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7岁,得了抑郁症,我决定离开这个世界了。”_抑郁_低龄_抑郁症

秋招补录 | 春招提前批来袭

大家务必关注下面六个公众号的信息

获取部委 · 事业单位 · 央企 · 国企 · 名企最新招聘

国招事招信息汇总平台

国招汇总平台

国招央招事招汇总平台

事招央招汇总平台

国招央招汇总平台

毕业生500强信息平台

01

“我终于下定决心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世界真是不美好,一点也不,再也不留恋了。真的好不容易,挣扎……”

这是一个17岁少女在生命中最后一天更新的微博,不久后她便选择了跳湖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

展开全文

让人心痛的是,她是带着10岁的妹妹一起跳湖自杀的,只因为她觉得妹妹和自己经历一样“自私不合群,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担心她会和自己一样过得不好,所以想帮妹妹也获得解脱。

成年人常觉得17、8岁是最美好的年纪,那时候有梦想有活力,有改变世界的冲劲。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青少年抑郁自杀的新闻不断刺痛我们的眼球,抑郁的乌云开始慢慢吞噬年轻一代的光芒。

抑郁就像一条发了疯的黑狗,当它不只是属于大人的专属“宠物”之后,便开始一步步接近90后,甚至00后的一代。

“低龄抑郁”患者已经占据了整个抑郁群体的四分之一。

而与之相反的是,目前整个社会环境对于“低龄抑郁”的患者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关注。

往往带着脆弱,不懂事的标签,而忽视了他们内心真正的心理需求,导致“低龄抑郁”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

02

原生家庭是诱发低龄抑郁的根源

“低龄抑郁”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的因素。在百度上搜“抑郁,原生家庭”的关键词,结果竟然高达200多万条!

“他们总是为了一些鸡皮琐事吵架,家里没有一天安宁,我宁愿住外面也不愿回家。”

“想要跟父母说说心理话,却总是被嫌弃想太多了,久而久之都不想在家里说话了。”

“我跟家人的话题永远都离不开钱,没有钱就没有话题可聊。”

“他们总是为了一些鸡皮琐事吵架,家里没有一天安宁,我宁愿住外面也不愿回家。”

“想要跟父母说说心理话,却总是被嫌弃想太多了,久而久之都不想在家里说话了。”

“我跟家人的话题永远都离不开钱,没有钱就没有话题可聊。”

每个有抑郁的人都在控诉他们原生家庭的黑暗,但每个人的故事又大同小异:原生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父母的专制强势或忙碌忽视,导致“低龄抑郁”患者与父母沟通永远都隔着一层不可逾越的屏障!

有了抑郁症却没有得到亲密家人的信任与理解,这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03

年轻女性是低龄抑郁的高发人群

“年轻”是低龄抑郁最大的病因。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的焦虑感、孤独感和疲惫感都是前所未有的。

有一个很悲观的现实: 女性患抑郁症的几率,是比男性要高出2倍。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导致男女抑郁症的诱因不同。人们从青春期开始,抑郁症的诱因就开始增多,而女性的因素比男性更多。

女性把自己的自尊较多地建立在人际关系上,用他人的评价衡量自己,所以容易不自信、不独立。而男性则相反,会更多认为是对方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误以为小女生的无理取闹,恰恰是低龄抑郁的前兆。

抑郁症是治愈率最高的心理疾病之一,但每次走进大众视野的时候,却总是以自杀的面孔见人。

既然客观的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主观可以选择抗争。重视自己的抑郁情绪,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我们联合国内9位权威心理学专家集体研发「专业抑郁测试」,专业保证,请放心测试。

※本测评将根据《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你的抑郁指数,帮你判断自己是短期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同时给出针对性分析和建议。

抑郁测试(专业版)

测评体验价19.9元

测试题:28 题丨测试时间:10 分钟

测试完成后,生成的报告将永久保存

↑扫描 二维码马上参与测试↑

你将获得什么?

「以下展示报告部分内容」

01丨生成你的抑郁评估结果

02丨抑郁小常识

03丨定制你的抑郁自助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