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城市“面子”丢了文明“里子”|锐评_城管_执法_春联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客观 理性 独家 独到

近日,“江苏沛县城管撕春联”、“三亚城管收走孩子写作业桌子”两则新闻引发舆论关注。2月14日,两地城管部门分别做出道歉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理。沛县政府通报称,城管执法队员撕春联,是对民族传统习俗的不尊重,工作中存在简单化的问题;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吉阳分局在通报里承认,城管看到孩子趴在店铺门前的桌子上写作业,直接把桌子拿走,存在简单执法行为。

简单执法、工作简单化,两地通报中的相似表述,足以表明城管执法不能“简单”。但两起城管的不当执法以及显示的管理思维,并非“简单”两字可以概括。

春联是春节的符号,是传统民俗,寄托了商户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怎么就成了城管执法人员的眼中钉?因天气、时间等因素,有的春联破损在所难免。如果城管认为影响市容市貌,也应该和房主沟通协商进行修复或更换,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撕了事。收走孩子作业桌的做法更是匪夷所思。在自家店铺前摆个小桌子做作业,对市容市貌能有什么影响?即便不符合“门前三包”规定,又怎么可以不顾及9岁孩子的感受,粗暴地将桌子拎走?

根据通报,之所以撕春联,是针对春节之后镇区环境卫生存在占道经营、乱贴乱画、飞线充电等反弹问题开展综合整治;而收走孩子写作业的桌子,是执法人员对辖区内背街小巷开展城市管理日常巡查时所为。沛县通报还特别指出,当初值班人员“撕春联是为了迎接文明城市创建的检查”的回应是推诿应付,为作风漂浮导致。即便两起城管不当执法都与当地创建文明城市无关,依旧值得深思。贴的春联有点残破,哪里有不文明、不美观的性质,又如何跟乱贴乱画挂上钩?孩子坐在商铺门前做作业,既不是脏乱差,又不影响交通,何以成为执法对象?乱作为与创建文明城市的宗旨背道而驰,恰是给文明社会添堵。文明城市创建不需要这般“强迫症”和“洁癖”,更不需要简单粗暴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近年来,无论是创建文明城市还是日常综合整治,为了城市的所谓“面子”,不少地方都发生过城管简单粗暴执法的事例。两起事件相关人员受到批评教育或党纪政务处分,也为更多城管执法人员敲响警钟。城管执法既要合法合规,又要合情合理;既要改善市容市貌,又要尊重人之常情;既要整治城市的“面子”,更要考虑居民安居乐业的“里子”。在具体执法过程中,最忌简单粗暴式治理,更不能给公众落下“瞎管”的印象。

管理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城市更文明,要达到这个目的,工作方式方法首先要文明。执法简单化的背后,正是认识的简单化。意识不到这一点,难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来源:《北京晚报》2023年2月16日第24版;原标题:别为城市“面子”丢了文明“里子”

值班编辑:仲雅

校对:浸月

编辑:王星

主编:林双木

监制:施进军

《企观锐角度》系企业观察报社属新媒体号。

《企业观察报》(CN11-0279)创刊于2013年7月1日,是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专注于财经类报道的周报。

2021年10月,企业观察报、企业观察报微博、企业思想家微信公众号入选国家网信办公布的最新《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