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五十大寿,康有为的贺寿对联堪称“肉麻”_洛阳_吴佩孚_康有为

1923年,吴佩孚虎踞洛阳,雄视天下,达到一生的鼎盛时期。

方是时,吴拥兵数十万人,其中直属部队五个师和一个混成旅十余万人,控制着直隶、陕西、山东、河南、湖北等省地盘。虽然当时首都是北京,但全国有18个省的督军、总督都在洛阳设立代表机构。洛阳实际上成为了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被时人称为“西宫”。

1924年,吴佩孚成为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第一位中国人。封面上,吴佩孚的巨幅照片下写着一行醒目的字“General Wu”(吴大将军),一时风光无两。甚至苏联人在与孙中山合作前,还有意扶植他当中国之主,不过被吴佩孚拒绝了。

1923年,恰逢吴佩孚五十大寿,全国各地来洛阳向他祝寿的达官显贵、文化名人及各国驻华使节就有六七百人之多。一时洛阳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康有为为了拉拢吴佩孚,也前往洛阳为吴佩孚祝寿,并当场为吴佩孚奉上一副寿联:

牧野鹰扬,百岁功名才半纪;

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

展开全文

康有为大笔如椽,这幅对联把吴佩孚战场得胜、虎踞洛阳、傲视群雄、号令天下的春风得意写得淋漓尽致。

以吴佩孚当时的声势,对联并没有夸大之嫌。以康有为的身份,却显得过于“肉麻”了一些。

吴佩孚得联大喜,当即对康有为鞠了三次躬,并当场对众嘉宾说:“皇帝天子的赏赐我都不稀罕,但是广厦(康有为字号)先生赠我的这两句名言,将是无价之宝,伴我永年。”

吴佩孚吩咐把康有为的对联摆在大厅最显眼的地方。

但是,康有为作为著名的“保皇党”,对行伍出身的军阀如此肉麻吹捧,却一时引起天下讥讽。

也许是康氏事后自觉自己肉麻太过,也许是经过祝寿活动,他看出了吴佩孚倔强固执、自以为是、独断专横、刚愎自用的性格,特又送给吴一副鲜为人知的谏联:

好闻再裕,自用再小,虽周公之才美,使骄吝不足观矣;

闻过则喜,见善则拜,若诸葛之公明,能集思庶广益焉。

这副谏联的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即使有周公的才华,骄傲跋扈也不足称道。听到别人指出自己错误就高兴,看到善举就请教,诸葛亮这样秉公聪明的人,也能从众人的智慧中得到帮助。

谏联以周公和诸葛亮作为对比,希望刚愎自用的吴佩孚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教益。

然而,吴佩孚能接受祝寿联的吹捧,却不会接受谏联的好意。

两年多以后,吴氏先败于奉系军阀,再败于北伐军的革命洪流,彻底推出了历史舞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