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亲姐弟小时候共患难,长大后能否同富贵?_老妈_武汉_家里

2022年你存下钱了吗?都要过年了!

一直在武汉工作,疫情影响只是一方面,这两年经过了双减,一年到头口袋都空空的,都恨不得要透支信用卡了,只是今年忍住了冲动消费,一整年一条裙子、一双鞋子都没有买过。

昨天晚上老弟转了1000块我,叫我过年想买啥就买点,让我钱不够再和他讲。他给爸妈也各转了1000。小弟前两天给家里买了电视,过年一家人就可以一起看春晚了!

我呢?这两年确实混得有点惨

收到老弟转1000块叫我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过年的那天晚上,不知道是感动还是反思,晚上睡觉凌晨4点就醒了,一直在迷迷糊糊的回忆前30年的人和事…这一年失眠和焦虑是伴随我的常态~马上要过年,各种无形压力又是特别大,我也活成了小时候自己眼中那个不回家的人,或者说我活成了那个怕过年回老家的人!

今年我生日时候,原本我自己都忘记了。可是那天一家人全都给我来电话了。小弟给我发了88红包,老妈转200,老爸转200,我没要,他在工地干活,饱一餐饿一餐的,怪可怜的,不想收他的。老弟在生日前都给了我几千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朋友记得,给我发了88叫我去买杯咖啡喝.....

我曾经也辉煌过,无论对朋友还是同事花钱可是大方的很哦,人穷一次就明白了什么叫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老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生在农村多子女家庭中的老大,注定很早就要懂事。

我上小学时就学会了做饭,大人不在家时,我还要负责做弟弟们的饭,人吃饭了,还要把家里的猪喂饱。小时候家里还养过鸡、鹅、羊、还和伯伯们3家共养了一头牛用来耕地的,只是我很少放牛,弟弟们放牛多些…

初中时我是一周回一次家,平时带米和咸菜去上学。遇到茶叶采摘的季节,放假就跟着大人们去茶厂摘茶可以换零花钱,那时候弟弟们爱钓鱼、捉泥鳅带回家里吃,他们还到处去趴蜈蚣,也能卖点钱买零食吃,买作业本用,老弟买的零食也总是有我的一份!

高中时我离家就更远了,半月放一次假,上高中开始我就不喜欢回家了,有时候放假就在学校呆着或是去同学家。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我一个人带着34块钱车费和一提包衣服几本书去县城找暑假工,那时候胆子真大,见到招工的就去问,最后在一家温州人开的卤菜店做了一个暑假工,打工期间给自己买了套新衣裳,2个月完了带回家的400多块钱,还不够一个人交学费

直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做完暑假工后,上学前一天晚上哭了很久说我不去上学,让聪明些的弟弟上学,被老妈劝说哭的……那时候,在农村没钱上学很正常,一起上小学初中的同学都是读着读着就不见了,高中时好点,印象中大部分高中同学应该是读完了的…

再后来我来武汉上大学了,一直到现在都还记得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去县城学电脑,都做好不上大学的打算。谁知道收到通知书后,当时的班长说可以办助学贷款交学费,还把他办的方法告诉我了,我按他的样子写了份申请,村里盖章子是老妈去跑的,还给别人送了烟,乡里盖章是我自己去的跑的。

我是上下几个湾里第一个大学生,来武汉前一天老妈给我买了个皮箱,晚上往里面装衣服时,老妈一直嘀咕你看看这大一箱子衣服,反反复复叨咕很多遍,其实一年四季真没几件衣服,哪怕是在那个爱美的年纪也没穿过几件像样的衣服~

展开全文

第一次来武汉上学路费是暑假老妈带弟弟们卖板栗挣的,其实卖板栗的那点钱,也只够交初中小弟的学费或者高中大弟弟的学校,只是老妈把那几百块给我了。第一次来武汉,是老妈送我来的,那时候我们是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

到武汉后,到武汉后在武昌火车站找到了校车,坐校车去了学校,志愿者很热心的帮我们把行李送到宿舍,领取了流程表,准备下一步的报到交学费,那时候我只好一个劲的推辞说我们等舅舅来了再办手续,其实是没钱,等的过程中,有个傻B学姐一直推销电话卡,老妈说我没有手机就不买电话卡了,那个傻B学姐,就一个劲的推销买个手机啊,方便以后联系。老妈直接说没钱,以后家里卖了花生再买,那个傻B看我妈的眼神,如果换成现在我肯定会抽她一巴掌的

等了三个多小时,武汉工作的舅舅终于来了,他带着我和我妈去办入学手续,找到学工处的领导说我的助学贷款还没有批下来,让领导先接受我入学之类的,领导看了我办助学贷款的申请书盖了章的,就让我交了复印件,然后在报到表上签了字,,,再接着办了饭卡,手上的钱已经只剩下我妈回家的路费了。

当天晚上去舅舅家吃的饭,借给了我2000块。那时候他们刚刚在武汉买了第二套房。

大一时那个助学贷款一直到下学期款才到学校的账上,中间辅导员找了我几次问学费的事情。别人上大一对武汉是新鲜的到处玩,烫头发,逛街。。我周末休息到处发传单,挣吃饭的钱。大二大三我都凭借成绩拿到了国家的励志奖学金,寒暑假期也都会出去打工,也就是在大一升大二那个暑假打工的包装厂,老板娘看我做事踏实,答应让我妈去做事,就这样,老妈也从农村来武汉了…同年老弟考上武汉的大学,小弟考上当地县城最好的高中,他也成了留守儿童。。。

大二的时候,老妈也从农村来武汉打工了,在这个城市我还多了一份责任,就是要教他怎么过红绿类,怎么坐公交车、怎么跟外面的人相处,家里的钱也都是给我的,原后我分给弟弟他们,,宿舍的同学都说,别人是妈妈照顾女儿,我是女儿照顾妈。呵呵,穷人家的老大总懂事早!!!

别人的大学谈恋爱、考级、考证、考研....我的大学似乎都活在为钱发愁中度过。所以毕业之后我还完助学贷款,去过很多地方旅游,烫各式各样的头发补偿曾经辛苦的自己。

家里的经济状况可以分为5年级前和五年级后。

5年级前,家里在村里还算是小有名气的,爸妈一起做点生意就是卖农村种的那些稻谷、花生、麦子、西瓜、板栗、青菜之类的。算是比较早一批用上彩电、电风扇的,砖头那么大的大哥大在村里算比较早一批拥有的。记忆中那几年过得还是蛮好的,一年四季都有新衣服穿,学费杂费都是说一声就可以带钱去交了,那时候好多挑箩筐卖零食玩具之类的也爱往我家跑,爷爷奶奶们都好客,会留他们吃饭……不过,爸妈爱打麻将,这也为破产后日子一地鸡毛埋下了炸弹[炸弹]

我五年级那年,大伯车祸去世了,同年的冬天奶奶也去了天堂找大伯去了,奶奶走前一直喊爷爷的名字,一个月后,还是同年的冬天,下非常大的雪,爷爷也去天堂找奶奶了…爷爷是那个年代的教书先生,特别受人敬仰,记得他的葬礼上人山人海~也还是那一年老爸在县城开的厂破产了。

五年级后没钱交学费变成了常态,之前一年四季总是有人来家里吃饭,可热闹了,我爷爷奶奶爸妈人缘真好,可破产后,家里一般有妈的日子就没爸,有爸的日子就没妈,一打麻将就吵架不断,一年一家人能和谐坐一起吃饭的日子都没几天,家里来的也不再是热热闹闹来吃饭的人,而且换成了要债的人~

从那一年一直持续到我上大学,过年的时候铁定会有人来要债……那时候也不明白,家里怎么就那么穷啊,幸好老妈无论有没钱交学费,都要我们必须读书,求爹爹告奶奶借钱也要我们读书。

我读书的时候苦,弟弟们也好不到哪里去,连学校都交不起的孩子在学校总是敏感又带点自卑的。唯一能安慰的只有考试分数了。大弟弟的字写得特别好看,像书法家一样,是在极度压抑的时候抄写名言名句练出来的。小弟读高中是留守儿童,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来武汉和我们一起挤出租屋,暑假完了,回去上学的时候,老妈给了他1000块,他在回去的路上被人偷了。。。他读大学时还算正常的,他大学期间我和大弟弟都毕业了,他的学费都是大弟弟给的,生活费也算正常。记得他大学期间,有一年我生病了,他还从生活中拿了800给我。

岁月更替,昔日苦读书的我们早已毕业了,读书的贷款,年幼时家里欠的债都还了,家里也有新房子。目前一家人虽然磕磕碰碰的,但仍然都是平安健康的……

我这两年混得不好,今年大弟弟前前后后给了3万让我还完了花呗借呗那些玩意。我考研的时候小弟也给了钱的。

马上过年了,大弟弟给我和爸妈各转了1000块。他让我买些自己想吃的,不够再跟他说。小弟弟今天才给家里添了电视机。

借用电视剧《少帅》里东北王张作霖和儿子张学良说的一句话:“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这句话放到现在用也仍然合适。还有老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也说得很对。

我的亲身体验,流着同样血脉的亲姐弟,小时候共患难,长大后,在没结婚前是可以共富贵的。成年人的世界是复杂的,以后的事谁也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我家的家教,姐弟之间各自有了家之后,就算不能共富贵,但绝对不会往伤口上撒盐,只会雪中送碳[心]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