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精神——我们学习的榜样_焦裕禄_精神_斗争

焦裕禄—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字,他是一个煜煜生辉的精神坐标。几十年来,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始终体现着人民对于好干部的期待,诠释着对奋斗者的礼赞。总书记曾这样评价他:“希望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焦裕禄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经历了多重历练,先后参与革命斗争、土地改革、地方政权建设和工业建设。1962年12月,焦裕禄调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他以“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革命气概、“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带领干部群众与长期横亘在豫东黄河故道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焦裕禄战天斗地的奋进壮举和卓有斗争。焦裕禄战天斗地的奋进壮举和卓有成效的治理实践,在改天换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永不过时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精神孕育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斗争。焦裕禄1922年出生在山东省博山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幼年时期接受了几年私塾教育,后被迫辍学,历经贩煤求生、抓做苦工、下井挖煤、逃荒打工等悲惨生活。颠沛流离的苦难境遇让焦裕禄对人生有了痛彻的思考,在当地党组织的宣传教育下,焦裕禄主动要求当了民兵,“只知共产党对穷人好,自己自从共产党来了才有出路了”,焦裕禄渐渐了解并接受了党的主张,于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感念党恩,他积极工作,先后参加了保卫家乡和根据地的斗争,并于1947年随军南下来到河南,积极参与支援淮海战役和剿匪反霸工作。他组织担架运输队支前,参演歌剧《血泪仇》,智斗地主黄老三,在血与火的考验、正与邪的较量中,表现出了对党忠诚、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优秀品质。悲惨生活的磨砺、革命斗争的洗礼、孔孟文化的熏陶都对焦裕禄的成长、焦裕禄精神的孕育萌芽有着重要影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