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诞生:周武王是如何“卷”赢商纣王的?_武王_商朝_的是

历史上的周武王,一出生就带着圣人光环,在小说《封神演义》中,更是拿了主角剧本,征讨纣王的过程顺风顺水。

他的反商事业也被视为正义战争,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位圣人其实是一个无情的战争机器,依靠着精密的筹划,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打败商纣王,统一天下。

周武王名叫姬发,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他从老爸手里接过了周国崛起的历史使命,是正儿八经的全村的希望。

他整宿熬夜爆肝,琢磨造反的一百种小技巧,最终发动牧野之战,成功把商纣王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上位成为新的天下共主。

周武王成功完成了造反大业,灭掉了商朝,成了历史明确记载的造反成功第二人(第一人灭掉夏朝、开创商朝的是商汤),并从此开创周朝八百年基业。后世自然对他大放彩虹屁,说姬发英明神武,姬发明君担当。

对周武王最爱的自然是儒家,他爹周文王都能捧成千古一帝,周武王灭商,那就更不得了了。在他们看来,周武王是个妥妥的天选之子,就算他用暴力革命推翻了商朝,儒家也要把他说成是正义使者。

就像战国时期的孟子老爷爷,有一次他跟齐宣王聊天,齐宣王就说,周武王也算是商朝的臣子,他打死纣王,难道不是弑君的逆贼吗?孟子一听就火冒三丈:“什么弑君?人那叫诛杀独夫!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弑君呢?”

孟子就觉着,武王伐纣,纯纯属于扫黑除恶,替天行道,怎么能叫弑君呢?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死人是难免的嘛。

展开全文

到了汉朝,汉景帝当政期间,有一次儒、道两家辩论。道家子弟一开口就大放厥词:什么汤武受命?商汤和武王就是造反,就是僭越,就是大逆不道。不料儒生跟他中门对狙,一刀扎了道家人的心:好,你说商汤、武王是僭越,那咱们高帝取代暴秦,是不是也算僭越呢?

汉景帝在旁边听了一哆嗦,赶紧打圆场,制止了辩论。但可以看出,当时儒家的论调更为在理。

等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占据了话语权后,周武王的地位就更高了。在一代代儒生的奋斗下,他逐渐被美化成了替天行道的正义使者。灭商的过程也被描述成顺风顺水,一路躺赢。

周文王先打野升级,再平推三路高地,姜子牙全程连体辅助,商纣作大死送人头,连尸横遍野的牧野之战,都被说成是兵不血刃的胜利。好像周武王纯靠老天庇佑,就把商朝给干翻了,这不是天命所归是什么?

但这种说法并不靠谱。周武王当然不是什么沐浴圣光的正义使者,也不纯靠所谓的天命,他是个军事领袖,发动的是纯粹的暴力革命。他的反商之路也绝不是顺风躺赢的,一路上各种磕磕碰碰。

历史上的武王伐纣,在真实的历史中,商朝虽然力量衰落,但它好歹是中央王朝,人口多,属国多,分分钟就能组织起几十万大军,这是一方之主周武王望尘莫及的。

而且,商纣虽然向来被认为是天字第一号败家子,但他也有两把刷子,在位期间降服过硬骨头东夷部落,并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个武力值爆表的对手。

所以说周武王是卷成麻花,才卷赢了商纣。但如此艰难的过程,也能看出周武王是多么不容易。今天,咱们就关掉儒家厚厚的滤镜,去还原出一个立体的、真实的周武王。

自律打卡的武王:论一个造反者的自我修养

一个有目标有理想的造反者,需要怎样的基本素养?周武王会告诉你,那就是极端的自我控制。

像商纣王那样,天天搁酒池肉林里,动不动就跟妲己接着奏乐接着舞,那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周武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干革命,生活作风优良,绝对是你朋友圈里的那个自律打卡第一名。

周文王去世后,武王登上王位。众所周知,坐上王位,就意味着你这个人离堕落不远了。为啥呢?诱惑太多了!你喜欢听好话?大臣变着法儿地对着你放彩虹屁;你喜欢漂亮姑娘?女王御姐萝莉各类型给你一套集齐;你喜欢歌舞?那就请碧昂丝给你唱歌,迈克尔杰克逊给你伴舞!

这小日子实在是美得很,所以说看客老爷们也别痛骂历代昏君了,如果你坐在那个位置,估计也跟他们一样,第一天就腐化了,不腐化的我敬你是个钢铁战士。

但是,周武王就是这么一位钢铁战士。《逸周书》里记载,他即位的第一年,就找来老弟周公商量:咱们要继承老爹未完成的事业,具体该怎么办。

两人议论一番,周武王认为,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要想挥师打垮商纣,先要管好自己别当禽兽。于是他长叹一声:“呜呼!有五种需要警惕的事情,咱们不能碰!这些事儿一碰,那就是倾家荡产、道德沦丧、人性扭曲了。”

这需要警惕的第一件事,叫“王观幸时,政匮不疑”。这说的是五星别野、高级大豪斯,烧钱烧得国库空虚。

第二件事,“狱雠刑蔽,奸吏济贷”,这说的是对老百姓滥用刑罚,容忍贪官污吏贪污受贿。

第三件事,是沉迷于音乐和女色,搞得灵魂堕落,武王认为这也是大大的坏,咱们广大国男也学习一下周武王的讲话精神,少去KTV和酒吧搞些不正之风。

第四件事,“维势是辅,维祷是怙”。这句话够拗口的,说的是只依附强权,只信奉祈祷神灵。看来周武王很注重和百姓的血肉联系,坚决反对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不良作风。

第五件事,“盘游安居,枝叶维落”。就是说整天想着游山玩水、躺平享乐,搞得整个国家人心都散了。

总之,周武王一上台,不是大大咧咧地整天喊口号,说要干翻商纣。而是非常忧虑、非常谨慎地思考:如何防微杜渐,如何规范自身。于是他整天给自己大念紧箍咒,远离不良作风。简直是男德班班长级别的自律水平。

而且这种自律,可不是武王刚登上王位随便做个秀。读古代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他一直保持这种苦行僧般冷静自省的状态。

《逸周书》里,周武王有事没事就找人谈心,整天“呜呼”来“呜呼”去的。在反商的战略规划阶段,几乎已经全盘部署完毕,只等临门一脚直捣黄龙了,但他却很不开心,莫名其妙地找来周公,长叹一声:“呜呼!老弟,秋天都到了,却不能丰收,这是为什么呢?”他这是拿农耕在比喻他的反商大业,哪怕是万事俱备,他依然担心无法取得最终胜利。

到了出征阶段,周武王还是在“呜呼”。浩浩荡荡的伐纣大军来到鲜原这个地方,武王又emo了,长叹一声:“呜呼!咱们要对老百姓好呀,不与民争利,百姓才会支持咱们呐!”

可见,在行军的路上他还满脑子都在盘算如何争取民心,获得胜利。

到了大战凯旋,武王总不必呜呼哀哉、提心吊胆了吧!好像是这样,当时周武王建立了新王朝,各个方国都争先恐后地向新任大佬朝贡,有个西边的小国,送来一条叫獒的大狗。

武王一看这狗子,高大威猛还特别机灵,喜欢得不得了,也不整天呜呼了,沉迷于撸狗无法自拔。

这也很正常嘛,仗打赢了,还不能享受享受吗?诶,还真不行。武王的兄弟召公看他撸狗撸得不亦乐乎,立刻火冒三丈,回家捣鼓出了一篇劝诫文章《旅獒》,怼到武王脸上,其中一句话堪称典中典——“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你再跟这条狗纠缠下去,你就是没有德行、不思进取!

咱有一说一,这是不是有点上纲上线的味道了?人还不能有点爱好啦?况且撸个狗嘛,至于吗?这要搁在夏桀商纣周幽王这几个哥们儿面前,召公分分钟就脑袋搬家了。

不过武王不是夏桀商纣,他认认真真地读了这篇《旅獒》,立刻警醒过来,便丢掉了狗,把收到的贡品全都分发给诸侯和大臣。

他始终保持着这种忧患意识,用高度的自律和谨慎治国行政,这是一个早期革命者必备的自我修养。所以才有那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想要干大事业,首先要把自己的素质给提高一个。

战后失眠的武王:打完江山,仍要熬夜爆肝

战争结束了,革命完成了,武王已经卷赢天下人,他是否可以休息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武王击垮商朝,按理说,接下来会是数不清的部族和方国尊奉他为天下共主,他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权势的人。但在人生最顶峰的时刻,他却失眠了。

根据《逸周书》和《诗经》记载,武王在回到西周都城镐京的路上,连续几天几夜都没有睡着。为什么会这样呢?武王自己给出了答案,他回想殷商王朝的统治,曾经是多么辉煌,然而转眼间就轰然倒塌,天命是多么变化无常呀!那么新建立的周王朝,会不会也转眼间就消亡呢?

因为牧野之战是一场闪电战,它只是击垮了纣王,却没有彻底消灭商朝的势力。就像前文说的,商朝在东方还有相当强大的一支军队,还有依旧效忠于商朝的诸侯。这些残余势力不灭,周武王就不可能真正的安心。

如此可见,武王是一个真正具有忧患意识的君王,后来他在洛阳营建新都,就是为了镇压殷商故地的旧势力。可见无论何时,他都像当年那个一心为父兄复仇灭商的年轻人那样,保持极端的冷静和敏锐。

灭商之后才三年,武王就去世了。哪怕到临终的那一刻,武王还是处在忧患的状态。他所忧虑的是继承者的人选,他的儿子年纪还非常幼小,所以他决定把王位传给弟弟周公。

在临终前,他对周公说出了最后的自白:“万一我用人不当,会不会辱没周国的列祖列宗呢?如果我只关注自家妻儿的利益,会不会让百姓不信任我们呢?我这一辈子,会不会没有资格去见我的父兄,我的祖先们呢?”

可以看到,武王永远是这样忧心忡忡,永远在自我批判。当然周公没有接受,他只是做一个辅政大臣,王位仍然交给了武王的儿子周成王。

完成了权力交接后,武王才安心地闭上了眼,结束了他的一生。而消灭商朝残余势力的战斗,就由周公来完成。

作者:路读编辑部

编辑:凉三

路上读书: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