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向党:写千万字出25本书讲好冀州历史故事_冀州_挖掘_向党

作者:冀传林

来源:中国视窗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退休干部辛向党,年逾古稀,具有54年党龄,是高级政工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2019年,他被评为“河北好人”(敬业奉献类),被誉为 “先进文化的践行者”“讲好冀州历史故事的人”。

辛向党自幼喜文爱写,参加工作后,大部分时间从事文字工作,2004年退居二线,2010年正式退休,20年时间来,除去锻炼外,干的唯一的事,就是写。他没有去写诗歌、小说、论文等,主要是写纪实性、纪传体文章。研究冀州历史,挖掘、整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他挖掘发现了许多以前冀州的志、史书没有的冀州古人和往事。目前,已经写了1000万字,其中,编撰、付梓印行了25部《冀州历史文化丛书》(含3部与他人合著),计537万字。

他挖掘、整理、撰写的冀州历史文化,包括如下四大类。

展开全文

两千多年的人物、事件。冀州公元前201年建县,具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为“九州之首”“畿南古郡”,诗云:“万古风流是此州”。

20年来,辛向党挖掘、撰写了冀州历史上自然、经济、政治、人物、人文5方面的“之最”;冀州历史上皇帝、宰相、进士、状元、将军、学士、乡贤、贞女等的奋斗历程;冀州历史上开拓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举措。

近百年的共产党员风范。冀州1929年有了共产党,近百年来,出现了难以计数的优秀党员。

20年来,辛向党挖掘、撰写了冀州历史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党员革命烈士;抛家舍业、精忠报国的老红军、老八路、老军人等老前辈;克己奉公、造福百姓的党员领导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普通党员;自强不息、拼搏创新的英雄党员;廉洁自律、勇于担当的楷模党员,等等。

留住乡愁的村志(史)、家谱。20年来,辛向党为了留住“乡愁”,为7个村庄编修了村志或者村史,为2个家族编修了家谱,计164万多字,还有近千幅珍贵老照片。

这些村,有的建村距今2600多年前,有的建村几百年;有的有皇帝、宰相,有的有全国名人;有的有革命烈士,有的有著名英雄模范;还有尽孝、睦家、勤俭、诚信的,等等。

影响生活的社会民俗。20年来,辛向党深入民间,把全区各个地方薪火相传的社会民俗,予以挖掘,去其糟泊,取其精华,进行了整理。含红白事、接人待物、言行禁忌、生产等方面,还有村名、地名、方言、农谚等的研究、整理。

梅香苦寒来,成果艰辛采。辛向党为了讲好冀州历史故事,把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翻古籍,查档案,寻遗迹,搞采访,拍照片,敲键盘,殚思极虑,做到了“4个尽最大努力”:一是最大努力“搜”。 就是搜集历史古籍、古碑刻等。目前,他搜集有冀州明、清、民国的志(史)书200多本、百年以上的家(族)谱8部。还到过天津、哈尔滨、海南、山西(多地)、石家庄及衡水档案馆、展览馆搜集冀州历史资料。二是最大努力“访”。 每年都有四分之一的时间下乡,跑过100多个村庄,采访老年人千余人次。每编撰一部村志或史,都要采访50人以上,甚至上百人。三是最大努力“研”。就是研究古文、古事。特意购买了《古代汉语词典》《辞海》《词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工具书。四是最大努力“修”。就是写出文字初稿后,首先自己修改三四次,然后找他人帮助修改。

他说:“我虽然退了休,但党员永远不能休,况且,还拿着退休金,总得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尽些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