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黑马,玩偶竟如此可怕_凯蒂_玩具_玩偶

本文作者是撰稿人@闵思嘉

电影可以解释那些无法解释的东西

人工智能最近又火了。

一是春节档大热电影《流浪地球2》里的Moss带来的人工智能恐惧,二是目前海外正流行一款热门的智能生成内容聊天应用工具ChatGPT。

科幻照进现实,要承认,AI日渐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已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再做一个假设,如果陪伴小孩子的玩具娃娃也是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并且还有了自主意识,你还会把它当玩具吗?

搞不好,那个时候,人类已经成为了“它”的玩具......

最近的北美票房市场黑马《梅根》(《M3GAN》),说的就是这样一个细思极恐的科幻惊悚故事。

展开全文

“杀人玩偶”的设定,说起来其实也不新鲜了。

但《梅根》还是靠1200万美元的低成本拿下了超1.4亿美元的票房,续集也马上提上了日程,预计要在2025年的1月和大家见面。

《梅根》中的魔性舞蹈也迅速出圈

《梅根》带来的这种出圈效应和西方恐怖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

它集中了西方观众非常熟悉的“鬼娃文化”和“恐怖谷效应”,也就是我们经常在欧美电影中看到的那些关于娃娃被恶魔附身、而后杀人的故事。

《安娜贝尔》系列、《鬼娃回魂》系列都是典型代表。

《安娜贝尔》

《梅根》的烂番茄评分也从侧面说明了这种文化受众效应,平时那些挑剔的专业媒体竟然为这部略显俗套的小成本类型片打出了高达94%的评分,观众爆米花指数也有78%。

刚好,《梅根》的制片人和编剧之一,也正是擅长“玩偶式恐怖”的温子仁。

温子仁出席《梅根》的首映式

想想他执导的《死寂》中的玩偶,《电锯惊魂》系列里的竖锯木偶,都已经是在后续作品中被频频致敬模仿的经典恐怖符号了。

你也完全可以把《梅根》的故事看作是《鬼娃回魂》+《安娜贝尔》,只不过《梅根》变成了后现代和高科技版本的,甚至有了那么一点《黑镜》的意味。

《鬼娃回魂》

故事一开始,八岁的女孩凯蒂就在一场车祸里失去了父母。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车祸发生时,父母正在为梅根的教育方式和她玩智能玩具的时间限度吵架。

这场改变了凯蒂命运的车祸,其实也点明了影片的主题: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陪伴孩子才是正确的?

之后,成为孤儿的凯蒂被送到了她的姨妈洁玛那里。

在玩具公司工作,正焦虑于无法向老板交出新的爆款玩具模型的洁玛,显然还没有准备好成为一个合格的监护人,忙于工作的她甚至没有办法给凯蒂讲睡前故事。

在上司deadline的压力下,她只能恳求凯蒂自己玩儿,为她空出一些工作时间。更讽刺的是,作为一个玩具设计者,洁玛架子上摆着的各种玩具,是用来收藏、而不是给凯蒂玩耍的。

为了照顾凯蒂的脆弱心理,焦头烂额的洁玛终于找到了应对的方法。

她把自己刚刚设计、还没有完全研发完善的人工智能陪护玩伴“梅根”和侄女凯蒂做了配对。凯蒂,由此成为了梅根的第一主用户。

片中的梅根是标准的精致洋娃娃模样,大眼睛长头发,但总透着一种令人不舒服的感觉。

这其实正是创作团队想要达成的那种“恐怖谷效应”。她很像真人,但又没有那么像;她的眼睛里有感情和情绪,但似乎又都是被程序编排出来的情绪。

她的肢体关节很灵活,能进行不限角度的弯曲,却也因此无比诡异。

你能在其中的很多场景看到对经典恐怖电影的致敬,比如梅根折叠了自己的身体,变得像蜘蛛人一般追逐目标对象的场景,显然来自《驱魔人》。

梅根拥有人工智能,陪伴小孩的功能,也和2019年新版的《鬼娃回魂》一脉相承。

这也可以被看作是“玩偶恐怖电影”在当下的更新——在过去原本被邪魔附体的玩具娃娃,变成了如今人造的高科技人工智能玩偶。

而梅根被放到“玩具桌”上,和其他玩具摆在一起的镜头,显然又是来自《安娜贝尔》。

《梅根》VS《安娜贝儿》

这个有着金色假发、打扮精美、和真人一样大小的玩偶梅根,可以倾听、判断、学习凯蒂的行为,并根据自己体内的程序做出相应的反应。

她可以在凯蒂悲伤的时候安慰她,在她思念父母的时候倾听她的回忆,并且在任何时候陪她玩耍。

而这些,都是姨妈洁玛,甚至凯蒂的亲生父母也做不到的事。

很快,这个看起来让人不寒而栗的梅根,就成了凯蒂的朋友,甚至是唯一的朋友。

洁玛的公司老板在观看了她们的互动之后,从中嗅到了巨大的商机,决定要把这个“陪护玩具”推向市场,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拥有这个可以解放家长时间、陪伴孩子成长的“她”。

但与此同时,故事也开始急速转向诡异、杀戮。

因为有着“保护凯蒂”的第一指令,梅根杀掉了邻居家的狗,因为它咬伤了凯蒂;在一次学校的户外活动上,她还生生扯掉了霸凌凯蒂的男同学的耳朵。

再后来,她也不再满足于只陪伴凯蒂、不再遵守那些关于人机交互的安全协议——梅根有了自主意识。

这便是从过往的那些“玩偶恐怖”走到今天,也仍然令我们感同身受的关键了。

在过去,那些让玩偶们变得疯狂的的内核,是魔鬼,是邪物,是宗教背后的深层次恐惧。

而在今天,让玩偶变得疯狂的,是我们日常生活里无法离开、无法控制、甚至反过来控制着我们的“现代恶魔”——科技。

在这个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第二器官”的今天,孩子们更是从一出生开始就接触智能电子设备,被手机和iPad分走了他们原本应该予以世界的注意力。

他们所认识到的世界,不是身边的现实,而是手机里那个看似无边无际的虚拟空间;

他们所依赖的朋友,也不再是现实中的玩伴,而是这些由代码构成的“朋友们”。

所以,片中凯蒂的心理咨询师所提及的依恋关系理论,恐怕也不只是来自学者的神经质忧虑。

当孩子们开始依恋会说话、会规范自己行为、会随时随地回应自己的洋娃娃,把它当成自己类似于父母的依恋对象时,背后的始作俑者,其实是没能做到这些的家长们。

“她不只是个玩具,而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当这句话被用来作为陪护玩具的宣传语时,反倒是那些被激发起购物欲望的人,才应该警惕这份欲望的源头。

这,也才是《梅根》藏在杀人玩偶背后的深层恐惧意识——那些“优化”我们生活的科技,或最终必将侵占我们的生活。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