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参与九子夺嫡的清圣祖皇子除早夭者外多数均善终_阿哥_世宗_皇子

康熙晚年那场激烈的“九子夺嫡”,最终以四阿哥胤禛登上皇位而宣告结束。

康熙皇帝在清朝的历史上,绝对堪称最为“高产”的皇帝,在其长达六十一年的在位时间里,一共诞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共计55个儿女。而在他的35个儿子中,被列入“齿序”的一共有24位,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依旧存活于世的还有20位,相较于同样在位时间长久的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无疑是非常的“坚挺”。

而康熙皇帝的这些皇子们,不仅是健康长寿,同时能力也是非常出众,这对于康熙皇帝来说无疑是一种“甜蜜的烦恼”,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康熙晚年,众位皇子为了皇位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大戏。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包括了大阿哥胤褆,二阿哥、废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以及十四阿哥胤禵。

这九位清圣祖皇子,或是自己参与皇位争夺,或是支持自己力挺的皇子,经过十多年的明争暗斗,最终,四阿哥胤禛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在清圣祖驾崩后,成功登上了皇位,这便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清世宗登基后,随即开始了对于当年参与“九子夺嫡”的政敌们的报复行动。

对于在康熙朝就已经被康熙皇帝圈禁起来的大阿哥胤褆和废太子胤礽,清世宗继续将其圈禁,并没有将其放出或者特赦。废太子胤礽于雍正二年(1724年)薨逝,大阿哥胤褆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薨逝。当然清世宗也没有再度为难自己的这两位“可怜”的兄长,对于胤礽,清世宗在其薨逝后给予了足够的尊崇,对其子弘皙也进行了丰厚的封赏,而对于大阿哥胤褆则是保证其衣食无忧,而这也使得其在被圈进期间能诞育多达29个儿子,也算是享受了天伦之乐了。

爱新觉罗·胤禛

至于与清世宗竞争最为激烈的“八爷党”的众位皇子,清世宗对待他们的方式只能用“残忍”来形容。清世宗一上台,就拿十阿哥胤䄉和自己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下手,两人在高墙中度过了雍正一朝,直至清世宗驾崩、乾隆皇帝登基后才被放出。而“八爷党”的两位核心,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则先是被清世宗圈禁,随后又是折磨致死,在其死后还改掉其名字,并且还将其二人削宗夺爵,全家流放,直到乾隆朝中后期的时候才得以被“平反”。

展开全文

对于“书生阿哥”、三阿哥胤祉,清世宗也没有手下留情,先是将其发配看守皇陵,尽管之后安排其复出,但是依旧打压不断,最终也是将圈禁至死。

在所有参与了“九子夺嫡”得皇子中,只有清世宗的支持者、十三阿哥胤祥在雍正一朝受到了清世宗的宠爱与器重,长期担任国家“二把手”的角色,并且在其薨逝后对其本人及其子女也都极尽封赏,清世宗与胤祥也算是树立了一代“千古君臣兄弟”的榜样。

至于那些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清圣祖皇子们,除了幼年早殇的,其他大部分还是能够以善终收场。

在清圣祖所有列入齿序的二十四位皇子中,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幼年早殇的;第二类,年龄较小的,他们中有的甚至比乾隆皇帝弘历的年龄还要小;第三类,确实没有夺嫡意愿的。

被列入齿序但是没有活到成年的清圣祖皇子有四位,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在康熙朝期间就已经薨逝了。

乌雅·玛琭

这其中包括了六阿哥胤祚,活了5岁,其与清世宗以及十四阿哥胤禵均为德妃乌雅氏所生。

十一阿哥胤禌,活了11岁,其与九阿哥胤禟是同母兄弟,生母为宜妃郭络罗氏。

十八阿哥胤祄,活了8岁,他的薨逝成为了清圣祖“一废皇太子”的重要导火索,由于其极受康熙皇帝的喜爱,因而其陪同清圣祖共同埋葬在景陵之中,在清圣祖皇子中也算是非常特殊的了。

十九阿哥胤禝,活了3岁。

由于幼年早殇,这些皇子没有参与到“九子夺嫡”之中成为了必然。

至于那些没有参与到“九子夺嫡”且活到成年的清圣祖皇子,在当时不管是出于年龄原因,出身卑贱的原因,还是自己确实没有夺嫡意愿的原因,这些皇子均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清世宗以及后来乾隆皇帝的尊重。

五阿哥胤祺。

尽管他与九阿哥胤禟的生母同为宜妃郭络罗氏,并且清世宗对于胤禟以及郭络罗氏这母子二人是非常的厌恶,在其登基后,对其母子是处罚甚重,但是对于五阿哥胤祺确实礼遇有加。

爱新觉罗·玄烨

实际上这还是与胤祺老好人的性格有关。清圣祖评价他是“心性甚善,为人敦厚”,并将其封为恒亲王,清世宗也说他“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而他自幼是被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后抚养,并且在清圣祖征讨噶尔丹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因而地位也是非常的高,清世宗对其也很尊重。

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因病薨逝,终年54岁,清世宗以很高的礼仪将其安葬。

七阿哥胤祐生母是成妃戴佳氏。因为其身份较低,且有残疾,因而并没有参与到“九子夺嫡”之中。康熙时期他被封为淳郡王,清世宗登基后晋封为淳亲王。

胤祐于雍正八年(1730年)薨逝,终年51岁。

十二阿哥胤裪生母是定嫔万流哈氏,出身也非常低微,但是其养母是素有“大清后宫第一宫女”之称的苏麻喇姑,因而也受到了康雍乾三代帝王的信任和器重。清世宗登基后,先是将其封为履郡王,后又晋封为履亲王,并且多次委以重任,乾隆皇帝登基后也对他的这位叔叔礼敬有加。

胤裪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薨逝,终年77岁,是所有清圣祖皇子中最为长寿的,而他的生母万流哈氏更是活到了97岁才薨逝,也是清圣祖所有后妃中最长寿的。在其薨逝后,乾隆皇帝将自己的儿子永珹过继给胤裪为孙,以示尊崇。

乌雅·玛琭

十五阿哥胤禑生母顺懿密妃王氏,他的外公当时仅是名知县汉臣,出身也是非常的低,因而从小是被清世宗的生母德妃乌雅氏抚养长大。

清世宗登基后,先是封其为贝勒,后晋封愉郡王,于雍正九年(1731年)薨逝,终年39岁。

十六阿哥胤禄和十七阿哥胤礼这两位清圣祖皇子可以说是除了十三阿哥胤祥外,清世宗最为信任和器重的兄弟了。

胤禄的生母是顺懿密妃王氏,胤礼的生母是纯裕勤妃陈妃,两人的出身都是非常的低,并且在清圣祖驾崩时也都只有十多岁,因而没有参与“九子夺嫡”。而胤禄更是被康熙皇帝过继给了和硕庄靖亲王博果铎,袭承了庄亲王家族世袭的爵位,直接被“踢出”了继位序列。

清世宗登基后,对着两位兄弟予以了重点培养和重用,特别是清世宗的其他兄弟先后被迫害致死,隆科多、年羹尧等清世宗的传统支持者也被清世宗打倒的过程中,胤禄和胤礼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在朝堂上的位置与日俱增,进而获得了亲王爵位,并且在清世宗驾崩时被授予总理大臣职责,委以了托孤重任。清高宗登基后,对这两位叔叔也是非常优待。

胤礼于乾隆三年(1738年)薨逝,由于胤礼无嗣,清高宗将清世宗的小儿子弘曕过继给了胤礼,保留并袭承了果亲王世袭,以示对其的尊崇。

爱新觉罗·弘历

而胤禄的结局并不像胤礼这样,由于受到了乾隆初年“弘晳逆案”的牵连,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处罚,经过很长时间才得以复出,最终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薨逝,享年73岁。

剩余的清圣祖皇子。

皇二十子胤祎,生母襄嫔高氏,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薨逝,终年50岁。

皇二十一子胤禧,生母熙嫔陈氏,清朝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薨逝,终年48岁。

爱新觉罗·弘历

皇二十二子胤祜,生母谨嫔色赫图氏,于乾隆九年(1744)薨逝,终年34岁。

皇二十三子胤祁,生母石氏,乾隆五十年(1785年)薨逝,终年73岁,也是非常的长寿。

皇二十四子胤祕,穆嫔陈氏,是康熙皇帝列入齿序的儿子中最小的一位。清世宗继位后,对于这位小弟弟是极度的宠爱,而胤祕对于清世宗也是忠心耿耿,进而被清世宗封为了和硕諴亲王。清世宗驾崩后,乾隆皇帝登基,由于他比乾隆皇帝的年龄还小,清高宗把他当作弟弟来看待,也是极度的宠爱,照顾有加。其于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薨逝,终年56岁。

一直以来,清世宗“残害兄弟”的印象已经是为众人所知,但是从清世宗对待他的兄弟们的态度上来看,除了那些参与“九子夺嫡”的政敌们,清世宗对于自己的其他兄弟们还是非常的好的,特别是对于支持他的胤祥、胤禄、胤礼以及胤祕等人,更是给予了极大的恩宠,而清世宗的这些兄弟们中的大部分也是寿终正寝,以善终收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