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花间集》中有很多温庭筠的诗词,他的诗词有什么特点
- 温庭筠词的艺术特色风格,对后代词人创造有何影响
- 举例分析温庭筠诗词的艺术特色
- 温庭筠的词风格
- 如何评价温庭筠的词风
- 晚唐诗人温庭筠为何能够和李商隐齐名
- 温庭筠词的特点及其对后代词的影响
- 望江南这首诗的写作特色
《花间集》中有很多温庭筠的诗词,他的诗词有什么特点
《花间集》中有很多温庭筠的诗词,他的诗词有什么特点?
1.温庭筠辞藻华丽,情感婉约,却因诗艳而饱受诟病,但也有清新的一面。温庭筠之所以“色美并举”,从“艳诗”到“清诗”,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宣泄心中的忧郁,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温庭筠的诗歌“清”与“艳”并举,与其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密不可分。唐朝后期,我们在国内国外的时候,温庭筠踌躇满志,想干一番事业。但他几次科举失利,仕途坎坷。他只是国子监里的一个教辅小官,很难施展抱负。最后他抑郁了,结束了悲惨的一生。温庭筠秉承了唐代文人的特点,出入青楼楚馆,注重个人享受,所以诗词赋艳也就不足为奇了。
2.但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温庭筠一直在积极入世,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但以坎坷的一生,其政见被延宕,其留存于世的诗作,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对时代的感悟,对个人生命体验的感伤。温庭筠精通音律和诗词。温庭筠诗歌作品以物为题材,具有音彩之美,在艺术上独树一帜,他的诗歌辞藻华丽,写的更多的是个人经历,在时政上也有所体现。他的古代游记作品,感情深刻,韵味清新,至今仍有很强的人物性格。他的诗多写女子闺阁,格调高雅精致,语言纯熟,清澈明亮。他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被称为花间词的鼻祖。现存字数在唐人中最多,大部分收录在《花间集》中。原集已不翼而飞,后人收藏了温庭筠诗和金全词。
3.温庭筠的诗性艺术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修辞精美,描写不厌,还有格调高、语言清新的警句,写得清晰典雅,深受时人推崇。从诗歌风格方面,他最擅长乐府诗和节欲。温庭筠诗集约有六分之一的乐府诗,华丽多彩,多写闺阁、宴饮题材。在他的乐府诗中,成就较高的主要是咏史怀古、怀恋爱情、写景(包括边塞之行)的乐府诗,但也有一些写宴饮、音乐的佳作。
温庭筠词的艺术特色风格,对后代词人创造有何影响
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是“花间派”词的先导,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除常见的闺阁、歌伎题材外,还有写戍妇思念征夫、女道士、祠庙赛神、采莲女子的爱情和商妇的相思等。温词的风格以秾丽绵密为主,多用比兴,以景寓情。温庭筠在创造词的意境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他的词乍看似乎堆垛晦涩,仔细玩味便觉情挚韵远,余味犹存。代表作有“柳丝长”等。其词在写景、述事中含蓄着主人公深沉的感情,与李煜词的多用赋体、直抒胸臆不同。这一艺术特点,对宋代词人周邦彦、吴文英等有影响。温庭筠加强了词的文采和声情,其句法的参差,叶韵的繁变,情景的交融,有助于词的艺术特征的形成。温庭筠在词艺术方面的探索,对词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温诗今存310首,有清顾嗣立的《温飞卿集笺注》。其词主要收录在《花间集》、《全唐诗》、《金荃词》、《唐五代词》中。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思想意义上虽大多无较高的价值,但在艺术上却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已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又载张惠言语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人。”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至现在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3卷、《采茶录》1卷,编纂类书《学海》10卷。可惜全部亡佚,现在无从探知其详。尤其是《学海》10卷的亡佚,实在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损失。如果《学海》能保存下来,必然会对学术研究和辑佚等工作大有贡献。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我国词史上的重要人物,温庭筠诗文集的亡佚,是十分令人痛惜的,实在是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大损失。不但诗文集亡佚,连有关温庭筠的重要史料也亡佚了,以至现在难以考知温庭筠的详细情况,《唐才子传》所载温庭筠传,也时序颠倒,舛错支离。虽经有关专家的研究,也只能知其大概。虽则如此,温庭筠还是在文学史上大放光辉,名垂千古。
举例分析温庭筠诗词的艺术特色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唐代〕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驿墙 一作: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两句诗皆用名词,代表了十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内容涵盖 丰富,画面多重组合,可以形成各种景象。例如“鸡声”,“鸡”和“声”结合起来,诗人想起雄鸡引颈啼鸣的形象。同样,“茅店”、“人迹”、“板桥”也会使 人联想到不同的画面。
古时旅客为保证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而本诗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很有特征性的景物。茅店又是具有山区特征的景物。“鸡声茅店月”五个字,便把旅客住在茅店里,听见鸡鸣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亮,就收拾行囊,准备赶路等很多内容,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出来。同样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具有特征性的景物。雄鸡报晓,夜 色朦胧时,诗人就起床出发,没想到此时外面已经到处都是人迹,自己已经不算早行了。这两句将早行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历历在目。
温庭筠的词风格
温庭筠词的特色是变化没有温词那样繁多。
温词则首二句和下片都写相思,三四两句插入写回忆中的离别场面,结构上较韦词曲折。
两家不同,自是“疏”“密”之别,但情思之感人,词语与意境之美则是一致的。王国维曾将两人并举,称许“温、韦之精艳”(《人间词话附录》);陈廷焯说:“端己词艳入骨髓,飞卿之流亚也。”(《云韶集》卷一)王、陈二家尽管在他处曾有温、韦差别之论,但又一致指出他们共同具有的艳美,所见极是。
《花间集序》开宗明义宣称:“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鲜丽艳美无疑是该集选录编纂时的首要考虑,而在此前提下,则容许并实际上汇集了众多词家各具特色的作品。《花间集》正是以其风格的统一而并不单调,开辟了一种不算过于狭窄,有其持续发展余地的艺术领地。
如何评价温庭筠的词风
温庭筠,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晚唐著名诗人、词人。他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有“温八叉”之称。在词史上,他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 《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庭筠一生恨不得志,多次考进士落榜,行为放浪。他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被尊为“花间词派”鼻祖。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是温庭筠词风最重要也最直接的承载与体现。作为第一位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温庭筠的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晚唐诗人温庭筠为何能够和李商隐齐名
温庭筠精通音律,他的诗歌特点是浓艳精致、辞藻华丽,内容多是闺情,他的诗歌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是“花间派”的鼻祖,所以温庭筠能够与李商隐齐名,后世称他们为“温李”。温庭筠生活的朝代是晚唐时期,而晚唐时期也并非是一个和平的年代,他进入朝堂的时候,遭受人们排挤,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不中弟,一生坎坷。
温庭筠的人生经历温庭筠出生在没落的贵族家庭,他是宰相温廖博的后裔,文思敏居然、非常聪明。但是他性格放荡不羁,又喜欢讽刺权贵、纵情放浪,后来他就因为这些得罪了权贵,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一生非常坎坷、终身潦倒。后来温庭筠代替别人去参加考试,扰乱了考场制度,就被贬为隋县尉。温庭筠在长安国子监任职时,为一些建设主持公道,结果因此惹怒了宰相杨收,后来又被贬为方城尉,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温庭筠的诗歌特点温庭筠擅长运用辞藻华丽的词语,他的诗词有声掉色彩之美。他的诗歌大多数反映个人遭遇和吊古行旅,有时候也会写一些时政。而他的词大多所写的都是闺情,他是花间派的鼻祖。他的诗歌思想内容丰富,包含了很多的方面,他通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和积极入世的感慨,还有对羁旅行役和景物的描写,以及对爱情和友情的赞美与感慨。
李商隐的诗歌特点李商隐的诗歌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他的很多作品用来表达了晚唐诗人伤感的情绪,还有一部分作品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李商隐诗歌成就最高的就是近体诗,他是杜甫之后七律诗的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他的诗歌也是集众人所长,有着杜甫沉郁顿挫的特点,李贺的幻想象征手法……他的这个语言音律完美婉转、对仗工整、意象运用恰到好。
温庭筠词的特点及其对后代词的影响
温庭筠
(812?-866) 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约48岁被授隋县尉,其后曾为幕府僚吏,任方城尉,至国子助教。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精通音律,善鼓琴吹笛。他喜纵酒放浪,一生不受羁束,喜讥刺权贵,因此不为时俗所重,坎坷潦倒一生。其诗与李商隐齐名,七言乐府师法李贺,或寄吊古兴亡之慨,或写边塞荒寒之景,或述田家务农之劳苦。近体诗反映现实面更广泛,涉及羁旅行役、友朋寄赠、身世感慨、咏史咏物等多方面内容,不时发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浩叹。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是“花间派”词的先导,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除常见的闺阁、歌伎题材外,还有写戍妇思念征夫、女道士、祠庙赛神、采莲女子的爱情和商妇的相思等。温词的风格以秾丽绵密为主,多用比兴,以景寓情。温庭筠在创造词的意境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他的词乍看似乎堆垛晦涩,仔细玩味便觉情挚韵远,余味犹存。代表作有“柳丝长”等。其词在写景、述事中含蓄着主人公深沉的感情,与李煜词的多用赋体、直抒胸臆不同。这一艺术特点,对宋代词人周邦彦、吴文英等有影响。温庭筠加强了词的文采和声情,其句法的参差,叶韵的繁变,情景的交融,有助于词的艺术特征的形成。温庭筠在词艺术方面的探索,对词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温诗今存310首,有清顾嗣立的《温飞卿集笺注》。其词主要收录在《花间集》、《全唐诗》、《金荃词》、《唐五代词》中。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温庭筠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温集旧注断为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近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O1年)。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干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动好学,苦心砚席,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为“温八叉”。在我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象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再无第二人。
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土不中第。今可考见者,温庭给开成四年(839年)年将40时开始应举,未中,只在京兆府试以榜副得贡,连省试也未能参加。究其原因,大约是受宫中政治斗争之害R蛭�钕湾�牟骱Γ��√�幼笥沂��嘶虮簧保�虮恢穑�程��。�婧笞�√�硬幻鞑话椎赝蝗凰廊ァN峦ン薇痪斫�馄鹫�味氛�校�槐换鲆阉悴淮砹耍�幕怪竿�薪�痢T谒�饺肟瞥∏埃�阕⒍�瞬荒芗暗诘拿�恕?�伤哪暧�俨坏诤螅�峦ン拊邛Ы甲×肆侥辏�盟�约旱幕八担�恰岸�瓯Ъ玻�桓跋缂鍪杂兴尽薄5笔笔钦娌。�故俏坊龃粼诩依铮�坏枚��N峦ン?1岁时,到淮南与李绅相见。早在温庭筠8岁时,便与李绅相识,可谓自幼为友。到55岁那年,温庭筠又去应试。在这之前曾几次应试,每次都名落孙山。这次应试,是大中九年(855年),沈询主春闱,温庭筠搅扰场屋,弄得满城风雨。搅扰场屋的原因,是温庭筠有“救数人”的绰号,即在考场帮助左右的考生,因此这次沈询将温庭筠特别对待,特召温庭筠于帘前试之。温庭筠因此大闹起来,搅扰场屋。据说这次虽有沈询严防,但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当然,这次考试又没能中。从此之后,也就是说从56岁起,温庭筠便绝了这门心事,不再涉足名场。
考场救人,虽属不该,但从这里可看出温庭筠的才能。同考场救人一样,温庭筠还帮过相国令狐陶的忙。温庭筠出入令狐馆中,待遇甚厚。当时唐宣宗喜欢歌《菩萨蛮》,令狐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泄漏出去,而温庭筠却将此事传了开来,令狐陶大为不满。温庭筠看不起令狐陶的才学。宣宗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让未第进士对之,温庭窃筠“玉条脱”对立,宣宗很高兴,予以赏赐。令狐陶不知玉条脱之说,问温庭筠。温庭筠告他出自《南华经》,并且说,《南华经》并非僻书,相国公务之暇,也应看点书,言外之意说令狐陶不读书,又尝对人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讥讽令狐陶无学。令狐陶因此更加恨他,奏他有才无行,不宜与第。由此可知温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学不高,皆因当权者所嫉也。不仅才高不第,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坏名声。又相传温庭筠在传舍遇到微行至此的宣宗,因不识为皇帝,曾傲语诘之。
温庭筠搅扰场屋后,贬随州随县尉,当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后徐商镇襄阳,辟为巡官,此时温庭筠已56岁。在襄阳,温庭筠与皮成式、周繇等交游酬唱。在襄阳呆了几年时间,徐商诏征赴阙,温庭筠随后也离开襄阳,去了江东,此时已经61岁了,62岁那年冬回又到了淮南。此时的温庭筠,虽诗名颇著,但已自潦倒,不检行迹,与贵胄裴减、令狐高等蒲饮狎昵。当时令狐陶出镇淮南,温庭筠因其在位时曾压制过自己,虽是老相识,也不去看他。后来,温庭筠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逻的兵丁打耳光,连牙齿也打折了。他将此诉于令狐陶,令狐陶并未处置无礼之兵丁。兵丁极言温庭筠狭邪丑迹,说他品行怎么坏。因此有关温庭筠品行极坏的话传了到京师。63岁老翁,被打折了牙齿,并且落了更坏的名声,温庭筠只好亲自到长安,致书公卿间,申说原委,为己雪冤,随后即居于京师。
咸通六年(865 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后,“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土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土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温庭筠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很。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所以纪唐夫送其赴方城时,诗云:“且饮绿(酉录)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遭受此次打击,再次被贬,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这年冬抑郁而死。《唐才子传》云“竟流落而死”。未知到方城后不久而死,还是未到方城便死了。一代才子,困顿失意而死,千载而下,人共憾之。他恃才傲物,蔑视权贵。所以纪唐夫送他赴方城诗又云:“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当时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四溢。温庭筠终于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诗人。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思想意义上虽大多无较高的价值,但在艺术上却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已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又载张惠言语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人。”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至现在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温庭筠诗词集,据《新唐书·艺文志》,当时曾有《握兰集》三卷,《金荃集》10卷,《诗集》5 卷,《汉南真稿》10卷,又有与段成式、余知古等人诗文合集《汉上题襟集》10卷,知其创作颇丰。可惜其集不传,今所见温庭筠之诗词,唯《花间集》、《全唐诗》、《全唐文》中所保存者。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3卷、《采茶录》1卷,编纂类书《学海》10卷。可惜全部亡佚,现在无从探知其详。尤其是《学海》10卷的亡佚,实在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损失。如果《学海》能保存下来,必然会对学术研究和辑佚等工作大有贡献。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我国词史上的重要人物,温庭筠诗文集的亡佚,是十分令人痛惜的,实在是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大损失。不但诗文集亡佚,连有关温庭筠的重要史料也亡佚了,以至现在难以考知温庭筠的详细情况,《唐才子传》所载温庭筠传,也时序颠倒,舛错支离。虽经有关专家的研究,也只能知其大概。虽则如此,温庭筠还是在文学史上大放光辉,名垂千古。
望江南这首诗的写作特色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筠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温词也有写得清新、明快的,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开头一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写她清晨起来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在这里,作者含蓄地交代了两层意思:一是特别突出了一个“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远行爱人的归来;二是“女为悦己者容”,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寥寥数字便简明地写出了这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同时又自然地引出了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下面写道:“过尽千帆皆不是”,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下面一句“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最后一句“肠断白洲”,说明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里收拢回来,集中在“白洲”,那是她当初同爱人分手的地方,当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