尧的女婿
《史记》记载:“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31,曰虞舜。”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
虞舜出生于普通的百姓家庭,是盲人的儿子,因家境清贫,只能从事各种体力劳动。但他的德行却能不断感染周围的人,只要是舜工作过的地方风气都会变得很好,于是四岳(唐尧时期四位大臣)向唐尧推荐了舜,而舜也听闻过此人,便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以此观察他的德行。
舜娶了娥皇和女英后,不但能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还能在各方面表现才干,以及高尚的人格力量。帝尧对舜非常满意,便让舜代替他行使职权,经过多次考验后,帝尧最终禅位于舜。不过舜在帝尧去世三年后,又让位给帝尧的儿子丹朱,但天下诸侯并没有去朝见丹朱,而是朝见舜,之后舜建立有虞国,故称为虞舜。
虞舜即位之后任贤使能,最终成为最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并且《二十四孝》中第一孝说的就是虞舜的故事,据传舜的父亲是个盲人,且凶顽,母亲愚昧,弟弟又狂傲,他的父亲非常宠爱和后妻所生的儿子,多次想要杀害舜,但舜逃脱后,并没有记恨父亲,还坚持孝道,继续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因此舜以孝行闻名,被帝尧的众位大臣推荐,最终继承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他的带领下,部落变得更加强大。到了晚年后,虞舜并没有传位于儿子商均,而是禅位于治理供水有功的大禹,之后便有了夏朝。因其伟大,后世之人追尊为帝,故称为“帝舜”或“舜帝”。
帝舜也是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陈完(田氏齐国先祖妫姓、陈氏)的先祖妫满也因为是帝舜的后裔才被周王室封为诸侯。
当然五帝并不是只有这一种说法,其中一些人物有所变动,不过并没有太大的变动,有一两个人物出入。而《史记》中所记载的五帝版本是最为流行的版本,其他版本的五帝,追根溯源也都是一家人,属于一个家族。
结语:
五帝中的颛顼帝、帝喾和帝尧都是黄帝的子孙后代,舜帝虽然不是前面四位部落联盟首领同姓,但却是帝尧的女婿,也算是黄帝的后代。五帝使用不同的国号,是以此显示各自的德行,因此黄帝称有熊氏、颛顼帝称高阳氏、帝喾称高辛氏、帝尧称陶唐氏、帝舜称有虞氏。
之后帝舜禅位给了黄帝的玄孙大禹,禹改姒姓,为夏后氏,国号为夏,便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史书记载的世袭制王朝——夏朝。
后来商朝和周朝,以及后来的大一统的秦朝,他们的先祖也都是黄帝的子孙后代,商朝的先祖是帝喾次子“子契”;周朝的先祖是帝喾的嫡长子“后稷”;秦朝的先祖是颛顼帝的孙女“女修”。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董鄂妃有何魅力,能把顺治皇帝迷得神魂颠倒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爱嗑药的皇帝,一为长生,二为壮阳。长生成功率不高,第一名乾隆活了89岁,但过80的很少,雍正就只有58岁,更多是三四十岁就英年早逝了。
壮阳药在中国起源很早,西汉成帝被认为是第一个因春药服食过量而死的皇帝,但这不能说壮阳药没有功效,据说南宋度宗赵禥,在药物的帮助下,一夜宠幸了30个妃子。
皇帝富有四海,天下的女人都是她的,本不需着急,但关键时刻心猿意马,控制不住。
女人,终究是男人绕不过去的坎,即便这个男人是皇帝。
有女人太多丧命的,也有被一个女人勾走魂魄的。
明朝孝宗皇帝朱祐樘,终其一生,后宫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大臣们一度怀疑皇帝的取向有问题,好在孝宗皇帝生了个儿子。
朱祐樘的奇怪性格可能有遗传成分,他的父亲宪宗皇帝朱见深,也是钟情于一个女子,就是那位年龄可以做他妈的万贵妃。为了万阿姨,不惜废掉刚过门的吴皇后,要不是某天忽然冲动,打了个冷战,大明的子嗣在他那就断了。
朱见深朱祐樘以后,明朝还有一位痴情的君主,就是那位幼年丧父,老娘出轨,四十年不上朝的万历,专宠郑贵妃,为此不惜废掉长子也要立福王为太子。
不能不说,某些女人的魅力太大,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清朝是马背上的民族,更加粗犷也更加彪悍,想象中的画风应该是努尔哈赤或者皇太极那种满脸络腮胡,行动粗鲁的塞外大汉。但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却是妥妥的白面书生,他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虽然早早被立为皇帝,却长期生活在“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阴影之下,平日里战战兢兢。
站在今人的角度,顺治的成长环境很不健康,甚至有些恶劣。
好在他刚刚亲政就遇到了贤惠可人的董鄂妃。
董鄂妃的身份要专门做个澄清。早年有传言认为董鄂妃就是明朝末年名震天下的秦淮八艳董小婉,实则是个误会,董小婉早年嫁于才子冒辟疆,年龄经历和董鄂妃都对不上,再者说来,顺治年纪轻轻,怎么会娶一个汉人青楼女子。
正史记载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满洲正白旗人,有些争议的是有人提出董鄂妃实是皇太极第十一子博穆博果尔的妃子,为顺治抢夺而来。但博果尔16岁就死掉了,纵然董鄂妃是他的妃子,也可能并没有过门。
董鄂妃虽是满人,却是随父辈在江南长大,知书达理,端庄贤良,深受大一岁的顺治皇帝喜爱,“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可是很高的评价,据说顺治皇帝有意废掉孝惠章皇后,改立董鄂妃,为群臣所制止,只好加封为皇贵妃,这已经是嫔妃的最高等级了。
有了这样一个贤内助,顺治自然情绪大好,后宫虽不的干政,但董鄂妃却能在红线以外,经常给他提出好的意见建议,夫妻二人莺莺燕燕,琴瑟和鸣,可谓一对佳偶。
如此这般,就不难理解董鄂妃死后,顺治为何精神崩溃,选择出家避世(正史认为顺治死于天花)。
当然,这么解释还是不具有普遍性,那我们再来看清朝其他两位皇帝。一个是顺治的儿子康熙,顺治出家后,康熙7岁即位,鳌拜专权,可以说康熙重复了父亲的老路,虽然他性格坚强,但终其一生对青梅竹马的原配皇后赫舍里念念不忘,另外一个就是苦孩子同治,早早没了父亲,缺乏管束的他染上恶习,最终死于梅毒。
纵观明清两朝的皇帝,对某一个女人用情极深的,大多家庭不幸,不是童年留下阴影,就是单亲家庭长大,缺乏温暖的成长环境在他们的性格中留下了巨大的隐患,长大后的一些古怪行为可能就源于此处,而当某一个女人走入他们内心的时候,影响力是巨大的,这个女人可能并不是好人,也可能并不贤惠,但肯定是他们最需要的,或者说最合适的。
至此,他们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男和女,也不是夫与妻,更像是溺水的少年抓住了一艘救生艇,沙漠中的旅人找到了一株仙人掌,这种奇怪的关系穿越了时空,弥补了幼年的缺憾,驱散了笼罩头顶的阴影。
但这种关系同样是不健康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成年人,也必须丢开别人的搀扶,独自走进这个世界面对风雨,皇帝注定是孤家寡人,如果他把有情感的缺憾都寄托在一个女人身上,当这个人离去,他的情感又会便的残缺,这种得而复失的残缺,比起从未拥有,更加致命,顺治出家也就不难解释了。
这个故事生动的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即使做了皇帝也会有问题!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