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课中的儿童哲学_老师_上学_儿童

儿童哲学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可以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中心,它以儿童提问为教学起点,以儿童在团体研究过程中讨论出的问题为线索,教师作为组织者、协助者、引导者,采用追问的方式推进儿童的讨论,进而寻找问题的答案。整个过程可以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协作性思维,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最好途径。

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的韩老师在绘本课上进行了大胆尝试。最近,我走进了韩老师执教的绘本课《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观察一年级的小学生与韩老师的思辨之旅。

在思维游戏环节,韩老师出示了一棵大树的图片,让儿童说出一个联想到的词语或事物。“环球影城”“我家的多肉”“森林”“黑板”“西兰花”……各种各样的事物经过儿童的大脑,从他们的嘴里涌出。一时间,课堂活跃起来了,孩子的思维也活跃起来了。

接下来,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上节课阅读的绘本内容,并让儿童进行概括。“菲尔一直在问为什么要上学”“菲尔一直在问为什么要上学,这些东西(大树、楼梯等)都没有回答他,但是老师后来告诉他了”。不得不说,一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错呢!

回顾绘本内容之后,韩老师又带领大家回顾了上节课针对绘本所提出的问题,以及已经讨论出的问题答案。只有一个问题上节课没有解决,那就是“为什么菲尔一直在问‘我为什么要上学’”?于是这个问题就成为本节课探究的主要问题。

进入团体探究环节,孩子们讨论得非常热烈。

生1:“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学,所以问。”

生2:“因为他们(大树、楼梯等)都没有回答他。”

生3:“最后老师告诉他了,就是要不断问问题,然后寻找答案。”

生1:“但是他不认同。”

韩老师这时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来上学?”

有的孩子说:问过,我还找到答案了呢。

有的孩子说:没问过。

韩老师说,既然这样,我们今天就一起探讨一下自己为什么来上学吧!孩子们拿出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大树图样;学知识、交朋友等图样;空白的便利贴;胶棒。这些学具都装在一个托盘里,放在每个孩子的桌兜里。这个联系实际的环节是让孩子把自己为什么要上学的理由挑选出来,贴在大树上。如果还有其他理由,就画在便利贴上,然后全班一起交流。

孩子们一边交流,韩老师一边总结观点,他们来上学的理由有:学知识、交朋友、玩儿、问问题。讨论这些观点就成为后半节课的重点内容。

听到有孩子说来学校上学可以玩儿,孩子们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来学校不能玩儿。”有的孩子大声说。韩老师就此扮演起提问者的角色,开始搅动孩子的认知:“有谁赞同不能来玩儿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1:上学就是来学习的。

生2马上反驳:有些课程特别有意思,就像玩儿一样。

展开全文

生3接着反驳:讨论时可以玩儿。

韩老师叫停了大家的讨论,说:“看来大家不能达成统一意见。那我们来讨论交朋友这个观点吧。在家里、在学校之外能不能交到朋友呢?”“能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来学校交朋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校里朋友多。”

“我反对,我在小区也能交到很多朋友。”

“但是在学校和朋友一起的时间长。”

“我有一次为了等某某下课一起玩儿,等了一个小时,等他结束了社团活动,我们一起开心地玩儿。”

这时韩老师及时追问:“你讲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什么呢?”

“我想说,我们的兴趣一样,愿意在一起玩。”

“你是想用这个例子证明在学校更容易交到兴趣一样的朋友,对吗?”

“嗯。”

照此,韩老师组织孩子又讨论了“既然在家也能学习,为什么还要来学校学习呢”“既然在家也能问问题,为什么还要来学校问问题呢”?孩子们都是在“我赞同,说明理由;我反对,说明理由”的过程中开展了激烈的思辨。

课堂最后的环节是“回顾与交流”。韩老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今天这堂课,大家对每个观点都有不同的答案,你们觉得有收获吗?”

生1:“丰富了我的观点。”

生2:“太有趣了。”

生3:“这不就是在玩儿吗!”

一节课就这样意犹未尽地结束了。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对“为什么要问自己为什么来上学”这个问题的讨论不够。这个问题是让每个孩子在入学阶段开始思考上学的意义,这是教育对每个孩子个体的精神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心灵观照,更是儿童精神成长所必需。这对孩子养成一种哲思的习惯,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品质是至关重要的。

韩老师在课后也向我分享了她对儿童哲学、对教育的理解。同时,韩老师对自己也有期待,希望在我说的这种“浪漫、诗意”的设计下,自己能有一些“创意”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希望能真正从自己的实践中闯出一片新的教育天地,一个解放儿童、解放教师的天地。

(作者单位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

《中国教师报》2023年06月07日第7版

作者:赵澜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