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扬天地正气,开国民心智
在民国的一众大师中,我是最佩服任公文笔的,政论文章读来气势恢宏,波澜壮阔,学术著作亦文笔流畅,俯仰生姿,每当我听到学生们高声朗诵他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时,便热血沸腾,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但是,任公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首,在学术上成就上的面目却很是模糊,如同被黄侃讥讽为太监,“有上没有下”的胡适一样,总有一种虎头蛇尾之感,实在说不清楚他在哪个学术领域做了什么杰出贡献,与其说是国学大师之声名,远不如他在政治上的作为来得响亮。
我知道他也是从政治家的角度识得的,他的名字是同康有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所谓“康梁”或保皇党一类,其中最著名的, 是领导和发起了“公车上书”及“戊戌变法”,积极鼓吹君主立宪的改良运动,所以我在很长的时期内,一直以为他是一位政治人物。
而现在,梁启超的声名似乎是附着在一群优秀的子女身上,网上连篇累牍且内容雷同的,尽是他那九个子女如何了得的罗列,所谓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就如同东晋的谢安教育谢氏子弟一般,让人不厌其烦,给人的感觉,他就是一位成功的家庭教育家,将子女们俱培养成国家栋梁,至于其他,俱云雾中。
展开全文
作为著名的政治家和民主人士,梁启超被称为“民国的百科全书”似的人物,他不仅是著名学者和国学大师,还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是清末以来最伟大的学者,至少是之一。
他字卓如,号任公,广东省新会县人,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1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被世人誉为“岭南奇才”,18岁接受康有为的改革主张和变法理论,并拜于其门下,热衷宣传和鼓动君主立宪,从此走上了改良维新的道路。
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他不仅同乃师康有为一起发起“公车上书”运动,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创立《时务报》,不遗余力地鼓吹革新还,在后来的“百日维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并度过了十数年的时光,所以他的思想中,日本的各项政治制度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辛亥革命后,他加入袁世凯内阁,担任司法总长一职,袁称帝时,他竭力反对,后加入北洋段祺瑞政府,在此期间,他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段祺瑞倒台后,梁启超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转而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1929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被误诊误治而逝世,年56岁。
梁启超的一生是勇于探索和求真的一生,他天资聪颖又禀赋通达,性情温和又正气凛然,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然褒贬相伴终身,一生经历跌宕起伏。
他似乎一生都没有成功过,在晚清时,政治上他是以保皇派和改良派的形象示人,在北洋时,他在保袁和反袁间转换,使得他在探索中屡屡陷入失望之境地,最后终于退出政坛。
他在学术上不断地提出新思想,又不停地进行自我否定,至今未在某个领域取得丰硕之成果,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说,是“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因此,作为国学大师,他也未能形成骄人的思想和学术体系。
对此,他自己也曾反省过,说自己是因为事事好学反而没能专学出什么成果;这倒也是实情,梁任公于学问上缺乏一种狠劲,这也同他的性情相关,他提倡的是“趣味主义”, 主张学问贵在趣味,并专门写有《学问之趣味》一文。
对此就不太好评论了,可能见仁见智吧,将兴趣融入生活,对子女的教育肯定是有大好处的,但兴趣有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不同而变化的,如果对这一个学术专家来说,怕就会成为硬伤,更何况梁先生是一位关注时局之人,在那风云变幻的时代里,如果仅凭兴趣,在学术上难有所成就应该也是必然的吧。
所以,从梁启超的成就来看,他首先是一位学者,有着强烈爱国心和责任感的文化人,他翻译了大量的西方书籍,宣传新思想、新文学和新制度,他创办学堂、开启民智,他提出“中华民族”之概念,为强化民族凝聚力居功至伟。
其次,他又是一位政治家,除了众所周知的领导“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外,他积极投身救国大业,提出各种改革设想,在探索和失败一直不气馁,勇往直前,用他那一支如椽巨笔,宣传鼓动革命,即使在退出政坛后,也依然对历史的进程抱着深度的热忱。
梁启超一生都在致力于中国社会改造,身上有着众多的标签,有些甚至是相互矛盾,如革命的探寻者和坚定的保皇派等等,但毋庸置疑,他是那个时代杰出知识分子的代表,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更是一种品格的代表。
正是以他为代表的一代人,提颅冒死,殚精竭虑,在挫折中不断地调整前进的方向,矢志努力,在逆境中挣扎奋斗,才有了后来之人正确的前进方向,也才有了今天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巍巍大中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