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时期,湘楚诗歌的存在,对晚唐诗歌有哪些发展和影响?_诗风_晚唐_诗歌

唐代诗歌发展最为繁荣,各个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着其诗歌的发展。晚唐五代时期是唐代转向宋代的一个过渡期,也是这时期诗歌由唐诗过渡到宋诗的一个重要时期。

而晚唐五代时期湘楚诗人们的诗歌主要受晚唐诗坛诗风的影响,他们的诗歌内容和风格也都受到了影响。

虽然其诗歌成就在晚唐五代诗坛上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作为晚唐五代诗坛的一份子,特别是对后来湘楚文学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晚唐五代湘楚诗人的诗歌风格与晚唐诗坛的诗风基本一致。晚唐主流诗风主要分为三种,通俗诗风、绮丽诗风以及苦吟诗风,这三种诗风对晚唐五代乃至宋初等诗人及其诗歌创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这时期湘楚诗人及诗歌也同样受晚唐主流诗风的影响。如以齐己、刘昭禹等湘楚诗人为主对苦吟诗风的继承与发展。

“苦吟”二字早在冯贽《云仙散录·苦吟》中就已经出现,其指出孟浩然、裴佑、王维都是“苦吟者”。而苦吟诗风发展到晚唐时达到高潮,闻一多将这时期称为“晚唐五代为贾岛时代”。

展开全文

湘楚诗人中对苦吟诗风的继承主要以齐己为主,首先从齐己的诗歌中就直接表明对贾岛的推崇,其《读贾岛集》“还似长沙祖,唯馀赋鵩言”一诗中运用贾谊的典故,借此表达诗人对贾岛的推崇。

其次是对通俗诗风的接受。晚唐五代湘楚诗人对通俗诗风的接受主要是以胡曾咏史诗为代表。晚唐五代通俗诗风主要是以元稹、白居易为主,而胡曾诗中所体现出的通俗诗风又与元白通俗诗风有一定的差异。

胡曾咏史诗在诗歌题材上多写历史上熟知的人物事件,符合大众审美,有利于读者理解及其咏史诗的发展,使胡曾咏史诗在宋元时期得到广泛流传。

自新乐府运动后,晚唐通俗诗风主要表现在诗歌语言艺术的通俗化上。而晚唐五代湘楚诗歌中语言通俗化的表现,既是对晚唐以元、白为主通俗诗风的继承,同时又与元稹、白居易诗风有所不同。

湘楚诗人对诗歌通俗化的接受仅表现在对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接受,但在诗歌体式上与元白等人善用长律作诗不同,如这时期湘楚诗歌在体式上以近体诗为主,而且主要集中于五、七律以及七绝。

他们诗歌大多关注个人命运,较少描写男女之情等,常描写诗人们的日常琐事等。以白居易、元稹为主的诗歌通俗化诗风,一方面促进了诗歌的普及,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晚唐五代湘楚诗人的诗歌创作。

晚唐五代湘楚诗歌诗风基本上与晚唐诗风保持一致,诗歌风格受晚唐诗风的影响,继承并发展了晚唐诗风,特别是苦吟诗风和通俗诗风在湘楚诗人的诗歌中得到了诗人们的接受与发展。

晚唐五代之前湘楚地区本地诗人很少,所留诗歌作品也不多,直到晚唐五代时期,如李群玉、胡曾、齐己、徐仲雅、刘昭禹等诗人及大量诗歌作品的出现,从而极大丰富了湘楚文学,为湘楚文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晚唐五代湘楚诗人中以李群玉、胡曾、齐己三人所存诗歌数量最多,且三人影响最深。他们诗歌在后世相关唐诗选本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历代有关唐诗的选本中对李群玉的诗歌选取数量较多。

但胡曾诗歌却被大量引用进历史讲本和小说中等,可见他们诗歌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影响。如周朴在《吊李群玉》诗中评价李群玉“诗名冠李唐”,段成式《哭李群玉》中写道:“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明时不作祢衡死,傲尽公卿归九泉”。

除此之外,五代时期湘楚地区出现的一群诗人及其诗歌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五代湘楚地区属马氏政权统治,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以及对文化的重视等,从而促进该地文化发展,因而出现一大群本地诗人。

这时期诗人所创诗歌数量不多,但在诗人数量上却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诗人们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密切,从而促进和丰富了这时期湘楚文学的发展。

当然这时期湘楚诗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虽然晚唐五代时期湘楚诗人及诗歌的出现,在促进和丰富湘楚文学的发展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这时期湘楚诗人受晚唐五代社会动乱,战争不断的大环境影响以及诗人们自身限制等,使他们诗歌创作存在些局限性。从这时期湘楚诗歌的主题取向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时期的诗人们更多的是倾向于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关注的重点在个人。

许多文人在面对朝廷内忧外患的混乱局面下,对国家感到失望,因而他们开始为保全自身而选择退隐避世或沉迷诗酒及时行乐等。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他们对隐逸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抒发他们对家乡亲朋好友的渴望与怀念之情等。

当然,在湘楚诗歌中还有一部分咏史诗,诗人们借古谕今,体现出诗人们一定的心忧国家的情怀,如胡曾就以一百五十首咏史诗而传名,艺术手法上多是就事论事,多议论且具有通俗化等特征。

虽然便于人们阅读理解成为其咏史诗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但也正是因为其通俗化的特征等,使其咏史诗所含价值无法与李商隐、杜牧等人的咏史诗相比,也是其咏史诗的不足所在,因而文学史上关于胡曾咏史诗的评价,褒贬不一。

湘楚诗歌所呈现出的衰微之气只是其蔓延的写照,因而也对这时期的诗歌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这时期湘楚诗人们的诗歌质量和成就并不高,但任何时代的文学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和发展。

晚唐五代湘楚诗人及诗歌的出现,是特定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中顺势而发的产物。这时期无论是诗人还是其诗歌作品都受到晚唐五代社会环境以及诗歌主流诗坛的影响。

湘楚诗人们在进行诗歌创作时,融入湘楚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丰富了湘楚文学的发展。但我们不能过分的夸大影响,其诗歌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晚唐五代湘楚文学得到快速发展离不开湘楚地区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等促进该地文化的发展。

总而言之,本文对这时期湘楚地区诗人和诗歌进行总体概述,并对其主题取向、艺术风貌及影响等作了深入了解。

这时期的诗歌作为湘楚地区文学的一大瑰宝,不仅大大提高了湘楚地区的知名度,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湘楚文化,也为后来湘楚文学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