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看雪的激情里藏着共同的性格基因_重庆_西山_山火

01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重庆人为什么那么喜欢看下雪?

物以稀为贵,重庆人的冬天,总是湿冷,却不爱下雪。

冬雨中偶尔夹杂着零星雪花,却让重庆人正惊呼着准备奔走相告时转瞬即逝。

酷暑中三千万重庆人集体昐雨,寒冬里,三千万重庆人集体盼雪。重庆人,在冬天里等一场雪就和在夏天里等一场雨一样艰难。

重庆上一次普降大雪,还是七年前的2016年1月23日。

大娃优优才六岁,还没有二娃。

当时,我也用朋友圈记录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展开全文

(2016年1月23日的照片,摄于我家楼顶)

古人煮雪饮茶围炉夜话;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雪是天上寄来的信,也是写在大地上的诗。

中国诗人说“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

日本川端康成的《雪国》电影《情书》;

韩剧里那些唯美的爱情故事,总是在冬天的大雪里浪漫上演。

男女主有型的大衣,点缀的围巾,无不充满浪漫和氛围感,充满诗意,就像童话故事,谁不向往?

2022年8月,老天爷用高温酷暑和多处山火“烤"验了重庆人。

2023年1月,老天爷又用一场瑞雪滋润了重庆人。

(2023这场大雪,二娃鹿鸣也已经六岁了。)

这场时隔七年的降雪,仿佛是对经历了山火高温的重庆人深深的补偿和慰籍。

于是,重庆人拿出了共战高温扑灭山火的激情去看雪了。

去年高温山火时,朋友圈几乎全是抗高温灭山火的。

今年的第一场雪,恰逢南方小年,一早上,重庆人的朋友圈全是"共白头"的人。

这就是重庆人共同的性格基因:火辣外向,没有城府,不假装深沉。

喜怒哀乐,全都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

战高温灭山火的团结一致,看大雪的不约而同,首先在朋友圈里表露无遗。

重庆的冬天也并非没有雪,海拔高的山上每年都会下雪,只是这样遍及重庆城市乡村的普降雪极其稀少,像冬天馈赠的礼物、

重庆人对于这种稀有的馈赠自然要格外珍惜,发朋友圈也是为了纪念。

重庆人出门看雪,有人在车上堆雪人,用口袋装雪,甚至还有把雪人拿回去冻在冰箱里。

这不仅是为了延续这份馈赠,更是显出重庆人的重情重义一一来者都是客——我想把你留下来。

就像去年的山火,送别云南灭火英雄时,重庆人的懂感恩重感情,各种投喂各种回报,震撼了全国人民。

都说初雪之际,适合表白。

面对难得一见初雪的重庆人,谁第一个与你分享惊喜,也可以看出真爱。

那天,我这届的学生,一个平时就特别喜欢黄老师的姑娘柯雨,第一个给我发来信息:黄老师,下雪了。

那时,我还在被窝里给鹿鸣读书,于是,惊喜而起。

鹿鸣又把这个惊喜又第一时间给了正在学习的姐姐。

02

准备第二天去西山(属明月山脉)看积厚了的大雪。

很害怕它化了。它就像个白马王子,好不容易驾到,怕他只停留片刻就翩然而去。

于是决定,马上带着俩娃和邻居母子一起出去,先在城内看看。

优优一开始并不准备去,因为要学习。

我说:"在今天,学习一点不重要,看学习最重要。"

她还是要学习。

我作罢,到了车库,还是放不下,折回家再劝,她答应了。

这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城里还有雪吗?

果然没有了,一路前行,一路失望。

鹿鸣又气又急的样子,埋怨我出发得晚。为了安抚他受伤的心,我心一横,油门一踩,直接开车上西山。

行到西山山脚,依然沒雪。

鹿鸣气急大哭。

这让我想起优优小时候,没有盼来重庆下雪,倒是看到新闻里播放各地下大雪,也是气得大哭,委屈地说:“不公平,凭什么我们重庆没有雪?”

重庆小崽儿们,可以因为看不到雪而哭,可以因为看到雪而笑。

这时,下山的车一辆接一辆呼啸而过,络绎不绝。

我突然意识到这应该是看了雪后满意而归的重庆人民。

定睛一看,果然,几乎每辆车上都有一个雪人。

必须要在车头堆个雪人,那是重庆人看雪后的执念,就像阔太出门背名包包显摆身份一样,仿佛都在骄傲地宣布:我去山上看过雪啦!

见此情景,我们的车里也沸腾起来!我也松了一口气——证明西山顶上一定有雪。

鹿鸣的气急大哭变成兴奋尖叫。

山路十八弯,坡陡路滑。

下山的车特别多,不停地从我车旁呼啸而过。

这到底是有多少人去了山上看雪?

平稳开到西山顶,发现一路上已经停满车,就停在路边,男女老少都耍得雀跃欢腾。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照雪景。

雪人在这时,也各显姿态。有的酷帅地戴了墨镜,有的成了吉祥的小兔子。

还看到许多人拿出袋子和水桶之类,要把雪装回去。真是看不够,还要兜着走。

好个重庆人,山高路不平。

重庆到处都是坡坡坎坎,这样的地理环境和生存方式,

孕育了山城人民特有的一种性格基因:不怕陡,敢于往上走。

重庆人一辈子都在爬坡,一辈子都在上坎,所以从来不惧坡坡坎坎。

夏天爬坡上坎也要上山灭山火,冬天爬坡上坎也要上山看大雪。

无限风光在险峰。

真正的西山风景和雪景一定是在山顶,但一般人不知道,我知道。

一年四季,至少有二三十回,我们都要去西山,走走看看,那是我们的“桃花源”。

看着把车停在路边的人,我摇摇头,说:"看来这些不是正宗的西山人。"

鹿鸣指着我前面的一辆车说,"他是正宗的。"

开到西山深处。

孩子们玩得很开心,鹿鸣最喜欢的事情是训练“士兵”(带来的乐高玩具)和攻击妈妈。

优优愉快地为自己和妈妈拍了照。

心情很美,雪景很美,人也很美。

邻居母子玩得也很开心,天色完全黑下来,雪依然在下。

03

第二天,我又带着妈妈、舅舅和鹿鸣上山看雪了(优优要学习)。

本以为昨天也看够了雪,今天是周一,人们都上班了,无人上山,我们可以“独享西山雪"。

哪知和我一样放假的人很多,和我一样"贪雪"的人更多。

车行到半山腰,就堵起了。

一堵车,才能更清楚发现到底有多少人来看雪!首尾不见尽头,全是车。

看不到前进的希望,人们干脆纷纷从车里钻出来,在路边玩起了雪。

通过观察,基本上可以判断大部分是以家庭为单位或者朋友组合来看雪。

一家老小的出游,朋友的聚会,都可以寄情在这场大雪里。

后来看新闻,才知道还有重庆人坐在大雪纷飞的山上,露天烫火锅吃。

这倒好,不怕锅里的水烧干。烧干了,雪花变成水,现成煮火锅了。

这就是地道的重庆人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吃火锅。

洪水来临前,毫无惧色,却在家门口摆起了桌子,一边吃火锅一边等洪水来。

2020年洪峰过境,全国人民都在喊:重庆挺住。

重庆人自己喊:快点去看洪水哦。

外地人看到的是险情紧张危险,重庆人到的是好玩热闹快乐。

这就是咱重庆的性格基因:乐观积极,粗犷好玩。

堵了半个小时,交警来了,心里踏实了。为了一场看雪,可以让警察出动,

这也是重庆特色吧。

(右图这个车,不讲规则,逆行停车。我听到交警说,这个必须重罚。站着执法的警察,打了半天电话。我们都等着车主快来,结果,一会儿,车里居然爬出来一个睡意惺忪的大男人。这,可不是好的“码头文化基因”)

04

已经堵了一个小时了,本来已经很稳得住的鹿鸣也开始烦躁:妈妈,我们回去吧。

我说:你以后当特种兵后,队长会训练你们潜伏三天三夜,练习耐心。这点等待算什么。

于是,他忍住了。

到了西山山顶,密林深处,依然有正宗的"西山人”。

在大雪覆盖下的西山景色和平时不一样,更显纯洁神秘。

拍照的,玩雪球的,打雪仗的,堆雪人的,孩子们展示着童心,大人们唤醒了童心。

大家都在这难得的雪景释放着天性,释放着新奇与快乐。释放着压力与疲惫。雪花仿佛可以把所以的不愉快呑灭融化。

或许,这就是重庆人喜欢看雪的原因。北方,下雪是日常生活。重庆下雪,是难得的风景。

风景,能让人能脱离现实暂时诗意栖居。

(2023年,踏实努力向前走,留下一个昂扬的正面和青春的背影。)

我的爱车就是我的爱人。春夏秋冬,它陪我南征北战风雨兼程,多远多难,多苦多累,都毫无怨言。

形象超帅,脾气超好,我不加油,它就不发火。此生与它,一定“共白头”。

妈妈和幺舅也在共同回忆着他们小时候看到的大雪,那是他们姐弟俩的童年记忆。

现在,都年近七十,一起回老家山上看雪,看的不仅仅是雪,也是他们的回忆和情结。

(妈妈和幺舅)

(在妈妈身边,我永远是小女孩)

于是,我一定要带他们去登顶西山必去的那个地方。

我相信,这个天气状况,沒有太多人敢去。

果然,世之奇伟瑰怪,常在险远。

我们到了这个地方,无任何车印脚印。

这是独属于我们的"雪国"。

我又站在了每次来都必须站立眺望的地方,春夏秋冬,这里都承载了我心灵的安顿。

(2020年夏天,买车第二天,成功开车登顶西山)

鹿鸣,永远,对打雪仗感兴趣。

幺舅,站出了将军的气势。

妈妈,美成了一幅画。

我们都是正宗的重庆人,山里人。

我们的基因里,都藏着重庆人爱山靠山喜欢爬山的感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