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二十八将”功高不震主,多以善终,这就是爱读书的好处_刘秀_功臣_刘邦

刘秀一统天下离不开“云台二十八将”,而与大多数开国帝王对待功臣的态度不同,除了战死、病死,所有将领都得以善终。这有他宽仁的因素,也有诸将甘于退居二线的觉悟。有人会说:“不过是为了保命而已。”这也许是个理由,但是,如果你看过这些将军的经历就会明白:爱读书才是一切的根本原因。

一、名垂青史比高官厚禄更重要

刘秀是依靠豪强、士族成就的霸业。一方面来讲,它为后来亡国留下了隐患。但从另一面方来看,这些人从小生活富足,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眼界远不是那些出身草莽的盗匪可以比的。

以“云台二十八将”排名前七位的人为例,即: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除了吴汉,其他六人全部是研习儒家五经的好手。即便像贾复这样,看上去一介武夫,实则精通《尚书》。如果说刘邦在芒砀山上的那老哥儿几个更看重高官厚禄,那刘秀的众功臣则有更高的追求了。

邓禹在刘秀刚到河北时说过一句话:“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这句话说得很漂亮也很真实。邓禹从小饱读诗书,十三岁便能背诵《诗经》。况且邓家是新野大族,从不缺少荣华富贵。他能抛下一切从新野追到邺城,就是要跟着刘秀一起青史留名。

展开全文

有了这个清晰的目标,当功成名就后,还有什么可再贪恋的呢?在跟随刘秀四处征战时,他的人生抱负已经实现。所以,在建武十三年天下一统之时,邓禹第一个交出了兵权。因为他懂得:无论后来再发生多少事儿,他的大名必将会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研习学问比勤于武事更能让君王放心

所有的开国帝王都猜忌功臣,因此我们诟病刘邦、朱元璋,甚至是李世民、赵匡胤。而刘秀其实也没能免这个俗,他同样猜忌“云台二十八将”。

寇恂被刘秀看作自己的萧何。萧何当年镇守关中,为刘邦源源不断地运输粮草和士兵;寇恂则雄居河内,做着与萧何同样的事儿。与刘邦猜忌萧何一样,刘秀也屡次写信“问候”寇恂。对于帝王来说,最害怕的就是位高权重、拥兵自立。那最不怕的是什么呢?舞文弄墨、研习学问。所以,当寇恂是战场上的将军时,他能杀伐果敢、有勇有谋;当为一郡太守的地方官时,便会修治学校、教生授徒。

这其实就是给帝王一个信号:相比前线杀敌,我们更喜欢读经诵典。在经历了乱世群雄混战后,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一种姿态更让人放心呢?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直到宋太宗赵光义时期才被发扬光大的原因。可能在某种时候,十个文人的危害也不如一个武人。

三、甘于退居幕后比屡屡攻城拔寨更需要勇气

金庸先生所著《鹿鼎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韦小宝屡屡获得大功,职位像坐火箭一样被频频升迁。以至于康熙都无奈地说道:“小桂子,我还能给你安排什么奖励呢?”虽说是小说中的桥段,可在真正的历史中,这样的事儿就不会像书中所说的那么轻松了。

“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四的耿弇便是这样一位军功赫赫的战将。耿弇之于刘秀不仅仅是冲锋陷阵,最重要的是他身后的上谷、渔阳二郡的数万幽州铁骑。可以说,当时除了北方的匈奴和乌桓,耿弇带给刘秀的已经是天下最精锐的骑兵了。事实也证明,后来的耿弇几无败绩,刘秀甚至还将他比作韩信。我们不知道刘秀是否有所担忧,因为耿弇很快就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

自从剿灭张步、平定山东后,耿弇居然再无半点军功。要知道,当时的天下并未统一。不过,《后汉书》中给出了解释:他心甘情愿放弃了征战。耿弇从小聪明好学,跟着父亲研习《老子》。《老子》的学说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无为、清修。他与邓禹一样,举二郡兵马从属刘秀是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现在功高随时可能震主,是时候退居幕后了。彼时的耿弇不过三十出头,依然年轻气盛的他能做出这个决定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结语

每每读到“云台二十八将”各位功臣的结局时不免感慨:看看冯异和岑彭,这两位功劳最大的人在论功行赏时通常退避三舍、从不邀功;再看看披坚执锐、屡受重伤的贾复,也只留下了默不作声的身影。与其说刘秀的仁慈,不如说是诸位将军成全了刘秀善待功臣的美名。所以说,东汉开国功臣多以善终,根本的的原因就是从小接受的教育和饱读诗书,让他们很早就懂得了何为人臣之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